徐正莉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徐正莉,女,主任医师,讲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儿科,医学博士。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遵“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原则治疗和预防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善于运用“治未病”思想调护小儿身心健康。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5篇,参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及著作4部,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 医疗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在小儿发热、久咳、久喘、厌食、疳积、腹泻、便秘、遗尿、汗证、夜啼、注意力缺陷综合症等诊疗方面独具特色。在治疗抽动秽语综合症、小儿惊厥、肾炎、幼年类风湿病、紫癜等疾病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展开
个人擅长
儿科肺系、消化系统的诊治,小儿调护。展开
  • 哪个疫苗宝宝反应最大

    不同疫苗接种后宝宝反应不同,卡介苗局部有特定反应、全身反应少见;乙肝疫苗局部红肿轻、全身多低热等;百白破局部有不同程度红肿硬结、全身反应较多见;麻腮风局部红肿多在2-3天消退、全身有发热、皮疹等。很难简单说哪个疫苗反应最大,因个体差异而异,小月龄宝宝需密切观察,特殊病史宝宝接种后要加强体温监测。 局部反应:接种后2周左右,宝宝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后,脓汁排出,局部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这是卡介苗接种后的正常免疫反应过程,是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表现。 全身反应:一般较为少见,少数宝宝可能在接种后1-2周出现轻微的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适当休息、多饮水即可。 乙肝疫苗 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疼痛,一般程度较轻,多数在1-2天内自行缓解。 全身反应:少数宝宝可能出现低热,一般体温不超过38℃,偶尔有宝宝会出现烦躁、哭闹等情况,但持续时间短,1-2天可恢复正常。 百白破疫苗 局部反应:接种后数小时至24小时左右,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硬结,一般红肿直径在2.5cm以下为弱反应,2.6-5cm为中反应,5cm以上为强反应。强反应时局部可能伴有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管炎。 全身反应:较多见,接种后6-12小时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达37.5℃左右,24小时内可达38.5℃左右,个别宝宝体温可超过38.5℃,同时可能伴有烦躁、哭闹、嗜睡、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可恢复正常。部分宝宝还可能出现注射侧肢体活动稍受限制,一般2-3天可自行恢复。 麻腮风疫苗 局部反应:接种后24小时左右,接种部位可能出现红肿,一般直径小于2.5cm,多数在2-3天内消退。 全身反应:接种后6-12天可能出现发热,体温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宝宝体温可超过39℃,同时可能伴有皮疹,皮疹一般先从耳后、颈部开始,然后逐渐蔓延至全身,一般2-3天可消退;还可能出现轻度的流涕、咳嗽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一般持续1-2天可缓解。 很难简单地说哪个疫苗宝宝反应最大,因为不同疫苗引起宝宝反应的类型和程度会因宝宝个体差异(如年龄、健康状况等)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百白破疫苗引起宝宝全身反应相对较多见且部分宝宝反应程度可能相对较明显,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每个宝宝对不同疫苗的反应都有其独特性。对于小月龄宝宝,家长需要密切观察接种后的反应情况,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极度萎靡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有特殊病史的宝宝,如既往有热性惊厥病史,在接种疫苗后更要加强体温监测,一旦出现发热需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以降低发生热性惊厥的风险。

    2025-09-25 11:58:21
  • 宝宝感冒老是反反复复不好什么原因

    宝宝感冒老是反反复复不好可能由自身因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营养状况不佳)、环境因素(居住环境不良、交叉感染)、疾病因素(基础疾病影响)、护理不当(穿衣盖被不合理、清洁卫生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家长需营造良好环境、保证营养均衡、合理护理宝宝,怀疑有基础疾病要及时就医排查。 一、自身因素 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宝宝的免疫系统尚在发育中,尤其是6个月-5岁的儿童,免疫系统相对稚嫩,对病毒等病原体的识别和抵御能力较弱,容易反复遭受病毒侵袭引发感冒。例如,研究表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要到3岁左右才逐渐接近成人水平,在此之前抵御感冒等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差。 营养状况不佳:如果宝宝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比如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会影响呼吸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维生素A能维持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缺乏时黏膜上皮细胞角化、修复功能减弱,容易受到病原体侵犯;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缺乏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导致感冒反复。 二、环境因素 居住环境不良:室内空气不流通、温度湿度不适宜等都可能导致宝宝感冒反复。比如室内空气污染严重,含有较多的粉尘、二手烟等,会刺激宝宝呼吸道,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宝宝不能很好地适应,容易着凉或受热,从而增加感冒发生的几率。 交叉感染:宝宝如果经常处于人员密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如幼儿园、公共场所等,很容易接触到其他患病儿童携带的病原体,导致反复感冒。因为宝宝自身免疫力较低,一旦接触到新的病原体就容易发病。 三、疾病因素 基础疾病影响:如果宝宝本身患有某些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会影响呼吸道的功能和机体的免疫力,使宝宝更容易反复感冒。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由于心脏功能受限,肺部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肺部淤血,呼吸道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不易痊愈;哮喘患儿本身呼吸道处于高反应状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导致感冒反复。 四、护理不当 穿衣盖被不合理:家长给宝宝穿衣盖被不当,比如穿得过多或过少。穿得过多时,宝宝活动后出汗,汗液蒸发易着凉;穿得过少时,宝宝容易受寒,都可能引发感冒,而且反复这样的情况会导致感冒老是不好。 清洁卫生不到位:宝宝的手容易接触各种病原体,若家长没有及时帮助宝宝做好手部清洁,宝宝用手接触口鼻等部位时,就容易将病原体带入体内引发感冒,而且不注意宝宝生活用品的清洁消毒,也会导致病原体反复接触宝宝,造成感冒反复。 对于宝宝感冒反复不好的情况,家长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保证宝宝营养均衡,提高宝宝免疫力,同时合理护理宝宝,若怀疑有基础疾病等情况要及时就医排查。

    2025-09-25 11:57:37
  • 1-3个月脑瘫的表现

    1-3个月脑瘫患儿在运动发育、姿势、反射、肌张力及喂养等方面有异常表现,如运动发育滞后、姿势异常、反射异常、肌张力异常相关表现及喂养困难等,家长需高度重视,婴儿出现相关表现时应尽早带其就诊检查以早期干预治疗改善预后并注意日常护理避免意外伤害。 姿势异常 此阶段脑瘫患儿的姿势也会出现异常。正常婴儿在清醒时会有一些自然、对称的姿势,而脑瘫患儿可能会出现异常的姿势模式。比如,仰卧位时,正常婴儿四肢会自然舒展,而脑瘫患儿可能会出现上肢内收、内旋,下肢交叉等异常姿势。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对身体姿势的正常调控,使得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张力不平衡,进而导致姿势异常。 反射异常 正常婴儿在1-3个月时存在一些原始反射,且这些反射会逐渐向正常的随意运动反射转换。但脑瘫患儿的反射往往出现异常。例如,拥抱反射正常情况下出生后3-4个月消失,而脑瘫患儿拥抱反射可能延迟消失,或者表现为反射亢进。原始反射的异常是因为脑部的损伤干扰了神经反射的正常传导和调控机制,使得本应逐渐消退的原始反射不能正常转变为正常的自主运动反射。 肌张力异常相关表现 1-3个月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可进一步体现为具体表现。若为肌张力增高,患儿肢体较硬,活动时阻力较大;若为肌张力低下,患儿肢体松软,像棉花一样,活动时感觉缺乏力量。例如,给患儿更换尿布时,能明显感觉到肌张力异常带来的肢体活动受限情况,肌张力增高时更换尿布会比较困难,需要花费较大力气去摆弄患儿肢体,而肌张力低下时则感觉患儿肢体无力,活动不配合。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对肌肉张力的正常调节,使得肌肉处于异常的紧张或松弛状态。 喂养困难表现 脑瘫患儿由于口腔肌肉控制和吞咽功能受影响,在1-3个月时可能出现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吃奶时不能很好地含住乳头或奶嘴,容易吐奶,进食过程中容易疲劳等。这是因为脑部相关神经受损,影响了口腔和吞咽相关肌肉的协调运动,导致喂养时出现障碍。对于家长来说,要密切关注患儿的喂养情况,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评估,因为长期喂养困难可能会影响患儿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特殊人群(婴儿)提示 对于1-3个月的婴儿出现上述表现时,家长应高度重视。因为婴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脑部的损伤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其未来的运动、智力等多方面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家长需定期带婴儿进行儿童保健检查,一旦发现运动、姿势、反射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应尽早带婴儿到儿科或儿童康复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评估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脑瘫并尽早开展干预治疗,最大程度改善患儿预后。同时,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给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避免因姿势异常等情况导致意外伤害。

    2025-09-25 11:55:43
  • 宝宝退烧后起疹子怎么办

    宝宝退烧后起疹子常见幼儿急疹等,需了解类型特点,做好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搔抓)、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注意伴随症状)、注意饮食(合理喂养、保证水分摄入),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宝宝需更谨慎护理,异常及时送医。 一、了解常见类型及特点 宝宝退烧后起疹子较为常见的是幼儿急疹,这是一种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感染引起的疾病,一般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其特点通常是高热3-5天后体温骤降,同时或稍后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在分布,多分布于颈部、躯干等部位,一般1-2天内会自行消退,且消退后不留色素沉着。另外,还有可能是风疹等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出疹情况,但相对幼儿急疹来说,风疹的前驱症状可能会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等不同特点。 二、护理要点 1.皮肤护理 保持清洁: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卫生,可以用温水给宝宝轻柔擦拭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浴用品。因为宝宝退烧后起疹子时皮肤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保持清洁能减少皮肤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婴幼儿来说,皮肤娇嫩,清洁不当容易引发问题。 避免搔抓:要留意宝宝的行为,尽量避免宝宝用手搔抓疹子部位,防止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可以给宝宝勤剪指甲,必要时给宝宝戴上棉质的小手套,防止搔抓。 2.观察病情变化 监测体温:虽然已经退烧,但仍要偶尔关注宝宝体温,因为个别情况可能会有反复。同时要观察疹子的变化情况,包括疹子的分布范围是否扩大、颜色是否有异常改变等。如果发现疹子出现异常变化,或者宝宝出现发热反复、精神状态不佳、哭闹不止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注意伴随症状:观察宝宝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呕吐、腹泻、咳嗽加重等情况。如果有这些伴随症状,也需要及时就诊,因为可能是合并了其他问题。 三、饮食注意事项 1.合理喂养:保证宝宝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等。可以给宝宝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泥等,有助于宝宝皮肤的恢复等。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的饮食也要相对注意,避免食用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刺激性食物。 2.保证水分摄入:让宝宝多喝温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这有助于宝宝新陈代谢,也有利于皮肤的恢复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宝宝,在退烧后起疹子时要更加谨慎护理。因为这类宝宝免疫力相对较低或者身体状况较为特殊,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后果。所以要密切观察这类宝宝的疹子情况以及整体精神状态等,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并且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小心细致,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护理和观察。

    2025-09-25 11:54:56
  • 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怎么预防

    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目前病因未完全明确,暂无特定完全预防措施,可通过孕期保健(遗传咨询、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合理营养摄入)、新生儿及婴幼儿期监测(定期体检、神经系统发育评估)、一般生活方式(健康家庭环境、避免感染等不良因素)降低风险,有高危因素小儿需加强关注监测,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保障小儿健康安全。 遗传咨询: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家庭,备孕及孕期女性应进行遗传咨询。若家族中有已知的可能导致类似综合征的遗传因素相关疾病,需评估胎儿发生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的风险。例如,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可能与该综合征的发病相关,通过遗传咨询可以了解遗传方式、再发风险等情况。 避免有害物质接触:孕期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苯、甲醛等)、放射性物质等。这些物质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增加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孕妇要远离新装修的房屋、化工场所等可能存在有害物质的环境。 合理营养摄入:保证孕期营养均衡,摄入充足的叶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叶酸缺乏可能会对胎儿神经管等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而合理的营养供应有助于胎儿正常的大脑发育。孕妇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新生儿及婴幼儿期监测 定期体检:新生儿及婴幼儿应按照计划进行定期体检,密切观察头围增长情况等。正常情况下,小儿的头围增长有一定的规律,若发现头围增长异常增快等情况,需及时进一步检查。例如,在出生后的前几年,头围的测量是监测大脑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头围异常,以便及时排查是否存在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等问题。 神经系统发育评估:在婴幼儿期,关注其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如运动发育、智力发育等方面。如果发现婴幼儿在运动能力(如抬头、翻身、坐立、行走等)发育落后,或者智力发育较同龄儿明显迟缓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包括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的可能。 一般生活方式 健康的家庭环境:为小儿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包括适宜的居住环境、充足的睡眠等。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小儿身体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不良的生活环境可能会对小儿的整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间接影响大脑发育。 避免感染等不良因素:尽量避免小儿发生严重感染、颅脑损伤等情况。严重的感染可能导致颅内炎症等问题,影响大脑正常发育;颅脑损伤也可能直接损伤神经系统,增加患小儿巨脑畸形综合征相关异常的风险。家长要注意照顾好小儿,预防感染,避免头部受伤等情况发生。 对于有相关家族病史等高危因素的小儿,更要加强上述各方面的关注和监测。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小儿的健康和安全。

    2025-09-25 11:54:1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