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扣荣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缪扣荣,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获南京医科大学血液病学博士学位。近年来主要开展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及分子遗传学研究,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四个HLA新等位基因,获得WHO HLA命名委员会的正式命名。熟练掌握多项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获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江苏省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及“江苏省百名学子之星科技之星”省级荣誉称号。2007年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课题1项,2009年其所研究课题又获得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及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资助;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目前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造血干细胞移植。展开
  • 父母双方都是a型血孩子是什么血型

    父母血型均为A型时,孩子血型可能是A型或O型,其遗传过程复杂,有罕见模式,与健康状况无关,如有疑问可咨询专业人士。 如果父母的血型均为A型,那么他们的基因型可能是AA或AO。当A型血的父母生育孩子时,孩子从父母双方各继承一个血型基因。如果孩子继承了来自父母双方的A型基因(AA或AO),那么他的血型就是A型。如果孩子继承了来自父母双方的O型基因(OO),那么他的血型就是O型。 需要注意的是,血型遗传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虽然上述情况是最常见的,但仍有一些罕见的血型遗传模式可能发生。此外,血型与个体的其他特征和健康状况并无直接关联,只是一种遗传标记。如果对血型或其他与健康相关的问题有进一步的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

    2025-06-11 17:02:55
  • 凝血因子缺乏怎么办

    凝血因子低可通过多种方法改善,包括替代疗法、输血治疗、补充维生素等。 一、替代疗法:如果凝血因子低是因患有血友病导致,其会使身体凝血功能异常,此时可采取替代疗法。一般可输注血浆冷沉淀等,这能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二、输血治疗:当病情严重且有明显出血情况时,可使用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能补充凝血因子以实现治疗效果。 三、补充维生素:凝血因子低还有可能是缺乏维生素引起,如维生素K。可适当补充维生素K来改善病情,既可以服用维生素制剂,也可通过饮食调理进行补充。凝血因子低通常和多种因素相关,所以在治疗方法上会存在差异,应配合医生选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总之,要根据凝血因子低的具体原因和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改善和治疗。

    2025-06-11 17:02:48
  • 妈妈是o型爸爸是b型孩子是什么血型

    根据血型遗传规律,父母血型为O型和B型时,子女血型可能是O型或B型,不可能是A型或AB型,但这只是推测,实际情况可能不同,如有疑问可进行血型鉴定或咨询医生。 如果父母的血型为O型和B型,那么子女的血型基因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父母各提供一个i基因,子女的血型基因则为ii,表现为O型血。 2.父母各提供一个B基因,子女的血型基因则为Bi或BB,表现为B型血或B型血。 A型血和AB型血的基因分别为AA或Ai、AB。因此,当父母血型为O型和B型时,子女不可能是A型血或AB型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根据血型遗传规律的一种推测,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对孩子的血型存在疑问,建议进行血型鉴定或咨询专业医生。

    2025-06-11 17:02:17
  • ab型和o型生什么血型的孩子

    通常来说,AB型和O型的父母所生孩子的血型为A型血或B型血。 具体情况如下: 一、血型分类:血型是依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具有A抗原和B抗原来划分的,常见的有A型、B型、AB型和O型这几种。其中AB型指的是红细胞同时具有A抗原和B抗原这两种抗原,而O型则是红细胞两种抗原都没有。 1.A抗原和B抗原的基因属于显性基因,无抗原的则为隐性基因。 2.由于基因的作用,AB型和O型的父母所生的孩子,其血型一般就是A型血或者B型血。 3.孩子的血型是由父母双方的基因共同决定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可能出现O型血或者AB型血。 总之,AB型和O型的父母所生孩子的血型基本就是A型血或B型血,这是由血型的遗传规律所决定的。

    2025-06-11 17:02:10
  • AB型血是熊猫血吗

    AB型血不是熊猫血,AB型血是常见血型,熊猫血是Rh阴性血型,较为罕见。 AB型血和熊猫血是两种不同的血型分类系统,它们的定义和分布频率是不同的。AB型血是常见的血型之一,而熊猫血则是较为罕见的血型。 在输血和输血相关的医疗实践中,了解血型的类型非常重要,以确保输血的相容性和安全性。对于需要输血的患者,如果他们的血型与供血者的血型不匹配,可能会导致输血反应或其他并发症。 如果您对自己的血型或输血相关问题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机构,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此外,无论血型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定期体检,对于维护身体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

    2025-06-11 17:01: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