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从事泌尿科临床已有36年,擅长泌尿外科的复杂的疑难疾病的诊治工作。比如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等等疾病的治疗,特别擅长泌尿外科恶性肿瘤的腔镜手术,就内窥镜手术,也是浙江省领先开展这一工作的医生之一。
向 Ta 提问
-
尿急尿频尿不尽
尿急尿频尿不尽表现为突然强烈排尿欲望、排尿次数增多及尿不尽感,常见原因有泌尿系统感染(女性易发病)、良性前列腺增生(中老年男性,与雄激素及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有关)、膀胱过度活动症(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等相关),评估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非药物干预针对不同原因有多饮水、膀胱训练、避免久坐等措施,药物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用抗生素、膀胱过度活动症用M受体拮抗剂、良性前列腺增生用α受体阻滞剂,特殊人群中儿童需警惕感染等、孕期女性谨慎用药、老年患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一、定义与表现 尿急尿频尿不尽是一组泌尿系统常见症状,表现为突然强烈的排尿欲望(尿急)、排尿次数增多(尿频)及排尿后仍有尿意未尽感(尿不尽)。 二、常见原因 (一)泌尿系统感染 如膀胱炎、尿道炎,女性因解剖结构特点(尿道短且直)更易发病,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等,研究显示感染时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上述症状。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与雄激素代谢异常及前列腺组织增生压迫尿道有关,增生的前列腺会影响尿液排出,引发相关症状。 (三)膀胱过度活动症 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神经调节异常等因素相关,膀胱感觉过敏使患者频繁产生排尿冲动。 三、评估方法 (一)病史采集 了解症状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如尿痛、血尿、发热等)、既往泌尿系统疾病史、糖尿病史等,女性需询问月经及妊娠相关情况,男性关注前列腺健康史。 (二)体格检查 包括泌尿系统触诊、前列腺指诊(针对男性)等,初步判断泌尿系统及前列腺有无异常体征。 (三)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可发现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异常,尿细菌培养可明确感染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有助于针对性治疗。 (四)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观察泌尿系统结构,如膀胱、前列腺形态及有无结石、肿瘤等病变。 四、非药物干预 (一)泌尿系统感染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1500~2000ml,通过增加排尿量冲洗尿道,减轻炎症刺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 (二)膀胱过度活动症 进行膀胱训练,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避免摄入咖啡、酒精等可能刺激膀胱的饮品。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 避免久坐,每小时可起身活动5~10分钟;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五、药物治疗(仅提名称) (一)泌尿系统感染 可使用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抗生素等。 (二)膀胱过度活动症 使用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 (三)良性前列腺增生 使用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出现尿急尿频尿不尽需警惕泌尿系统感染或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就医时需告知医生近期用药及既往健康情况。 (二)孕期女性 出现该症状需谨慎用药,优先通过多饮水等非药物方式缓解,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就医时需告知孕期情况。 (三)老年患者 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在使用治疗其他疾病药物时,需告知医生尿急尿频尿不尽的情况,综合评估用药方案,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
2025-10-15 15:39:21 -
女性一直有尿意很难受怎么缓解
女性一直有尿意且难受,即尿频、尿急,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膀胱容量减少、膀胱过度活动症及其他如糖尿病、怀孕、心理因素等引起。缓解方法包括一般措施,如增加水分摄入、注意个人卫生、进行盆底肌训练;医疗干预,如药物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孕妇需排除感染,避免自行用药;老年女性应进行盆底肌训练、定期体检;糖尿病女性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尿常规,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一、了解病因 女性一直有尿意且难受,医学上称为尿频、尿急,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1.泌尿系统感染:这是常见原因,如膀胱炎、尿道炎。女性尿道短而直,细菌易逆行感染。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入侵后,刺激尿道和膀胱黏膜,引发炎症,产生尿意。据统计,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发病率高于男性。 2.膀胱容量减少:膀胱结石、挛缩等可致膀胱有效容量降低。例如,膀胱结石占据膀胱空间,使尿液储存量减少,频繁产生尿意。 3.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不自主收缩,导致尿频、尿急。常见于中老年人,可能与逼尿肌功能改变、神经系统调节异常有关。 4.其他: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尿糖增多,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怀孕女性子宫增大压迫膀胱,也会出现尿频;心理因素如长期焦虑、紧张,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对排尿的调控,产生频繁尿意。 二、缓解方法 1.一般措施 增加水分摄入: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在尿道停留,缓解泌尿系统感染症状。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ml,但睡前适量减少饮水,以免影响睡眠。 注意个人卫生:女性应注意会阴部清洁,尤其是经期和性生活前后。每天用温水清洗,从前向后冲洗,避免将肛门细菌带入尿道。 盆底肌训练: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有效。可进行凯格尔运动,收缩盆底肌肉3秒以上,然后放松,每次做1015分钟,每天34次。长期坚持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膀胱功能。 2.医疗干预 药物治疗:若为泌尿系统感染,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等。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可使用托特罗定等药物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缩。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对于膀胱结石、膀胱挛缩等引起的膀胱容量减少,可能需手术治疗。如膀胱结石可通过手术取出,恢复膀胱正常容量。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出现尿频,首先应排除泌尿系统感染。若非感染,一般是子宫压迫所致,多为正常生理现象。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水分摄入时要注意排尿规律,不要憋尿。若尿频伴有尿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2.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盆底肌松弛,易出现膀胱过度活动症和泌尿系统感染。除进行盆底肌训练外,老年女性应定期体检,关注泌尿系统健康。若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积极控制病情,降低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副作用,因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 3.糖尿病女性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且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这类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尿常规。一旦出现尿频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因糖尿病患者感染后恢复相对较慢。
2025-10-15 15:38:25 -
如何对付膀胱多动症
膀胱多动症可通过多种方式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控制水分摄入、调整饮食;膀胱训练有定时排尿和意识控制排尿;盆底肌训练可做凯格尔运动;药物治疗有抗胆碱能药物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心理干预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来改善症状。 饮食调整:一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膀胱多动症症状,如辛辣、酸性食物等。患者可尝试记录饮食与症状的关系,找出自身的饮食诱因并避免。例如,部分人食用辛辣食物后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加重的情况,那么就应减少此类食物的摄入。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还需注意避免可能引起过敏反应进而影响膀胱功能的食物。 膀胱训练 定时排尿:设定固定的排尿时间表,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比如开始时每1-2小时排尿一次,然后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延长到2-3小时一次。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帮助建立规律的排尿习惯,例如在起床后、饭后等特定时间提醒儿童排尿,随着时间推移帮助儿童逐渐形成自主的定时排尿意识。通过长期坚持定时排尿训练,有助于增强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改善膀胱多动症症状。 意识控制排尿:在有尿意时,尝试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延迟排尿,增强对膀胱的控制能力。例如,当有尿意时,可以进行深呼吸、数数等活动来分散对排尿的注意力,逐渐延长能够耐受的排尿间隔。对于成年患者,这种方法相对容易实施;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可以引导儿童进行类似的练习,但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给儿童造成心理压力。 盆底肌训练 凯格尔运动:这是一种有效的盆底肌训练方法。患者可以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0-15分钟,每天进行3-4次。长期坚持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改善膀胱控制能力。对于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结构特点,盆底肌训练对改善膀胱多动症可能更为重要;对于男性患者,同样可以通过凯格尔运动来增强盆底肌功能。儿童患者在家长的协助下也可以进行适当的盆底肌训练,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用力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治疗(遵循相关药物使用原则) 抗胆碱能药物: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从而缓解尿频、尿急等症状。例如托特罗定等药物,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整体健康状况等进行评估。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因为儿童的身体代谢和耐受能力与成人不同,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米拉贝隆等,通过作用于膀胱逼尿肌上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膀胱平滑肌,改善膀胱功能。使用此类药物时同样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年龄因素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对于部分因心理因素导致或加重膀胱多动症的患者,认知行为疗法可能有帮助。通过改变患者对排尿相关症状的认知和应对行为,减轻患者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例如,帮助患者认识到膀胱多动症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治疗和改善的,避免过度担忧和焦虑,从而间接缓解症状。对于儿童患者,家长和医生可以共同为儿童提供心理支持,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帮助儿童积极配合治疗。
2025-10-15 15:37:07 -
性生活中阴茎仅硬一会就软了可能是什么原因
勃起后很快疲软可因年龄增长致雄激素分泌减少等生理变化、心血管疾病影响阴茎血液供应、糖尿病引发血管神经病变,长期不良心理状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干扰,吸烟损伤血管内皮、酗酒抑制中枢神经、缺乏运动致代谢紊乱,部分药物干扰神经递质或血管功能所致,中老年男性需关注激素与心血管健康、基础疾病人群要控制基础病、心理压力大人群需调节心理、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要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 一、生理因素 1.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男性体内雄激素分泌逐渐减少,同时血管弹性降低、神经传导功能减退,这些生理变化可能导致勃起维持时间缩短。例如,中年以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对升高。 2.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当血管狭窄或阻塞时,阴茎难以维持足够的血液充盈以保持坚挺,从而出现勃起后很快疲软的情况。研究表明,约50%-70%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 3.糖尿病:糖尿病病程较长时可引起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损害阴茎海绵体的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传导,影响勃起的正常生理过程,导致勃起功能障碍,表现为阴茎硬一会就软。糖尿病患者中勃起功能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二、心理因素 长期的焦虑、抑郁、紧张、压力过大等不良心理状态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勃起功能。例如,焦虑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阴茎海绵体的血流灌注,干扰正常的勃起反射,进而出现阴茎勃起不持久的现象。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约占所有勃起功能障碍的40%-50%。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收缩,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降低勃起功能,增加勃起后很快疲软的风险。长期吸烟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不吸烟者。 2.酗酒:过量饮酒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干扰性激素的分泌和神经传导,影响阴茎的勃起功能,容易出现勃起维持时间短的情况。 3.缺乏运动:长期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身体代谢紊乱、血管弹性下降、体质虚弱,进而影响阴茎的血液循环和勃起功能,增加勃起后很快疲软的可能性。 四、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勃起功能,如部分抗高血压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干扰神经递质传递或血管功能,从而导致阴茎勃起后很快疲软。 特殊人群提示 中老年男性:需关注自身激素水平变化及心血管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如发现性激素水平异常或心血管疾病相关问题,应及时就医评估和处理。 有基础疾病人群:如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应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循医嘱规范治疗,以减少基础疾病对勃起功能的不良影响。 心理压力大人群:应注重心理调节,可通过适当的心理疏导、运动、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应逐渐调整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增加适度运动,保持健康的体重,以改善血管和神经功能,提升勃起功能。
2025-10-15 15:34:53 -
前列腺增生手术方法有哪些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术式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包括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和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及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TURP是金标准,创伤小、恢复快;PKRP冲洗液吸收少,电切综合征风险低;HoLEP适用于较大体积前列腺增生,出血少、恢复快;PVP适用于较小体积前列腺增生,出血少;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应用少,适用于合并其他盆腔疾病或前列腺巨大难以微创的情况,创伤大、恢复慢,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高。 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术式。它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利用高频电流将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切除。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大多数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是那些有中到重度下尿路症状的患者。其原理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将前列腺组织汽化、切割,从而解除尿道梗阻。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的患者,只要身体一般状况能够耐受手术,都可以考虑该术式,但对于凝血功能严重障碍、心肺功能极度差等患者需谨慎评估。 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PKRP) 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类似,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也是经尿道进行操作。它采用双极电流,相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而言,冲洗液的吸收量较少,发生电切综合征的风险较低。在手术效果上,同样能够有效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缓解排尿困难等症状。该手术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适合那些担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关并发症风险较高的患者,比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差的患者等。其年龄、性别等适用情况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类似,对于有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的患者需要综合评估。 三、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切除术 1.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利用钬激光的能量将前列腺组织整块剜除,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大小的前列腺增生,尤其是较大体积的前列腺增生(如前列腺体积超过80ml)。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只要能够耐受手术,都可以考虑该术式,但对于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不能长时间耐受手术的患者需要谨慎。 2.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通过绿激光的光凝固效应使前列腺组织汽化,主要适用于前列腺体积相对较小(一般小于80ml)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其特点是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创伤的患者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比如老年体弱患者等。 四、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 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目前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适用于那些合并有其他需要开放手术处理的盆腔疾病,或者前列腺体积巨大、其他微创手术方式难以操作的情况。手术需要切开下腹部,将前列腺组织切除。该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较高,一般适用于身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较大手术创伤的患者,年龄较大但身体一般状况良好的患者也可能考虑该术式,但相对微创手术而言,风险相对较高。
2025-10-15 15: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