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从事泌尿科临床已有36年,擅长泌尿外科的复杂的疑难疾病的诊治工作。比如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良性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结石等等疾病的治疗,特别擅长泌尿外科恶性肿瘤的腔镜手术,就内窥镜手术,也是浙江省领先开展这一工作的医生之一。
向 Ta 提问
-
尿结石碎石对肾的损伤有多大
尿结石体外碎石存在一定危害,不过通常危害较小,处于可承受范围。主要的危害体现为: 一、泌尿道黏膜损伤 在尿结石体外碎石过程中,结石会因相对运动而可能导致泌尿道黏膜受损,进而可能引发血尿现象。 二、对肾脏的影响 体外碎石机进行碎石时,其产生的冲击波会波及肾脏,冲击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对肾脏的不良影响就越大。结石被击碎后,容易嵌顿在肾脏和输尿管内,从而引发肾脏、输尿管炎症以及水肿,甚至可能引起肾脏周围血肿。体外碎石后,有可能出现粉碎的结石大量排出的情况,进而造成输尿管梗阻并引发肾积水。体外碎石术后,必须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密切留意血尿、疼痛等变化情况,并听从医生安排,配合使用药物以促进结石排出。 总之,尿结石体外碎石虽有危害,但可防控,术后要做好相关观察与治疗。要注意其可能带来的泌尿道黏膜损伤和对肾脏的影响等问题,按照医生指导做好应对。
2025-05-06 15:04:09 -
女性尿完站起来尿又流出来
女性尿完站起来尿又流出来,可能是功能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所致。 一、功能性的: 1.多见于老年女性,这是因为老年女性雌激素减少,导致尿道张力降低。 2.刚生产完的女性也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由于怀孕期间子宫的压迫,使得盆底肌松弛,括约肌关闭不全,进而在排完尿后会有尿液再次流出。对此,可以多进行缩肛运动来锻炼盆底肌。 二、病理性的: 1.女性因生理和解剖学特征,较易患上泌尿系感染等疾病,这会使尿道粘膜充血,从而引发尿完站起来又有尿流出的现象。 2.膀胱功能活动过度等疾病也会导致上述症状。此时,最好前往医院化验尿常规,进行泌尿系超声等检查,并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治疗。 总之,当女性出现这种尿完又有尿流出的情况时,需要明确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如果是功能性的,可通过锻炼等方式改善;如果是病理性的,要及时就医治疗。
2025-05-06 15:01:41 -
红色火龙果吃多了小便红色的有影响吗
火龙果吃多了尿是红色一般正常。 一、吃较多红心火龙果会出现尿红色尿和排红色大便现象,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因为红心火龙果含较多红色素,吃后不能完全被代谢,会随尿液排出致红色尿液,停止食用后症状会消失,通常不会对身体健康有影响。 1.红心火龙果:含有丰富的红色素。 2.生理现象表现:尿变红、大便变红。 3.原因:红色素不能完全代谢而随尿排出。 4.后续情况:停止食用症状消失,且不影响健康。 二、若没吃红心火龙果却仍有红色尿,且伴排尿疼痛和烧灼感等,需考虑疾病原因,如尿道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等,要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1.异常情况:未吃红心火龙果仍有红色尿及其他不适。 2.可能疾病:尿道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等。 3.应对措施: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总之,火龙果吃多尿红一般正常,但若有其他异常表现则要警惕疾病可能,应及时就医检查。
2025-05-06 15:00:45 -
尿道感染出血了严重吗
尿路感染出现出血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病情严重。 一、尿路感染是一种由于细菌或其他病原体侵犯尿路上皮、膀胱以及肾脏等组织而引发的尿路炎症,它是机体最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血尿是尿路感染的常见表现,这是因为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上皮组织,导致白细胞浸润,以及粘膜组织充血、水肿。通常在1000ml的尿液中含有2-3ml的血液时,肉眼观察尿液就会呈现红色。所以,若尿液只是呈现洗肉水样的改变,患者不必过度担忧。 二、但如果尿液出现浓稠的血液样改变,或是呈现酱油色或浓茶色,或者伴有寒战高热、腰背痛、腹部绞痛、使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持续不缓解等情况,则表明尿路感染较为严重,此时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避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总之,尿路感染出血症状的严重程度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025-05-06 14:59:34 -
有尿意却尿不出来女性
女性一直有尿意但尿不出来,通常是由膀胱过度活动症或尿路感染所导致,需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膀胱过度活动症 1.这是一种膀胱功能性障碍疾病。 2.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还会有夜尿增多以及尿失禁等情况,进而出现一直有尿意却尿不出来的现象。 3.治疗方法包括服用索利那新,若病情严重则需采取膀胱扩大手术。 二、尿路感染 1.女性患尿路感染,多数是由于个人卫生不良或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 2.会有尿频、尿急的症状,同时伴有尿痛、排尿不畅,所以会有一直有尿意却尿不出来的状况。 3.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或头孢克肟。 总之,当女性出现一直有尿意但尿不出来的情况时,要及时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改善症状,避免病情加重对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025-05-06 14: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