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耀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良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诊治与治疗,以及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吴耀华,男,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临床研究学组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围手术期学组全国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甲状腺外科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术中神经监测分会委员兼秘书。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甲状腺肿瘤MDT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擅长甲状腺、乳腺和普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在甲状腺、乳腺肿瘤的标准性、功能性根治手术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外科操作技术。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SCI单篇影响因子最高5.99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及哈医大一院博士基金各1项,副主编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5部。展开
个人擅长
良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的诊治与治疗,以及乳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展开
  • 甲状腺肿瘤钙化

    甲状腺肿瘤钙化分为微钙化和粗大钙化,微钙化多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且不同人群有不同风险特点,粗大钙化多提示良性但合并其他恶性征象需警惕,可通过细针穿刺活检及联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诊断,确诊恶性肿瘤伴钙化多需手术,良性肿瘤伴钙化视情况随访或手术,治疗要考虑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 一、甲状腺肿瘤钙化的分类及特点 甲状腺肿瘤钙化可分为微钙化、粗大钙化等。微钙化通常表现为砂粒样钙化,在超声下可见,多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乳头状癌的癌细胞分泌的基质中会有砂粒体形成,从而表现为微钙化;粗大钙化一般多见于良性病变,如甲状腺腺瘤等,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可能,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二、甲状腺肿瘤钙化的超声表现及意义 1.微钙化超声表现 超声下微钙化呈现为细小的强回声光点,分布不规则。研究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约67%-80%可检测到微钙化,微钙化的存在提示肿瘤细胞增殖活跃,侵袭性相对较强。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甲状腺结节出现微钙化时,恶性的风险相对成人更高,因为儿童甲状腺组织对致癌因素更敏感,需要更密切关注。女性患者若发现甲状腺结节伴有微钙化,也应提高警惕,因为甲状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对有一定特点,微钙化的存在增加了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2.粗大钙化超声表现 粗大钙化在超声下表现为较大的强回声光斑,边界清晰。一般来说,单纯粗大钙化良性病变的可能性大,但如果同时合并其他恶性征象,如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血流丰富等,也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性质。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暴露于辐射环境、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等,即使是粗大钙化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综合评估。 三、甲状腺肿瘤钙化的进一步检查及诊断 1.细针穿刺活检 对于发现有钙化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是明确结节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结节内的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对于儿童患者,细针穿刺活检相对安全,但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对儿童甲状腺组织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女性患者在进行细针穿刺时,要考虑到自身生理周期等因素对检查结果的可能影响,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检查。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合并心脏病等,要评估穿刺风险,确保检查安全。 2.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 除了超声检查外,还可联合CT、MRI等影像学检查。CT对于钙化的显示有时比超声更清晰,尤其是对于一些深部甲状腺结节的钙化情况。MRI可以从多方位成像,有助于判断钙化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需要综合考虑。例如,儿童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对辐射敏感程度较低的检查方法,但如果病情需要,也会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 四、甲状腺肿瘤钙化的治疗原则 如果经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伴有钙化,如甲状腺乳头状癌,通常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肿瘤的大小、范围等情况决定。对于良性肿瘤伴有钙化,如甲状腺腺瘤等,如果结节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定期随访观察;如果结节较大或有压迫症状等,则可考虑手术切除。在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儿童患者手术要更加谨慎,尽量减少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女性患者要考虑到术后对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美观等问题;有基础病史的患者要在治疗前充分评估基础病对手术等治疗方式的耐受性,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2025-10-11 14:14:47
  • 甲状腺结节术中病理无法判断要等多久

    甲状腺结节术中病理无法判断常见于标本因素(标本量少破碎、固定不及时或不合适)和病变特征(不典型病变),等待时间一般数小时到1-2个工作日不等,受病理检查项目、医院病理科工作效率影响,儿童患者需家长配合关注病情及后续检查,老年患者要关注基础疾病和沟通病情。 一、常见导致术中病理无法判断的情况及原因 标本因素: 甲状腺结节标本量过少或组织破碎严重,可能影响病理判断。例如,在穿刺取材或手术切取组织过程中,若获取的组织不足以进行全面的病理分析,就可能出现无法明确判断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甲状腺结节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术中标本处理更需精细,因为儿童组织相对娇嫩,更易出现破碎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可能存在组织脆性增加等因素,也可能影响标本质量。 标本固定不及时或固定液不合适,也会干扰病理结果判断。比如固定液选择不当可能导致细胞形态不能良好保存,影响病理医生对细胞结构、特征等的观察。 病变特征: 一些不典型的甲状腺病变,如交界性病变等,其细胞形态、结构等不具有典型的良恶性特征,难以在术中快速病理中准确判断。不同性别患者在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及病变特征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在术中病理判断困难方面无本质性别差异,主要与病变本身的复杂程度相关。 二、等待时间的一般情况及影响因素 等待时间范围:通常情况下,术中病理无法判断时,等待时间一般在数小时到1-2个工作日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医院的病理流程、需要进一步进行的特殊检查等。例如,一些医院可能需要将标本送到上级病理中心进行会诊等,这会延长等待时间,可能需要1-2个工作日甚至更久。 影响等待时间的因素: 病理检查项目:如果需要进行免疫组化等特殊检查来辅助判断,等待时间会相应延长。免疫组化是通过标记抗体来检测组织中特定抗原的表达情况,以帮助区分良恶性等病变,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2个工作日。不同年龄患者在是否需要进行免疫组化等特殊检查上并无绝对差异,主要由病变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但儿童患者进行免疫组化等检查时,需考虑儿童组织特点,确保检查过程中对组织的损伤最小化。 医院病理科工作效率:不同医院病理科的设备、人员配置等不同,会影响病理报告出具时间。大型三甲医院病理科由于病例量较大等因素,可能在流程协调等方面有更成熟的机制,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等待时间;而一些基层医院可能因病理科人员相对较少等原因,等待时间可能相对较长。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甲状腺结节术中病理无法判断时,家长需保持冷静,积极与医生沟通了解病情进展。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等待病理结果期间,要密切关注儿童的一般状况,如呼吸、颈部情况等。同时,要配合医生进行后续的检查安排等,因为儿童对疾病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护理,以确保在明确病理结果后能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最大程度保障儿童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术中病理无法判断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等待病理结果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同时,与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病情,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对疾病的承受能力和理解程度与中青年有所不同,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耐心解释病情和后续的处理方案等,以便在明确病理结果后能顺利进行相应的治疗决策。

    2025-10-11 14:13:16
  • 如何让甲状腺结节变小

    甲状腺结节可采取观察随访、调整生活方式、治疗相关疾病、手术治疗等措施。体积小、良性且无症状的定期观察;调整饮食(合理摄碘、营养均衡)和适度运动;治疗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结节;符合指征时考虑手术,儿童情况需更谨慎。 一、观察随访 对于一些体积较小、良性可能性大且无明显症状的甲状腺结节,定期观察随访是常见的做法。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密切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等变化。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动态评估结节情况。例如,对于一些体积小于1cm、超声提示为良性表现(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无明显钙化等)的甲状腺结节,可先采取观察随访的策略。不同年龄人群随访频率可能略有差异,对于儿童甲状腺结节,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随访间隔可能相对更短,一般建议每3-4个月复查超声,密切关注结节变化对甲状腺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调整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 碘的摄入:根据甲状腺结节的具体情况调整碘摄入。如果是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正常碘摄入即可,一般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约150μg。但如果合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炎等情况,需根据病情调整碘摄入。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甲状腺结节的患者,需低碘饮食,避免食用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而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正常碘摄入基础上可适当多摄入一些含碘食物以维持甲状腺功能。对于儿童甲状腺结节患者,饮食中碘的摄入也需谨慎,要根据个体甲状腺功能等情况合理调整,避免因碘摄入不当影响甲状腺发育和结节情况。 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菠菜等,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摄入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质,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合理的营养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对甲状腺结节的状况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2.适度运动 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运动。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甲状腺结节患者来说,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可能对结节的稳定或改善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人群运动方式和强度需适当调整,儿童可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运动,如跳绳、骑自行车等,既保证运动效果又避免运动损伤;老年人则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三、治疗相关疾病 如果甲状腺结节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甲状腺炎等,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例如,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状腺结节,可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如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等。在治疗原发病过程中,随着原发病的好转,甲状腺结节有可能变小。对于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导致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如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结节,需要关注自身免疫状态的调整,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进而影响甲状腺结节的情况。 四、手术治疗 当甲状腺结节符合手术指征时,如结节较大(直径大于4cm等)、怀疑为恶性结节、结节引起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叶切除术等,通过手术切除结节,使甲状腺结节消失或变小。但手术是有创操作,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对于儿童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需更加谨慎,要综合考虑结节的性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后再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

    2025-10-11 14:12:41
  • 甲状腺结节有血流信号如何治疗

    甲状腺结节有血流信号需评估性质,良性结节若血流信号不丰富可定期观察或针对病因治疗,恶性结节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术后分化型甲状腺癌可能需放射性碘治疗等,治疗中关注患者全身情况、心理及营养支持。 一、甲状腺结节有血流信号的评估 1.性质判断 首先通过超声等检查综合评估结节的性质,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如是否有微钙化、边界是否清晰等)。一般来说,甲状腺结节内出现血流信号只是一个超声表现,需要结合其他特征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例如,恶性结节往往可能具有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微钙化等特征,同时伴有血流信号;而良性结节可能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等,但也可能有血流信号。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其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概率有所不同。一般女性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但恶性概率相对男性略低。对于有甲状腺结节家族史、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环境等特殊病史的人群,恶性结节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二、良性甲状腺结节有血流信号的治疗 1.定期观察 如果甲状腺结节经评估为良性且血流信号不丰富,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可定期进行超声复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等变化情况。一般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对于儿童甲状腺结节,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密切观察,因为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概率相对成人略高,但如果是良性且血流信号不丰富的结节,定期观察尤为重要,以便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生活方式,比如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等。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月经周期等因素对甲状腺可能产生的影响,但一般生活方式的调整主要是基于整体健康考虑,对甲状腺结节的观察有一定辅助作用。 2.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甲状腺结节是由碘摄入异常引起的,比如碘缺乏或碘过量导致的甲状腺结节。对于碘缺乏引起的结节,可适当补充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要注意适量,因为碘过量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结节。对于碘过量引起的结节,要减少含碘丰富食物的摄入以及避免使用含碘造影剂等。 三、恶性甲状腺结节有血流信号的治疗 1.手术治疗 对于经评估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要根据结节的大小、侵犯范围等因素来确定。例如,如果结节较小且没有侵犯周围组织,可能选择甲状腺叶切除术;如果结节较大或侵犯周围组织较多,可能需要甲状腺全切除术。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时要更加谨慎,需要充分评估手术对甲状腺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术后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全身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2.术后辅助治疗 如果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恶性甲状腺结节中常见的类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目的是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以及转移的病灶。对于一些不能手术的晚期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靶向治疗等,但靶向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 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要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促进身体恢复。

    2025-10-11 14:12:28
  • 怀孕初期有甲状腺结节怎么办

    怀孕初期发现甲状腺结节需先明确其性质与甲状腺功能,通过超声、甲功及必要时细针穿刺活检,良性结节重点监测,恶性则多学科会诊定方案;监测甲状腺功能,尤其TSH,甲亢甲减分别处理;饮食要合理摄入碘、保证营养,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关注胎儿发育受甲状腺激素影响,产后也需监测甲状腺情况,综合多方面进行个性化管理。 一、初步评估与监测 1.明确结节性质 怀孕初期发现甲状腺结节后,首先要通过超声检查、甲状腺功能(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等)以及必要时的细针穿刺活检来明确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是恶性结节,需要多学科会诊,综合考虑妊娠阶段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如果是良性结节,重点在于监测其变化。对于孕妇而言,超声检查相对安全,可定期进行以观察结节大小、形态等变化情况。 2.甲状腺功能监测 怀孕初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甲状腺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要密切监测TSH水平,因为TSH异常在孕期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智力发育。正常妊娠早期TSH会轻度降低,但如果甲状腺结节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或甲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例如,若合并甲亢,可能需要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但要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母亲和胎儿的情况;若合并甲减,需要补充左甲状腺素钠,将TSH调整到适宜范围,一般妊娠早期TSH应控制在0.1-2.5mIU/L之间(非妊娠状态下TSH正常范围是0.35-5.5mIU/L),以保障胎儿正常发育。 二、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 保证碘的合理摄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孕妇需要充足的碘,但要避免碘摄入过多或过少。如果甲状腺结节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一般可按照正常孕妇的碘摄入标准,食用加碘盐,适当摄入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但要注意适量,避免因碘摄入异常加重甲状腺相关问题。 增加营养摄入,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充足供应,以满足孕妇自身和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例如,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等。 2.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孕妇吸烟饮酒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另外,要避免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有利于维持身体内分泌的稳定,对甲状腺结节的监测和孕妇自身健康都有积极意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孕妇) 1.胎儿发育影响 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妊娠早期(怀孕前3个月),是胎儿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孕妇甲状腺结节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无论是甲亢还是甲减,都可能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生长发育等。所以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胎儿在正常的甲状腺激素环境下发育。 2.分娩及产后监测 怀孕后期和分娩时,要加强对孕妇甲状腺功能的监测,因为孕期的甲状腺状态可能在产后发生变化。产后要再次评估甲状腺结节情况和甲状腺功能,部分孕妇产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会增加,需要密切观察,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总之,怀孕初期发现甲状腺结节后,要通过多种检查明确结节性质和甲状腺功能状态,进行合理监测,同时调整生活方式,并且要充分考虑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密切关注孕期不同阶段的甲状腺相关指标变化,必要时多学科协作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

    2025-10-11 14:12:1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