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谷文光主任医师(12)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谷文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各型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肩关节韧带,以及颈椎病等的微创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谷文光,主任医师,教授,骨三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从医23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并获得医学学士,硕士学位,2002年赴日留学,2006年获得日本医学博士学位,留学期间师从国际著名骨科专家ENDO教授,主攻骨科的微创治疗,熟练地掌握了国际先进的关节置换及关节镜手术技术。 目前研究方向为骨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擅长关节置换,翻修手术以及运动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技术,可以熟练完成髋膝关节置换翻修术,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肩关节韧带,肩袖损伤以及颈椎病腰椎病等的微创治疗。目前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1项,中国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1项及省级基金3项。出版骨科专著一部,参编执业医师考试习题集一部,获得国家专利一项。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英文学术论文十余篇(SCI收录),多次受邀参加国际骨科会议并作大会发言。指导研究生15名,承担多项院校的教学任务,2011年作为指导教师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选手的培训工作,取得全国比赛二等奖的好成绩。多次受邀参加归国留学专家龙塔义诊活动及博士后科技下乡活动,获得好评。展开
个人擅长
各型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肩关节韧带,以及颈椎病等的微创治疗。展开
  • 手腕骨折复位后又移位有什么症状

    手腕骨折复位后又移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 手腕骨折复位后又移位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 如果手腕骨折复位后又出现移位,骨折断端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导致疼痛加剧。同时,移位的骨折端可能会导致局部肿胀和淤血,使手腕看起来更加肿胀。 此外,手腕骨折复位后又移位可能会导致畸形,例如手腕的形状发生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缩短或延长。 最后,手腕骨折复位后又移位会影响手腕的活动功能,导致手腕的屈伸、旋转等活动受限。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而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如果怀疑手腕骨折复位后又移位,应及时就医,进行X光等检查,以确定骨折的位置和情况。如果确实发生了移位,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再次复位、固定等治疗措施。 在手腕骨折复位后的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手腕过度活动,同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手腕的功能。如果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处理。

    2025-06-23 17:49:47
  • 半月板损伤与治疗

    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常见于运动员和老年人。半月板的主要功能是缓冲压力和稳定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后,可能会出现疼痛、肿胀、膝关节卡顿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半月板损伤可能会导致膝关节软骨磨损、骨关节炎等并发症。因此,对于半月板损伤,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半月板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半月板损伤较轻的患者,包括休息、冷敷、热敷、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半月板损伤较重的患者,包括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半月板缝合术等。 对于运动员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半月板损伤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运动员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老年人需要考虑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等问题。因此,对于特殊人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 总之,半月板损伤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包括损伤程度、症状、年龄、职业等因素。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休息和康复训练,以促进半月板的修复和膝关节的恢复。

    2025-06-23 17:42:08
  • 盆骨前倾的危害

    盆骨前倾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影响身体形态美观。盆骨前倾会导致腹部向前突出,臀部后翘,形成一种不自然的体态,从外观上看不够挺拔和协调,进而影响整体形象。 二是引发腰背疼痛。由于盆骨位置的改变,会使腰椎过度前凸,增加了腰部肌肉的压力,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紧张、劳损,长时间可导致慢性腰背疼痛,并且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臀部及下肢。 三是增加关节负担。盆骨前倾后,髋关节和膝关节的力学结构发生变化,使这些关节在活动时承受不正常的压力,久而久之可能导致髋关节和膝关节的损伤、疼痛,甚至引发关节炎等问题。 四是影响盆腔脏器功能。可能会对盆腔内的脏器,如子宫、膀胱等造成一定的压迫,干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女性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痛经等情况,男性可能出现一些泌尿系统的不适症状。 五是影响运动表现。盆骨前倾会使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受到影响,在进行跑步、跳跃等运动时,更容易出现姿势不正确、发力不顺畅等问题,从而降低运动效果,增加受伤的风险。

    2025-06-23 17:17:15
  • 一周宝宝扁平足怎么办

    一岁宝宝有扁平足通常正常,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定期复查,如出现异常则需评估治疗。 一周岁宝宝有扁平足,通常是正常的,无需特殊处理,但需要定期复查。 因为宝宝在7岁之前,足弓通常没有完全形成,看起来可能有点扁平。而且,宝宝的足部骨骼和肌肉还在发育中,扁平足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善。 但需要注意观察,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足弓塌陷明显,影响行走和站立。 出现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 有家族扁平足史。 存在其他足部或下肢问题,如X形腿、O形腿等。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预防和缓解扁平足: 提供合适的鞋子,鞋子要合脚,不要过紧或过松。 鼓励宝宝多进行户外活动,光脚行走或玩耍。 进行适当的足部锻炼,如脚趾抓物、踮脚站立等。 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如果对宝宝的扁平足有任何疑虑,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足科医生,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2025-06-23 17:13:48
  • 右脚跟疼是怎么回事

    一般来说,右脚脚跟痛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且有相应改善方法: 一、劳损:久站、长时间行走以及剧烈运动等情况可能致使脚跟出现劳损,进而有酸胀、疼痛等表现。这种情况下,要适当休息,平时务必避免过度劳累。 二、外伤:倘若所穿鞋子不合脚,可能造成脚跟处皮肤受到磨损,引发疼痛、出血、肿胀等症状。对此,建议遵循医嘱使用碘伏、酒精等进行消毒处理,以预防感染。 三、跟腱炎:指的是跟腱经过反复剧烈拉伸后形成的劳损性损伤,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脚跟上方疼痛、僵化等。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胶囊、舒筋活血片等药物进行医治。 除了以上较为常见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比如骨刺、痛风、骨恶性肿瘤等。要是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总结提示:右脚脚跟痛的原因多样,有劳损、外伤、跟腱炎等,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休息、消毒或药物治疗等,严重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

    2025-06-23 16:49:2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