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郭庆渠副主任医师(20)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郭庆渠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胃肠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尤其专注在胃癌手术治疗、化学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郭庆渠,自临床医学毕业,从事普外科工作已有20年,熟练掌握普通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着重点在于胃肠和肝胆胰肿瘤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尤其在胰腺肿瘤和胃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有深入的理解,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共3项;做为重要成员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是国际期刊Biochem Pharmacol审稿人。展开
个人擅长
胃肠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尤其专注在胃癌手术治疗、化学治疗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展开
  • 盲肠炎最好的治疗方法

    盲肠炎是急性腹部外科疾病中较为少见的一种,主要症状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与发热,常被误当作阑尾炎,治疗需对症进行,可分为一般治疗与手术治疗,通常不存在绝对最好的治疗方法。 一、一般治疗 盲肠炎患者需要采取禁食、禁水的方式让肠道获得休息,同时给予静脉滴注营养来进行治疗,比如微量元素、维生素制剂、碳水化合物制剂、电解质制剂、氨基酸制剂等,以此维持患者在禁食、禁水期间的营养及能量摄入,防止虚脱情况的发生。 二、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较为严重,通常难以排除是盲肠肿瘤或者克罗恩病所导致的,且无法判断盲肠肿块性质时,可以进行盲肠部分切除或右半盲肠切除术来进行治疗。 总之,盲肠炎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一般治疗主要是让肠道休息和保证营养供应,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病情严重且难以明确性质的情况。

    2025-04-23 17:06:53
  • 直肠息肉吃什么药管用

    直肠息肉主要依靠手术治疗,口服药物多为对症处理且效果不明显。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隆起病变,由炎症感染、遗传、环境、饮食等因素导致,药物难以有效治疗疾病本身。 一、若患者疼痛,可遵医嘱口服止痛药物,如布洛芬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进行对症治疗。 二、若患者出血,应直接手术,切除息肉并止血,手术术式有经肛门息肉切除术、经肛内镜微创手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术后可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如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 三、若症状较轻或无症状且患者抵触手术情绪强烈,可暂不手术,但要定期复查,密切关注息肉变化。 总之,直肠息肉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对症治疗药物只是辅助,手术是主要手段,同时需重视术后护理和定期复查。

    2025-04-23 17:06:44
  • 机械性肠梗阻用什么药

    机械性肠梗阻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使用抗生素、使用促进肠蠕动的药物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确定。 1.胃肠减压 通过插入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胃肠道的膨胀,缓解肠梗阻症状。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由于呕吐和胃肠减压,患者可能会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补充。 3.抗生素 如果肠梗阻是由于肠道炎症引起的,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4.促进肠蠕动药物 如西沙必利、莫沙必利等,可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肠梗阻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只是机械性肠梗阻治疗的一部分,对于病情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此外,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果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2025-04-23 17:06:44
  • 胃穿孔怎样治疗

    胃穿孔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一、胃穿孔在临床上是较为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因多样,会导致胃壁黏膜破损,当破损穿透胃壁后,胃液就会流入腹腔,而胃液中含有大量胃酸,这很容易引发急性腹膜炎。 二、如果症状不明显且穿孔较小,可以采取保守治疗。首先要严格禁饮食,然后给予补液治疗,同时配合使用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泮托拉唑肠溶片等药物。 1.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可抑制胃酸分泌,有助于减轻胃酸对穿孔处的刺激。 2.泮托拉唑肠溶片 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对病情的缓解有一定帮助。 三、若穿孔体积较大,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手术能够及时修补穿孔,避免急性腹膜炎以及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总之,胃穿孔的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

    2025-04-23 17:06:41
  • 脚上左结肠的穴位在哪

    脚上左结肠的穴位位于足背,可治疗腹痛、腹胀、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痛经等,应由专业医生操作,同时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脚上左结肠的穴位位于足部,具体位置在足背,当第2跖骨及第3跖骨之间,关节后方凹陷处。 这个穴位主要用于治疗腹痛、腹胀、泄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还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刺激该穴位可以改善肠道功能,缓解便秘和腹泻等症状,同时对妇科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穴位进行治疗时,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中医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此外,对于一些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因自行操作而导致不良后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2025-04-23 17:06:4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