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树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老年骨关节炎、老年膝关节骨刺、关节置换及翻修、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滑膜炎、肢体不等长、臀肌挛缩、关节结核及化脓性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叶树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关节中心,骨科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关节置换及翻修医疗组组长。湖北省骨质疏松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技术学会骨组织分会委员、中国3D数字骨科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委员。自2000年起一直从事关节骨科临床工作,曾经开展湖北省第一例便携式导航膝关节置换,湖北省第一例LCCK膝关节翻修,湖北省第一例邦美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以及多例极重度髋膝关节翻修。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93级七年制专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攻读博士研究生,并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后。2006年及2007年,分别赴德国及法国学习人工关节置换。2012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骨科交流学者。 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同时作为课题组排名第二负责人,参加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科研论文方面,国际SCI英文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9本,2010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获湖北省科技推广一等奖。展开
个人擅长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老年骨关节炎、老年膝关节骨刺、关节置换及翻修、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滑膜炎、肢体不等长、臀肌挛缩、关节结核及化脓性感染。展开
  • 滑膜炎什么症状

    滑膜炎是一种关节病变,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常见症状有关节肿胀(滑膜受刺激分泌过多滑液致关节腔内液体增多引起,不同人群特点不同)、关节疼痛(程度不一,活动关节时加重,年龄性别有影响)、关节活动受限(肿胀疼痛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生活方式有影响)、局部皮温升高(滑膜炎症反应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出现,有既往关节损伤病史人群更明显)。 关节肿胀 成因:滑膜受到刺激后会分泌过多滑液,导致关节腔内液体增多,从而引起关节肿胀。例如,膝关节滑膜炎时,患者能明显看到膝关节肿胀,皮肤外观可能有轻度隆起。 不同人群特点:儿童滑膜炎可能因感染等因素引起关节肿胀,肿胀程度可能相对较急,且儿童可能因疼痛不太能准确表达,但会表现出肢体活动受限等;老年人滑膜炎引起的肿胀可能与关节退变等有关,肿胀可能相对缓慢进展,且常伴有关节退变的其他表现。 关节疼痛 表现: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等。在活动关节时疼痛往往会加重,比如膝关节滑膜炎患者在行走、上下楼梯时疼痛明显。 年龄与性别影响:女性在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关节退变相关的滑膜炎疼痛可能更易出现;儿童滑膜炎引起的疼痛可能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感染性因素导致的滑膜炎疼痛可能较剧烈,非感染性的可能相对较轻。 关节活动受限 原因:肿胀和疼痛会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以膝关节滑膜炎为例,患者可能出现屈伸困难,不能正常完成下蹲、起立等动作。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经常剧烈运动的人群,关节磨损相对严重,更容易出现滑膜炎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的劳作或运动能力;久坐不动的人群,关节灵活性差,若发生滑膜炎也较易出现活动受限情况。 局部皮温升高 机制:滑膜炎症反应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进而出现皮温升高现象。比如膝关节滑膜炎时,用手触摸膝关节表面可能感觉温度比周围正常皮肤高。 病史相关:有既往关节损伤病史的人群,发生滑膜炎后局部皮温升高可能更明显,因为既往损伤可能使关节局部的炎症基础存在,再次引发滑膜炎时炎症反应更剧烈。

    2025-10-15 13:11:13
  • 韧带拉伤能不能自己恢复

    韧带拉伤后部分可自己恢复,轻度韧带拉伤如只是纤维轻度撕裂,休息制动等一般能恢复,不同人群有差异;中重度韧带拉伤如大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一般难自己恢复,多需医疗干预,不同人群中重度拉伤恢复情况不同,儿童老人等有特殊注意点,需据拉伤程度综合判断,轻度部分可自己恢复,中重度多需医疗干预。 轻度韧带拉伤 恢复情况:对于轻度的韧带拉伤,如只是韧带纤维轻度撕裂,通过休息、制动等一般能自己恢复。通常需要让受伤部位休息,避免继续活动加重损伤,一般休息2-3周左右,局部可进行冷敷(受伤初期)减轻肿胀,之后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等,多数可自行修复。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严格制动;成年人轻度韧带拉伤通过规范休息等也多能自行恢复。生活方式上要避免剧烈运动等加重损伤的行为。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轻度韧带拉伤,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要严格制动,因为若恢复不好可能影响关节正常发育;老年人轻度韧带拉伤恢复相对较慢,要注意休息时间可能需要适当延长,同时需关注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影响恢复,如糖尿病等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等。 中重度韧带拉伤 恢复情况:中重度韧带拉伤,如韧带大部分撕裂甚至完全断裂,一般很难自己恢复。这种情况往往需要医疗干预,可能需要进行石膏固定、支具固定甚至手术修复等。例如完全断裂的韧带靠自身很难恢复到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无法正常维持关节稳定等。不同年龄人群中重度韧带拉伤恢复情况不同,年轻人相对恢复能力较强,但也需要正规治疗;老年人中重度韧带拉伤恢复更困难,往往需要更积极的医疗干预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儿童中重度韧带拉伤,由于关节发育未成熟,完全断裂等情况若不及时正确治疗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等严重后果,必须及时就医规范治疗;老年女性中重度韧带拉伤,可能因为骨质疏松等因素影响恢复,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补钙等维持骨骼健康以利于韧带恢复相关的关节稳定等。 总之,韧带拉伤后是否能自己恢复需根据拉伤的程度等综合判断,轻度的部分可自己恢复,中重度多需医疗干预。

    2025-10-15 13:08:59
  • 治疗颈椎病该的自我方法

    保持正确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等缓慢颈部运动,用温毛巾等热敷颈部促进血液循环,选择合适高度枕头维持颈椎曲度,老年人减小颈部运动幅度、孕妇选轻柔动作、有严重颈椎病者遵医嘱锻炼且不适时就医。 一、姿势调整 保持正确的坐姿与站姿至关重要,日常工作学习时应使头部处于中立位,避免长时间低头。例如使用电脑时,屏幕高度应与眼睛水平,键盘和鼠标放置于合适位置,让颈部保持自然曲线。对于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的人群,应控制单次使用时间,每隔20-30分钟抬头活动颈部。 二、颈部运动锻炼 1.前屈后伸:缓慢将头部向前屈,尽量使下巴贴近胸部,然后再缓慢向后伸,重复10-15次。 2.左右侧屈:将头部缓慢向一侧倾斜,尽量让耳朵贴近肩部,另一侧同理,每侧重复8-10次。 3.左右旋转:缓慢将头部向一侧旋转,眼睛看向肩部方向,另一侧同理,每侧重复8-10次。运动时动作要缓慢,避免过快过猛导致颈部损伤。 三、热敷缓解 使用温毛巾或热敷袋敷于颈部,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能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但皮肤有破损或感觉异常的人群需谨慎使用。 四、选择合适枕头 枕头高度应适中,一般以仰卧时一拳高(约8-10厘米)、侧卧时与肩同高为宜,这样能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避免颈椎处于过度前屈或后伸状态。老年人骨质相对疏松,更需注意枕头支撑性与舒适度;孕妇由于身体形态变化,可选择专门的孕妇枕来维持颈部舒适姿势。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颈部运动幅度应适当减小,避免因骨质退变等因素导致颈部受伤,运动时如出现头晕、疼痛加重等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孕妇:避免进行剧烈的颈部旋转等运动,可选择轻柔的颈部前屈后伸等动作,若颈部不适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评估。 有严重颈椎病病史者:自我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自行锻炼过程中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疼痛加剧等症状,需立即停止并前往医院就诊,防止病情加重。

    2025-10-15 13:07:18
  • 尾骨错位可以正骨吗

    尾骨错位可考虑正骨,但需依具体情况判断,由经验丰富专业医生操作,要注意医生资质、个体差异、错位程度等,不适合正骨或效果不佳时可采用物理治疗、适当康复锻炼等替代治疗方法,需专业医生评估后选合适治疗方案。 一、尾骨错位能否正骨的情况分析 尾骨错位是可以考虑正骨的,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如果尾骨错位情况不太严重,且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进行适当的正骨操作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不过,在进行正骨前需要先明确尾骨错位的具体原因、错位程度等。例如,对于因外伤等导致的轻度尾骨错位,专业医生通过合适的手法可能有助于恢复尾骨的正常位置。 二、正骨的注意事项 1.医生资质:必须由具备专业骨科知识和丰富正骨经验的医生来操作。非专业人员进行正骨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损伤,比如加重错位程度、损伤周围神经血管等。 2.个体差异: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会有影响。对于儿童,由于其骨骼等组织还在发育中,尾骨错位后正骨需要格外谨慎,要充分考虑儿童骨骼的柔韧性等特点;对于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正骨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骨折等更严重问题。而且不同性别的患者在身体结构和承受能力上也有一定差异,医生在操作时要综合考虑。 3.错位程度:如果尾骨错位非常严重,或者伴有其他复杂情况,如合并有严重的神经损伤等表现,可能单纯正骨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等。 三、替代治疗方法 如果不适合正骨或者正骨效果不佳,还可以考虑其他非手术治疗方法。比如,对于疼痛等症状,可以采用物理治疗,如局部的热敷、超短波理疗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炎症;在康复期间,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增强尾骨周围肌肉的力量,有助于维持尾骨的稳定,但锻炼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当锻炼加重损伤。 总之,尾骨错位是否可以正骨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操作,同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025-10-15 13:05:56
  • 肩关节半脱位x线的表现

    肩关节半脱位X线表现主要有肩峰-肱骨头间距增大、肱骨头位置改变、肩盂-肱骨头对线异常,观察时需综合不同人群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因素,儿童等特殊人群需结合其具体情况综合分析。 肩峰-肱骨头间距增大:正常情况下,肩峰与肱骨头之间有相对稳定的间距,当出现肩关节半脱位时,肱骨头相对于肩峰位置下移,导致肩峰-肱骨头间距增大。通过X线测量可直观看到该间距超出正常范围,这是肩关节半脱位较为直观的X线表现之一。例如,正常成人肩峰-肱骨头间距一般在一定数值范围内,而半脱位时会明显超过此范围。 肱骨头位置改变:在肩关节的前后位X线片上,正常肱骨头的关节面与肩盂的相对位置关系正常,而肩关节半脱位时,肱骨头向肩峰下方向移位,肱骨头的中心位置相对于肩盂发生偏移,不再处于正常的解剖位置关系中。比如,正常时肱骨头的一部分应与肩盂有良好的对应,半脱位时这种对应关系遭到破坏,肱骨头明显偏离正常位置。 肩盂-肱骨头对线异常:正常肩关节的肩盂与肱骨头有正常的对线关系,在X线片上表现为一定的角度和位置关系。肩关节半脱位时,肩盂-肱骨头的对线关系发生改变,不再符合正常的解剖对线,可表现为肱骨头相对于肩盂向前、向下或向外等方向偏移,导致两者之间的对线角度和位置与正常情况有明显差异。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观察肩关节半脱位X线表现时需综合考虑。例如,老年人群可能本身存在肩关节退变等基础情况,其X线表现可能与年轻人群有所不同,但核心的肩峰-肱骨头间距、肱骨头位置及肩盂-肱骨头对线等表现是判断的关键。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肩部有过外伤史的人群,更需仔细观察X线中肩关节半脱位的相关表现,以便准确诊断和制定相应的医疗措施。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虽然肩关节半脱位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X线表现同样遵循上述基本规律,不过儿童的骨骼发育等情况可能会对一些测量数值的判断产生影响,需要结合儿童的具体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综合分析。

    2025-10-15 13:03: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