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树楠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擅长: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老年骨关节炎、老年膝关节骨刺、关节置换及翻修、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滑膜炎、肢体不等长、臀肌挛缩、关节结核及化脓性感染。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叶树楠,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医院关节中心,骨科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关节置换及翻修医疗组组长。湖北省骨质疏松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技术学会骨组织分会委员、中国3D数字骨科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分会委员。自2000年起一直从事关节骨科临床工作,曾经开展湖北省第一例便携式导航膝关节置换,湖北省第一例LCCK膝关节翻修,湖北省第一例邦美短柄人工髋关节置换,以及多例极重度髋膝关节翻修。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93级七年制专业,于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骨外科攻读博士研究生,并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攻读博士后。2006年及2007年,分别赴德国及法国学习人工关节置换。2012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医院骨科交流学者。 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同时作为课题组排名第二负责人,参加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科研论文方面,国际SCI英文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专著9本,2010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获湖北省科技推广一等奖。展开
个人擅长
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老年骨关节炎、老年膝关节骨刺、关节置换及翻修、创伤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关节病变)、滑膜炎、肢体不等长、臀肌挛缩、关节结核及化脓性感染。展开
  •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怎么预防

    多发内生软骨瘤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可通过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针对有家族史人群及有生育计划者进行相关风险评估与基因检测;定期健康监测儿童及青少年,结合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如外伤防护及特殊职业人群加强防护来降低风险或早期发现。 针对有家族史人群:如果家族中有多发内生软骨瘤病患者,家庭成员尤其是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应进行遗传咨询。遗传咨询师可以评估家族中该病的遗传模式,帮助家庭成员了解患病风险。对于携带致病基因的高危人群,可以考虑进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例如,通过对相关致病基因的检测,提前知晓自身基因携带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健康监测。 特殊人群考虑:对于有生育计划的家族成员,遗传咨询能提供更详细的生育相关风险信息。如女性携带者在孕期可能需要进行更密切的胎儿基因监测等相关检查,以了解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 定期健康监测 儿童及青少年:由于多发内生软骨瘤病可能在儿童期或青少年期开始显现症状,所以对于有家族史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定期进行骨科检查。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全面的骨骼检查,包括X线等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骨骼内是否出现软骨瘤样病变。因为在这个阶段,骨骼处于生长发育活跃期,病变可能更容易被监测到。例如,通过X线检查可以观察骨骼内部结构,若发现异常的软骨瘤样阴影等表现,能及时进行进一步诊断和干预。 不同性别注意点:男性和女性在骨骼发育和病变表现上可能无显著性别差异导致的特殊监测需求,但都应遵循定期检查的原则。不过,在青春期等不同生长阶段,骨骼变化特点不同,检查时需结合生长发育阶段进行综合评估。 生活方式与监测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如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钙、维生素D等摄入,适量运动等。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定期监测,能更好地早期发现多发内生软骨瘤病相关病变。例如,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的正常结构和强度,运动可以促进骨骼的血液循环和发育,两者结合能为骨骼健康提供保障,同时配合定期检查,可更早察觉骨骼病变。 避免不良因素刺激 外伤防护:尽量避免骨骼部位的外伤,因为外伤可能会诱发或加重骨骼内潜在病变的发展。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应注意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保护骨骼,如进行运动时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等。例如,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时,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容易受伤,佩戴护膝、护踝等装备能降低外伤风险,从而减少对外伤部位骨骼内可能存在的病变的不良影响。 特殊职业人群:某些特殊职业可能增加骨骼受伤风险,如有家族史的人从事这类职业时需格外注意防护。如从事建筑、矿业等行业的人员,更要加强工作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骨骼外伤几率,进而降低多发内生软骨瘤病相关病变受不良刺激的可能性。

    2025-10-15 15:02:29
  • 大腿肌肉拉伤走路困难怎么办呀

    大腿肌肉拉伤走路困难时,首先立即停止引发拉伤的活动,接着应用急性期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用非甾体抗炎药辅助,若情况严重及时就医,医生会据损伤程度给予相应治疗,不同年龄患者就医及后续治疗方案有差异。 一、立即停止引发拉伤的活动 当大腿肌肉拉伤走路困难时,首先要立刻停止导致肌肉拉伤的运动或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肌肉。比如正在进行跑步、踢球等运动时出现拉伤,应马上停下脚步。 二、急性期的RICE原则应用 1.休息(Rest) 让受伤的腿部充分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加重肌肉损伤。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尽量避免受伤腿部的负重行走等动作。对于儿童来说,要防止其过度跑动等可能使受伤情况恶化的行为;老年人则要特别注意避免因不必要的活动导致肌肉拉伤进一步加重。 2.冰敷(Ice) 在拉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受伤部位,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冰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缓解疼痛。不过,要注意避免冰直接接触皮肤,可隔一层毛巾,防止冻伤。儿童皮肤较为娇嫩,冰敷时更要严格控制时间和距离皮肤的间隔;老年人可能对寒冷刺激的耐受度较低,同样要注意适当调整冰敷情况。 3.加压包扎(Compression) 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对受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这样有助于减少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加压效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扎力度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调整,儿童和老年人的皮肤和血管状况与成年人不同,要确保既起到加压作用又不影响正常血液循环。 4.抬高患肢(Elevation) 将受伤的大腿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例如可以在脚下垫一个枕头,使受伤腿部处于抬高状态。对于儿童,要确保其抬高患肢的姿势舒适且能坚持;老年人可能需要家人协助调整合适的抬高位置。 三、药物辅助(若有需要) 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要注意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谨慎,应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不恰当使用。 四、及时就医评估 如果大腿肌肉拉伤后走路困难的情况较为严重,如出现明显的肿胀、淤血范围迅速扩大、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等方式评估肌肉拉伤的程度,可能还会安排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来明确肌肉损伤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损伤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建议,比如严重的肌肉拉伤可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或手术干预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就医的时机把握和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会有所不同,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特殊性,医生在制定方案时会更加谨慎和全面考虑。

    2025-10-15 15:01:24
  • 怎么辨别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可通过多方面表现来辨别,包括拉伤瞬间及活动时的疼痛、受伤部位的肿胀、肌肉的紧张与痉挛、活动受限以及按压时的明显压痛,不同人群在各表现上可能有差异,若有疑问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一、疼痛表现 肌肉拉伤后通常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症状。在拉伤发生的瞬间,可能会感觉到突然的刺痛或撕裂样疼痛。之后,疼痛会随着活动而加剧,比如肌肉收缩、拉伸或者相关关节活动时,疼痛会明显加重。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疼痛作为肌肉拉伤的典型表现是共有的。例如,年轻爱运动者在运动中发生肌肉拉伤时,能迅速感知到明显的刺痛感;而对于有慢性疾病史的人群,肌肉拉伤后的疼痛可能会因为基础疾病的影响而表现得更为复杂,但核心的疼痛随活动加重这一特点不变。 二、肿胀情况 受伤部位往往会出现肿胀现象。这是因为肌肉拉伤后,局部组织受损,血管破裂出血,导致炎症反应,使得组织液渗出增加,从而引起肿胀。肿胀的程度会因拉伤的严重程度而异。一般来说,轻度拉伤可能仅有轻微肿胀,而重度拉伤肿胀会比较明显。不同人群由于身体的恢复能力等差异,肿胀的消退速度也不同。比如儿童的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肿胀消退可能会比成年人快一些;而有血液循环障碍病史的人群,肿胀可能消退较慢。 三、肌肉紧张与痉挛 受伤的肌肉可能会出现紧张甚至痉挛的情况。肌肉拉伤后,机体为了保护受伤部位,肌肉会不自主地收缩,导致肌肉紧张。严重时可能会发生痉挛,表现为肌肉僵硬、难以放松。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肌肉紧张和痉挛的表现有所差异。老年人肌肉本身功能有所减退,肌肉拉伤后更容易出现持续的紧张和痉挛;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影响肌肉的状态,使得肌肉紧张和痉挛的情况相对更易出现或表现不同。 四、活动受限 肌肉拉伤会导致受伤部位的活动受限。患者会发现相应关节的活动范围减小,比如腿部肌肉拉伤时,行走、屈伸膝关节等活动会受到明显限制。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活动受限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长期久坐的人群突然发生肌肉拉伤,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明显的行走等活动受限;而经常运动的人可能会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发现某个动作无法完成,活动受限表现得更为直接。 五、压痛情况 用手按压受伤部位时,会有明显的压痛。通过按压可以初步判断拉伤的大致位置和严重程度。不同病史的人群,压痛的敏感度可能不同。有神经病变病史的人群,可能对压痛的感知与常人有所差异,但肌肉拉伤部位的压痛这一特征是存在的。 通过以上疼痛表现、肿胀情况、肌肉紧张与痉挛、活动受限以及压痛情况等多方面的综合判断,可以帮助辨别是否发生了肌肉拉伤。如果对肌肉拉伤的判断存在疑问,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明确诊断。

    2025-10-15 15:00:15
  • 脚不小心扭伤了肿痛怎么办

    脚扭伤后肿痛处理分急性期和后期。急性期要休息制动、冷敷;缓解肿痛还可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后期可进行康复锻炼,若肿痛不缓解等要及时就医,且处理需依不同阶段及人群特点调整。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制动:脚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受伤的脚继续负重,防止损伤进一步加重。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需要让受伤的脚部得到充分休息,以减少肿胀和疼痛的加剧。例如儿童在玩耍时扭伤脚,应立即停止玩耍,坐下或躺下休息受伤的脚。 2.冷敷: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扭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从而减轻肿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冷敷的操作基本相同,但要注意儿童皮肤较娇嫩,可将冰袋包裹毛巾后再进行冷敷,避免冻伤。以成年人为例,将冰袋用毛巾包裹后放在扭伤的脚踝处,保持15分钟左右;儿童则用稍小的冰袋,且时间可适当缩短至10-15分钟。 二、缓解肿痛的其他方法 1.加压包扎:使用弹性绷带对扭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能帮助减少肿胀。包扎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于不同体型和受伤部位粗细不同的人群,包扎的力度和松紧度需要适当调整。比如成年人脚踝扭伤,包扎弹性绷带时要从远端向近端逐渐加压;儿童扭伤手腕,同样要注意包扎的松紧,保证既能起到加压消肿的作用,又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2.抬高患肢:将扭伤的脚抬高,高于心脏水平,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都可以用枕头或其他合适的物品将受伤的脚垫高。对于卧床的患者,如老年人扭伤后卧床休息,可将脚部垫高;儿童在休息时也可将受伤的脚适当抬高。 三、后期康复与注意事项 1.康复锻炼:在扭伤后的48小时后,如果肿痛有所缓解,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比如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方式有所不同。儿童扭伤后康复锻炼要在家长或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活动幅度不宜过大;成年人可逐渐增加活动的力度和范围;老年人则要选择较为温和的康复方式,如缓慢的踝关节旋转等。 2.就医评估:如果扭伤后肿痛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明显的畸形、剧烈疼痛、无法负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通过X线等检查来排除骨折等严重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扭伤后,即使肿痛不严重,也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因为儿童的骨骼等发育情况特殊,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评估;老年人扭伤后更要重视,因为老年人骨骼强度下降,更容易出现骨折等严重问题。 总之,脚扭伤后肿痛的处理需要根据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

    2025-10-15 14:59:17
  • 五十肩为什么会自愈

    五十肩自愈与自身修复能力、病程自然发展规律有关,年龄轻、无基础疾病、生活方式健康者更易自愈,年轻人相对老人更易自愈,伴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自愈,长期缺乏运动者自愈困难,不同人群因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不同自愈情况有差异。 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机制,五十肩即肩周炎,在一定程度上,机体自身的修复过程可能参与了自愈。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在受到一些轻微损伤或炎症刺激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修复程序。例如,炎症发生时,身体会调动免疫细胞来清除炎症介质等,同时成纤维细胞等会参与到组织的修复过程中,逐渐使受损的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一般来说,对于身体状况较好、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人群,这种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强,更有利于五十肩的自愈。 病程的自然发展规律 肩周炎有其自身的病程发展过程,通常会经历疼痛期、僵硬期和缓解期。在缓解期,病情会逐渐自行好转。一般疼痛期持续时间约为1-3个月,之后进入僵硬期,持续约2-9个月,然后慢慢进入缓解期,持续约6-24个月。在这个自然的病程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推移,肩关节的炎症会逐渐消退,粘连的组织也会慢慢松解,从而实现自愈。对于年龄相对较轻、没有基础疾病严重影响身体机能的人群,病程的自然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其自愈,因为他们的身体有更好的适应和恢复能力来配合病程的发展。 影响五十肩自愈的因素及相关人群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 年轻人相对老年人更易自愈。年轻人身体的新陈代谢较快,组织修复能力较强,对于肩周炎这种相对自限性的疾病,自身修复的优势更明显。而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减慢,组织修复能力下降,五十肩自愈的时间可能会相对较长,甚至可能自愈不完全,需要更多的干预措施来辅助恢复。 基础疾病因素 如果患者伴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五十肩的自愈。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代谢异常等原因,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和组织修复能力。高血糖环境不利于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发挥,也不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会使五十肩的病程延长,自愈的可能性降低。所以这类患者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同时,进行针对肩周炎的康复等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五十肩自愈相对困难。因为缺乏运动导致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下降,不利于肩关节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而经常进行适度肩部运动的人群,如经常进行肩关节伸展、旋转等运动的人,能够促进肩关节的血液循环,增强肩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有助于五十肩的自愈。例如,经常进行游泳等运动的人,游泳时肩关节在水中的运动有助于锻炼肩关节周围肌肉,促进其恢复。 总之,五十肩能够自愈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人群由于年龄、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等不同,自愈的情况也会有所差异。

    2025-10-15 14:58:0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