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致力于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对成人脊柱畸形矫正、胸椎管狭窄、脊柱肿瘤等复杂疾病的手术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向 Ta 提问
-
脖子后面的筋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颈肩背部肌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主要病因包括长期低头或仰头工作、颈部受伤、颈部受寒、颈部肌肉无力以及其他疾病等。 1.长期低头或仰头工作 长期低头或仰头工作,会使颈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肌肉劳损和筋膜炎。例如,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看书、写作等,都可能引起颈肩背部肌筋膜炎。 2.颈部受伤 颈部受伤是导致颈肩背部肌筋膜炎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颈部扭伤、摔伤、落枕等,都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和筋膜受损,引起疼痛和炎症。 3.颈部受寒 颈部受寒也是导致颈肩背部肌筋膜炎的原因之一。例如,长时间吹空调、风扇、颈部受凉等,都可能导致颈部肌肉和筋膜收缩,引起疼痛和炎症。 4.颈部肌肉无力 颈部肌肉无力也是导致颈肩背部肌筋膜炎的原因之一。例如,颈部肌肉长期缺乏锻炼、营养不良等,都可能导致颈部肌肉无力,容易发生劳损和筋膜炎。 5.其他原因 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也可能导致颈肩背部肌筋膜炎,例如,颈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总之,引起颈肩背部肌筋膜炎的原因较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治疗。如果出现颈肩背部肌筋膜炎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7-28 15:33:05 -
腰大肌是什么
腰大肌是人体腰部的关键肌肉,位置在腰椎两侧,呈梭形,起始于腰椎两旁,延伸至股骨小转子。其主要功能为让髋关节实现屈曲和旋外动作,同时也参与腰椎的稳定与支撑。腰大肌损伤是常见病症,主要症状涵盖腰部一侧或两侧产生酸胀、疼痛或痉挛。患者平躺时疼痛或许会减轻,然而在坐位、站立时疼痛往往加重。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腹股沟区剧烈疼痛、股骨小转子深压痛、髋关节屈曲及旋外受限等表现。故而建议患者在身体出现不适时,要尽快就医。 一、腰大肌的位置与形态 腰大肌位于人体腰椎两侧,形状呈梭形。 二、腰大肌的功能 1.使髋关节完成屈曲和旋外动作。 2.参与腰椎的稳定和支撑。 三、腰大肌损伤的症状 1.腰部一侧或两侧出现酸胀、疼痛或痉挛。 2.平躺时疼痛减轻,坐位、站立时疼痛加重。 3.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股沟区剧烈疼痛、股骨小转子深压痛、髋关节屈曲及旋外受限等症状。 四、应对建议 当身体不适时,患者应及时就医。 总之,了解腰大肌的相关信息,包括其位置、功能、损伤症状及应对建议等,对于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是很有必要的。
2025-07-28 15:28:23 -
后背闪了筋怎么办
后背扭到筋了,可能源于提重物造成后背肌肉、筋膜扭伤,缓解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与药物治疗,具体如下: 一、物理治疗: 1.扭伤后要给予卧床休息,避免损伤加剧,同时可对局部进行冷敷处理,比如用冰袋或冰毛巾敷于患处,这能起到消肿止痛的作用。 2.在扭伤48小时后,可实施局部热敷或理疗,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后背腰部肿胀、疼痛症状。 二、药物治疗: 1.若疼痛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洛索洛芬钠、塞来昔布等,根据胃肠道情况选择一种药物饭后口服,能起到良好效果。 此外,患者适当卧床休息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可避免腰背肌肉、韧带再次受损,防止肌纤维撕裂,利于修复。平时也可尝试下床活动,但一定要避免弯腰持重或搬运重物等可能损伤脊柱肌肉和关节的动作。 总结:后背扭到筋可通过物理和药物治疗来缓解,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不当动作加重损伤,适当活动时也要注意保护。
2025-07-28 15:24:58 -
腱鞘炎什么药
腱鞘炎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抑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来抗炎镇痛,女性生理期等、儿童、有胃肠道病史者使用有不同注意事项;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可快速减轻炎症疼痛,孕妇、儿童、有激素使用禁忌证者使用需谨慎。 糖皮质激素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也是治疗腱鞘炎的常用方法,如曲安奈德。临床研究显示局部注射曲安奈德能快速减轻腱鞘炎的炎症和疼痛。但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要谨慎使用,因为糖皮质激素可能对胎儿等产生一定影响;儿童使用需极其慎重,需由专业医生评估风险与收益;有激素使用禁忌证(如严重感染未控制等)的患者绝对不能使用。
2025-07-28 15:20:38 -
趾骨是哪个位置
趾骨是构成脚趾的小型长骨,每只脚有14块,大脚趾2块,其余4个脚趾各3块;儿童趾骨生长发育中穿不合适鞋子易变形,应穿合适鞋子;成人趾骨成熟,长时间运动等易致损伤,要合理运动并选合适鞋;老年人趾骨骨质退变,易因轻微外力骨折,行走要注意路面,可补充钙剂维持骨健康。 一、趾骨的位置 趾骨是构成脚趾的小型长骨,人体每只脚有14块趾骨,大脚趾(拇趾)有2块趾骨,分别是近节趾骨和远节趾骨;其余4个脚趾各有3块趾骨,即近节趾骨、中节趾骨和远节趾骨。从解剖位置看,趾骨位于脚部,近节趾骨近端与跖骨相关节,远节趾骨远端游离且其末端的粗糙面是指甲附着的部位,中节趾骨则介于近节趾骨与远节趾骨之间。 二、不同年龄人群趾骨的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趾骨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相对柔软、韧性较大但强度不如成人。在儿童的生活方式方面,若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过小、过紧的鞋子,容易导致趾骨受到挤压,影响其正常发育,可能出现趾骨变形等情况。因此,儿童应穿着舒适、大小合适的鞋子,以保障脚部正常发育,避免对趾骨造成不良影响。 成人:成人趾骨已发育成熟,在日常活动中,长时间行走、跑步或进行剧烈运动等,可能会使趾骨承受较大压力,增加趾骨损伤的风险,如趾骨骨折等。成人应注意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选择合适的footwear(footwear需保证对脚部有良好的支撑和缓冲),以维持趾骨的健康。 老年人:老年人趾骨会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骨质退变等情况,骨密度降低,此时若受到轻微外力,如不小心踢到硬物等,就更容易发生趾骨骨折。老年人行动相对迟缓,在行走时应注意路面状况,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以减少对趾骨的损伤风险。同时,老年人可通过适当补充钙剂等方式,维持骨健康,降低趾骨相关疾病的发生几率。
2025-07-24 12: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