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世保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擅长:致力于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对成人脊柱畸形矫正、胸椎管狭窄、脊柱肿瘤等复杂疾病的手术治疗有独到的见解。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鲁世保,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擅长致力于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对成人脊柱畸形矫正、胸椎管狭窄、脊柱肿瘤等复杂疾病的手术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展开
个人擅长
致力于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研究对成人脊柱畸形矫正、胸椎管狭窄、脊柱肿瘤等复杂疾病的手术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展开
  • 骨质疏松是怎么回事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致骨脆性增加易骨折的全身性骨病,与年龄、生活方式、疾病等因素相关,有腰背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表现,对不同人群有不同危害,如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给老年人带来诸多问题等。 骨量与骨微结构方面 骨量是骨骼中矿物质(主要是钙和磷)的含量,正常情况下,骨量会随着年龄增长等因素在不同阶段有所变化。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骨量处于不断积累阶段,到30-40岁左右达到骨峰值。而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会低于正常的骨峰值,同时骨微结构也会遭到破坏,表现为骨小梁变细、断裂等,使得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 发病原因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会加速骨量的丢失,这是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高发的重要原因;对于男性,随着年龄增长,雄激素水平逐渐降低,也会导致骨量逐渐减少,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例如,老年人骨代谢处于负平衡状态,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缺乏运动,会使骨骼得不到足够的应力刺激,影响骨的重建,导致骨量丢失;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如日常饮食中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取过少,会使得身体缺钙,影响骨的正常代谢;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骨代谢,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几率。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也会引发骨质疏松,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加速骨的吸收;还有一些胃肠道疾病,会影响钙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导致骨质疏松。 临床表现与危害 临床表现: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腰背疼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脊柱变形,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可出现身高变矮、驼背等;骨折,这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脊柱、髋部、手腕等。例如,老年人在摔倒后很容易发生髋部骨折,而髋部骨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患者长期卧床,引发肺炎、压疮等多种并发症。 对不同人群的危害:对于儿童和青少年,骨质疏松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导致身高受限等问题;对于老年人,除了上述骨折等问题外,还会因为骨折后的长期卧床,出现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等情况,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寿命。女性在绝经后如果发生骨质疏松,除了自身健康受影响外,还可能因为照顾骨折的女性患者,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2025-10-11 12:18:20
  • 关节炎出现后可以彻底治愈吗

    关节炎是一类疾病统称,不同类型预后不同,退行性关节炎尚无法彻底治愈,主要靠综合措施缓解症状、延缓进展;类风湿关节炎也不能彻底治愈,早期规范治疗可控病情,延误会致关节畸形;感染性关节炎早期及时有效抗感染部分可治愈,否则易致关节破坏,总体大部分关节炎难彻底治愈,但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可控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一、退行性关节炎 1.发病机制与特点: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退变、磨损等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不断损耗,关节边缘骨质增生等。 2.治疗与预后:目前尚无法彻底治愈。治疗主要是通过综合措施缓解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比如通过适度的运动锻炼来维持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但要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缓解疼痛;对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但这也不是彻底治愈,而是改善功能。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病情可能会逐渐进展,而年轻人群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运动损伤关节等)也可能较早出现退行性关节炎表现。 二、类风湿关节炎 1.发病机制与特点: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导致关节炎症、肿胀、疼痛、畸形等,可累及多个关节,呈对称性分布。 2.治疗与预后:目前也不能彻底治愈。虽然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抗风湿缓解病情药物等)来控制病情活动,减少关节破坏,但难以完全根治。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使大部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如果延误治疗,关节畸形等情况可能会逐渐出现。不同性别患者在发病率上有一定差异,女性相对更容易患类风湿关节炎,在治疗和病情监测上需要关注其生理周期等因素对病情的影响。对于有家族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自身关节情况,生活方式上要注意避免寒冷、潮湿等可能诱发病情活动的因素。 三、感染性关节炎 1.发病机制与特点: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关节引起,如细菌感染可导致关节的急性炎症反应,出现红肿热痛等明显症状。 2.治疗与预后:如果能早期明确病原体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部分感染性关节炎可以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关节结构破坏等不良后果。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和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更加谨慎,要快速明确感染病原体并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同时要注意维持儿童的营养等状况以促进康复,避免因感染性关节炎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影响其生长发育。 总体而言,大部分类型的关节炎目前难以彻底治愈,但是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等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10-11 12:15:57
  • 化脓性骨髓炎怎么治疗

    化脓性骨髓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支持疗法、制动)、抗生素治疗(早期足量联合用药)、手术治疗(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病灶清除术、截肢术),儿童患者要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及骨骼结构的影响、加强营养等,老年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监测肝肾功能、评估手术耐受性及预防术后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支持疗法: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少量多次输血,以增强患者抵抗力,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有助于维持身体基本状况,利于病情恢复。对于儿童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生长发育;成年患者也需通过良好营养支持维持机体正常功能。 制动:患肢要进行制动,可采用石膏固定或牵引等方法,限制活动,避免病变部位进一步损伤,防止炎症扩散。儿童患者制动时需考虑其配合度,选择合适的制动方式并做好安抚;成年患者制动要确保制动效果,同时关注制动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心理状态。 二、抗生素治疗 早期足量联合用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早期就应足量使用,且最好联合用药,能有效控制感染。不同年龄段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等有差异,需综合考虑。例如儿童患者要选择对生长发育影响小的抗生素;老年患者需考虑肝肾功能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来调整用药。 三、手术治疗 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早期诊断明确后,如局部骨膜下穿刺有脓,应及时行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术,可引流脓液,减轻骨内高压,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儿童患者手术操作要精细,避免损伤周围重要组织;成年患者要注意术后恢复及感染控制。 病灶清除术:适用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通过手术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等。对于儿童患者,要谨慎评估病灶清除范围,避免过度清除影响骨骼生长;成年患者则要彻底清除病灶以促进愈合,但需关注手术创伤及术后康复。 截肢术:当病变严重,肢体功能无法保留,且经多种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截肢术。但需非常谨慎,充分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及对生活的影响,尤其要考虑儿童患者的身心发展及成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中要特别注意药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手术时要尽量减少对骨骼生长板等结构的损伤。制动时要定期评估肢体血液循环及生长情况,加强营养支持促进骨骼修复。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化脓性骨髓炎时要同时控制基础疾病。使用抗生素时要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手术风险相对较高,要充分评估手术耐受性,术后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2025-10-11 12:10:14
  • 大腿肌肉筋膜炎的症状

    大腿肌肉筋膜炎会引发疼痛(部位在大腿肌肉群,性质多样,劳累等后加重、易反复,长期体力劳动等人群易患且有损伤史者易诱发)、肌肉紧张与僵硬(患者大腿肌肉有紧张感、发硬、活动受限,年龄大及有病史者天气变化时加重,年轻运动不当者也会出现)、活动受限(因疼痛和肌肉紧张僵硬致大腿活动范围受限,不同人群受影响情况不同)、局部压痛(按压疼痛肌肉部位有明显压痛区域,不同年龄段等人群表现有差异)。 肌肉紧张与僵硬 表现:患者大腿肌肉会出现紧张感,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较硬,活动受限。比如在尝试弯曲或伸展大腿时,会明显感觉到肌肉不像正常时那样灵活,有僵硬的感觉阻碍活动。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因肌肉本身功能有所下降,加上筋膜炎的影响,肌肉紧张和僵硬的情况可能相对更明显;而年轻且经常运动的人群,如果运动方式不当导致筋膜炎,也会出现肌肉紧张僵硬,这与他们平时运动强度大、肌肉疲劳恢复不及时等生活方式有关。有大腿筋膜炎病史的人,在天气变化时,如寒冷刺激下,肌肉紧张僵硬的症状可能会加重。 活动受限 具体情况: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僵硬,患者的大腿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比如正常情况下可以轻松完成的抬腿、下蹲等动作,在大腿肌肉筋膜炎发作时会变得困难。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是因运动损伤等导致大腿肌肉筋膜炎,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奔跑等活动,因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大腿肌肉功能还在完善中,筋膜炎对其活动的影响相对更需要关注;女性如果因为日常活动中姿势不良等引发大腿肌肉筋膜炎,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行动;有长期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大腿肌肉本身就相对放松,一旦发生筋膜炎,活动受限可能会更明显地影响其日常的起身、行走等活动;有大腿既往手术史等病史的人群,发生大腿肌肉筋膜炎后,活动受限情况可能会因为原有组织的改变而更复杂。 局部压痛 检查表现:在大腿疼痛的肌肉部位进行按压时,可发现明显的压痛区域。用手指按压大腿肌肉筋膜炎对应的部位,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局部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不同,一般来说,成年人可能在疼痛发作时对压痛比较敏感,而儿童可能因为表述不清等原因,需要更细致的检查来发现局部压痛;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取决于筋膜炎的严重程度和个体的神经敏感程度;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相对发生大腿肌肉筋膜炎的几率低,若发生后局部压痛可能更能通过及时检查发现;有大腿肌肉相关病史的人群,局部压痛可能更明显,且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2025-10-11 12:07:57
  • 腰椎手术后怎样锻炼腰肌

    术后不同阶段有相应锻炼方法,早期包括卧位抬腿训练、桥式运动;中期有俯卧位小飞燕、侧卧抬腿;后期有五点支撑法进阶、站立位腰部伸展,锻炼要循序渐进,出现不适立即停并咨询医生,不同患者需据自身情况调整以保证安全有效。 桥式运动: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肩部作为支点,抬起臀部,使身体呈一条直线,坚持3-5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每次可做10-15次,每天3-4组。此运动能有效锻炼腰部及臀部肌肉,包括腰肌。儿童患者进行桥式运动时,要根据其身体发育情况调整动作幅度和强度;老年患者则需关注自身关节情况,避免因关节问题导致运动风险增加。 术后中期(2-6周) 俯卧位小飞燕:患者俯卧在床上,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头部、肩部、双臂向后上方抬起,同时双腿也向后上方抬起,形似飞燕,坚持3-5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可做10-15次,每天3-4组。该动作能较好地锻炼腰背肌,包括腰肌。儿童患者由于骨骼和肌肉发育尚未成熟,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和适度性;老年患者要考虑自身骨骼强度,避免因过度抬起导致腰部损伤。 侧卧抬腿:患者侧卧,下方腿伸直,上方腿慢慢向上抬起,与身体呈30°-45°角,保持5-10秒后放下,两侧交替进行。每次可做10-15次,每天3-4组。这种训练可以从侧面锻炼腰肌以及相关侧腹部肌肉。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侧卧时的舒适度和支撑情况;老年患者则要关注侧卧时腰部的受力情况,防止腰部不适。 术后后期(6周以后) 五点支撑法进阶:在桥式运动基础上,可逐渐增加难度,如将双肘和双肩作为支点,进行更高难度的支撑抬起动作,进一步强化腰肌力量。每次可做10-15次,每天3-4组。儿童患者在进行进阶训练时,需在专业人员评估后谨慎进行;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恢复程度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 站立位腰部伸展:患者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叉腰,缓慢向后伸展腰部,感受腰肌的拉伸,保持5-10秒后恢复直立,重复进行。每次可做10-15次,每天3-4组。此动作有助于增强腰部的活动度和腰肌的力量。儿童患者站立时要确保平衡,避免摔倒;老年患者要注意站立的稳定性,防止因平衡问题发生意外。 在进行锻炼时,无论哪个阶段都要注意以下几点: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次数;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腰部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锻炼时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5-10-11 12:02: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