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琴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各类青光眼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眼外伤手术治疗、活动性义眼座联合美容性义眼片植入等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江苏省人民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从事眼科专业1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近视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各类青光眼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眼外伤手术治疗、活动性义眼座联合美容性义眼片植入等手术。展开
  • 糖尿病引起眼底出血怎么治疗

    糖尿病眼底出血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改善微循环药物、抗VEGF药物)、激光治疗(全视网膜光凝)、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需严格控制血糖,还应定期随访,以改善预后、保障视力及眼部健康,不同年龄患者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药物治疗 1.改善微循环药物:如胰激肽原酶等,可改善眼底的微循环,有助于减轻眼底出血相关的微循环障碍情况,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胰激肽原酶,使激肽生成增加,扩张微血管等发挥作用,有临床研究表明其对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早期干预有一定益处。 2.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对于糖尿病引起的眼底新生血管等情况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通过抑制VEGF的活性,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等预后情况。 二、激光治疗 1.全视网膜光凝(PRP):是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较常用的激光治疗方法,适用于有广泛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情况的患者。通过激光凝固视网膜的无灌注区,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封闭渗漏的血管等,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次进行激光治疗,临床大量病例研究显示其能显著降低患者失明的风险。 三、手术治疗 1.玻璃体切割术:当眼底出血严重,经药物和激光治疗无效,且存在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视网膜脱离等情况时,需考虑玻璃体切割术。手术可以清除混浊的玻璃体,解除增殖膜对视网膜的牵拉等,使视网膜复位,该手术在有经验的眼科中心成功率较高,但术后需要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在术后恢复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儿童患者术后需要更密切关注眼部恢复情况及全身糖尿病的控制等情况。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术后都需要继续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因为这些因素都与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复发等密切相关,比如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糖尿病病情进展,进而影响眼部病变的预后。 四、血糖控制 对于糖尿病引起眼底出血的患者,严格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措施。无论年龄、性别,都需要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等(具体目标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年龄、并发症等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目标)。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因为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等,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不断加重眼底血管的病变,所以严格控糖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生活方式上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比如对于儿童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家长的配合下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同时控制糖分摄入,并且根据年龄适当进行运动锻炼等。 五、定期随访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眼底检查等,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的眼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不同年龄的患者随访频率和检查重点可能略有不同,比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更要关注眼部病变的进展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而儿童糖尿病患者除了眼部检查外,还需要关注全身生长发育情况以及糖尿病对其全身的影响等。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视力及眼部健康。

    2025-09-29 13:06:09
  • 先天性青光眼怎么治疗能好

    先天性青光眼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包括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等,药物可作为辅助,术后需护理与随访,不同年龄患儿治疗有特点,婴幼儿型需尽早精细手术且术后护理关键,青少年型要关注心理及药物对生长发育影响。 一、手术治疗 先天性青光眼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常见的有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等。房角切开术适用于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通过切开房角的异常膜组织,促进房水排出。小梁切开术也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常用手术,是从眼球表面切开小梁网,建立房水外流通道。对于一些病情较复杂的先天性青光眼患者,可能会选择小梁切除术等其他滤过性手术,通过建立新的滤过通道来降低眼压。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实施,因为先天性青光眼若不及时手术降低眼压,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发育,年龄越小手术效果相对可能越好,但也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术式。 二、药物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作为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或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常用的降眼压药物有碳酸酐酶抑制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等。碳酸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房水生成来降低眼压,但长期使用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如代谢性酸中毒等。前列腺素类似物可以增加房水经葡萄膜巩膜途径外流而降低眼压,但对于儿童患者的长期使用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药物治疗需要密切监测患儿的眼压变化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三、术后护理与随访 1.术后护理 术后要注意眼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患儿眼部情况,如眼压是否恢复正常、眼部有无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对于婴幼儿患者,要特别注意其眼部的反应,因为患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不适,家长需要仔细观察眼部外观等变化。 注意患儿的生活护理,避免剧烈哭闹、用力咳嗽等增加眼压的动作,防止影响手术效果。 2.术后随访 术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等需要复查,之后根据病情逐渐延长随访间隔。 随访时要检查视力、眼压、眼底等情况,评估手术效果以及患儿视力发育情况。如果发现眼压异常等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患儿的视力发育情况,要关注视力是否有提高、视野是否有改善等,因为先天性青光眼对视力发育的影响是长期的,随访过程中要持续关注并给予相应的干预和指导。 四、不同年龄患儿的治疗特点 1.婴幼儿型先天性青光眼 由于婴幼儿眼部组织娇嫩,手术操作需要更加精细。在手术时机上,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因为年龄越小,眼球弹性较好,手术效果相对可能更好,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患儿的视力发育。同时,术后的护理对于婴幼儿来说更为关键,家长需要严格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眼部护理和生活护理。 2.青少年型先天性青光眼 青少年型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治疗原则类似,也需要根据眼压情况、病情严重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状态,因为疾病可能会对其学习、生活等产生影响,需要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同时,要注意药物治疗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影响,合理选择药物并密切监测相关指标。

    2025-09-29 13:04:24
  • 眼球发黄怎么回事

    眼球发黄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引起。生理性原因包括短期内大量摄入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致血液胡萝卜素浓度升高及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理性原因有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道疾病如胆管结石、胆管癌,血液系统疾病如溶血性贫血等,发现眼球发黄需及时就医做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一、生理性原因 (一)胡萝卜素摄入过多 短期内大量食用胡萝卜、南瓜、橙子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可导致血液中胡萝卜素浓度升高,进而沉积在皮肤,尤其是手掌、足底皮肤,还可能引起眼球发黄,但巩膜一般是均匀黄染,这种情况通常在停止大量食用相关食物后,随着胡萝卜素代谢,症状会逐渐减轻,一般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对健康影响较小,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生,主要与近期饮食结构有关。 (二)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可出现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而肝功能不成熟,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能力不足,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一般足月儿黄疸在出生后2周内消退,早产儿在3-4周内消退,这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与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代谢相关,不同胎龄的新生儿发生概率不同,早产儿相对足月儿更易出现生理性黄疸。 二、病理性原因 (一)肝脏疾病 1.病毒性肝炎 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肝脏后,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出现眼球发黄,还常伴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腻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感染病毒性肝炎,乙肝在不同年龄段感染后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感染乙肝多为慢性携带状态,而成人感染多为急性发病。 2.肝硬化 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如乙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等,肝脏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导致胆红素在体内蓄积,出现眼球发黄,同时可伴有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生肝硬化,长期大量饮酒的男性相对更易患酒精性肝硬化,而乙肝患者随病程进展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二)胆道疾病 1.胆管结石 胆管内结石堵塞胆管,可引起胆汁排泄受阻,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眼球发黄,多伴有右上腹疼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各年龄均可发生胆管结石,肥胖、高脂饮食的人群相对更易患胆管结石,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也可能因胆汁成分改变诱发胆管结石。 2.胆管癌 胆管癌可导致胆管狭窄或阻塞,引起胆汁淤积,胆红素升高,出现眼球发黄,常伴有进行性加重的黄疸、消瘦、腹痛等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 (三)血液系统疾病 1.溶血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眼球发黄,同时可伴有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头晕等。不同年龄均可发生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多与母婴血型不合有关,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有一定发病差异。 如果发现眼球发黄,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肝功能、血常规、腹部超声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29 12:58:43
  • 175度近视需要戴眼镜吗

    175度近视是否戴眼镜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儿童青少年初次发现175度近视,若有视物不清等情况一般建议戴镜,否则近视可能快速加深;成年人视职业等需求可选择,不戴可能影响生活质量。175度近视会影响视力清晰度,引发眼部疲劳。矫正方式有框架眼镜(佩戴方便安全)、隐形眼镜(注意卫生和佩戴时间)、角膜塑形镜(仅适用于儿童青少年,需遵医嘱)。 一、不同人群的情况考量 儿童青少年:对于儿童青少年175度近视,如果是初次发现,且是在看远处时经常眯眼、视物不清等情况,一般建议佩戴眼镜。因为儿童青少年的眼睛仍处于发育阶段,近视若不及时矫正,可能会导致近视度数快速加深。这是由于儿童青少年眼部调节能力较强,长期视物不清会促使眼睛不断调节,进而加快眼轴增长,使近视度数进一步上升。例如相关研究表明,不及时矫正近视的儿童青少年,近视度数每年可能会以50-100度甚至更快的速度增长。 成年人:如果是成年人175度近视,且日常用眼情况相对稳定,比如从事的工作对视力要求不是特别严格,在一些情况下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戴眼镜。但如果是从事需要良好远视力的职业,如司机等,则建议佩戴眼镜。成年人的眼轴基本已趋于稳定,近视度数相对较稳定,但不戴眼镜可能会在看远处时感觉费力,影响生活质量。 二、近视对视觉功能的影响方面 视力清晰度:175度近视会导致视力下降,影响看远处物体的清晰度。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看远处的景物、交通信号灯等时,都会不如正常视力清晰。这会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儿童可能在课堂上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成年人可能在开车时看不清远处的路况等。 眼部疲劳情况:近视度数为175度时,如果不戴眼镜,眼睛会不自觉地动用更多的调节力去看清物体,容易引发眼部疲劳。表现为眼睛酸胀、干涩、视物模糊加重等症状。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眼部调节功能旺盛,更容易出现眼部疲劳,进而加速近视的发展。 三、矫正方式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佩戴框架眼镜:这是较为常见的矫正方式,佩戴方便且相对安全。选择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可以帮助清晰视物,缓解眼部疲劳。在选择框架眼镜时,要确保验光准确,根据自身的瞳距等参数进行定制,以保证佩戴的舒适度和矫正效果。儿童青少年选择框架眼镜时,要注意镜框的安全性,避免镜框过小或过重对儿童眼部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隐形眼镜:对于成年人,如果符合佩戴隐形眼镜的条件(如眼部健康,没有炎症等),也可以考虑佩戴隐形眼镜。但隐形眼镜的佩戴需要注意卫生,每天按照规定进行清洗、更换等操作,否则容易引发眼部感染等问题。而且隐形眼镜的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天不超过8-10小时。 角膜塑形镜(仅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如果儿童青少年近视度数有加深趋势,可以在医生的评估下考虑佩戴角膜塑形镜。角膜塑形镜是通过夜间佩戴,改变角膜的形态来暂时降低近视度数,白天不需要佩戴眼镜也能有较好的视力。但佩戴角膜塑形镜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确保眼部健康,因为如果佩戴不当可能会导致角膜损伤等严重后果。

    2025-09-29 12:57:15
  • 右下眼皮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右下眼皮跳可能由用眼过度、眼部炎症、精神因素、眼部肌肉问题、药物因素等引起,偶尔的右下眼皮跳多可自行缓解,若频繁发作、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一、用眼过度 1.成因: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会使眼部肌肉疲劳,从而引发右下眼皮跳。例如,成年人长时间连续工作于电脑前,用眼强度大,就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学生长时间看书学习,也可能导致眼部肌肉疲劳而眼皮跳。 2.影响因素:年龄方面,青少年和成年人因用眼时间长更易受此影响;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加重用眼过度的程度,进而增加右下眼皮跳的发生几率;对于有近视等屈光不正问题的人群,若未正确佩戴合适眼镜,用眼时眼部调节负担加重,也易出现眼皮跳。 二、眼部炎症 1.成因: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炎症,炎症刺激会导致眼皮肌肉痉挛,引起右下眼皮跳。比如,不注意眼部卫生,用脏手揉眼等行为易引发结膜炎,从而出现眼皮跳症状。 2.影响因素:年龄较小的儿童,眼部卫生意识差,相对更易患眼部炎症;不同性别在眼部炎症的易患程度上无明显差异,但个人卫生习惯是关键因素,生活方式中不注意眼部清洁会增加患病风险,有眼部外伤病史的人群,眼部炎症发生几率可能更高,更易出现眼皮跳。 三、精神因素 1.成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因素,可影响神经功能,导致眼皮肌肉异常收缩,出现右下眼皮跳。例如,面临重大考试的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工作压力大的成年人,精神长期紧绷,也可能引发眼皮跳。 2.影响因素:年龄上,青少年在学业压力下、成年人在工作压力下更易受精神因素影响;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会加重精神紧张程度,从而增加眼皮跳的可能性,有既往精神疾病史的人群,对精神因素更敏感,更易出现右下眼皮跳。 四、眼部肌肉问题 1.成因:眼部肌肉本身的异常,如肌肉痉挛等,会导致右下眼皮跳。可能是由于肌肉的神经调节出现紊乱等原因引起。 2.影响因素:年龄较大的人群,眼部肌肉功能可能有所下降,相对更易出现肌肉问题导致眼皮跳;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等可能影响眼部肌肉的正常功能,增加眼皮跳的风险,有眼部手术史等情况的人群,眼部肌肉结构或功能可能受到影响,也易出现此类问题。 五、药物因素 1.成因:某些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引起眼皮跳,比如抗精神病药物等。 2.影响因素:年龄上,老年人在服用多种药物时需更关注药物副作用,儿童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因为儿童对药物副作用更敏感;性别差异不大,用药史是关键因素,若正在服用可能导致眼皮跳副作用的药物,就需留意是否出现右下眼皮跳症状,有药物过敏史等特殊病史的人群,使用药物时更应谨慎,出现眼皮跳等副作用的风险可能更高。 一般来说,偶尔的右下眼皮跳多可通过休息、放松等自行缓解。但如果右下眼皮跳频繁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眼部红肿、疼痛、视力下降等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等,以明确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29 12:54:3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