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琴

江苏省人民医院

擅长:各类青光眼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眼外伤手术治疗、活动性义眼座联合美容性义眼片植入等手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江苏省人民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眼科学博士,从事眼科专业1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擅长青光眼、白内障、眼外伤、近视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各类青光眼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眼外伤手术治疗、活动性义眼座联合美容性义眼片植入等手术。展开
  • 左眼眼角发炎怎么治疗

    左眼眼角发炎原因多样,包括细菌、病毒感染及过敏等,非药物干预有保持眼部清洁(不同人群及生活方式注意)和避免刺激因素,药物治疗按病因用对应眼药且需遵医嘱,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左眼眼角发炎的常见原因 左眼眼角发炎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比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等。细菌感染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可导致眼角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眼角出现水疱等表现;过敏反应则可能是由于接触了花粉、化妆品等过敏原,引发眼角的过敏炎症反应。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持眼部清洁 对于不同人群:儿童的话,家长要轻柔地用干净的湿纱布或棉签擦拭眼角分泌物,避免用脏手触碰眼睛;成年人则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每天可进行1-2次,这样能清除眼角的分泌物和部分致病源,减轻炎症刺激。保持眼部清洁可以阻止细菌等微生物的进一步繁殖,有助于炎症的缓解。 生活方式方面: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用眼,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因为过度用眼可能会加重眼部的疲劳,不利于炎症的恢复。 2.避免刺激因素 对于有过敏史人群:要仔细回忆近期接触的物质,如更换了新的眼霜、接触了新的花草等,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如果是儿童,家长要留意其周围的环境变化,比如新换的床单、新养的宠物等是否可能是过敏原;成年人则要注意工作环境中是否有新的刺激性物质接触。避免接触刺激因素可以防止过敏反应或炎症的进一步加重。 三、药物治疗相关(仅提及药物名称)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左眼眼角发炎,可能会用到抗生素类眼药,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可能会用到抗病毒类眼药,如阿昔洛韦滴眼液等;如果是过敏引起的,可能会用到抗过敏类眼药,如色甘酸钠滴眼液等。但具体使用哪种药物需要由医生根据病情进行判断,患者不要自行盲目用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左眼眼角发炎时,家长要格外小心护理。在选择清洁用品时要使用温和无刺激的,用药方面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儿童的眼部组织较为娇嫩,错误用药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勤剪指甲,防止用手揉眼加重炎症。 2.老年人:老年人左眼眼角发炎时,要考虑到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血糖等指标的变化,因为高血糖可能会影响炎症的恢复。用药时要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的全面评估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孕妇:孕妇左眼眼角发炎时,用药需要特别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要及时就医,向医生说明怀孕的情况,由医生权衡利弊后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如尽量选择局部外用的、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进行治疗。

    2025-09-29 12:14:08
  • 视网膜脱落能恢复视力吗

    视网膜脱落能否恢复视力取决于视网膜脱落时间、范围、患者年龄等多种因素,治疗方式有手术等且与视力恢复相关,不同人群恢复视力有不同特点,如儿童潜力大、老年及有基础疾病患者恢复困难等,需综合多因素来考量视力恢复情况。 视网膜脱落的治疗方式与视力恢复的关系 手术治疗:视网膜脱落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巩膜扣带术、玻璃体切割术等。巩膜扣带术适用于视网膜脱落范围较小、裂孔明确的患者,通过在眼球外部放置硅胶带等装置,使视网膜复位,这种手术相对创伤较小,对于周边部的视网膜脱落,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较好的比例较高。玻璃体切割术则适用于复杂的视网膜脱落情况,如合并玻璃体出血、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需要切除病变的玻璃体,然后进行视网膜复位操作。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患者,术后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恢复和随访,视力恢复情况因个体差异较大。 术后恢复:患者在手术后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护理,包括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等。术后视力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使手术成功使视网膜复位,也需要一段时间让视网膜与脉络膜等组织重新贴合稳定,在此期间视力可能会逐渐有所改善,但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如果术后出现并发症,如感染、再次视网膜脱落等,会严重影响视力恢复,甚至导致视力进一步下降。 不同人群视网膜脱落恢复视力的特点 儿童患者:儿童视网膜脱落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的眼部仍在发育中,及时治疗非常关键。儿童视网膜脱落多与先天性因素等有关,如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等导致的视网膜脱落。儿童在手术后视力恢复的潜力相对较大,但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配合严格的眼部休息等要求,家长要监督儿童避免揉眼、剧烈活动等,以保障手术效果,促进视力恢复。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视网膜脱落术后视力恢复相对困难,一方面是因为老年患者眼部组织的退行性变,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眼部的血液循环等,不利于视网膜的修复和视力的恢复。老年患者在术后需要更加注重控制基础疾病,保持眼部的清洁和休息,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视网膜脱落患者,视力恢复情况更不容乐观。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会影响眼部的微血管,导致视网膜病变等,即使视网膜脱落通过手术复位,高血糖环境仍可能阻碍视网膜的修复和视力的恢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可能影响眼部的血液供应,也会对视力恢复产生不利影响。这类患者需要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前提下进行视网膜脱落的治疗,并且术后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视力恢复的可能性。

    2025-09-29 12:12:52
  • 白内障一只眼术后多久做第二只眼

    白内障一只眼术后第二只眼手术时机受眼部恢复情况、患者全身状况和年龄因素影响,不同人群有特殊考虑,老年人群需关注全身疾病控制及术后恢复,儿童人群要注重视力发育影响,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并考虑视网膜病变情况。 患者全身状况:患者的全身状况也会影响第二只眼手术时机。如果患者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将全身疾病控制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160/100mmHg以下相对较为安全的范围;糖尿病患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血糖10mmol/L左右等相对稳定的水平,这样才能降低手术风险。对于老年患者,还需要考虑其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若心肺功能较差,可能需要先改善心肺功能后再安排第二只眼手术。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白内障患者,由于其眼部和全身发育的特殊性,第一只眼术后第二只眼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更加谨慎。儿童白内障术后需要密切观察视力发育、眼部结构变化等。一般来说,会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和眼部恢复情况,可能在数月后进行第二只眼手术,但具体时间需要由眼科医生根据患儿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因为儿童眼部处于不断发育阶段,过早或过晚手术都可能影响视力发育和眼部正常结构的形成。而对于成年患者,相对儿童来说全身和眼部恢复相对更有规律一些,但也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全身疾病,在考虑第二只眼手术时机时,除了眼部恢复外,更要关注全身疾病的控制情况。例如,老年患者常患有心血管疾病,手术前后需要密切监测心脏状况,避免手术应激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时,老年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眼部和全身的变化,确保手术安全和恢复顺利。 儿童人群:儿童白内障术后第二只眼手术,要特别注重对视力发育的影响。眼科医生需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眼部B超等检查,评估儿童眼部的结构和功能发育情况。在手术时机选择上,要在保证眼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促进儿童视力的正常发育,避免因为手术时机不当导致弱视等严重视力问题。例如,若儿童第一只眼术后眼部恢复良好,但视力发育迟缓,可能需要适当提前第二只眼手术时机,以争取更好的视力恢复效果。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对于白内障手术时机至关重要。在第一只眼术后,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影响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术后还需要密切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以促进眼部和全身的恢复。同时,由于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在评估第二只眼手术时机时,还需要考虑视网膜病变的情况,必要时可能需要先处理视网膜病变相关问题后再进行白内障手术。

    2025-09-29 12:11:15
  • 中小学生近视怎么治疗

    青少年近视可通过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符合指征且18岁以上、近视稳定者可考虑准分子激光手术,中小学生一般不建议过早手术)、视觉训练(专业指导下个性化训练)、改善用眼环境与生活方式(适宜光线、用眼距离、充足睡眠、户外活动、合理饮食)来应对。 角膜接触镜:包括软性接触镜和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等。RGP透气性好,能有效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其原理是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来矫正视力。但佩戴角膜接触镜需要注意卫生,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佩戴、清洁和护理。中小学生在佩戴前需要经过专业的检查,确保眼部条件适合佩戴,并且家长要监督孩子正确使用,因为如果卫生措施不到位,容易引起眼部感染等问题。 手术治疗(适用于符合手术指征的青少年) 准分子激光手术:对于年满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稳定(近两年近视度数增长不超过50度)的青少年,如果有摘镜需求且符合手术适应证,可以考虑准分子激光手术。但在手术前需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眼压等多项检查,以评估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不过,中小学生由于眼睛还在发育阶段,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手术治疗。 视觉训练 双眼视功能训练:通过特定的视觉训练设备和方法,改善双眼的协调功能、调节功能等。例如,使用翻转拍进行调节灵敏度训练,或者通过聚散球进行双眼聚散功能训练等。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或视光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中小学生的具体视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对于一些因为用眼过度等原因导致视功能异常的中小学生,视觉训练可以起到辅助改善视力、缓解视疲劳的作用。而且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在视觉训练中的表现和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其年龄特点调整训练强度和方法。 改善用眼环境与生活方式 用眼环境:保持室内光线适宜,避免过强或过暗的光线。阅读和书写时,桌面的光照度应在300-500勒克斯之间。同时,要注意用眼距离,读书写字时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即“一尺”距离。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其用眼环境的要求也有一定差异,比如小学生的学习桌椅高度要合适,以保证正确的坐姿。 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应保证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中学生也需要8-9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眼睛的休息和发育。加强户外活动,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时间,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降低近视的发生风险,因为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有助于抑制眼轴的延长。此外,合理饮食也很重要,要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叶黄素等营养素的食物,如胡萝卜、橙子、蓝莓等,这些营养素对眼睛健康有益。

    2025-09-29 12:09:02
  • 左眼皮跳了一个月了怎么回事

    左眼皮跳一个月可能与眼部肌肉痉挛、神经系统因素、全身健康状况影响相关,包括长时间用眼、局部神经刺激、神经系统病变、疲劳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一般人群需合理用眼、保证睡眠、均衡饮食,儿童要引导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关注营养摄入,老年人要警惕神经系统病变等并及时就医,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诊。 一、眼部肌肉痉挛相关因素 左眼皮跳一个月可能与眼部肌肉痉挛有关。长时间用眼,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阅读等,会使眼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引发眼轮匝肌痉挛,从而导致眼皮跳动,这种情况在长期从事近距离用眼工作的人群中较为常见,比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学生等。 二、神经系统因素 1.局部神经刺激:支配眼部肌肉的神经受到刺激也可能导致眼皮跳持续一个月。例如,临近的血管压迫到眼部神经,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相对多见,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迂曲、硬化,增加了压迫神经的风险。 2.神经系统病变:某些神经系统病变也可能累及眼部神经,引发长时间的眼皮跳,但相对较为少见,如面肌痉挛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眼皮跳动,之后可能逐渐累及面部其他肌肉。 三、全身健康状况影响 1.疲劳与睡眠不足:长期疲劳、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整体机能,包括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容易导致眼部肌肉功能紊乱,出现眼皮长时间跳动的情况。尤其是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更易受到影响。 2.营养不良:缺乏某些营养素,如维生素B族等,可能影响神经的正常功能,从而引发眼部肌肉的异常跳动。长期挑食、节食的人群发生这种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 四、应对建议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一般人群:首先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用眼30-40分钟可休息5-10分钟,眺望远方或做眼保健操。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尽量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素。 2.特殊人群 儿童:儿童出现左眼皮跳一个月的情况,要考虑是否是用眼习惯不佳导致,比如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要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儿童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一般建议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不超过1-2小时。同时,关注儿童的营养摄入,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素。 老年人: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警惕是否有神经系统病变或血管压迫神经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头部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在生活中要注意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度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 如果左眼皮跳持续一个月不缓解甚至加重,应及时前往医院眼科或神经内科就诊,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等,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9-29 12:07: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