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原劲杨副主任医师(108)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原劲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尿道狭窄等常见的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原劲杨,留日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日语临床医学班,2005年获得日本札幌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博士学位,现承担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及发表国际学术论文40余篇,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积水、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包皮过长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尿道狭窄等常见的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展开
  • 多发性肾结石可以治疗吗

    多发性肾结石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方案需综合结石情况、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决定。 一般治疗适用于较小的结石或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包括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适当运动等。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控制感染等症状,常用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等。 手术治疗是治疗多发性肾结石的主要方法,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经皮肾镜取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等。对于较大的结石或存在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或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多发性肾结石是可以治疗的,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2025-04-21 16:16:01
  • 充溢性尿失禁治疗

    充盈性尿失禁通常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治疗,经检查后可依据个人情况开展针对性治疗。 一、留置导尿管 通过放置留置尿管,能让膀胱获得休息,同时也有助于尿液排出。 二、减少饮水 要适当减少饮水量,防止饮水过多而加重膀胱负担。 三、饮食调理 平常需做好饮食调节,减少油腻性或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取,以免造成刺激,可多食用一些蔬菜和水果。 四、药物治疗 若引发了炎症感染,则需要联合用药来改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罗红霉素分散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药物进行调整,以促进炎症的吸收与消退。 五、手术治疗 如果是因尿道狭窄或膀胱颈梗阻所导致,且自身症状较为严重,通常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加以改善,主要包括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尿道狭窄修补术等。 总之,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遵医嘱选择适合自身的治疗方式。

    2025-04-21 16:14:41
  • 患有慢性前列腺炎该如何过性生活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以适度进行性生活。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来说,适度性生活有助于其恢复,具体原因如下: 一、通过性生活可将前列腺液排出,前列腺液中有很多细菌,若不排出,这些细菌会在其中持续滋生,即便使用抗生素也难以根除。 二、性生活时排出前列腺液能缓解因前列腺液聚集形成的胀满感,若不进行性生活,胀满感无法宣泄,会造成刺激,引起阴茎反复勃起或前列腺反复充血,从而加重前列腺炎。而且性生活后排泄前列腺液类似于前列腺按摩。若长期不进行性生活,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性冷淡甚至性功能障碍。 但要注意,急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可以进行性生活,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时也不适宜进行性生活。如果慢性前列腺炎症状不重,但存在性交痛或射精痛,同样建议暂停性生活。 总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性生活,把握好时机。

    2025-04-21 16:13:39
  • 喝水很多尿很少怎么回事

    喝水很多但尿很少,这可能是水分经其他途径排出,也可能是存在肾脏功能障碍、梗阻性疾病等原因。 一、非疾病因素 当喝水较多却通过其他途径排水时会出现尿少的情况。比如天气炎热导致皮肤出汗蒸发大量水分,或者存在消化道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使得水分从这些途径流失。 二、疾病因素 1.肾脏功能障碍:若患者患有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致使肾脏的滤过能力下降,此时摄入较多的水就无法以尿液形式正常排出,容易引发身体浮肿。 2.梗阻性疾病:若患者存在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狭窄、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就容易造成尿液难以排出。 总之,喝水多尿少可能是多种情况导致,要综合考虑非疾病因素和疾病因素,以便准确判断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2025-04-21 16:12:27
  • 尿液呈酱油色是什么情况

    尿液呈现酱油色可能由生理因素、尿路感染、肾炎等导致。 一、生理因素:如果患者服用了某些维生素,其在尿液中经过代谢后,可能会使尿液颜色变为酱油色。这种情况无需特殊处理,通常在停药后,尿液会恢复正常。 二、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会使尿液呈酱油色,主要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尿路黏膜产生酱油色分泌物,这些分泌物随尿液排出体外。对此,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 三、肾炎:肾炎是指患者两侧肾脏出现非脓性炎症的疾病。在临床上一般会有尿液混浊发黄、尿急、尿痛、腰疼、发烧等表现,严重时会导致尿液呈酱油色。患者可在医生嘱咐下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米诺环素胶囊、头孢克肟颗粒等。 总之,当发现尿液出现酱油色时,要注意分辨原因,必要时及时就医,以便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2025-04-21 16:11:1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