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劲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尿道狭窄等常见的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原劲杨,留日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日语临床医学班,2005年获得日本札幌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博士学位,现承担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及发表国际学术论文40余篇,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积水、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包皮过长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尿道狭窄等常见的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展开
  • 男小便带血是什么原因

    男性小便带血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感染、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外伤、全身性疾病等引起,不同病因有其成因、机制及相关因素,如泌尿系统结石因饮食等致结石损伤尿路黏膜出血,泌尿系统感染因病原体感染致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男性出现小便带血应及时就医检查,特殊人群就医需详细告知病史。 一、泌尿系统结石 1.成因及机制:肾脏或膀胱等部位的结石会损伤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出血,从而出现小便带血的情况。比如草酸钙结石等,在尿液流动过程中,结石移动摩擦尿路组织引发出血。 2.相关因素:饮食中高钙、高草酸等成分摄入过多,以及尿液中某些物质浓度异常等,都可能增加泌尿系统结石形成风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能因代谢等问题易患结石,成年人则可能与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等有关。 二、泌尿系统感染 1.成因及机制: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如尿道炎、膀胱炎等,会使尿路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发生出血,进而出现小便带血现象。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等。 2.相关因素:个人卫生习惯差、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易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女性由于解剖结构特点,尿道短而直,相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不同年龄段人群免疫力不同,儿童免疫力较弱也易受感染。 三、肾小球肾炎 1.成因及机制: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损伤,使得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红细胞等物质漏出,从而出现小便带血。例如免疫因素引起的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肾小球导致损伤出血。 2.相关因素:感染等因素可能诱发肾小球肾炎,不同年龄人群发病情况有差异,儿童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引发,成年人也可能因多种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而发病。 四、泌尿系统肿瘤 1.成因及机制:如肾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组织生长不规则,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导致小便带血。 2.相关因素:长期吸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等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高危因素,不同年龄段发病风险不同,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泌尿系统肿瘤。 五、外伤 1.成因及机制:泌尿系统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导致尿路组织损伤出血,出现小便带血。比如腰部受到撞击等情况使肾脏等部位受伤出血。 2.相关因素:从事高危职业或有意外受伤风险的人群易出现此类情况,不同年龄人群外伤风险不同,儿童可能因玩耍等意外受伤,成年人可能因职业等因素受伤。 六、全身性疾病 1.成因及机制:某些全身性疾病可影响凝血功能等,导致小便带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身体多部位出血包括小便带血。 2.相关因素:不同全身性疾病有其特定的好发人群及相关诱因,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患病,需根据具体疾病分析相关因素。 当男性出现小便带血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尿常规、泌尿系统超声等,以明确具体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在就医时需更详细告知医生病史等情况,以便准确诊断和治疗。

    2025-10-13 12:37:21
  • 女尿常规隐血3

    女尿常规隐血3+表示尿液中有较多红细胞,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感染、肿瘤、肾小球肾炎等引起,需通过影像学(超声、CT)、尿液相关(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尿细菌学检查)进一步检查诊断,育龄女性要排除月经污染,老年女性警惕肿瘤,不同人群均要注意保持水分摄入和个人卫生,需明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一、女尿常规隐血3的含义及可能原因 尿常规隐血3+表示尿液中存在较多的红细胞,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相关疾病。常见原因如下: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移动时可能损伤尿路黏膜导致出血,从而出现隐血阳性。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发病,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较少、饮食中高钙等情况都可能增加结石风险。 泌尿系统感染:像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炎症刺激导致尿路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出现红细胞渗出,引发隐血。性生活不注意卫生等因素可能增加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 泌尿系统肿瘤:例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不规则,血管丰富,容易破裂出血,引起隐血。随着年龄增长,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风险可能增加,女性也需关注。 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损伤,使得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异常,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出现隐血。不同年龄都可能发病,生活方式不健康、有基础疾病等都可能影响。 二、进一步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初步了解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结石、肿瘤等占位性病变。对于女性患者,超声检查相对简便、无创,能初步排查常见问题。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泌尿系统的细微结构,对于结石的大小、位置,肿瘤的形态等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尤其对于一些较小的结石或复杂部位的肿瘤,CT可能更有优势。 尿液相关检查: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通过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来判断出血部位是肾小球源性还是非肾小球源性。如果是肾小球源性红细胞,多提示肾脏本身的病变;若非肾小球源性,则可能是泌尿系统其他部位的出血。 尿细菌学检查:对于怀疑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进行尿细菌培养等检查,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及具体的致病菌,以便针对性治疗。 三、不同人群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育龄女性:如果是育龄女性,要考虑是否与月经污染有关,需要排除月经血混入尿液的情况。可以在月经干净后再次复查尿常规,如果复查仍有隐血3+,则需要进一步排查上述疾病。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出现尿常规隐血3+时,更要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应积极进行进一步检查,如膀胱镜等检查(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因为老年人群肿瘤发病几率相对较高。 生活方式方面: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女性,都要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有助于冲刷尿路,减少结石等疾病的发生风险。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机会。 总之,女尿常规隐血3+需要引起重视,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或随访观察措施。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都需要在诊断和处理过程中充分考虑。

    2025-10-13 12:34:44
  • 肾结石做微创几天出院

    肾结石微创术后出院时间与手术方式有关,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一般2-5天出院,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3-7天左右出院;还受患者自身情况(年龄、基础疾病)和术后恢复情况(伤口、尿液、并发症)影响,患者自身情况中儿童恢复慢、老年易出并发症,基础疾病影响伤口愈合与出院,术后恢复中伤口、尿液、并发症情况决定出院时间。 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一般来说,若患者恢复顺利,没有明显的并发症,通常在术后2-5天可以出院。该手术是通过尿道、膀胱进入输尿管,利用激光等能量将结石击碎并取出。对于身体状况较好、结石较小且手术过程顺利的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例如,年轻、无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2-3天可能就满足出院标准,主要是观察尿液情况、伤口恢复等,若尿液无明显异常,体温正常,伤口无感染等情况即可考虑出院。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出院时间相对稍长,通常在术后3-7天左右。因为经皮肾镜手术是通过腰部建立通道进入肾脏进行碎石取石,创面相对较大。不过,也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患者年龄较大,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时,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出院时间也会相应推迟。对于老年患者,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确保基础疾病得到良好控制,伤口愈合良好后才考虑出院。 影响出院时间的因素 患者自身情况 年龄: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恢复相对成人较慢。例如,小儿肾结石行微创术后,需要更谨慎地观察,出院时间可能会比成年患者长1-2天,要特别注意小儿术后的液体平衡、伤口护理等情况。而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术后恢复能力差,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所以出院时间会根据其恢复状况适当延长。 基础疾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所以这类患者术后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待血糖稳定,伤口愈合良好后才能出院。高血压患者需要保证血压平稳,避免因血压波动影响术后恢复,一般血压控制在相对正常范围(收缩压140mmHg以下,舒张压90mmHg以下)且稳定一段时间后可考虑出院。 术后恢复情况 伤口情况:无论是经尿道输尿管镜还是经皮肾镜手术,伤口的恢复情况是重要的出院指标。经皮肾镜的腰部伤口需要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有无感染迹象。如果伤口愈合良好,无红肿、疼痛等症状,有利于患者更早出院。而经尿道输尿管镜的尿道、膀胱伤口相对较小,但也需要观察有无出血、感染等情况。 尿液情况:术后需要关注尿液的颜色、量等。如果尿液颜色逐渐转清,量正常,没有明显血尿加重等情况,说明泌尿系统恢复较好,有助于患者提前出院。反之,如果尿液持续血尿明显,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处理,出院时间会相应推迟。 并发症情况:如果术后出现并发症,如泌尿系统感染、发热等,需要积极治疗并发症,待并发症控制后才能考虑出院。例如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时,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待感染指标恢复正常,体温正常后才能安排出院。

    2025-10-13 12:32:21
  • 一边睾丸疼是怎么回事

    一边睾丸疼可能由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引起。感染性因素包括附睾炎(细菌感染经尿道等途径感染附睾,表现为一边睾丸疼痛伴阴囊红肿发热等)、睾丸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儿童易因腮腺炎病毒并发,成人可因细菌感染,表现为一侧睾丸疼痛肿胀伴高热寒战等);非感染性因素包括睾丸扭转(青少年因睾丸与精索连接异常扭转致血液供应受阻,诱因有剧烈运动等,表现为一侧睾丸突然剧烈疼痛伴阴囊红肿恶心呕吐等)、精索静脉曲张(青壮年男性多见,左侧发病多,因精索内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一侧阴囊坠胀疼痛伴阴囊表面迂曲静脉团等)、外伤(阴囊受外力撞击挤压,表现为一侧睾丸疼痛伴阴囊淤血肿胀等),出现一边睾丸疼应及时就医检查,青少年出现一侧睾丸剧烈疼痛需警惕睾丸扭转。 一、感染性因素 (一)附睾炎 病因及机制: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如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可经尿道逆行感染附睾,也可经淋巴系统或血行传播至附睾。例如,不注意个人卫生、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人群更容易发生附睾炎。青壮年男性相对更易患附睾炎,这与该年龄段性活动较频繁有关。 表现:一边睾丸疼痛,可伴有阴囊红肿、发热等症状,疼痛可向腹股沟区放射。 (二)睾丸炎 病因及机制: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腮腺炎患者中约有20%-30%会并发睾丸炎,一般发生在腮腺炎发病后4-5天。细菌感染也可导致睾丸炎,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感染腮腺炎病毒后发生睾丸炎的风险相对较高,成人也可能因细菌感染患睾丸炎。 表现:一侧睾丸疼痛、肿胀,可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二、非感染性因素 (一)睾丸扭转 病因及机制:多发生在青少年,是由于睾丸与精索的连接发生异常扭转,导致睾丸血液供应受阻。剧烈运动、阴囊受到外力撞击等可能是诱发因素。在睡眠中或安静状态下也可能发生睾丸扭转,这是一种泌尿外科急症。 表现:一侧睾丸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可伴有阴囊红肿、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区放射。 (二)精索静脉曲张 病因及机制:精索内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精索蔓状静脉丛扩张、迂曲。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左侧发病多于右侧,可能与左侧精索内静脉解剖结构有关。长期站立、久坐等生活方式可加重病情。 表现:一侧阴囊坠胀、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区,站立或行走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部分患者可伴有阴囊表面迂曲的静脉团。 (三)外伤 病因及机制:阴囊受到外力撞击、挤压等外伤,如运动时的碰撞、交通事故等。 表现:一侧睾丸疼痛,根据外伤程度不同,可能伴有阴囊淤血、肿胀,严重时可出现睾丸破裂等情况,表现为剧烈疼痛、阴囊内大量出血等。 如果出现一边睾丸疼的情况,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青少年出现一侧睾丸剧烈疼痛,需高度警惕睾丸扭转,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导致睾丸坏死等严重后果。

    2025-10-13 12:31:15
  • 尿道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尿道肿瘤分为男性和女性,男性尿道肿瘤有尿道流血、尿道梗阻、尿道局部肿块等症状,女性尿道肿瘤有尿道流血、尿频尿急尿痛、尿道肿块等症状,不同人群症状或有差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一、男性尿道肿瘤症状 1.尿道流血 多为无痛性血尿或血性分泌物,部分患者在排尿终末时可见尿道外口有鲜血滴出,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男性尿道肿瘤中,尤其是尿道乳头状瘤、尿道癌等,肿瘤组织表面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例如,一项针对男性尿道癌患者的研究显示,约60%-70%的患者会出现尿道流血的症状。 对于有长期吸烟、接触化学毒物(如从事染料、橡胶等行业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男性,出现尿道流血症状时更应警惕尿道肿瘤的可能,因为这些因素会增加尿道肿瘤的发病风险。 2.尿道梗阻 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等。肿瘤生长在尿道内,会占据尿道腔,导致尿道狭窄或堵塞。随着肿瘤的逐渐增大,梗阻症状会逐渐加重。老年男性本身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但如果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排尿困难,且经前列腺相关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时,需考虑尿道肿瘤的可能。例如,部分尿道癌患者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严重的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3.尿道局部肿块 可在尿道部位摸到肿块,位于阴茎部尿道的肿瘤,可在阴茎体部触及结节状或不规则肿块,表面不光滑。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在局部生长形成占位性病变。对于有尿道外伤史或长期尿道慢性炎症的男性,出现尿道局部肿块时,要高度怀疑尿道肿瘤,因为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生,增加肿瘤发生的几率。 二、女性尿道肿瘤症状 1.尿道流血 女性尿道肿瘤患者也会出现尿道流血情况,多为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尿道外口流血。女性尿道相对较短,肿瘤更容易侵犯周围血管,导致出血。研究表明,女性尿道癌患者中约50%-60%有尿道流血症状。对于绝经后女性,出现不明原因的尿道流血,要特别重视,因为绝经后女性尿道黏膜变薄,肿瘤更容易侵犯血管引起出血。 2.尿频、尿急、尿痛 肿瘤刺激尿道黏膜,可引起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这是由于肿瘤对尿道及膀胱颈部的刺激,导致膀胱频繁收缩。女性本身尿道短,更容易受到肿瘤的刺激,当出现这些膀胱刺激症状且经抗炎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尿道肿瘤的可能。例如,一些女性尿道癌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尿频、尿急,易被误诊为尿道炎,从而延误治疗。 3.尿道肿块 部分女性尿道肿瘤患者可在尿道外口看到或摸到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表面不光滑。这是肿瘤组织在尿道局部生长的表现。有尿道息肉病史的女性,息肉有恶变可能,若息肉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并出现肿块,需警惕尿道肿瘤的发生。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尿道肿瘤的症状可能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以上述常见症状为主。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尿道镜检查、病理活检等,以明确诊断并尽早进行治疗。

    2025-10-13 12:30:0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