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劲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尿道狭窄等常见的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原劲杨,留日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日语临床医学班,2005年获得日本札幌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博士学位,现承担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及发表国际学术论文40余篇,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积水、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包皮过长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尿道狭窄等常见的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展开
  • 阴茎能不能用白醋泡,用白醋泡有什么作用

    阴茎不能用白醋泡,因其酸性会破坏阴茎皮肤酸碱平衡致损伤,无科学依据证明其有益,有疑问应咨询专业医生获正规健康指导,不应尝试这种有害行为。 从循证医学角度来看,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表明用白醋泡阴茎能带来有益的作用。目前也没有相关的科学研究证实白醋泡阴茎对阴茎的健康有积极影响,相反,这种不恰当的操作可能会对阴茎造成实实在在的伤害。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来说,阴茎都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部位,任何没有科学依据的所谓“处理”方式都不应被采用。如果有关于阴茎健康方面的疑问,应该咨询专业的医生,通过正规的医疗途径来获取正确的健康指导和治疗建议,而不是尝试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可能损害健康的行为。

    2025-10-13 09:10:28
  • 男人有前列腺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前列腺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可经尿道逆行或通过不洁性接触感染前列腺)、排尿功能障碍(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致尿液逆流刺激前列腺)、精神心理因素(长期焦虑等影响神经功能诱发或加重前列腺炎)、免疫反应异常(自身免疫异常可致免疫系统攻击前列腺引发炎症)、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盆底神经肌肉失调因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前列腺功能),各年龄段男性均可受不同因素影响,中青年男性因相关生活方式等因素更易受某些因素影响。 一、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 具体情况:常见的如大肠埃希菌等细菌可经尿道逆行感染前列腺,导致前列腺炎。例如,不洁的性生活可能使细菌有机会进入尿道,进而侵入前列腺引发炎症。男性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尿道外口的细菌容易滋生,增加了细菌经尿道上行感染前列腺的风险。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关系: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发生,没有特定严格的性别倾向,但一般中青年男性相对更易因性活动频繁等因素面临细菌感染风险。 其他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引起前列腺炎,这些病原体感染往往与不洁的性接触等因素相关,同样可通过尿道侵入前列腺部位引发炎症反应。 二、排尿功能障碍 具体情况:一些男性存在尿道括约肌过度收缩等排尿功能异常情况,会造成尿液逆流进入前列腺,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可刺激前列腺,引起化学性前列腺炎。比如,长时间憋尿等不良排尿习惯可能导致尿道压力变化,容易诱发尿液逆流。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关系:不同年龄性别男性都可能出现排尿功能障碍相关问题,长期不良排尿习惯在各年龄段男性中都可能存在,尤其是中青年男性可能因工作等原因长时间憋尿等情况较常见。 三、精神心理因素 具体情况:长期焦虑、抑郁、紧张等精神心理状态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影响前列腺的正常生理功能,导致前列腺炎发生或使原有病情加重。例如,一些工作压力大的男性,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可能干扰前列腺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增加前列腺炎的发病几率。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关系: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受精神心理因素影响,一般中青年男性由于社会生活压力等因素,更容易出现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前列腺健康,男性和女性都可能面临精神心理压力,但男性在社会角色等方面可能有特定压力来源导致该因素影响更突出。 四、免疫反应异常 具体情况:自身免疫因素在前列腺炎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当机体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时,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前列腺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处于紊乱状态,相对更易并发前列腺炎。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关系:不同年龄性别男性都可能存在免疫反应异常情况,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各年龄段都有,男性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后影响前列腺的情况无特定严格年龄性别倾向,但一般免疫功能异常在中青年男性中可能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一定关联。 五、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 具体情况:盆底神经肌肉功能失调会导致盆底肌肉紧张度异常等情况,影响前列腺周围的肌肉和神经功能,进而引起前列腺炎相关症状。比如,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导致盆底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影响前列腺的血液循环和正常生理功能。 与年龄性别等因素关系: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因久坐等生活方式出现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中青年男性由于工作等原因久坐情况较普遍,相对更易受此因素影响,男性因生理结构特点在盆底肌肉相关问题上更易出现此类状况。

    2025-10-11 14:14:50
  • 男性尿黄是什么原因

    男性尿黄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生理性尿黄主要由水分摄入不足、摄入含色素食物或维生素B族补充剂等引起,调整饮食或增加饮水量可缓解;病理性尿黄则与肝胆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胆道梗阻、溶血性贫血)、泌尿系统感染、药物影响(如利福平、磺胺类药物等)有关,需针对病因治疗。特殊人群如老年男性需警惕前列腺增生,糖尿病患者要关注血糖控制,慢性肝病患者应定期检测肝功能。诊断上建议进行尿常规、肝功能、泌尿系超声等检查,处理上生理性尿黄增加饮水量,病理性尿黄针对病因治疗,药物性尿黄调整用药,出现持续性尿黄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有相关病史者应定期随访。 一、生理性因素导致的男性尿黄 1.水分摄入不足 正常尿液颜色受尿液中尿胆素、尿胆原等代谢产物浓度影响。当每日饮水量低于1500ml时,尿液浓缩会导致颜色加深,呈现深黄色甚至琥珀色。这种变化在高温环境、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未饮水后更为明显,属于生理性调节现象。 2.饮食因素 摄入富含β-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或人工色素(如某些饮料)后,部分色素可经肾脏代谢排出,使尿液呈现橙黄色。维生素B族补充剂中的核黄素(维生素B2)也会导致尿液呈现亮黄色,这类变化通常在调整饮食后24~48小时内缓解。 二、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男性尿黄 1.肝胆系统疾病 胆红素代谢异常是导致尿液颜色加深的核心机制。当血清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时,结合胆红素可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形成浓茶样或酱油色尿液。需警惕的疾病包括: 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 胆道梗阻(结石、肿瘤) 溶血性贫血(红细胞破坏增加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 2.泌尿系统感染 大肠埃希菌等病原菌感染可引起尿道炎、膀胱炎,导致尿液中白细胞、脓细胞数量增加。感染性尿液常呈现混浊黄色,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感染时可能出现血尿,使尿液呈现洗肉水样改变。 3.药物影响 利福平:代谢产物使尿液呈橘红色 磺胺类药物:结晶尿导致尿液浑浊 维生素C过量:氧化产物使尿液呈现深黄色 化疗药物:某些代谢产物导致尿液颜色改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男性 需警惕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潴留,长期尿液滞留可引发感染性尿黄。建议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和泌尿系超声检查,65岁以上男性应每年进行1次筛查。 2.糖尿病患者 血糖控制不佳时,酮体生成增加可导致尿液呈现烂苹果味,同时伴有尿色加深。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下可减少并发症风险。 3.慢性肝病患者 肝硬化患者应每3个月检测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当直接胆红素占比超过总胆红素的50%时,提示存在胆汁淤积,需及时干预。 四、诊断与处理建议 1.基础检查项目 尿常规:检测尿比重、尿胆原、胆红素、白细胞等指标 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间接胆红素、转氨酶等 泌尿系超声:观察膀胱、肾脏形态结构 2.处理原则 生理性尿黄:增加每日饮水量至2000~2500ml,避免长时间憋尿 病理性尿黄:根据病因进行抗病毒、抗感染、保肝等治疗 药物性尿黄: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更换药物 建议出现持续性尿黄(超过3天)、伴随发热、腰痛、尿液浑浊等症状时,及时至泌尿外科或肾内科就诊。对于有肝胆疾病史、糖尿病史或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应建立定期随访机制,早期发现潜在病变。

    2025-10-11 14:13:49
  • 结石掉到膀胱上严重吗

    结石掉到膀胱上是否严重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包括症状表现(如多数患者的尿路刺激症状、儿童的排尿中断及有基础疾病人群的梗阻加重等)、对泌尿系统影响(短期的黏膜出血及长期的黏膜病变风险等)、治疗相关情况(无症状或轻症状的可尝试保守治疗,需治疗的根据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式),需综合患者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结石大小形态等判断,发现后应及时就医制定诊疗方案。 一、症状表现方面 对于多数患者:结石掉到膀胱后可能引起一些尿路刺激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这是因为结石在膀胱内刺激膀胱黏膜导致。一般人群中,如果结石较小且表面较光滑,可能这些刺激症状相对较轻,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暂时不太大;但如果结石较大或表面不光滑,刺激症状可能会比较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比如频繁上厕所排尿,影响工作和休息。 对于儿童患者:儿童结石掉到膀胱上可能会导致排尿中断,这是比较典型的表现。因为结石在膀胱内活动,当改变体位时,结石堵住尿道内口,就会使排尿突然中断,孩子会出现哭闹等情况,相对来说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明显,需要及时处理。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果患者本身有前列腺增生等下尿路梗阻性疾病,结石掉到膀胱上后,会加重尿路梗阻的情况。原本就有排尿困难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潴留等更严重的情况,这时候病情就会比较严重,因为尿潴留可能会引起肾脏积水等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肾功能等。 二、对泌尿系统影响方面 短期影响:结石在膀胱内会不断刺激膀胱黏膜,可能引起黏膜出血等情况。一般人群中如果及时处理,短期影响相对可控;但对于老年人,本身凝血功能可能较差,结石刺激引起的黏膜出血可能更难止住,会增加感染等风险。儿童患者由于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结石刺激可能对其泌尿系统的正常发育产生一定潜在影响,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今后的排尿功能等。 长期影响:如果结石长期停留在膀胱内,反复刺激膀胱黏膜,有可能导致膀胱黏膜发生病变,如膀胱黏膜增生、癌变等。一般人群中如果存在长期的结石刺激,患膀胱癌的风险会增加;对于有结石病史且长期未处理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膀胱检查来监测是否有病变发生。儿童患者长期的结石刺激可能会影响其膀胱和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三、治疗相关情况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结石:如果结石较小(直径小于6毫米左右),可以通过大量饮水、适度运动等方式,有可能促进结石自行排出体外。一般人群中通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有一定的自行排石几率;儿童患者由于其泌尿系统相对狭窄等特点,自行排石相对困难一些,但如果结石较小,也可以尝试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适当运动等方式促进排出,但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于需要治疗的情况:如果结石较大(直径大于6毫米)或引起明显症状、存在并发症等情况,则需要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有体外冲击波碎石、膀胱镜下取石等。一般人群中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各器官较为娇嫩,在选择治疗方式时需要更加谨慎,尽量选择对身体损伤较小的治疗方法,比如膀胱镜下取石相对来说对儿童身体的创伤可能较小,但也需要严格评估患儿的身体状况。 总之,结石掉到膀胱上是否严重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结石的大小和形态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一旦发现结石掉到膀胱上,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

    2025-10-11 14:13:18
  • 怎样排除间质性膀胱炎

    间质性膀胱炎的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与症状评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等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要问清症状及相关病史以鉴别其他疾病;体格检查查耻骨上膀胱区及泌尿系统情况;实验室检查通过尿常规、尿细菌学检查排除感染性疾病;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可初步筛查,膀胱镜检查有特征表现且能活检;尿动力学检查测膀胱顺应性鉴别其他疾病。 一、病史采集与症状评估 1.详细询问症状:间质性膀胱炎患者通常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多以及耻骨上膀胱区疼痛等症状,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6周。要了解症状出现的具体时间、发作频率、严重程度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女性可能因生理结构更易受影响,症状可能更明显,而儿童患者可能表述不清,需通过家长观察其排尿习惯等方面来获取信息。同时要询问病史中是否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等,因为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间质性膀胱炎有相关性。 2.排除其他疾病相关症状:需与膀胱炎、尿道炎、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疾病相鉴别,这些疾病也可能有类似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病因和表现各有不同。例如膀胱肿瘤可能还会伴有血尿等症状,通过详细的症状询问可以初步筛选出可能不是间质性膀胱炎的情况。 二、体格检查 1.腹部检查:检查耻骨上膀胱区有无压痛,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耻骨上膀胱区常有压痛,而其他一些非间质性膀胱炎的膀胱相关疾病可能压痛情况不同。检查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同年龄患者腹部敏感度不同,儿童可能对按压更敏感,需轻柔操作。 2.泌尿系统检查:检查尿道外口有无异常,如炎症、狭窄等情况,同时进行肾脏和输尿管的触诊,了解肾脏大小、有无压痛等,排除肾脏和输尿管相关疾病导致的类似症状。 三、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间质性膀胱炎患者尿常规大多无明显异常,一般白细胞不高或轻度升高,红细胞也可能正常或轻度升高,通过尿常规可以排除一些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膀胱炎等疾病,若尿常规中白细胞明显升高,细菌数增多,则更倾向于细菌感染性膀胱炎而非间质性膀胱炎。 2.尿细菌学检查:进行尿培养等检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性疾病,如膀胱炎由细菌感染引起时尿培养可培养出相应致病菌,而间质性膀胱炎一般无细菌感染证据。对于儿童患者,尿细菌学检查要注意标本采集的规范性,避免污染。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观察膀胱的形态、大小、壁的厚度等情况,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超声可能无特异性改变,或者可见膀胱壁增厚等,但需排除膀胱结石、膀胱肿瘤等情况,超声检查对于儿童患者是比较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2.膀胱镜检查:是排除间质性膀胱炎的重要检查,但间质性膀胱炎在膀胱镜下有一些特征性表现,如膀胱容量减小,膀胱黏膜可见出血点、Hunner溃疡等,通过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情况,同时在膀胱镜下还可以进行活检,排除膀胱肿瘤等其他病变。不过膀胱镜检查对于患者有一定的侵入性,儿童患者进行膀胱镜检查需谨慎评估,必要时在麻醉下进行以减少患儿痛苦。 五、尿动力学检查 1.膀胱顺应性检查:间质性膀胱炎患者膀胱顺应性降低,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测定膀胱的顺应性等指标,与其他膀胱疾病导致的膀胱顺应性改变相鉴别,如膀胱出口梗阻等疾病导致的膀胱顺应性改变机制不同,尿动力学检查能为排除间质性膀胱炎提供重要依据。

    2025-10-11 14:12:2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