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劲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尿道狭窄等常见的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原劲杨,留日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999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日语临床医学班,2005年获得日本札幌医科大学泌尿外科博士学位,现承担10余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及发表国际学术论文40余篇,擅长泌尿系统肿瘤、结石、积水、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包皮过长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统、肿瘤、结石、前列腺增生、包皮过长、尿道狭窄等常见的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展开
  • 前列腺炎自己能恢复吗

    轻度前列腺炎部分因短期生活习惯不良引发的可能自行恢复,中重度前列腺炎通常难自行恢复,其中慢性前列腺炎病程长易反复难自行恢复,不同人群前列腺炎自行恢复有差异,年轻人群轻度的经积极调生活方式有一定可能但不良生活方式持续则难,老年人群自身恢复能力弱多需医疗干预,有基础病史人群自行恢复概率更低。 一、轻度前列腺炎有自行恢复可能 对于一些轻度的前列腺炎,比如因短期生活习惯不良(如过度饮酒、长时间久坐等)引发的轻度炎症,部分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有可能自行恢复。例如,避免久坐,每坐30-40分钟就起身活动5-10分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过度饮酒、辛辣食物刺激等,经过一段时间调整,炎症有可能自行消退。 二、中重度前列腺炎通常难以自行恢复 1.炎症程度较重情况 当前列腺炎症状较为明显,如出现较为严重的尿频、尿急、尿痛,会阴、下腹等部位疼痛较剧烈,或者存在细菌感染导致的较严重炎症时,一般很难自行恢复。因为炎症反应已经超出了人体自身轻微调节能解决的范围,细菌感染等情况需要借助医疗手段来控制。例如,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由细菌入侵引起,细菌在前列腺内繁殖,自身免疫系统难以单纯依靠自身调节将细菌完全清除,需要药物等干预。 2.慢性前列腺炎特点 慢性前列腺炎往往病程较长,病情容易反复,自行恢复的可能性较小。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改变、盆底神经肌肉功能紊乱等,这些情况不会自行消除,需要通过规范的医疗干预来改善症状、控制病情发展。 三、不同人群前列腺炎自行恢复的差异 1.年轻人群 年轻人群如果是因生活方式因素导致的轻度前列腺炎,通过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有一定自行恢复可能。但如果本身存在不良生活方式持续存在,如经常熬夜、频繁性生活等,也难以自行恢复。例如,年轻男性如果经常熬夜打游戏,同时有频繁手淫等不良习惯,引发的前列腺炎自行恢复难度较大。 2.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患前列腺炎相对复杂,一些老年人群的前列腺炎可能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相关联。自身恢复能力相对较弱,通常需要医疗干预。因为老年人群身体机能下降,免疫系统功能、组织修复能力等都不如年轻人,所以自行恢复的可能性较低,多需要通过药物、物理治疗等方式来处理。 3.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患前列腺炎后自行恢复的概率更低。因为基础病史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免疫等功能,不利于炎症的自行消退。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身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前列腺内的炎症更难自行消除,需要在控制基础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前列腺炎。

    2025-10-11 12:31:10
  • 尿路感染几天会好

    尿路感染恢复时间因感染类型、患者个体情况等因素而异,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多3-7天改善,复杂性的1-2周甚至更长;儿童、老年、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也影响恢复时间,需综合考量,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促恢复。 感染类型 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对于单纯性膀胱炎等下尿路感染,一般经规范治疗后,多数患者在3-7天左右症状可明显改善。例如,由大肠埃希菌等常见细菌引起的单纯性膀胱炎,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多数患者在3天左右排尿不适等症状开始减轻,7天内基本恢复。但如果患者存在一些基础情况,如合并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 复杂性尿路感染:复杂性尿路感染包括伴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免疫力低下(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患者等)的尿路感染。这类患者的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可能需要1-2周甚至更长时间。例如,合并泌尿系统结石的尿路感染患者,在控制感染的同时还需要处理结石问题,恢复时间会相应延长。如果结石未得到有效处理,感染可能反复,恢复时间难以确定。 患者个体情况 年龄:儿童尿路感染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儿童单纯性下尿路感染,在规范治疗下,一般5-10天左右可恢复。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恢复时间可能较长,有的可能需要2周以上。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时,恢复时间往往比年轻患者长,因为前列腺增生会影响尿液排出,导致感染不易控制。 性别:一般来说,女性尿路感染相对男性更常见,但恢复时间差异主要还是与感染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相关。女性单纯性膀胱炎恢复时间通常在3-7天,而男性尿路感染如果是复杂性的,如合并前列腺炎等,恢复时间会延长。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健康的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例如,平时饮水充足、作息规律、饮食均衡的患者,在治疗尿路感染时,身体恢复能力较强,恢复时间可能短于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熬夜、饮水少的患者。长期熬夜会影响机体免疫力,饮水少会导致尿液冲刷细菌的作用减弱,从而不利于尿路感染的恢复。 病史:有反复尿路感染病史的患者,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且容易复发。这类患者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泌尿系统解剖或功能异常未被纠正,如泌尿系统畸形等,在治疗本次感染后,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以防止再次感染,所以恢复时间不能单纯以本次感染来衡量,还需要后续的跟踪处理。 总之,尿路感染的恢复时间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考虑感染类型、患者个体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多方面因素。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以促进恢复。

    2025-10-11 12:30:13
  • 阴囊精索静脉曲张的表现

    阴囊精索静脉曲张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症状包括青壮年男性多见左侧的局部坠胀疼痛、可观察到的阴囊外观异常及可能影响生育的表现;体征有站立位可触到蚯蚓状静脉团、平卧后缩小等,病情重者可有阴囊皮肤温度升高等,儿童患者表现需特殊关注。 一、症状表现 局部坠胀、疼痛 年龄段与性别差异: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更为常见。这是因为左侧精索静脉行程较长,且呈直角汇入左肾静脉,血流阻力较大。患者常在站立过久或行走劳累后,阴囊出现坠胀、疼痛,疼痛可向腹股沟区、下腹部放射,平卧休息后症状可减轻。例如,有研究表明,在青壮年男性中,约15%-20%患有精索静脉曲张,其中多数以阴囊坠胀疼痛为首发表现。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等生活方式可加重症状,因为这些情况会增加腹压,影响精索静脉的回流。 阴囊外观异常 直观表现:部分患者可观察到阴囊表面可见扩张、迂曲的静脉,像蚯蚓状。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家长可能会发现阴囊不对称,患侧阴囊较对侧明显增大。例如,在儿童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中,约有部分可通过外观发现阴囊静脉异常。 与发育阶段关系:儿童时期精索静脉曲张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其身体处于发育阶段,阴囊外观的异常可能会对心理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关注。 生育功能影响相关表现 对男性生育的潜在影响:精索静脉曲张可能会影响精子的生成和质量,从而影响男性生育能力。一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局部不适症状,但在进行生育相关检查时发现精液异常,如精子活力降低、精子畸形率增高等。对于有生育计划的青壮年男性,若存在精索静脉曲张,应常规进行精液分析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生育方面的问题。 二、体征表现 触诊表现 站立位触诊:医生在患者站立位进行触诊时,可摸到阴囊内迂曲的静脉团,类似于蚯蚓状的软性包块。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时,这种表现更为明显,因为左侧精索静脉解剖特点使其更容易发生曲张。对于儿童患者,触诊时要注意轻柔操作,由于儿童配合度可能较差,需要耐心检查以准确发现是否存在精索静脉的异常。 平卧后变化:平卧后,曲张的静脉团通常会缩小或消失,这是精索静脉曲张的一个典型体征。但如果平卧后静脉团缩小不明显,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病变。 其他体征 与病情严重程度关联:病情较重的患者,除了阴囊局部的体征外,可能还会出现阴囊皮肤温度升高等表现。这是因为曲张的静脉内血液淤滞,导致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而引起温度变化。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体征及其他相关检查结果,例如儿童患者病情严重时,可能不仅有外观和触诊的异常,还可能影响睾丸的发育。

    2025-10-11 12:28:51
  • 尿常规pH值正常值

    正常人尿常规pH值在4.5-8.0间,受饮食、生理、疾病等因素影响,儿童肾脏功能未全熟、老年人肾功衰退,其尿常规pH值有不同特点及需结合多因素判断。 一、尿常规pH值的正常范围 正常人尿常规pH值通常在4.5~8.0之间,平均为6.0。不过,这个范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波动。 二、影响尿常规pH值的因素 (一)饮食因素 1.酸性食物摄入:如果大量食用肉类、蛋类等酸性食物,尿液pH值可能会降低。例如,长期高蛋白饮食的人群,尿液pH值往往偏向酸性。这是因为人体在代谢蛋白质时会产生酸性物质,从而影响尿液的酸碱度。 2.碱性食物摄入:反之,大量摄入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后,尿液pH值可能会升高。比如经常食用菠菜、柑橘类水果的人,尿液pH值可能会偏向碱性,因为这些食物在体内代谢后会产生较多碱性物质。 (二)生理因素 1.年龄:儿童的尿液pH值通常比成人偏低。新生儿的尿液pH值一般在5.0~7.0之间,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范围。这是由于儿童的肾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尿液酸碱度的调节能力相对较弱。 2.运动:剧烈运动后,人体会产生乳酸等酸性物质,导致尿液pH值降低。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这种影响越明显。例如,长时间跑步后进行尿常规检查,可能会发现尿液pH值有所下降。 (三)疾病因素 1.酸中毒:某些疾病导致体内酸中毒时,尿液pH值会降低。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由于体内酮体生成增加,尿液pH值可明显降低。 2.碱中毒:而碱中毒时,尿液pH值会升高。如呼吸性碱中毒患者,因体内二氧化碳排出过多,血液pH值升高,进而导致尿液pH值也升高。 3.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会影响肾脏对尿液酸碱度的调节功能,从而导致尿液pH值异常。例如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患者,尿液pH值往往不能降至正常酸性范围。 三、特殊人群的尿常规pH值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的肾脏功能尚在发育中,其尿常规pH值的正常范围与成人略有不同,且更容易受到饮食、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需要结合儿童的年龄、饮食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相关疾病来综合判断尿液pH值是否正常。如果儿童出现尿液pH值异常,应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肾脏等方面的问题。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肾脏功能逐渐衰退,对尿液酸碱度的调节能力下降,所以其尿常规pH值可能会相对不稳定。在评估老年人尿常规pH值时,要考虑到其肾脏功能的变化,同时结合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等情况。例如患有慢性肾病的老年患者,其尿液pH值异常的可能性更高,需要密切关注并结合其他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诊断。

    2025-10-11 12:27:55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排尿症状(尿频、尿急、尿不尽感、尿道灼热感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病史影响)、疼痛症状(集中在会阴部等部位,隐痛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病史影响)、性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性欲减退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影响不同,生活方式及既往史影响)、精神心理症状(焦虑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及既往史影响)。 一、排尿症状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常见的排尿症状包括尿频,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可能在白天排尿次数超过8次,夜间超过2次;尿急,是指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控制;尿不尽感,感觉尿液排不干净,总是有残余尿的感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尿道灼热感,排尿时尿道有发热、发烫的异常感觉。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老年男性可能因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影响,排尿症状可能更复杂;女性患者虽然解剖结构与男性不同,但也可能出现类似的排尿不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饮水过少等可能加重排尿症状,有相关病史的患者排尿症状可能反复发作或持续不缓解。 二、疼痛症状 疼痛是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症状之一,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会阴部、耻骨上区、阴囊、腹股沟区等部位,可为隐痛、胀痛或坠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个体差异较大,年龄较小的患者可能表述疼痛的方式不同,需要家长更细致观察;女性患者疼痛部位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也可能出现类似区域的不适;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疼痛;有前列腺炎病史的患者疼痛可能更容易反复。 三、性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部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会出现性功能障碍相关表现,如勃起功能障碍,表现为阴茎不能正常勃起或勃起不坚,影响性生活;早泄,即射精潜伏期缩短,性生活时间明显缩短;还可能出现性欲减退,对性生活的兴趣降低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影响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性功能对生活和心理的影响;性别方面男性患者更易出现这些性功能问题;生活方式中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可能加重性功能障碍;有既往性功能异常病史的患者在患前列腺炎后可能使症状加重。 四、精神心理症状 由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程较长,症状反复,患者可能出现精神心理方面的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患者会担心疾病对身体和生活的长期影响,年龄较大、性格内向的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女性患者也可能因身体不适产生焦虑等情绪;生活方式中缺乏社交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等可能加重精神心理症状;有心理疾病既往史的患者在患前列腺炎后心理负担可能更重。

    2025-10-11 12:26: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