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男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
附睾边上摸到黄豆大的硬块10年了是怎么回事
可能是附睾炎或附睾结核、附睾囊肿、附睾肿瘤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附睾边上摸到黄豆大的硬块10年了,可能是以下原因。 附睾炎或附睾结核: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附睾炎多由逆行感染引起,表现为附睾肿胀、疼痛,可摸到硬块。附睾结核则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除了硬块,还可能伴有低热、盗汗等症状。 附睾囊肿:这是一种良性病变,多发生在附睾头部,表现为附睾内的囊性肿物,质地较硬,无明显症状。 附睾肿瘤:虽然附睾肿瘤比较少见,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附睾肿瘤多为恶性,表现为附睾肿块逐渐增大,伴有疼痛、坠胀等症状。 其他:如附睾结石、附睾外伤后血肿机化等,也可能导致附睾摸到硬块。 总之,附睾边上摸到黄豆大的硬块10年了,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超声、结核菌素试验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6-23 16:51:32 -
晚上尿多的原因
晚上尿多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包括以下这些: 一、饮食不当:如果在晚上睡觉前过多食用腌制产品,会致使身体代谢加快,需要通过排尿来促使身体内多余的钠排出,进而就会出现多尿现象。 二、喝水过多:倘若睡觉前大量饮水,可能会使血容量增加,加重肾脏的负担,从而导致夜尿增多。 三、前列腺增生:当前列腺增生时,尿液无法顺利排出,每次排尿后都会有残余尿,排尿后膀胱很快又会再次充盈,使人产生又想要排尿的感觉。尤其在晚上平卧后,有尿液刺激膀胱颈,会使排尿症状更加严重。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造成晚上多尿的情况,比如泌尿系统结石、糖尿病等。 总之,当出现晚上尿多的情况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来明确具体原因,并遵循医嘱进行相应的治疗。 关键点信息:晚上尿多原因,包括饮食不当、喝水过多、前列腺增生,以及其他如泌尿系统结石、糖尿病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2025-06-23 16:50:49 -
怀孕早期会尿频吗
怀孕早期可能会出现尿频的现象,但不是所有孕妇都会有尿频症状。 怀孕早期,由于子宫逐渐增大,可能会压迫膀胱,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引起尿频。此外,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影响肾脏的过滤功能,导致尿量增加。 尿频通常发生在怀孕6周左右,随着孕周的增加,子宫逐渐超出盆腔,尿频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在孕晚期,由于子宫再次增大,可能会再次出现尿频。 需要注意的是,尿频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如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等。如果尿频症状严重,或伴有尿急、尿痛、尿不尽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排除泌尿系统疾病的可能。 对于孕妇来说,应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多喝水,勤排尿,有助于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同时,应避免憋尿,以免引起膀胱炎。如果尿频症状影响了生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缓解。 总之,怀孕早期尿频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2025-06-23 16:49:43 -
孕晚期尿路感染的危害
孕晚期尿道感染对胎儿的影响需视病情严重程度而定,多数情况下难以确切判断。若尿路感染较轻,通常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此时需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通过药物服用和生活干预,有助于控制疾病。但若症状严重,出现明显的排尿疼痛、尿失禁、尿急、尿频、尿道口不适等症状时,往往会干扰正常生活,也不利于胎儿正常发育,需及时予以重视。 孕晚期出现尿路感染时,可通过以下方式做好自身护理工作以帮助改善症状:多喝水;及时更换内裤;清洗外阴;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等。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青霉素V钾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这些药物能帮助改善症状,同时在饮食上也需进行相应干预。 文章阐述了孕晚期尿道感染对胎儿影响的不确定性,轻症影响较小需及时干预,重症不利胎儿发育要重视,还介绍了孕晚期尿路感染的护理方式及严重时的用药治疗等。
2025-06-23 16:48:07 -
假性包茎能不割吗
假性包茎是否需要割取决于是否影响健康和生活,以及是否有其他健康问题,应咨询医生后决定。 假性包茎可能不需要割,具体原因如下: 假性包茎不会影响性生活和生育能力,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割包茎是一种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疼痛等。 如果没有其他健康问题,医生可能会建议观察,而不是立即进行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假性包茎引起了感染、疼痛、排尿困难等问题,或者影响了性生活,可能需要割包茎。此外,如果有其他健康问题,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割包茎的风险可能会增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评估和决策。 对于未成年人,如果假性包茎没有引起任何问题,通常不需要割包茎。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包茎可能会逐渐消失。 总之,是否割包茎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在做出决定之前,建议咨询医生,了解手术的风险和益处,并仔细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偏好。
2025-06-23 16: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