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男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士更,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促会泌尿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结石学组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浙江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男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女性尿急憋不住尿裤子

    女性尿急憋不住尿裤子常见类型有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前者多因盆底肌松弛及妊娠分娩、衰老、肥胖等诱因,后者常与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且由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病变、精神心理因素等引发;评估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进行;非药物干预包含盆底肌训练与生活方式调整;医疗干预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孕妇及产后女性要关注盆底健康,老年女性关注雌激素水平并预防尿路感染,有基础疾病人群需控制基础病定期监测膀胱功能及时就医。 一、成因分析 女性尿急憋不住尿裤子(尿失禁)常见类型包括压力性尿失禁与急迫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多因盆底肌松弛所致,妊娠分娩、衰老、肥胖等是常见诱因,妊娠过程中子宫增大压迫盆底组织可致盆底肌损伤,衰老使盆底支持结构退变;急迫性尿失禁常与膀胱过度活动症相关,尿路感染、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精神心理因素等可引发膀胱不自主收缩,导致急迫排尿感。 二、评估方法 1.病史询问:了解发病诱因、症状持续时间、排尿频率等,如是否与咳嗽、喷嚏等腹压增加动作相关(提示压力性尿失禁),是否伴有尿频、尿痛(提示可能存在尿路感染)。 2.体格检查:评估盆底肌力量、神经系统功能等,通过指检初步判断盆底肌状态。 3.辅助检查:尿流率检查可评估排尿情况;膀胱镜检查有助于排查膀胱黏膜病变;尿动力学检查能精确评估膀胱压力、尿道阻力等,明确尿失禁类型及严重程度。 三、非药物干预措施 1.盆底肌训练:凯格尔运动是核心方法,女性取舒适体位,收缩盆底肌肉(类似憋尿时的收缩动作),持续3秒后放松,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坚持数周可见盆底肌力量增强,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2.生活方式调整: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减少膀胱刺激;定时排尿训练,逐渐延长排尿间隔,重建正常排尿节律;超重女性需合理减重,减轻盆底压力。 四、医疗干预途径 1.药物治疗:急迫性尿失禁可遵医嘱使用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通过抑制膀胱M受体活性,降低膀胱过度收缩;压力性尿失禁可局部使用雌激素(适用于绝经后女性),改善尿道黏膜及盆底组织萎缩状况,但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选择。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压力性尿失禁,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如尿道中段悬吊术等,通过手术重建尿道支撑结构改善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及产后女性:孕期应关注盆底健康,产后尽早开始盆底肌训练,降低产后尿失禁发生风险;产后6周可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必要时接受康复治疗。 老年女性:关注雌激素水平变化,绝经后尿失禁风险增加,可咨询医生是否适合局部或全身雌激素补充,但需权衡潜在风险;同时注意预防尿路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 有基础疾病人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或糖尿病的女性,需积极控制基础病,定期监测膀胱功能,出现尿失禁症状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延误。

    2025-10-15 15:13:55
  • 阴茎勃起疼痛怎么回事

    阴茎勃起疼痛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炎症因素(尿道炎、前列腺炎、龟头炎等)、结构性因素(阴茎硬结症、阴茎海绵体异常等)、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外伤因素(阴茎外伤、尿道外伤等)以及其他因素(心理因素、高胆固醇血症等全身性疾病)。 一、炎症因素 1.尿道炎:男性尿道如果发生炎症,如淋菌性尿道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等,炎症可能蔓延波及阴茎相关组织,导致勃起时疼痛。尿道炎的发生与不洁性生活等因素有关,不同性别都可能患病,但男性相对更易因尿道结构等因素受影响,有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2.前列腺炎:前列腺炎也是常见原因之一,当前列腺发生炎症时,会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在阴茎勃起过程中,会因前列腺的充血等变化刺激周围神经等,从而引发勃起疼痛。中老年男性相对更易患前列腺炎,但年轻男性也可能由于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患病,如长期久坐、憋尿等。 3.龟头炎:龟头部位发生炎症,多因局部卫生不佳、感染等引起,炎症刺激龟头组织,在勃起时受到牵拉等影响,就会出现疼痛。各年龄段男性都可能发病,个人卫生习惯差的人群更易罹患。 二、结构性因素 1.阴茎硬结症:阴茎白膜发生纤维化病变,形成硬结,在阴茎勃起时,由于白膜的伸展受限等,会导致阴茎弯曲并伴有疼痛。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创伤、遗传等因素有关。 2.阴茎海绵体异常:如阴茎海绵体纤维化等情况,会影响阴茎海绵体正常的充血等功能,在勃起时出现异常而导致疼痛。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中老年男性相对有一定患病风险。 三、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可能引起阴茎勃起疼痛的不良反应,例如抗高血压药物中的α受体阻滞剂等,可能通过影响血管等功能,导致勃起时出现疼痛。长期服用相关药物的人群需要关注自身勃起情况,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有基础疾病需长期服药的人群更应留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四、外伤因素 1.阴茎外伤:如果阴茎曾受到过外伤,如性生活时过度用力导致阴茎损伤、外力撞击等,在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形成瘢痕等,勃起时就可能因组织的牵拉等出现疼痛。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有阴茎外伤史的人群需警惕。 2.尿道外伤:尿道外伤后如果恢复不佳,可能会影响阴茎勃起时的正常生理过程,从而引发疼痛。有尿道外伤史的人群需要密切关注自身勃起功能情况。 五、其他因素 1.心理因素:长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可能影响神经调节,导致阴茎勃起时出现疼痛。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心理因素受影响,长期处于高压生活状态、精神紧张的人群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2.高胆固醇血症等全身性疾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导致阴茎海绵体血管供血等出现问题,进而引起勃起疼痛。中老年男性由于代谢等方面的变化,患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从而增加了勃起疼痛的发生可能。

    2025-10-15 15:12:50
  • 前列腺药品有哪些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主要包括α受体阻滞剂、植物制剂、M受体拮抗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滞相关受体松弛平滑肌改善排尿症状,代表药有非那雄胺、度他雄胺;植物制剂作用机制多样,代表药有普适泰;M受体拮抗剂阻断M受体缓解储尿期症状,代表药有托特罗定;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该酶减少双氢睾酮生成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症状,代表药有非那雄胺、度他雄胺,不同药物有各自适用人群和禁忌等情况。 一、α受体阻滞剂 1.作用机制:通过阻滞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排尿症状。 2.代表药物 非那雄胺:属于5α-还原酶抑制剂,它能抑制睾酮转化为双氢睾酮,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改善排尿症状,降低急性尿潴留和手术的风险。适用于治疗已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改善症状、降低发生急性尿潴留的危险性、降低需进行经尿道切除前列腺(TURP)和前列腺切除术的危险性。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BPH患者均可使用,但孕妇或可能怀孕的女性禁止接触其碎片,因为非那雄胺可能会对男性胎儿产生影响。 度他雄胺:也是5α-还原酶抑制剂,对Ⅰ型和Ⅱ型5α-还原酶均有抑制作用,可更显著缩小前列腺体积,更快改善症状,降低急性尿潴留风险和手术风险。其适用人群与非那雄胺类似,特殊人群使用时也需注意相关禁忌。 二、植物制剂 1.作用机制: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较为多样,可能通过影响体内激素代谢酶、生长因子、炎症介质等发挥作用,起到减轻前列腺组织充血、缩小前列腺体积、缓解排尿困难等作用。 2.代表药物 普适泰:由花粉提取物制成,可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调节前列腺组织中锶、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下尿路症状。适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等疾病。一般人群均可使用,但过敏体质者需慎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M受体拮抗剂 1.作用机制:通过阻断膀胱逼尿肌的M受体,抑制逼尿肌过度收缩,从而缓解尿频、尿急等储尿期症状。 2.代表药物 托特罗定: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对膀胱的选择性高于唾液腺,能有效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所致的尿频、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等症状。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伴有的尿频、尿急和紧迫性尿失禁的症状治疗。但严重下尿路梗阻、重症肌无力、严重溃疡性结肠炎、中毒性巨结肠患者禁用。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口干、便秘等,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用药。 四、5α-还原酶抑制剂 如前面提到的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它们通过抑制5α-还原酶,减少双氢睾酮生成,使前列腺体积缩小,改善排尿症状,降低急性尿潴留和手术风险,适用于治疗已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同年龄和性别的BPH患者均可使用,但需注意特殊人群禁忌。

    2025-10-15 15:10:06
  • 阴茎硬度不够如何调理

    改善勃起功能需从多方面着手,生活方式上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规律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并戒烟限酒;基础疾病管理方面要规范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通过心理咨询等放松训练调节心理因素,中老年、有基础疾病及年轻人群各有相应注意事项,需兼顾各方面来改善勃起功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如锌含量丰富的牡蛎、坚果等,锌参与睾酮合成,对维持正常勃起功能有帮助;维生素E(如橄榄油、杏仁)、维生素C(如柑橘类、草莓)等抗氧化营养素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利于阴茎海绵体血流供应。建议每日保证蔬果、全谷物、优质蛋白(鱼、禽、蛋、豆类)的合理摄入。 2.规律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有助于改善阴茎勃起时的血流灌注。力量训练也可辅助提升整体体能,对勃起功能有积极影响。 3.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减少阴茎海绵体血流,增加勃起功能障碍风险;过量饮酒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性刺激的反应,并干扰激素平衡,应尽量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 二、基础疾病管理 1.高血压管理:高血压可导致血管硬化,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40mmHg以下、舒张压90mmHg以下的合理范围,维持血管弹性及正常血流。 2.糖尿病管理:糖尿病会引发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导致勃起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及必要的药物治疗(如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尽量控制在7%以下,延缓并发症对血管和神经的损害。 3.高血脂管理:高血脂会造成血管内壁脂质沉积,引起血管狭窄,影响阴茎血流。需通过低脂饮食、适当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调脂药物来控制血脂水平,保持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在正常范围。 三、心理因素调节 长期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心理问题可干扰神经内分泌调节,导致勃起功能受影响。可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缓解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伴侣间应保持良好沟通,营造支持性的亲密关系,减轻心理负担对勃起功能的不良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勃起功能可能自然减退,需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状况,在调整生活方式时注重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有基础疾病人群:在进行生活方式调理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高血压患者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血压波动过大,糖尿病患者饮食调整要与降糖方案相配合,确保基础疾病稳定的前提下改善勃起功能。 年轻人群:若因生活不规律(如长期熬夜、久坐)导致阴茎硬度不够,应重点调整作息,避免久坐,保证每日7-8小时充足睡眠,逐步恢复健康生活方式。

    2025-10-15 15:08:43
  • 前列腺炎的表现症状

    前列腺炎局部有骨盆区域多样疼痛,排尿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犹豫等异常,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慢性相对全身症状轻,还伴性功能障碍、精神心理症状,不同年龄性别病史患者表现有差异,长期久坐憋尿等人群需关注自身排尿及局部不适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就医。 一、局部症状 前列腺炎患者常出现骨盆区域疼痛,疼痛部位多样,可涉及会阴、阴茎、肛周部、尿道、耻骨上区或腰骶部等,疼痛性质可为胀痛、坠痛或隐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多长期存在此类局部疼痛不适。 二、排尿症状 (一)尿频 患者可出现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排尿次数可超过8次,夜间排尿次数大于2次,且每次尿量不多,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膀胱敏感性增高,使得患者频繁产生尿意。 (二)尿急 患者有强烈的排尿紧迫感,难以控制,往往需立即找厕所排尿,否则易出现尿失禁情况,多与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及炎症刺激膀胱黏膜有关。 (三)尿痛 排尿时尿道有灼热感、刺痛感或疼痛感,疼痛可出现在排尿起始、排尿中或排尿结束时,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尿痛症状通常较为明显,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痛症状相对较轻但也可存在。 (四)其他排尿异常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排尿犹豫,即开始排尿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排出尿液;尿线间断,表现为排尿过程中尿线变细、中断;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即膀胱内尿液无法排出,常见于急性前列腺炎导致尿道水肿、梗阻较重时。 三、全身症状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同时伴有乏力、虚弱、厌食、恶心、呕吐等全身不适表现,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全身炎症反应。 (二)慢性前列腺炎 全身症状相对不明显,少数患者可能有轻度的乏力、精神萎靡等表现,但一般不如急性前列腺炎患者明显。 四、其他伴随症状 (一)性功能障碍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出现性功能方面的问题,如勃起功能障碍,表现为阴茎不能正常勃起或勃起不坚;早泄,即性交时过早射精,影响性生活质量,这可能与前列腺炎导致的心理压力、局部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二)精神心理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精神心理方面的改变,如焦虑、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长期的排尿不适及局部疼痛等症状可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心理负担加重,进而出现上述精神心理症状。 不同年龄、性别及病史的患者,前列腺炎的表现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例如,老年男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排尿症状可能与前列腺增生有一定重叠,需注意鉴别;有不洁性生活史的患者,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发生风险相对较高;长期久坐、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几率可能增加,这类人群更应关注自身排尿及局部不适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前列腺炎并及时就医。

    2025-10-15 15:06: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