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擅长: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男科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士更,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促会泌尿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分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结石学组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浙江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展开
个人擅长
泌尿系结石、肿瘤、前列腺、男科疾病的诊治。展开
  • 前列腺保健按摩法

    介绍两种前列腺按摩方法,包括手指按摩和使用专业按摩器。 一、手指按摩前列腺: 这是一种可自行操作且不依赖专业器械的前列腺保养按摩方式。首先要准备橡胶手指套或一次性塑料手套等物品。具体操作时,患者采取胸膝位,右手食指戴上橡胶手套后,先用润滑的石蜡油轻柔地按摩肛门,然后缓缓伸入直肠内,去触摸前列腺。接着,用食指最末指节对着前列腺的直肠面,从腺体两侧向中线按压3次,再从上往下沿着中心沟向尿道外口挤压出液体。 二、使用专业的按摩器: 由于前列腺手指按摩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更多人倾向于使用专业设备来进行前列腺维护按摩。所说的这种专业仪器就是前列腺按摩器,也被称为前列腺刺激器。当下,各种优秀的高端按摩器更受欢迎,这类前列腺按摩器采用硅胶材料,具备先进的技术、科学的设计,能带来舒适和安全的体验。 总结概况提示:主要讲述了前列腺按摩的两种方法及其具体操作和相关特点。

    2025-05-29 16:28:42
  • 尿路刺激征三种表现

    尿路刺激征的主要症状包含尿频、尿急和尿痛。其也被称为尿路三联征或膀胱刺激征,是尿频、尿急、尿痛这三大临床症状的统称。 一、尿频:意味着排尿次数相较于正常次数明显增多,具体体现为白天排尿次数超过6次,夜间排尿次数多于2次。 二、尿急:指患者一旦产生尿意,就必须即刻排尿,毫无忍耐的余地,不能有任何等候,排尿行为无法被控制和延迟,甚至容易出现尿失禁情况。 三、尿痛:即患者在排尿时会感觉到小腹部膀胱区、会阴部、尿道内等部位伴有疼痛,尿痛的性质可以表现为烧灼痛或者刺痛。 当出现上述这些症状时,提示可能存在膀胱炎、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前列腺炎、膀胱结核等疾病,此时需要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完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规范治疗。 总之,当出现尿路刺激征相关症状时,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因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

    2025-05-29 16:26:45
  • 肾结石能喝酒抽烟吗

    抽烟喝酒会影响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加重病情,患者应避免抽烟喝酒,同时注意大量饮水、调整饮食、定期复查。 1.抽烟:抽烟可能会影响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抽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影响肾脏的功能,还可能会导致尿液中草酸含量增加,从而加重肾结石的病情。 2.喝酒:喝酒可能会导致尿液中尿酸含量增加,尿酸盐结晶在肾脏内沉积,从而加重肾结石的病情。 此外,对于肾结石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大量饮水:每天至少喝2000~3000ml的水,以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形成结石物质的浓度,减少晶体沉积。 2.调整饮食:减少富含草酸、嘌呤、钠、蛋白质等食物的摄入,如菠菜、动物内脏、海鲜等。 3.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了解结石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患有肾结石,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5-05-29 16:24:41
  • 吃b族维生素尿液发黄怎么回事

    吃维生素B族尿液发黄可能是生理现象,也可能提示肾功能损伤。具体为: 一、尿液单纯发黄:维生素B为水溶性维生素,服用后小便发黄是正常现象。因为维生素B族中有核黄素,其无法被身体全部摄取吸收,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尿液发黄。这是常见情况,无需担心,也无需用药治疗,只需停药一段时间,尿液通常就会慢慢恢复正常。同时应多饮水、多排尿,以利于维生素代谢产物的排出。 二、尿液发黄同时伴有尿路刺激症状:这种情况主要由尿道损伤、尿道内异物、尿道梗阻、不洁性生活史等引起,会导致尿液发黄且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治疗尿道炎症刺激需根据化验检查结果,遵循医嘱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比如左氧氟沙星片、阿奇霉素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 总之,吃维生素B族后尿液发黄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和处理,如果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2025-05-29 16:22:15
  • 双肾错构瘤是怎么引起的

    双肾错构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环境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目前对于其具体病因仍需进一步研究,发现后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复查也很重要。 1.遗传因素 双肾错构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约25%的患者有家族遗传病史。 2.基因突变 某些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细胞生长和分化失控,从而引发双肾错构瘤的形成。 3.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或某些药物,可能增加患上双肾错构瘤的风险。 4.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高血压、肥胖等因素也可能与双肾错构瘤的发生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双肾错构瘤的具体病因,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如果发现双肾错构瘤,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症状等因素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定期复查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肿瘤的变化。

    2025-05-29 16:19:1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