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龙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眩晕疾病,包括梅尼埃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博士后,耳鼻喉头颈外科一病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并同年留校工作,2011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学位。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与教研13年,主要研究方向声源定位的基础与临床。展开
个人擅长
眩晕疾病,包括梅尼埃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耳道耵聍是指什么

    耳道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耵聍腺分泌的分泌物俗称耳屎为正常生理产物分干性呈碎屑状易排出和湿性呈黏稠状部分人因耵聍腺旺盛形成两类有黏附异物保护外耳道皮肤作用过多积聚成栓塞致听力下降等不适儿童因外耳道窄且耵聍腺活跃易栓塞老年人耵聍腺功能减退也可能阻塞有挖耳习惯者易损伤皮肤推耵聍深部有外耳道炎等病史者耵聍性状改变易阻塞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挖耳致损伤。 一、定义 耳道耵聍是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耵聍腺所分泌的分泌物,通常呈薄片状或黏稠状,俗称“耳屎”,是外耳道正常的生理产物。 二、分类及特点 1.干性耵聍:多呈碎屑状,颜色多为淡黄色,质地较干燥,易自行排出。 2.湿性耵聍:多呈黏稠状,颜色可呈棕黄色或深褐色,部分人群耵聍腺分泌旺盛时易形成此类耵聍。 三、生理作用 耵聍具有一定的生理保护功能,可黏附进入外耳道的灰尘、小虫等异物,同时对外耳道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防止其过于干燥。 四、异常情况及影响 若耵聍过多积聚可形成耵聍栓塞,阻塞外耳道,引发听力下降、耳痛、耳鸣等不适症状;儿童由于外耳道较狭窄且耵聍腺分泌相对活跃,更易出现耵聍栓塞;老年人耵聍腺功能减退,耵聍多较干燥但也可能因排出不畅导致阻塞;有挖耳习惯者易损伤外耳道皮肤,还可能将耵聍推向深部加重阻塞;有外耳道炎、湿疹等病史者,耵聍性状可能改变,更易发生阻塞情况。若出现耵聍相关不适,需及时就医处理,避免自行盲目挖耳造成外耳道损伤等不良后果。

    2025-08-13 15:26:36
  • 母亲患有唐氏综合症,爷爷耳聋如何处理

    唐氏综合症母亲妊娠需加强产前监测胎儿染色体,胎儿确诊后新生儿尽早核型分析,密切关注新生儿生长发育开展早期评估介入康复训练,同时关注母亲自身心理健康及生活支持;爷爷耳聋需全面听力检查分程度类型制定方案,轻中度可考虑配助听器,重度极重度评估后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日常生活避免噪音并定期监测听力变化。 一、唐氏综合症母亲相关健康管理 唐氏综合症(21-三体综合征)母亲妊娠时需加强产前监测,通过羊水穿刺等染色体检测手段明确胎儿染色体情况,若胎儿确诊唐氏综合症,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以确诊,后续需密切关注新生儿生长发育,开展早期发育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尽早介入康复训练,涵盖运动功能、认知能力等方面的训练,促进其身心功能发展,同时关注母亲自身的心理健康及生活支持,确保母亲能给予孩子持续的关怀与照顾。 二、爷爷耳聋的评估与干预 1.听力评估:爷爷耳聋需首先进行全面听力检查,包括纯音测听明确听力损失的程度(如轻度、中度、重度等),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等检查区分传导性、感音神经性或混合性耳聋类型,依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2.干预措施:若为轻度或中度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耳聋,可考虑佩戴合适的助听器改善听力,提升沟通交流能力;对于重度或极重度耳聋,评估后可考虑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方式;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期处于噪音环境,防止耳聋进一步加重,定期监测听力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2025-08-13 15:24:31
  • 喉阻塞的临床表现

    喉阻塞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性软组织凹陷、声音嘶哑、咳嗽、发热等,对于儿童患者,症状可能更明显且更严重,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抗感染治疗、气管切开术等。 1.吸气性呼吸困难:这是喉阻塞最主要的症状。由于喉部的狭窄,吸气时空气无法顺畅进入肺部,导致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软组织出现凹陷,同时还会伴有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 2.吸气性软组织凹陷:由于喉部的狭窄,吸气时会导致周围的软组织向内凹陷,从而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 3.声音嘶哑:喉部的病变会导致声音嘶哑,这是喉阻塞的常见症状之一。 4.咳嗽:喉部的炎症和分泌物会导致咳嗽,这是喉阻塞的常见症状之一。 5.发热:喉部的炎症会导致发热,这是喉阻塞的常见症状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喉阻塞的症状可能会因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喉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喉阻塞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病情也可能会更加严重。因此,对于儿童患者,一旦出现喉阻塞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及时治疗。 在治疗方面,应根据病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轻度的喉阻塞,可以采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抗感染治疗等方法;对于严重的喉阻塞,可能需要进行气管切开术等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喉部,避免过度用嗓、吸烟等不良习惯。对于患有喉部疾病的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2025-08-13 15:19:24
  • 咽颊炎怎么治

    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维持规律足够时长睡眠以助恢复,要足量饮水保持咽喉湿润,饮食选清淡易消化的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发热38.5℃以下用湿毛巾擦额头腋窝腹股沟等物理降温,超38.5℃伴咽痛遵医嘱且儿童要密切留意精神状态体温咽喉变化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立刻就医,老年人需关注基础疾病情况保证充足休息加强营养供给必要时遵医生评估治疗。 一、一般治疗 患者需保证充足休息,每日维持规律且足够时长的睡眠,以助力身体恢复。同时要足量饮水,保持咽喉部位湿润,饮食上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米粥、面条等皆可,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咽喉不适。 二、对症治疗 若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处于38.5℃以下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办法,例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来帮助散热;若体温超过38.5℃且伴随明显咽痛等不适,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症状,但需留意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优先以非药物缓解方式为主。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密切留意儿童的精神状态、体温变化以及咽喉部状况,由于儿童免疫力相对较弱,病情可能变化较快,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等异常情况需立刻就医。 老年人:需关注其基础疾病情况,因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病情恢复相对较慢,要保证充足休息,加强营养供给,必要时在医生评估下开展相应治疗。

    2025-08-13 15:16:48
  • 耳前庭功能紊乱怎么治

    耳前庭功能紊乱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1.一般治疗: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摄入咖啡因。 体位管理:改变体位时,如从卧位到坐位、站立位,动作应缓慢,避免突然改变头部位置。 2.药物治疗: 抗眩晕药物:如地芬尼多、苯海拉明等,可缓解眩晕症状。 改善内耳血液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倍他司汀等,有助于改善内耳血液循环。 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等,可营养神经。 3.物理治疗: 前庭康复训练: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帮助恢复平衡功能。 声疗:使用声音刺激来缓解症状。 直流电离子导入:将药物导入耳部,发挥治疗作用。 4.手术治疗: 适用于严重的耳前庭功能紊乱,如耳石症手法复位无效或存在其他结构性问题时。 5.中医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 中药:可根据个体情况辨证论治,使用中药调理。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如病因、症状严重程度、年龄、健康状况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进行康复训练,并注意休息和避免诱发因素。此外,对于儿童患者,治疗方法应特别谨慎,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诊。

    2025-08-13 15:11:2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