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龙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眩晕疾病,包括梅尼埃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博士后,耳鼻喉头颈外科一病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并同年留校工作,2011年获得首都医科大学耳鼻咽喉科博士学位。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与教研13年,主要研究方向声源定位的基础与临床。展开
个人擅长
眩晕疾病,包括梅尼埃疾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疾病的诊治。展开
  • 耳根疼痛是什么原因

    外耳疾病中外耳道炎因挖耳等致屏障破坏细菌侵入引发,儿童频繁挖耳等易患病,表现外耳道红肿疼痛;中耳疾病中急性中耳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经咽鼓管侵入,儿童因咽鼓管特点易发生,表现耳痛等;神经痛中三叉神经痛累及耳根有短暂剧烈疼痛,无诱因,说话等诱发,女性多见;腮腺疾病中病毒性腮腺炎常见于儿童青少年,由病毒引起具传染性飞沫传播,表现耳根肿胀疼痛等。 一、外耳疾病相关原因 (一)外耳道炎 外耳道皮肤因挖耳、外伤、游泳时进水等致局部屏障破坏,细菌等病原体易侵入引发炎症。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若频繁挖耳或游泳后未及时清理外耳道,易增加患病风险,主要表现为外耳道红肿、疼痛,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加剧。 二、中耳疾病相关原因 (一)中耳炎 1.急性中耳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后,病原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所致。儿童因咽鼓管短、平、宽的解剖特点,更易发生,常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发热等,婴幼儿可能出现哭闹、抓耳等表现。 三、神经痛相关原因 (一)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可出现短暂、剧烈的疼痛,累及耳根区域时可表现为耳根部位突发的电击样、刀割样疼痛,疼痛无明显诱因,可因说话、咀嚼等动作诱发,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相对多见。 四、腮腺疾病相关原因 (一)腮腺炎 1.病毒性腮腺炎: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可通过飞沫传播,除耳根部位肿胀疼痛外,还可伴有发热、腮腺肿大等表现。

    2025-08-26 15:44:47
  • 腺样体面容最终会有什么结果

    腺样体肥大会致外貌特征长期固定化出现特殊面容影响外观及社交心理等,可引发上气道狭窄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造成慢性缺氧及加重恶性循环,能堵塞咽鼓管咽口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致听力下降影响言语发育,还可能让患儿因特殊面容产生自卑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不利心理发育。 一、外貌特征的长期固定化 腺样体面容是因长期腺样体肥大致面骨发育异常,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等特殊面容,若未及时干预,这些面容特征会逐渐固定,影响患者长期外观形象,可能对其社交、心理等产生持续负面影响。 二、呼吸功能相关影响 长期腺样体肥大引发的上气道狭窄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造成夜间反复呼吸暂停与低通气,引起慢性缺氧,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尤其对儿童生长激素分泌等有干扰,且呼吸紊乱会进一步加重腺样体肥大的恶性循环,使呼吸问题持续存在。 三、听力方面的不良后果 腺样体肥大可堵塞咽鼓管咽口,引发分泌性中耳炎,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鸣等症状,儿童长期听力受损会影响言语发育,导致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受限,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听力问题可能迁延不愈,对其学习与生活造成长期困扰。 四、心理发育的潜在影响 特殊的腺样体面容可能使患儿在成长过程中因外貌差异产生自卑、社交恐惧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与正常社交互动,进而对其整体心理发育进程造成不利影响,需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并给予相应支持。

    2025-08-26 15:41:38
  • 鼻子里面有个肉球是怎么回事

    下鼻甲因慢性鼻炎等刺激致黏膜增生肥厚呈肉球样,长期感冒等可诱发,儿童因鼻腔防御弱、成人因污染或有鼻炎病史常见且常伴鼻塞;鼻息肉由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引发极度水肿致中鼻道肉球样新生物,与变态反应等相关,过敏体质发病风险高,成年人多见有渐进性鼻塞、嗅觉减退等;鼻前庭囊肿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等,囊肿大时鼻前庭或鼻翼隆起,继发感染有疼痛,多见于中青年;乳头状瘤为乳头样上皮增生良性肿瘤,与病毒感染等有关,各年龄段可发病存复发及恶变可能。 一、下鼻甲肥大 下鼻甲因慢性鼻炎等因素刺激,黏膜出现增生肥厚,外观呈肉球样改变。长期反复感冒、吸入刺激性气体等可诱发,儿童因鼻腔防御机制较弱,若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易致下鼻甲肥大,成人长期处于污染环境或有鼻炎病史者也较常见,常伴鼻塞等症状。 二、鼻息肉 由鼻腔及鼻窦黏膜慢性炎症引发极度水肿,在中鼻道形成单发或多发肉球样新生物。病因与变态反应、慢性炎症等相关,过敏体质者发病风险相对较高,成年人多见,主要表现为渐进性鼻塞、嗅觉减退等。 三、鼻前庭囊肿 位于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上颌骨牙槽突浅面软组织内,囊肿较大时可见鼻前庭或鼻翼处隆起似肉球,一般无明显症状,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多见于中青年。 四、乳头状瘤 鼻腔鼻窦乳头瘤为乳头样上皮增生的良性肿瘤,外观可呈肉球样,与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存在复发及恶变可能。

    2025-08-26 15:37:46
  • 会厌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一般情况下,较小的会厌囊肿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喉镜,观察囊肿大小变化即可。但如果囊肿较大,或引起明显症状,就需要进行治疗。 一般情况下,较小的会厌囊肿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也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复查喉镜,观察囊肿的大小变化即可。但是,如果囊肿较大,或者引起了明显的症状,如喉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就需要进行治疗。 治疗会厌囊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守治疗:对于较小的会厌囊肿,如果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先观察,定期复查喉镜。同时,注意避免吸烟、饮酒、过度用嗓等刺激喉部的行为。 2.手术治疗:如果会厌囊肿较大,或者引起了明显的症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喉镜下进行囊肿切除术,另一种是在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会厌囊肿切除术。 3.其他治疗方法:除了手术治疗外,还可以采用激光、微波等方法治疗会厌囊肿。 需要注意的是,会厌囊肿是一种良性病变,一般不会恶变。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囊肿可能会逐渐增大,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呼吸困难、窒息等。因此,如果发现有会厌囊肿,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总之,会厌囊肿是否会自己消失,取决于囊肿的大小和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囊肿较小,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以先观察;如果囊肿较大,或者引起了明显的症状,就需要进行治疗。

    2025-08-26 15:35:59
  • 喉上神经损伤症状有什么

    喉上神经损伤分为外支损伤和内支损伤,外支损伤致环甲肌瘫痪,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发音无力易疲劳,儿童及长期用声过度者表现有别;内支损伤使喉部黏膜感觉丧失,致吞咽误咽、呛咳,无明显性别差异,会加重有基础吞咽障碍病史者的吞咽困难,需综合多因素诊断评估。 一、外支损伤相关症状 喉上神经外支支配环甲肌,损伤后会导致环甲肌瘫痪,进而引起声带松弛,音调降低。在发声时,由于声带张力不足,患者会出现发音无力、容易疲劳等表现,尤其是长时间说话或唱歌后症状会更为明显。从年龄角度看,儿童可能在表达上不如成人清晰地诉说音调变化,但可能会表现出哭闹时声音异常等情况;对于有长期用声过度病史的人群,原本的用声习惯可能会因为喉上神经外支损伤而受到更显著的影响。 二、内支损伤相关症状 喉上神经内支主要司喉的感觉,损伤后会使喉部黏膜感觉丧失。患者会出现吞咽时容易误咽的情况,尤其是在吞咽液体时,可能会发生呛咳。因为喉部感觉减退,无法及时感知食物或液体的位置,导致吞咽反射异常。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可能在社交场合中因误咽导致的尴尬更为敏感;对于有基础吞咽障碍病史的人群,喉上神经内支损伤会进一步加重其吞咽困难的程度。 喉上神经损伤的症状表现因损伤的具体分支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临床诊断和评估中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症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2025-08-26 15:33:0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