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扬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血管病、睡眠障碍、头痛、头晕等各类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晋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癫痫等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脑电图读图诊断等。曾荣获201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
">
    王晋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癫痫等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脑电图读图诊断等。曾荣获201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
展开
个人擅长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血管病、睡眠障碍、头痛、头晕等各类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治展开
  • 股神经损害表现

    股神经损害会引发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及肌肉萎缩等情况。感觉障碍累及大腿前侧及小腿内侧;运动障碍表现为髋关节屈曲无力、膝关节伸展障碍;反射异常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长期损害致股四头肌等肌肉萎缩,儿童影响下肢发育,成年加重运动困难与影响外观。 运动障碍 1.髋关节屈曲无力:股神经支配股四头肌,而股四头肌是髋关节屈曲的重要肌肉之一。当股神经受损,患者髋关节屈曲力量会减弱,在行走时表现为抬腿困难,尤其是上台阶或从坐位站起时,髋关节屈曲动作难以顺利完成。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影响其正常的奔跑、跳跃等运动能力;成年患者则会明显影响日常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 2.膝关节伸展障碍:股神经主要通过支配股四头肌来实现膝关节的伸展功能,股神经损害时,股四头肌肌力下降,导致膝关节伸展无力,患者可能出现屈膝不能完全伸直的情况,影响步态,走路时可能呈现出跛行等异常步态。 反射异常 1.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膝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股四头肌肌腱,其反射弧与股神经密切相关。当股神经受损时,膝反射的传入和传出神经通路受到影响,导致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这是股神经损害较为典型的体征之一,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通过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肌腱来检查膝反射,均可发现相应的改变。儿童进行膝反射检查时,可能因配合度等因素影响结果判断,但仍可观察到与正常情况的差异;成年患者则能较明确地检测出膝反射的异常。 肌肉萎缩 长期的股神经损害会导致其所支配的股四头肌等肌肉出现萎缩。肌肉萎缩首先表现为大腿前侧肌肉的体积减小,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较正常变细。儿童若发生股神经损害导致肌肉萎缩,会影响其下肢的正常发育,可能出现下肢不等长等情况;成年患者则会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和外观,进一步加重行走等活动的困难程度。

    2025-10-30 14:46:56
  • 失眠多梦怎么调理

    营造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的卧室环境、保持固定作息来稳定生物钟,通过冥想、深呼吸等缓解压力焦虑,睡前避免咖啡浓茶可适量饮温牛奶,白天适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约30分钟且睡前不剧烈,老年人运动强度不宜大且环境重安全舒适,年轻人工作压力大时重心理调节和作息调整,女性特殊生理期关注情绪生活方式长期未缓解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因素。 一、环境调整 保持卧室环境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一般卧室温度维持在18~25℃为宜,合适的环境能为睡眠营造良好基础,利于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 二、作息规律 每日尽量固定上床睡觉与起床时间,即便周末也不应大幅更改作息,长期坚持有助于调整人体生物钟,使睡眠周期趋于稳定。 三、心理调节 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压力与焦虑,例如每日进行5~10分钟深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以此达到放松身心的效果,进而改善失眠多梦状况。 四、饮食调整 睡前避免食用咖啡、浓茶等提神饮品,可在睡前适量饮用温牛奶,因牛奶中含有的色氨酸有助于睡眠,但需注意适量,以防过饱影响睡眠质量。 五、运动干预 白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时长约30分钟,不过要避免睡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神经兴奋而难以入睡。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本身可能伴有基础疾病,运动强度不宜过大,环境调整需更注重安全与舒适,比如卧室地面要防滑等。 年轻人:若因工作压力大引发失眠多梦,需着重进行心理调节与作息规律调整,可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进行休闲活动来缓解压力。 女性:特殊生理期时睡眠易受影响,要格外关注情绪与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生理期前后过度劳累。若失眠多梦情况长期未得到缓解,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疾病因素。

    2025-10-30 14:45:32
  • 神经游走性疼痛的症状能缓解吗

    神经游走性疼痛的症状通常可以缓解,但具体的缓解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避免触发因素和治疗潜在疾病等方法来缓解症状。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神经游走性疼痛的症状通常可以缓解,但具体的缓解程度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缓解神经游走性疼痛症状的方法: 1.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药物,如镇痛药、抗抑郁药或抗癫痫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控制症状。这些药物可能需要逐渐调整剂量以达到最佳效果。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方法,如热敷、冷敷、按摩、电疗等,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和放松肌肉。 3.心理治疗:对于一些与情绪相关的神经游走性疼痛,心理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如认知行为疗法或心理咨询。 4.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缓解疼痛也很重要。这包括充足的休息、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减少压力。 5.避免触发因素:了解并避免触发神经游走性疼痛的因素,如寒冷、过度劳累、情绪压力等,可以减少疼痛的发作。 6.治疗潜在疾病:如果神经游走性疼痛是由某种潜在疾病引起的,如糖尿病、神经炎等,治疗该疾病可能有助于缓解疼痛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严重或持续的神经游走性疼痛,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相关测试,以确定疼痛的原因并制定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对于某些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或患有其他健康问题的人,治疗选择可能会有所不同。在采取任何治疗方法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总之,神经游走性疼痛的症状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方法得到缓解,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也可能有所差异。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重要的。

    2025-10-30 14:43:12
  • 癫痫发作怎样急救和护理

    癫痫发作时要确保安全环境、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记录发作时间发作后要观察患者状况、清洁舒适、提供安静环境且及时送医进一步检查治疗不同年龄病史患者后续措施有差异。 一、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措施 1.确保安全环境:立即将患者移至安全处,如平坦地面,远离火源、尖锐物品等危险区域,防止患者在发作时受伤。因为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失去意识并抽搐,若处于危险环境易导致磕碰、烫伤等伤害。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由于癫痫发作时患者可能会有呕吐情况,侧头可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头部偏向一侧的角度,保证气道通畅。 3.记录发作时间:观察并记录癫痫发作的持续时间,这对医生判断病情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癫痫发作后的护理 1.观察患者状况: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脉搏等情况,待患者意识完全恢复后,询问患者发作后的不适感受。对于儿童,要注意其精神状态和身体反应,因为儿童的身体恢复能力和耐受性与成人不同。 2.清洁与舒适:及时为患者清洁身体,更换被呕吐物污染的衣物,保持患者身体清洁舒适。这有助于患者感觉良好,也利于后续观察患者皮肤等情况。 3.提供安静环境:让患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休息,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因为外界刺激可能会诱发再次发作,对于儿童来说,安静舒适的环境更有利于其身心恢复。 4.及时就医:即使患者发作已停止,也应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便明确癫痫的病因和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不同年龄、不同病史的患者,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癫痫和成人癫痫在病因查找和治疗药物选择上可能存在差异,有既往病史的患者需要根据之前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2025-10-30 14:41:38
  • 癫痫病会遗传吗

    癫痫具遗传倾向遗传因素在发病中重要特发性癫痫亲属患病率高于症状性癫痫单基因遗传癫痫有明确遗传方式多基因遗传癫痫由多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致有癫痫家族史者生育前应遗传咨询孕期避有害物质已确诊患者生育时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方案降遗传风险保母婴健康。 遗传因素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 癫痫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神经系统疾病。多个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癫痫的发病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在一些有癫痫家族史的人群中,其后代患癫痫的风险相对较高。据相关统计,特发性癫痫的亲属患病率为3%-5%,而症状性癫痫的亲属患病率为1%-2%,这提示遗传因素在特发性癫痫的发病中更为突出。 不同类型癫痫的遗传特点 单基因遗传癫痫:某些癫痫类型呈现单基因遗传的特点。比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夜间额叶癫痫,它具有明确的遗传方式,致病基因已被发现,其遗传规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即患者的子代有50%的概率遗传该致病基因从而患病。 多基因遗传癫痫:大多数癫痫属于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同时受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方式。例如儿童失神癫痫,其发病是多个遗传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如脑部感染、脑外伤等可能诱发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的癫痫发作。 降低癫痫遗传风险的措施 对于有癫痫家族史的人群,在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咨询。通过详细了解家族癫痫病史,评估子代患癫痫的风险。孕妇在孕期应注意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辐射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以降低胎儿发生癫痫的风险。对于已确诊癫痫的患者,在考虑生育时,需与医生充分沟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生育指导方案,包括药物调整等,以最大程度降低遗传风险并保障母婴健康。

    2025-10-30 14:39: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