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晋扬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擅长: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血管病、睡眠障碍、头痛、头晕等各类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晋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癫痫等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脑电图读图诊断等。曾荣获201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
">
    王晋扬,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擅长癫痫等神经内科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脑电图读图诊断等。曾荣获2012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
展开
个人擅长
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脑血管病、睡眠障碍、头痛、头晕等各类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治展开
  • 如何检查大脑是否年轻

    大脑衰老评估包含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观察海马体体积与脑沟、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测大脑葡萄糖代谢,认知功能评估有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炎症标志物,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需考虑身体基础状况,年轻人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影响检查结果,儿童青少年一般不常规检查特殊神经系统发育问题可针对性评估。 一、影像学检查 1.磁共振成像(MRI):通过T1加权像等序列观察脑结构,测量海马体体积是评估大脑衰老的重要指标,正常老年人海马体体积会随年龄增长逐渐缩小,若体积明显小于同龄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大脑老化加速;还可观察脑沟宽度,脑沟增宽往往与脑实质萎缩相关,反映大脑衰老进程。 2.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利用特定示踪剂检测大脑葡萄糖代谢情况,大脑年轻的个体通常具有相对较高且分布均匀的葡萄糖代谢,而衰老的大脑可能出现局部代谢减低区域,通过PET成像可直观反映大脑不同区域的代谢状态。 二、认知功能评估 1.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涵盖注意力、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等多个维度,总分为30分,得分≥26分通常提示认知功能正常,得分越低提示认知衰退可能越明显,可用于初步筛查大脑认知老化情况。 2.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主要评估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计算力、语言能力等,共30个项目,通过简单问答和操作来评定,得分24-30分提示认知功能正常,18-23分提示轻度认知障碍,17分以下提示中度至重度认知障碍,该量表能快速初步判断大脑认知功能状态。 三、生物标志物检测 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一种对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分化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血液中BDNF水平与大脑的可塑性及衰老相关,年轻大脑中BDNF水平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或大脑衰老进程,BDNF水平可能下降,检测血液中BDNF浓度可作为大脑年轻程度的一个参考指标。 2.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等,慢性炎症与大脑衰老密切相关,长期慢性炎症状态可能加速大脑神经细胞的损伤和衰老过程,检测血液中CRP等炎症标志物水平,若水平升高可能提示大脑存在潜在的衰老加速因素。 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进行上述检查时需考虑其身体基础状况,可能需要更平缓的检查流程;年轻人若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缺乏运动等),在认知功能评估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时可能会出现与大脑年轻状态不符的结果,应建议调整生活方式后再复查;儿童及青少年一般不常规进行这些大脑年轻程度的检查,若有特殊神经系统发育相关问题可针对性评估。

    2025-10-27 12:17:25
  • 刚睡着就抖动一下怎么回事

    刚睡着就抖动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正常生理现象睡眠肌阵挛、疲劳、营养不良、睡眠环境不佳以及不宁腿综合征、癫痫、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因素,儿童可能因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出现该情况且异常时需就医,老年人则要考虑基础疾病影响,需关注身体状况并及时就医诊断处理。 一、正常生理现象——睡眠肌阵挛 刚睡着就抖动一下可能是睡眠肌阵挛,这是一种常见的正常生理现象。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对肌肉的控制会暂时减弱,部分神经细胞的异常放电可能导致身体突然出现抖动,通常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多见于青少年和成年人,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二、疲劳因素 长期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会使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大脑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刚入睡时容易出现身体抖动情况。比如长时间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连续熬夜工作的人群,更易发生这种情况。建议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缓解这种现象。 三、营养不良 缺乏某些营养素也可能引发刚入睡就抖动的情况。例如缺乏钙元素,钙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调节作用,血钙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就容易出现肌肉抖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的需求量大,若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就可能出现这种状况;老年人钙质流失较多,若不注意补充,也容易出现相关问题。应保证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四、睡眠环境不佳 睡眠环境嘈杂、温度不适等也可能导致刚睡着就抖动。比如睡眠时环境温度过低,身体受到寒冷刺激,会引起肌肉不自主收缩抖动;环境过于嘈杂干扰睡眠,使大脑不能进入深度平稳睡眠状态,也容易出现身体抖动。应尽量营造安静、舒适、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 五、疾病因素 1.不宁腿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双下肢不适感,有蚁走感、刺痛感等,迫使患者不停活动下肢,也可能出现刚入睡就抖动情况,常伴有睡眠障碍。 2.癫痫:部分癫痫患者在睡眠中可能发作,表现为刚入睡时身体突然抖动,还可能伴有口吐白沫、意识丧失等症状。若怀疑是癫痫导致,需及时就医进行脑电图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3.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使身体代谢亢进,神经兴奋性增高,可能出现睡眠中身体抖动情况,还常伴有心慌、多汗、消瘦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明确诊断。 对于儿童来说,刚睡着就抖动可能与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一般随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但如果儿童频繁出现这种情况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如发育迟缓等,应及时就医检查。对于老年人,除了上述因素外,还要考虑基础疾病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需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诊断处理。

    2025-10-27 12:16:14
  • 中午睡不着觉的原因是什么

    中午睡不着觉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健康问题、药物影响和个人生物钟等。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放松技巧、管理心理压力和调整午睡时间等方法来改善睡眠。如果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 1.生活方式: 午睡时间过长:午睡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导致中午难以入睡。 睡眠环境不佳:噪音、光线、温度等环境因素不适宜可能影响睡眠。 缺乏运动:缺乏身体活动可能导致身体在白天难以放松,影响午睡。 咖啡因摄入:中午摄入过多咖啡因,如咖啡、茶或能量饮料,可能会影响睡眠。 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发出的蓝光可能干扰睡眠,导致难以入睡。 2.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白天的工作压力、情绪问题或焦虑感可能导致难以放松,影响午睡。 情绪波动:情绪的起伏,如兴奋、悲伤或愤怒,可能干扰午睡。 3.健康问题: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是一种睡眠障碍,可能导致频繁的呼吸中断和睡眠中断。 不宁腿综合征:腿部的不适感或抽动可能影响睡眠。 其他健康问题:某些慢性疾病,如关节炎、疼痛或胃酸反流,也可能影响午睡。 4.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高血压药或镇静药,可能影响睡眠。 5.个人生物钟:每个人的生物钟不同,有些人可能中午不易入睡。 对于中午睡不着觉的情况,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改善睡眠: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尽量每天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创建适宜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黑暗和凉爽的睡眠环境。 适度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但避免在睡前过于剧烈的运动。 限制咖啡因摄入:减少中午及下午摄入咖啡因的量。 避免电子设备在睡前使用:在睡前30分钟到1小时关闭电子设备。 2.放松技巧: 深呼吸和冥想:通过深呼吸和冥想练习来放松身心。 渐进性肌肉松弛:依次紧张和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 放松音乐:听一些柔和的音乐来帮助放松。 3.管理心理压力: 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如深呼吸、正面思考、时间管理等。 尝试放松活动:如瑜伽、阅读或泡个热水澡。 4.调整午睡时间: 如果中午难以入睡,可以尝试缩短午睡时间,或者将午睡时间推迟到更晚的时间。 避免在下午或晚上进行长时间的午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中午睡不着觉的问题持续存在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的睡眠专家。他们可以进行详细的评估,并根据个人情况提供更具体的建议和治疗方案。此外,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或患有特定疾病的人,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10-27 12:15:04
  • 眩晕症治疗方法

    眩晕治疗涵盖非药物的复位(如BPPV的Epley法、Semont法)、前庭康复训练(专业指导下针对性运动训练促前庭代偿)、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避免快速体位变化、低盐饮食及颈椎病相关颈部调整);药物上针对病因用药(梅尼埃病用利尿剂、前庭神经元炎用糖皮质激素、伴恶心呕吐用抗组胺药)并考量特殊人群(儿童优先非药物、老年人兼顾多病及药物相互作用、妊娠期避致畸药优先非侵入治疗);不同病因眩晕针对性处理为周围性眩晕控制耳部感染、停用耳毒性药物对症支持,中枢性眩晕明确中枢病变针对治疗并辅助改善脑代谢药物,综合运用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非药物治疗 1.复位治疗: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可采用特定手法复位,如Epley法通过改变患者头部位置,使耳石回归正常位置;Semont法利用快速体位变换结合头部转动来复位,能有效缓解因耳石移位引起的眩晕。 2.前庭康复训练:适用于多种眩晕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头部和躯体运动训练,如眼球跟踪运动、平衡训练等,促进前庭代偿,改善平衡功能与眩晕症状,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 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快速改变体位,防止诱发眩晕;低盐饮食有助于减少内耳迷路积水风险;对于因颈椎病导致的眩晕,需避免长时间低头、颈部过度劳累,可适当进行颈部舒缓运动。 二、药物治疗 1.针对病因用药:若为梅尼埃病发作期,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减少内淋巴液生成,减轻膜迷路积水;前庭神经元炎可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抗炎,减轻神经炎症反应;对于眩晕伴明显恶心呕吐者,可选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缓解症状。 2.特殊人群用药考量:儿童眩晕需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使用药物,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药物;老年人眩晕时药物使用需兼顾多系统疾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妊娠期眩晕应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优先采用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三、不同病因眩晕的针对性处理 1.周围性眩晕:除上述复位及药物治疗外,若为中耳炎相关眩晕,需积极控制耳部感染;对于耳毒性药物引起的眩晕,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采取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2.中枢性眩晕:需明确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眩晕,需针对脑血管病进行相应治疗,如改善脑循环、控制血压血糖等,同时可辅助应用改善脑代谢药物。 通过综合运用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并根据不同病因及特殊人群特点进行针对性处理,可有效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025-10-27 12:13:44
  • 神经性头痛是指什么

    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原发性头痛类型,由头部肌肉紧张收缩、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引发,分肌紧张性头痛(因精神紧张等致头部有重压紧箍感等)和血管性神经性头痛(与血管舒缩障碍相关,可因多种因素诱发加重),病因有精神、头颈部姿势不良及其他因素,临床表现为头部不同程度疼痛伴相关伴随症状,诊断靠症状病史及排除器质性病变,儿童少发与学习等有关,女性经期前后易诱发需注意,成年人应避免精神紧张等并注意相关因素。 一、定义阐释 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类型,主要由头部肌肉紧张收缩、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因素引发,其本质是头部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导致的头部疼痛综合征。 二、常见类型及特点 (一)肌紧张性头痛 多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头颈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所致,表现为头部有重压感、紧箍感,疼痛可累及双侧头部,性质常为胀痛、隐痛,程度一般为轻至中度,可随肌肉放松等干预有所缓解。 (二)血管性神经性头痛 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相关,疼痛可能呈现搏动性,部分患者可因情绪波动、特定食物(如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等)、环境因素(强光、噪音)等诱发或加重。 三、病因分析 (一)精神因素 长期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是重要诱因,持续的精神紧张会使头部肌肉过度收缩,引发神经性头痛。 (二)头颈部姿势不良 长时间低头工作、学习等导致颈部肌肉紧张,进而影响头部肌肉及血管的正常功能,增加神经性头痛的发生风险。 (三)其他因素 某些食物、环境因素(强光、噪音)等也可能诱发神经性头痛,个体对这些诱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四、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头部紧束、压迫或钝痛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累及双侧头部,疼痛性质多样,如胀痛、刺痛或隐痛,疼痛程度一般为轻至中度,常伴有头晕、失眠、焦虑等伴随症状,症状可能因诱因刺激或休息状况等有所波动。 五、诊断要点 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详细病史询问,同时需通过头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排除颅内肿瘤、脑血管疾病等器质性病变,以明确为神经性头痛。 六、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神经性头痛相对少见,若发生多与学习压力、睡眠不足等有关,需关注儿童学习生活环境,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二)女性 女性在经期前后由于激素变化可能更易诱发神经性头痛,经期应注意休息、保暖,保持心态平稳,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三)成年人 应避免长期精神高度紧张,维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放松身心,同时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诱发头痛的食物及环境因素。

    2025-10-27 12:12: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