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index: department_name in /data/web/project/39yst/www/trunk1/app/modules/ask/index.php on line 310
王岩松主任医师(25)_问答库_民福康养生
王岩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脊柱包括创伤、炎症、肿瘤、畸形、微创治疗,关节类疾病、骨折、四肢创伤类疾病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对骨科常见的骨折、关节疾病、肿瘤、畸形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脊柱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有较丰富的经验,对各种复杂和疑难的颈肩腰腿痛的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脊柱骨折脱位、脊柱畸形(侧弯、后凸)、脊柱结核、脊柱肿瘤、椎管内肿瘤、脊髓空洞症、寰枢椎脱位等复杂、高风险的脊柱脊髓疾病的手术治疗形成了相应的专业特色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七次去美国和一次去德国学习脊柱微创技术。能熟练完成许多脊柱微创技术,包括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或脊柱转移瘤,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微创通道下行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经皮激光气化术(PLDD)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微创胸腰椎骨折经皮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微创前路经胸腔镜病灶清除+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微创前路经腹膜后腹腔镜病灶清除+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术治疗腰椎结核、布病等脊柱感染性疾病,均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获得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承担卫计委临床研究课题2项!展开
个人擅长
脊柱包括创伤、炎症、肿瘤、畸形、微创治疗,关节类疾病、骨折、四肢创伤类疾病治疗。展开
  • 跖骨趾骨骨折该如何预防

    预防跖骨趾骨骨折的方法有注意出现安全、佩戴护具、做好热身准备等。 1.注意出行安全 人体平时应该注意出行安全,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禁止横穿马路,防止其出现交通事故,从而引发跖骨趾骨骨折形成。 2.佩戴护具 人体进行踢足球、曲棍球等运动时,需要佩戴护具,避免足部受到外界的暴力,有助于预防跖骨趾骨骨折的发生。 3.做好热身准备 人体运动前需要做好热身准备、穿尺码合适的运动鞋,可以帮助降低受伤的概率,防止其出现跖骨趾骨骨折的情况。

    2025-04-01 13:13:44
  • 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法有哪些

    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即双侧股骨头坏死,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缓解。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注意多休息,避免下肢负重,可使用高压氧治疗,改善骨细胞缺氧的状态,促进股骨头修复,改善双侧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2、药物治疗 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抑制破骨和增加成骨的药物、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物等,促进股骨头尽早修复。 3、手术治疗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可通过保髋手术,恢复髋关节正常的血供,改善股骨头缺血,治疗双侧股骨头坏死。

    2025-04-01 13:13:44
  • 腰椎间盘突出症禁忌是什么啊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避免抬重物、避免腰椎受凉、避免久坐等禁忌症。 1.避免抬重物 患有腰椎间盘的患者纤维环或髓核可能存在受损现象,当患者抬重物或弯腰时间过久,会导致髓核或纤维环受损现象进一步加重,甚至压迫神经。 2.避免腰椎受凉 患者还应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凉,避免腰部肌肉紧张、痉挛,导致椎管压力升高,引起疼痛、神经受压等表现。 3.避免久坐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应避免久坐,防止腰部周围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2025-04-01 13:13:44
  • 扁平足是什么原因导致啊

    导致扁平足的原因有遗传因素、胫后肌腱功能不全、功能性损伤等因素。 1.遗传因素 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患有扁平足,那么下一代患有扁平足的几率就较高。 2.胫后肌腱功能不全 由于胫后肌腱像桥梁一样牵拉维持着足弓正常形态,一旦胫后肌腱出现炎症或退变,足弓的高度开始逐步塌陷,就会形成扁平足。 3.功能性损伤 长期负重站立、长途跋涉、过度疲劳或鞋子不合适,使维持足弓肌肉的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功能逐渐衰退,足弓逐渐变平,继而导致扁平足。

    2025-04-01 13:13:44
  • 骨头里面疼怎么回事

    骨头里面疼可能与骨髓炎、骨膜炎、骨肉瘤等疾病有关。 1、骨髓炎 致病菌感染可导致此病的发生。骨髓炎的患者一般可有患肢红肿、疼痛的症状,同时还可有发热、乏力等表现。 2、骨膜炎 慢性劳损、短期运动损伤、致病菌感染等因素可导致此病的发生。骨膜炎的患者受累骨组织可有肿胀、疼痛的表现。 3、骨肉瘤 化学物质刺激、放射性照射、病毒感染、骨良性病变发生恶变等因素可导致此病的发生。骨肉瘤的患者一般可有持续性骨痛的表现,一般夜间较为明显。

    2025-04-01 13:13:4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