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竹颖,女,主任医师,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主任,198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198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2003年在澳大利亚悉尼皇家妇产医院新生儿护理中心注册培训。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专业工作30年,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咨询。展开
个人擅长
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展开
  • 2岁宝宝腹泻如何处理

    需判断腹泻类型,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添加辅食后可正常;病理性腹泻则有多种伴随症状。要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人工喂养儿选合适奶粉,已加辅食宝宝暂减辅食。补充水分,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出现脱水表现需就医。做好臀部护理,观察病情变化,2岁宝宝处理腹泻要注意细节,遵循儿科用药安全原则。 一、判断腹泻类型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伴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不影响生长发育。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2.病理性腹泻:若大便次数明显增多,伴有黏液、脓血、发热、呕吐、精神差等情况,则为病理性腹泻,可能由感染(如细菌、病毒等感染肠道)、过敏等原因引起。 二、调整饮食 1.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母乳易消化,且含有免疫球蛋白等物质,有助于宝宝恢复。 2.人工喂养儿:可选择腹泻专用奶粉,如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泻,可选用无乳糖奶粉;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暂时减少辅食种类及量,避免添加新的辅食。 三、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宝宝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容易引起脱水,要注意给宝宝补充水分。可以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如果宝宝出现眼窝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就医,可能需要静脉补液。 四、臀部护理 腹泻时大便刺激臀部皮肤,容易引起红臀。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可适当涂抹护臀膏。 五、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宝宝的大便次数、性状、量,以及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如果腹泻持续不缓解或出现上述病理性腹泻的相关严重表现,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进行大便常规等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治疗。 六、特殊人群提示(2岁宝宝) 2岁宝宝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处理腹泻时要特别注意护理细节。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饮食等措施,同时要安抚宝宝情绪,因为腹泻可能会让宝宝感到不适和烦躁。在选择药物等治疗方式时,一定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的安全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低龄儿童的药物,优先采用非药物的合理干预方法来缓解宝宝的腹泻症状。

    2025-10-17 11:20:29
  • 如何给小孩更换奶粉

    转奶可按渐进式逐步混合新旧奶粉通常持续1-2周,转奶中需密切关注小孩大便性状、精神状态,要选小孩健康无病时转奶,婴儿期转奶更谨慎周期可延长,较大婴儿期可适当加快但仍关注情况,若有明显持续不适反应要换回原奶粉并咨询医生,还可根据个体差异灵活调整转奶速度。 一、渐进式转奶法 1.逐步混合新旧奶粉:第一天将旧奶粉与新奶粉按75%旧奶粉、25%新奶粉的比例混合喂养;第二天调整为60%旧奶粉、40%新奶粉;第三天50%旧奶粉、50%新奶粉;以此类推,通常每1-2天增加新奶粉的比例,直至完全过渡到新奶粉,整个转奶过程一般持续1-2周。 二、密切观察适应情况 1.大便情况:转奶期间需重点关注小孩大便性状,正常应为黄色软便。若出现腹泻(大便稀水样次数增多)、便秘(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呕吐等消化系统异常,或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应暂停转奶,待症状缓解后再尝试更缓慢地转奶。 2.精神状态:留意小孩转奶后的精神状态,如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异常,需考虑是否与转奶相关,必要时调整转奶方案。 三、选择合适转奶时机 1.健康状态良好时:应选择小孩身体健康、无接种疫苗后反应、无生病等情况时进行转奶,因为此时小孩消化系统功能相对稳定,对新奶粉的耐受性较好。若在患病、免疫力低下时转奶,易加重肠胃负担,引发不适。 四、不同年龄段差异考量 1.婴儿期: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转奶需更谨慎,严格遵循渐进式转奶步骤,且转奶周期可适当延长,密切观察每一步的适应情况; 2.较大婴儿期:较大婴儿消化系统相对成熟,转奶速度可较婴儿期适当加快,但仍需持续关注大便、精神等情况,因个体差异仍可能存在不同的适应表现。 五、特殊情况温馨提示 1.不适反应及时处理:若小孩转奶后出现明显且持续的不适反应,如严重腹泻、大面积皮疹等,应立即换回原奶粉,并及时咨询儿科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避免因转奶不当影响小孩健康。 2.个体差异调整速度:每个小孩对新奶粉的适应能力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转奶速度,若某一阶段小孩适应较慢,可适当延长该阶段的过渡时间,确保转奶过程平稳。

    2025-10-17 11:19:11
  • 宝宝支气管发炎发烧怎么办

    宝宝支气管发炎发烧时,要观察体温与一般状况,体温38.5℃以下精神尚可、呼吸平稳可先物理降温,包括适当减少衣物、温水擦浴,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多喝温水、调整体位,若持续不退或有呼吸急促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会据检查判断病因针对性治疗,特殊人群宝宝更要尽快就医。 一、观察体温与一般状况 宝宝支气管发炎发烧时,首先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以及精神状态、呼吸等情况。如果体温在38.5℃以下,精神状态尚可,呼吸平稳,可先采取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措施;若体温超过38.5℃,或虽体温未达38.5℃但精神萎靡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评估。对于小婴儿,因其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病情变化快,更要加强监测。 二、物理降温方法 散热处理:适当减少宝宝的衣物和包被,利于散热,但要避免着凉。比如室温适宜时,可给宝宝穿轻薄、透气的棉质衣物。 温水擦浴:用32-34℃的温水擦拭宝宝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浴时间10-15分钟左右,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不过要注意,皮肤有破损等情况时不宜擦浴。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多喝温水:让宝宝多饮用温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使痰液稀释,利于痰液排出,减轻支气管的刺激。不同年龄宝宝饮水量不同,小婴儿可少量多次喂水,较大宝宝可自主饮水。 体位调整:可将宝宝上身适当抬高,采取半卧位,这样能减少痰液对气管的刺激,防止痰液堵塞气道,尤其在宝宝进食后避免立即平躺,防止呕吐物误吸加重病情。 四、及时就医判断病因与治疗 如果宝宝支气管发炎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呼吸急促(小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较大婴儿>50次/分,幼儿>40次/分)、口唇发绀、精神差、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医生会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明确是病毒还是细菌等感染引起,然后针对性治疗,比如病毒感染多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但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依据病情合理选用。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宝宝,出现支气管发炎发烧情况更要尽快就医,因为这类宝宝病情变化可能更凶险,需及时得到专业诊治。

    2025-10-17 11:17:46
  • 10个月大的宝宝适合吃什么食物

    10个月大宝宝主食可从糊状过渡到半固体如软烂米粥、细软面条,蛋白质类有动物性的瘦肉末、深海鱼泥及植物性的豆腐泥,蔬菜水果选质地软的蒸熟制成泥或混入主食,水果选熟透小块状并注意过敏,喂养需保证母乳或配方奶摄入,食物要卫生温度适宜,观察进食反应并遵循辅食添加原则保证营养均衡。 一、主食类 10个月大的宝宝主食可逐渐从糊状过渡到半固体状态,以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可选择软烂的米粥,将大米充分熬煮至软烂,便于宝宝咀嚼吞咽;也可引入细软的面条,如碎碎面,煮至软烂后加入少量肉汤等调味,注意避免添加过多盐分。 二、蛋白质类食物 1.动物性蛋白:可添加瘦肉末,将瘦肉剁成细腻的肉末后,通过炖煮或清蒸的方式烹饪,确保肉质软烂,如猪肉末、牛肉末,富含铁等营养素,有助于宝宝造血;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鳕鱼等,可制成鱼泥,去除鱼刺后蒸熟打成泥状,富含优质蛋白及DHA,对宝宝大脑和视力发育有益。 2.植物性蛋白:豆腐是不错的选择,将豆腐制成细腻的豆腐泥,搭配少量蔬菜一同食用,提供植物蛋白。 三、蔬菜水果类食物 1.蔬菜:选择质地较软的蔬菜,如胡萝卜、西兰花、南瓜等,蒸熟后制成泥状或切碎后混入主食中,蔬菜富含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A等)、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有助于宝宝肠道蠕动。例如将胡萝卜蒸熟打成泥,加入米粥中。 2.水果:可选择熟透的苹果、香蕉、梨等,制成泥状或小块状(注意小块大小避免过大以防窒息),水果能提供维生素和糖分,增加口感多样性。但需注意避免给宝宝食用过硬、易过敏的水果,如芒果、菠萝等初次尝试时应少量,并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四、喂养注意事项 1.仍需保证充足的母乳或配方奶摄入,因为此阶段宝宝营养仍主要依赖奶类,奶类能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钙等重要营养素。 2.所有食物制作需保证卫生,避免细菌污染。食物温度要适宜,避免过烫或过冷刺激宝宝肠胃。 3.密切观察宝宝进食后的反应,若出现呕吐、腹泻、皮疹等过敏或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食物种类,必要时咨询儿科医生。同时遵循辅食添加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逐步丰富宝宝的食物种类,确保营养均衡。

    2025-10-17 11:17:21
  • 新生儿红疹子怎么治疗

    新生儿红疹子常见痱子和婴儿湿疹两种类型,前者因汗腺发育不完善等致多汗部位出现密集小丘疹等,后者与多种因素有关好发头面部;非药物干预包括控制温湿度、皮肤清洁及穿着宽松透气棉质衣物;药物治疗中痱子可用炉甘石洗剂,婴儿湿疹轻度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等;特殊人群中新生儿护理要轻柔用药遵医嘱,有过敏史者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 一、新生儿红疹子的常见类型及特点 (一)痱子 多因新生儿汗腺发育不完善,环境温度过高、包裹过严致汗液排出不畅引起。常出现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多汗部位,表现为密集的小丘疹或小水疱,周围有轻度红晕。 (二)婴儿湿疹 病因较复杂,可能与遗传、过敏、环境等因素有关。好发于头面部,初期为红斑,逐渐出现丘疹、水疱,严重时可有渗出、结痂,患儿常因瘙痒而哭闹不安。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一)皮肤清洁与护理 温度与湿度控制: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相对湿度50%~60%,可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调节。适宜的温湿度有助于减少汗液分泌,缓解红疹子症状。 皮肤清洁:用温水给新生儿洗澡,水温不宜过高,37~38℃为宜,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婴儿沐浴露,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拍干皮肤,避免擦拭。 (二)穿着方面 给新生儿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化纤类衣物,防止对皮肤产生刺激。衣物要勤换,保持清洁。 三、药物治疗相关(仅提及药物名称) (一)痱子的药物治疗 若痱子有轻度炎症,可外用炉甘石洗剂,起到收敛、止痒的作用。 (二)婴儿湿疹的药物治疗 对于轻度湿疹,可外用弱效糖皮质激素乳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且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若湿疹处有渗出,可先用硼酸溶液湿敷。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新生儿 新生儿皮肤娇嫩,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加重红疹子。使用药物时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防止药物不良反应。 (二)有过敏史的新生儿 若新生儿有明确过敏史,在寻找红疹子诱因时要特别注意可能的过敏原,如某些食物、衣物材质等,避免接触过敏原加重湿疹等红疹子情况。

    2025-10-17 11:16:4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