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竹颖,女,主任医师,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主任,198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198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2003年在澳大利亚悉尼皇家妇产医院新生儿护理中心注册培训。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专业工作30年,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咨询。展开
个人擅长
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展开
  • 治疗儿童夜惊的新方法

    儿童夜惊可通过营造舒适睡眠环境、固定睡眠时间、缓解心理压力等非药物干预改善,一般优先非药物干预,仅严重且无效时才谨慎药物干预,若由疾病引起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一、环境调整与睡眠习惯培养 1.营造舒适睡眠环境 儿童睡眠环境应保持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一般室内温度维持在20-25℃较为合适。研究表明,舒适的环境有助于减少夜惊的发生频率。黑暗的环境可以让儿童的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避免因外界光线刺激引发神经兴奋导致夜惊。例如,使用遮光效果好的窗帘,减少夜间外界光线的干扰。 固定的睡眠时间也很重要,让儿童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这有助于调节儿童的生物钟。生物钟的规律运行可以使儿童的神经系统在夜间更好地进入放松状态,降低夜惊发生的可能性。比如,设定晚上7-8点之间上床睡觉,早上6-7点起床的固定作息时间。 2.缓解心理压力 对于儿童夜惊,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如果儿童存在心理压力,如幼儿园生活中的社交问题、学习压力等,家长应及时与儿童沟通。可以通过游戏、聊天等方式了解儿童的内心想法。例如,当发现儿童在幼儿园与小朋友发生矛盾后出现夜惊现象,家长可以引导儿童讲述事情经过,并帮助其找到解决办法。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的儿童,夜惊的发生频率会降低。因为心理压力会导致儿童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缓解压力后,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得以恢复,夜惊发作减少。 二、医学干预手段 1.药物干预的谨慎性 一般情况下,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来处理儿童夜惊问题。只有在夜惊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且非药物干预无效时,才考虑药物干预。目前用于儿童夜惊的药物相对较少,且药物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学规范。因为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的代谢、副作用等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例如,一些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药物,可能会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潜在影响,所以在选择药物时必须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 2.针对特定病因的治疗 如果儿童夜惊是由某些疾病引起,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儿童,可能需要通过调整睡眠姿势、治疗上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等方式来改善睡眠状况,从而减少夜惊的发生。例如,对于因扁桃体肥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的儿童,可能需要进行扁桃体切除手术,术后儿童的睡眠呼吸状况得到改善,夜惊现象也会相应减少。这是因为睡眠呼吸暂停会导致儿童夜间缺氧等情况,进而引发神经兴奋出现夜惊,解决原发病后,夜惊的诱因被消除。

    2025-10-21 12:58:58
  • 吃奶粉的宝宝一天要喝多少水

    不同年龄段奶粉喂养宝宝饮水量不同,受环境温度、活动量、奶粉浓度等因素影响,患病、早产儿等特殊情况需调整饮水量,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保证宝宝水分摄入适宜。 6-12个月奶粉喂养宝宝:随着宝宝生长发育,每天每千克体重约需120-150毫升水,其中从奶粉中获取一部分水分,还需额外补充约50-100毫升水。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适当喂水,比如每次喂10-20毫升左右,可通过观察宝宝尿液颜色来判断是否需要补水,若尿液颜色较黄,说明可能缺水,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若尿液接近无色或淡黄色,说明水分摄入基本合适。 1-3岁奶粉喂养宝宝:这个阶段宝宝每天每千克体重约需100-140毫升水,除了从奶粉中获取水分,还需从其他食物和直接饮水中补充。每天直接饮水量大概在150-300毫升左右,可分多次饮用,比如早上起床后、上午、下午、傍晚等时间分别给予适量饮水,每次20-50毫升不等。同时要注意根据宝宝的活动量和环境温度等因素调整饮水量,若宝宝活动量大或处于较炎热环境中,水分流失增多,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 影响宝宝饮水量的因素 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宝宝通过皮肤和呼吸散失的水分增多,此时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来补充丢失的水分。例如在炎热的夏天,宝宝可能比平时需要多喝10%-20%的水;而在寒冷季节,宝宝活动量相对减少,饮水量可适当减少。 活动量:活动量较大的宝宝,身体代谢旺盛,水分消耗快,需要补充更多水分。比如活泼好动的宝宝比相对安静的宝宝每天可能多需要30-50毫升水。 奶粉浓度:如果奶粉冲调得过浓,宝宝摄入的水分相对减少,容易导致宝宝缺水,所以要按照奶粉包装上的正确冲调比例来冲泡奶粉,保证宝宝能从奶粉中获取合适的水分量。 特殊情况的饮水量调整 患病时:若宝宝患有发热、腹泻等疾病时,水分丢失增多,需要增加饮水量。例如宝宝发热时,每升高1℃,每千克体重需要多补充10-15毫升水;腹泻时,除了正常的饮水量外,还需要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来预防脱水,口服补液盐的补充量需要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遵医嘱进行调整。 早产儿:早产儿的肾脏功能更不成熟,对水分的调节能力更差,需要根据其体重、日龄等因素精细调整饮水量,一般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水分摄入方案,通常会比足月儿更谨慎地控制和调整饮水量,以避免出现水中毒或脱水等情况。 总之,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环境、活动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宝宝的饮水量,保证宝宝水分摄入充足又不过量,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2025-10-21 12:57:53
  • 新生儿湿肺要住院几天

    新生儿湿肺住院时间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等因素影响,一般支持治疗、观察监测等可影响住院时间,特殊人群(新生儿)护理、喂养等注意事项也与住院时间关联,多数患儿住院2-5天左右,病情轻、治疗恢复顺利等可缩短住院时间,护理不当、喂养不佳等可能延长住院时间。 病情严重程度:如果新生儿湿肺症状较轻,仅有轻微呼吸急促等表现,通常住院时间较短,可能2-3天即可出院;若病情相对较重,出现较明显的呼吸困难、青紫等情况,住院时间会相应延长,可能需要4-5天甚至更久。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症状较轻的新生儿湿肺患儿住院时间在3天内,而约30%病情稍重的患儿住院时间会超过4天。 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恢复顺利的患儿,住院时间往往较短。比如经过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后,患儿呼吸很快恢复平稳,血气分析等指标迅速改善,那么住院时间就会提前。反之,如果治疗效果不佳,住院时间则会延长。 新生儿湿肺的一般治疗及对住院时间的影响 一般支持治疗:新生儿湿肺主要是进行一般支持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让新生儿侧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等。同时,给予吸氧等对症处理。如果通过这些支持治疗,新生儿的呼吸状况能较快改善,一般住院时间就会缩短。例如,及时有效的吸氧可以迅速纠正新生儿的低氧状态,促进病情恢复,从而使住院时间提前。 观察与监测:住院期间需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各项指标稳定,没有出现并发症等情况,也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比如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呼吸频率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可以尽早安排出院。 特殊人群(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对住院时间的关联 护理方面:新生儿皮肤娇嫩,在住院期间要注意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发生尿布疹等皮肤问题。同时,要注意保暖,维持新生儿体温在正常范围(36-37.3℃左右),因为体温异常可能会影响病情恢复,进而影响住院时间。例如,新生儿体温过低可能会导致呼吸、循环等功能受到影响,需要额外的保暖措施来维持体温稳定,这可能会使住院时间延长。 喂养方面:要保证新生儿合理喂养,对于能进食的新生儿,要按需喂养,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促进身体恢复。如果喂养不当导致新生儿出现腹胀、呕吐等情况,可能会影响病情观察和治疗,从而延长住院时间。比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要注意喂养姿势正确,避免呛奶,若出现呛奶导致呼吸暂时受影响,就需要暂停喂养并进行观察处理,可能会使住院时间稍有延长。

    2025-10-21 12:57:07
  • 小孩手被猫抓破怎么办

    小孩手被猫抓破后,要立即清洗消毒伤口,评估猫健康状况和伤口分级,尽快就医,低龄儿童和有基础病史儿童有特殊注意事项,医生会综合判断是否注射狂犬病疫苗等进行处理。 一、立即处理伤口 1.清洗伤口:小孩手被猫抓破后,应立即用流动的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液)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这能有效清除伤口处可能存在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为肥皂水的碱性环境不利于病毒存活,长时间冲洗可最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 2.消毒伤口:冲洗完后,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碘伏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能进一步降低伤口感染的可能性。消毒时要注意由伤口中心向周围轻轻涂抹,避免污染伤口内部。 二、评估暴露风险 1.判断猫的健康状况:需要了解抓伤人的猫是否接种过狂犬病疫苗。如果猫按时接种了狂犬病疫苗,那么小孩感染狂犬病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猫未接种疫苗,或者无法确定其疫苗接种情况,就需要高度重视。因为未接种疫苗的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性较大。 2.伤口分级评估:根据伤口的深浅、出血情况等进行分级。如果是轻度抓伤,仅为皮肤表面轻微破损、少量出血;如果是重度抓伤,可能伤口较深、出血较多,甚至累及皮下组织等。不同分级的伤口后续处理有所不同,重度抓伤往往需要更积极的医疗干预。 三、及时就医 1.就诊时间:应尽快带小孩前往医院就诊。一般来说,即使伤口看起来不严重,也建议在24小时内就医,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可长可短,尽早评估和处理能最大程度保障小孩健康。 2.医院处理:医生会进一步详细检查伤口情况,根据猫的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伤口分级等综合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必要时可能还会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等。例如,如果猫未接种疫苗且伤口较深、分级较高,通常需要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来提供即时的被动免疫保护。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低龄儿童:低龄儿童在处理伤口和就医过程中可能会比较抗拒,家长要尽量保持冷静,温柔安抚小孩。在清洗和消毒伤口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引起小孩过度疼痛和恐惧。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的疫苗注射等处理,因为低龄儿童感染狂犬病后病情发展可能更迅速,所以及时规范的医疗干预至关重要。 2.有基础病史儿童:如果小孩本身有免疫系统疾病等基础病史,那么被猫抓伤后感染的风险可能更高,而且后续的医疗处理需要更加谨慎。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会充分考虑基础病史对疫苗接种等的影响,家长要如实向医生告知小孩的基础病史情况,以便医生制定更合适的诊疗计划。

    2025-10-21 12:56:25
  • 轻度自闭症的临床表现

    轻度自闭症在社交交流、语言沟通、重复刻板行为、兴趣狭隘方面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家族病史影响各有表现,社交交流上婴幼儿期对亲人呼唤缺回应、幼儿期少与同龄儿童互动等;语言沟通有发育迟缓、内容单调等;重复刻板行为各年龄段形式不同;兴趣狭隘从早期就有对特定事物专注难转移等情况,有家族病史者相关表现风险更高或更易出现。 病史相关:若患儿有家族自闭症遗传病史,在社交交流方面可能更早出现一些苗头,但早期可能较难察觉,需要家长密切关注孩子与他人的互动模式。 语言沟通方面 年龄因素影响:在语言发育阶段,轻度自闭症儿童可能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情况,比如正常儿童1岁左右开始说简单词汇,而轻度自闭症儿童可能到2-3岁才开始有简单词汇,或者语言发展偏离正常轨迹,如语言内容单调,往往重复一些固定的话语,而不是根据情境进行灵活表达。性别差异不明显,生活方式中如果孩子接触语言环境较少,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语言沟通能力的发展。研究显示,轻度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往往不同步,理解能力可能相对较好,但表达能力明显受限。 病史相关:有自闭症家族病史的儿童,在语言沟通方面出现异常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早期进行语言发展的监测。 重复刻板行为方面 年龄因素影响: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重复刻板行为,但不同年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幼儿期可能表现为反复拍手、摇晃身体等动作;学龄期可能出现反复排列物品、重复特定的口头禅等行为。性别上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中如果孩子生活环境单调,可能会使重复刻板行为更易出现。例如有研究发现,轻度自闭症儿童会持续进行某种无意义的重复动作,每天都会重复相同的行为模式。 病史相关:有自闭症遗传病史的儿童,出现重复刻板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家长需留意孩子日常行为中是否有异常的重复刻板表现。 兴趣狭隘方面 年龄因素影响:从儿童早期开始就可能表现出对特定事物的狭隘兴趣,比如只对某一种类型的玩具(如旋转的玩具)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非常专注,很难转移到其他事物上。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兴趣狭隘可能会相对固定,比如只热衷于观看特定的动画片、只喜欢收集某一类物品等。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中如果孩子接触的事物范围有限,会强化这种兴趣狭隘的表现。相关研究指出,轻度自闭症儿童的兴趣往往局限于非常狭窄的领域,并且对这些领域的专注程度远超正常儿童。 病史相关:家族中有自闭症病史的儿童更容易出现兴趣狭隘的情况,要密切观察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范围。

    2025-10-21 12:55:2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