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竹颖,女,主任医师,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主任,198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198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2003年在澳大利亚悉尼皇家妇产医院新生儿护理中心注册培训。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专业工作30年,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咨询。展开
个人擅长
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展开
  • 小儿夜间发烧怎么办

    关于小儿夜间发烧的观察评估、非药物降温、及时就医情况及后续护理要点如下:需密切监测小儿体温及一般状况,通过调整环境、松散衣物、温水擦拭、贴退热贴等非药物降温;体温超38.5℃、有严重伴随症状或特殊人群需及时就医;后续要保证休息、补充水分、调整饮食。 一、观察与评估 1.体温监测:使用体温计密切监测小儿体温,可选择腋下、口腔或直肠测温,不同部位测温有其正常范围,腋下测温正常范围通常是36℃~37℃,口腔测温正常范围在36.3℃~37.2℃,直肠测温正常范围稍高,为36.5℃~37.7℃。通过频繁监测能了解体温变化趋势。 2.一般状况观察:留意小儿精神状态,若精神尚可,可能病情相对较轻;若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等,需高度重视。同时观察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腹泻等,有助于初步判断发热原因。 二、非药物降温措施 1.调整环境:保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5℃,湿度50%~60%。可适当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小儿直接吹冷风。 2.松散衣物:给小儿穿着宽松、轻薄的衣物,利于散热,不要包裹过紧,影响体温散发。 3.物理降温 温水擦拭:用32℃~34℃的温水擦拭小儿身体,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每次擦拭10~15分钟,通过水分蒸发帮助散热。但要注意,若小儿寒战、面色苍白时应停止擦拭。 退热贴:将退热贴贴在小儿额头,利用凝胶中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起到降温作用,可每隔4~6小时更换一次。 三、及时就医情况 1.体温情况:若小儿体温超过38.5℃,经上述非药物降温措施后体温仍无明显下降趋势;或体温持续升高,短时间内体温波动较大等。 2.伴随症状严重程度:若小儿出现频繁呕吐、剧烈咳嗽、头痛剧烈、抽搐、皮疹广泛等严重伴随症状时,不管体温高低都应及时就医。 3.特殊人群情况:对于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夜间发烧,由于婴儿免疫系统较弱,病情变化快,需格外谨慎,应立即就医。而较大儿童但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出现夜间发烧也应及时就诊,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因发热而加重。 四、后续护理要点 1.保证休息:让小儿多休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2.补充水分:鼓励小儿适量饮水,防止发热引起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 3.饮食调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营养摄入同时减轻胃肠负担。

    2025-10-21 12:50:46
  • 八个月宝宝晚上睡觉老翻身还哭怎么回事

    八个月宝宝晚上睡觉老翻身还哭可能由环境因素(温度不适、光线过亮)、饮食因素(饥饿、过饱)、身体不适(皮肤问题、出牙不适、其他身体不适)、睡眠习惯问题(白天睡眠过多、睡眠规律被打乱)引起,家长先检查调整睡眠环境、饮食等,调整后仍频繁出现建议就医,照顾时要细心关注宝宝细微变化。 光线过亮:即使是夜间,若睡眠环境光线过亮,也可能干扰宝宝的睡眠周期,导致宝宝翻身哭闹。宝宝需要相对黑暗安静的环境来保障良好睡眠。 饮食因素 饥饿:八个月宝宝胃容量较小,夜间可能因饥饿而醒来。若宝宝晚餐摄入不足,夜间就会出现翻身哭闹的情况。一般来说,八个月宝宝夜间可能需要1-2次喂养,但具体也存在个体差异。 过饱:宝宝晚餐进食过多或睡前吃得过饱,会引起肠胃不适,出现腹胀、腹痛等情况,进而导致夜间翻身哭闹。 身体不适 皮肤问题:宝宝皮肤娇嫩,若夜间出汗较多,汗液刺激皮肤可能引起瘙痒,导致宝宝翻身哭闹。例如长湿疹时,皮肤会有瘙痒感,宝宝会通过翻身等动作来缓解局部不适。另外,若宝宝被蚊虫叮咬,局部皮肤会有瘙痒、红肿等不适,也会影响睡眠。 出牙不适:八个月左右宝宝可能处于出牙期,出牙时牙龈会有肿痛、瘙痒等不适感觉,宝宝会通过翻身、哭闹等来表达不适。 其他身体不适:宝宝可能因感冒、鼻塞等原因导致呼吸不畅,夜间会频繁翻身哭闹;或者存在肠胀气等情况,也会让宝宝身体不适而影响睡眠。 睡眠习惯问题 白天睡眠过多:如果八个月宝宝白天睡眠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导致夜间容易翻身哭闹。一般来说,八个月宝宝白天可安排2-3次小睡,每次时长不宜过长。 睡眠规律被打乱:比如白天带宝宝外出活动过于频繁、更换睡眠环境等,都可能打乱宝宝的睡眠规律,使其夜间睡觉不踏实,出现翻身哭闹的情况。 对于八个月宝宝晚上睡觉老翻身还哭的情况,家长首先要检查睡眠环境是否适宜,调整室温至22-25℃左右,保持环境安静黑暗。然后观察宝宝饮食情况,保证宝宝晚餐摄入适量且睡前不宜过饱。接着检查宝宝身体状况,查看皮肤是否有异常、是否出牙等。若宝宝身体无明显不适,再考虑睡眠习惯问题,调整宝宝白天的睡眠安排等。如果经过调整后宝宝仍频繁出现晚上睡觉老翻身还哭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照顾八个月宝宝时要格外细心,关注宝宝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因为宝宝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任何不适都可能影响其健康成长。

    2025-10-21 12:50:05
  • 小孩脑炎的治疗方法

    脑炎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卧床休息、监测体征等)、对症治疗(控制惊厥、降颅内压)、病因治疗(病毒性、细菌性及其他病原体脑炎分别针对性用药)、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进行康复及抗癫痫等),并对婴幼儿和儿童有特殊人群提示。 一、一般治疗 脑炎患儿需卧床休息,保持病房安静、空气流通。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以及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神经系统体征。 二、对症治疗 1.控制惊厥:若患儿出现惊厥,可使用抗惊厥药物,如地西泮等,及时控制惊厥发作,防止因惊厥导致缺氧加重脑损伤。 2.降低颅内压:对于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情况,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三、病因治疗 1.病毒性脑炎: 目前对于大多数病毒性脑炎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是进行支持对症治疗。但对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可早期使用阿昔洛韦进行抗病毒治疗,该药物能抑制病毒DNA合成,对单纯疱疹病毒有较好的疗效。 2.细菌性脑炎: 应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例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可选用青霉素等抗生素;脑膜炎奈瑟菌脑膜炎可选用青霉素、头孢曲松等抗生素。早期、足量、足疗程应用抗生素是关键,以迅速控制颅内感染。 3.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脑炎: 如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脑炎,需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进行抗结核治疗,治疗疗程较长,一般需9-12个月,要遵循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的原则。 四、康复治疗 脑炎患儿在病情稳定后,可能会遗留一些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减退、肢体运动障碍、癫痫等。此时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包括康复训练(如肢体的运动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物理治疗(如针灸、按摩等)等,以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存在癫痫的患儿,需要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并定期复查调整药物。 特殊人群提示 婴幼儿:婴幼儿脑炎病情变化较快,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由于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使用药物时需特别谨慎,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明显损害的药物。 儿童: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以利于身体恢复。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要鼓励患儿积极配合训练,家长要给予耐心和支持。同时,要避免患儿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

    2025-10-21 12:48:38
  • 婴儿肚子胀气如何快速消除

    缓解婴儿肚子胀气可通过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按摩,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促肠道蠕动排气体)、飞机抱(让宝宝趴在手臂呈飞机状,每次2-5分钟,借重力排胃内气体)、保暖(给腹部适当增衣或用38-40℃温水袋热敷,促血液循环缓肠道痉挛)、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妈妈避易产气食物且保证宝宝正确含接乳头,人工喂养选合适奶嘴、喂奶后及时拍嗝),操作要轻柔,若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一、腹部按摩 1.操作方法:家长洗净双手后,以宝宝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呈顺时针方向按摩宝宝腹部。 2.原理及作用: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宝宝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一般每次按摩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对于婴儿来说,适当的腹部按摩能有效缓解肚子胀气情况,因为婴儿肠道功能正在发育,按摩有助于调节肠道运动。 二、飞机抱 1.操作方法:让宝宝趴在家长的手臂上,家长的手臂呈飞机状,托住宝宝的胸部和腹部。 2.原理及作用:这种姿势可以利用重力帮助宝宝排出胃内的气体,一般每次保持2-5分钟。飞机抱对于缓解婴儿肚子胀气有较好效果,因为改变了宝宝的体位,使气体更容易排出,尤其适用于因吃奶时吸入过多空气导致胀气的婴儿。 三、保暖措施 1.具体做法:注意给婴儿腹部保暖,可适当增加衣物或使用温水袋(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38-40℃左右)热敷腹部,但要注意避免烫伤婴儿。 2.原理及作用:腹部温暖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肠道痉挛,从而减轻胀气。婴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腹部着凉容易加重胀气情况,所以做好保暖能有效改善肚子胀气状况。 四、调整喂养方式 1.母乳喂养注意事项: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等,以免通过母乳传递给婴儿导致胀气。同时,要确保宝宝正确含接乳头,避免吸入过多空气。 2.人工喂养注意事项:如果是人工喂养,要注意奶瓶的奶嘴大小要合适,喂奶时要让奶嘴充满奶液,避免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喂完奶后要及时给宝宝拍嗝,将宝宝竖抱,头部靠在家长肩上,轻轻拍打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内气体。 特殊人群(婴儿)温馨提示 婴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在采取上述方法缓解肚子胀气时要特别小心。操作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对婴儿造成伤害。如果婴儿肚子胀气情况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呕吐、精神差等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排除肠梗阻等严重疾病的可能。

    2025-10-21 12:48:04
  • 维生素e小孩子能吃吗

    正常健康且饮食均衡的小孩子通常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E,而早产儿、有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儿童等特殊情况可能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低龄儿童不宜随意用维生素E补充剂,患特定疾病儿童用维生素E需遵医嘱;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但正常饮食能满足需求时不必额外补充,过量摄入会有胃肠道不适、影响血液凝固等风险,要遵循科学原则避免过量摄入。 一、正常健康状况下小孩子能否吃维生素E及相关情况 (一)正常饮食能满足需求时 对于健康且饮食均衡的小孩子,通常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E。因为日常的食物中,如植物油、坚果、绿色蔬菜等已经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E。例如,每100克杏仁中约含有24.06毫克维生素E,正常摄入杏仁等坚果以及均衡的膳食可保证维生素E的摄取。 (二)需要额外补充的情况 当小孩子存在某些特殊情况时可能需要补充维生素E,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比如早产儿,由于其体内维生素E储备不足,可能需要补充;还有吸收不良综合征的儿童,因为肠道对维生素E的吸收存在障碍,也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E来满足身体需求。 二、特殊人群(如不同年龄段、有特殊病史等)使用维生素E的注意事项 (一)低龄儿童 低龄儿童(尤其是婴幼儿)不建议自行随意使用维生素E补充剂。因为低龄儿童的身体代谢和器官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过量摄入维生素E可能会带来不良影响。例如,过量的维生素E可能会影响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代谢,干扰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有特定病史的儿童 如果小孩子患有某些疾病,如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等,在使用维生素E时需要格外谨慎,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因为维生素E的使用可能会对这类疾病的病情产生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权衡是否需要补充以及补充的剂量等。 三、维生素E补充的科学依据与过量风险 (一)科学依据 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一定作用,如保护细胞膜免受氧化损伤等。但这些作用在正常饮食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人体自身可以通过正常的代谢和营养摄取来实现,并非必须额外通过补充剂来获取。 (二)过量风险 如果小孩子过量摄入维生素E,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例如,长期过量摄入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腹泻等;还可能影响血液凝固功能,增加出血的风险等。所以,无论是正常健康的小孩子还是有特殊情况需要补充的小孩子,都要严格遵循科学的使用原则,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E。

    2025-10-21 12:47: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