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颖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竹颖,女,主任医师,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主任,198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1989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儿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2年-2003年在澳大利亚悉尼皇家妇产医院新生儿护理中心注册培训。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专业工作30年,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咨询。展开
个人擅长
新生儿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常见病的治疗,擅长新生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展开
  • 宝宝头总是爱偏向一侧是怎么回事

    宝宝头总是爱偏向一侧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导致。生理性因素包括睡眠姿势影响和习惯性动作;病理性因素有斜颈(分肌性斜颈和骨性斜颈)、视力问题、脑部病变等,发现后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生理性因素可通过调整纠正,病理性因素需遵医嘱治疗,日常要多观察宝宝头部姿势变化。 习惯性动作:宝宝在观察周围事物时,可能会习惯性地将头偏向某一侧,比如总是盯着房间一侧的玩具或光线等,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头偏向一侧的习惯。 病理性因素 斜颈 肌性斜颈:多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短缩引起。在宝宝出生后可发现一侧胸锁乳突肌有肿块,随着宝宝长大,肿块会逐渐变硬,导致宝宝头偏向患侧,面部转向健侧。例如,宝宝出生后1-2周可发现颈部有硬结,头常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 骨性斜颈:是由颈椎发育异常导致,如颈椎半椎体、齿状突畸形等。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但也会导致宝宝头总是偏向一侧,并且可能伴有颈部活动受限等表现,通过X线等检查可发现颈椎的骨性异常。 视力问题:如果宝宝一侧眼睛存在先天性白内障、斜视等问题,会因为视物不清而总是将头偏向能够更好视物的一侧。例如,一侧眼睛有斜视的宝宝,为了看清物体,会不自觉地调整头部位置,使双眼能够更好地注视目标,从而出现头偏向一侧的情况。 脑部病变:如脑部肿瘤、先天性脑积水等,虽然相对少见,但也可能影响宝宝颈部肌肉的平衡和协调,导致头偏向一侧。不过这类情况通常还会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呕吐、发育迟缓、抽搐等。 当发现宝宝头总是爱偏向一侧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原因,并根据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是生理性因素导致,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宝宝的睡眠姿势、改变宝宝观察事物的环境等方式来纠正;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导致,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婴幼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宝宝头部姿势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2025-10-22 10:49:32
  • 婴儿大便呈现绿色是怎么回事

    婴儿绿色大便成因有:正常生理现象因母乳中乳糖致月龄小消化不完善婴儿肠道蠕动快使胆红素未完全转化;配方奶粉因素因其中铁含量高未吸收铁经肠道细菌氧化改变大便颜色;腹部着凉因婴儿体温调节弱腹部保暖不当致肠道蠕动加快胆汁排出快使胆红素未充分转化;饥饿性腹泻因进食不足肠道饥饿反射性加快蠕动致胆汁过早排出;若伴腹泻呕吐发热等异常则可能是肠道感染等病理情况需及时就医。 一、正常生理现象导致的绿色大便 母乳喂养的婴儿较易出现大便绿色情况,因母乳中富含乳糖,婴儿肠道对乳糖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前奶中乳糖含量高,婴儿若摄入前奶较多,肠道蠕动相对较快,胆汁中的胆红素尚未完全转化为粪胆原便排出体外,从而使大便呈现绿色,此为常见正常现象,多见于月龄较小、消化功能尚不完善的母乳喂养婴儿,与婴儿自身消化特点密切相关。 二、配方奶粉因素导致的绿色大便 配方奶粉中含铁量较高,婴儿胃肠道对铁的吸收有限,未被吸收的铁经肠道内细菌作用发生氧化反应,就会使大便呈现绿色,这是由于配方奶粉的成分特性所致,当婴儿食用配方奶粉时,多余的铁经氧化后改变了大便颜色。 三、腹部着凉引发的绿色大便 婴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弱,若腹部保暖不当导致腹部着凉,会使肠道蠕动加快,胆汁排出速度相应增快,胆红素未充分转化就排出体外,进而出现大便绿色的情况,这与婴儿腹部保暖状况直接相关,需注意婴儿腹部的温度保持。 四、饥饿性腹泻导致的绿色大便 当婴儿进食不足时,肠道处于饥饿状态,会反射性地加快蠕动,胆汁过早排出,使得大便呈现绿色,此情况与婴儿的进食量密切相关,家长需关注婴儿的喂养量是否充足。 五、病理情况导致的绿色大便 若婴儿大便绿色同时伴有腹泻、呕吐、发热等异常症状,可能是肠道感染等病理情况引起。肠道感染会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及蠕动功能,导致大便颜色改变并伴随其他不适症状,此时需及时带婴儿就医,因为病理情况可能对婴儿健康产生不利影响,需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2025-10-22 10:49:02
  • 宝宝完全不愿意吃奶是何原因

    宝宝不愿吃奶可能由生理因素中3-6个月左右的厌奶期(因感官发育完善易被外界干扰)及出牙期牙龈肿痛瘙痒致不愿吃奶、口腔问题中溃疡疱疹等刺激病变部位疼痛抗拒吃奶、胃肠道问题中消化不良(进食过多腹胀腹痛)、积食(肠胃负担重无饥饿感)、环境因素中喂奶时周围嘈杂分散注意力、疾病因素中感冒肺炎等全身性疾病致身体不适食欲下降等因素导致。 一、生理因素导致宝宝不愿吃奶 (一)厌奶期 宝宝在3-6个月左右可能会出现厌奶期,此阶段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随着宝宝感官发育逐渐完善,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度增加,可能会在吃奶时容易被外界干扰,从而出现暂时不愿意吃奶的情况,一般持续时间不会过长,宝宝精神状态通常较好。 (二)出牙期影响 宝宝出牙时,牙龈会出现肿痛、瘙痒等不适症状,在吃奶过程中,奶嘴或乳头接触牙龈会加重这种不适感,导致宝宝不愿意吃奶。 二、口腔问题引发宝宝不愿吃奶 宝宝口腔内如果存在溃疡、疱疹等问题,吃奶时会刺激病变部位,引起疼痛,进而使宝宝抗拒吃奶。例如疱疹性口腔炎,宝宝口腔内会出现疱疹,吃奶时疼痛明显,导致完全不愿意吃奶。 三、胃肠道问题致使宝宝不愿吃奶 (一)消化不良 宝宝胃肠道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如果一次性进食过多,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腹痛等不适,从而影响食欲,导致不愿意吃奶。 (二)积食 长时间积食会使宝宝肠胃负担加重,胃肠蠕动减慢,宝宝会感觉腹部胀满,没有饥饿感,进而完全不愿意吃奶。 四、环境因素造成宝宝不愿吃奶 喂奶时周围环境过于嘈杂,宝宝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无法专注于吃奶,从而出现不愿意吃奶的情况。例如周围有较大的声响、多人交谈等,都会干扰宝宝吃奶。 五、疾病因素导致宝宝不愿吃奶 (一)全身性疾病 像感冒、肺炎等全身性疾病,会影响宝宝的整体身体状况,导致宝宝身体不适,食欲下降,出现完全不愿意吃奶的情况。例如肺炎宝宝可能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同时食欲明显减退。

    2025-10-22 10:48:04
  • 20个月男孩标准身高体重是什么

    20个月男孩身高均值约84.3-91.0厘米,受遗传、营养、睡眠等因素影响;体重均值约10.3-13.7千克,与饮食、运动、疾病等相关,若身高体重明显偏离标准范围需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20个月男孩身高均值约84.3-91.0厘米,受遗传、营养、睡眠等因素影响;体重均值约10.3-13.7千克,与饮食、运动、疾病等相关,若身高体重明显偏离标准范围需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一、身高标准 20个月男孩的身高存在一定的正常范围,一般来说,根据相关儿童生长发育标准,20个月男孩的身高均值大约在84.3~91.0厘米之间。身高的增长受到多种因素影响,遗传因素是重要的一方面,如果父母身高较高,孩子通常有更高的生长潜力;营养状况也至关重要,充足的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能保障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此外,良好的睡眠也对身高有影响,因为生长激素在睡眠中分泌旺盛,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高的增长。 二、体重标准 20个月男孩的体重均值大概在10.3~13.7千克左右。体重的增长同样与多种因素相关,合理的饮食是关键,均衡的膳食能提供孩子生长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成分,若孩子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体重异常;运动情况也有影响,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食欲,从而促进体重的正常增长;疾病因素也可能干扰体重,如果孩子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导致体重偏离正常范围。 特殊人群方面,对于20个月的男孩,如果身高体重明显偏离上述标准范围,需要引起重视。比如身高明显低于正常范围较多,可能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等内分泌问题,或者是否有慢性疾病影响生长;体重过轻可能提示营养不良等情况,需要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充足;体重过重则要注意是否存在过度喂养、缺乏运动等问题,要引导孩子保持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以促进其生长发育在正常轨道上进行。

    2025-10-22 10:47:13
  • 2岁婴儿感染艾滋病怎么治疗

    2岁婴儿感染艾滋病应尽早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并采用适合儿童的方案以抑制病毒、重建免疫,选药需考量儿科生理特性,治疗中要密切监测并调整方案,还需定期随访、提供营养支持与家庭护理指导,同时关注婴儿特殊人群特点及给家庭人文关怀。 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早期启动 对于2岁婴儿感染艾滋病,应尽早开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依据相关医学指南,需采用适合儿童的抗反转录病毒药物方案,其核心目标是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复制,重建免疫功能,降低机会性感染及死亡率。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婴儿的病毒载量、免疫细胞计数(如CD4+T淋巴细胞计数)、生长发育指标等,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 二、药物选择遵循儿科特点 由于婴儿肝、肾等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药物选择需充分考量其生理特性,遵循儿科用药安全性原则。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选用需依据婴儿具体感染状况、药物代谢特点等综合确定,确保在有效抑制病毒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综合医疗支持与家庭护理 1.定期随访:需安排婴儿定期进行医学随访,包括病毒学、免疫学及生长发育评估等,以便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调整干预措施。 2.营养支持:保证婴儿获得充足且合理的营养供给,因HIV感染可能影响婴儿生长,合理营养对维持其免疫功能及促进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家庭护理指导:向患儿家庭提供专业护理指导,涵盖日常照护、避免继发感染措施等,强调家庭在婴儿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支持作用,提升家庭照护能力与依从性。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作为特殊人群,在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其生理及心理特点。要避免因药物不良反应对婴儿造成额外伤害,严格遵循儿科用药禁忌,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手段改善相关症状时,也需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同时,给予患儿家庭充分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支持,帮助家庭应对照顾感染HIV婴儿的挑战,营造有利于婴儿康复的家庭环境。

    2025-10-22 10:46:3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