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粉灵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卵圆孔未闭、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范粉灵,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及肺高压多学科诊疗中心,主要从事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是周围血管疾病、肺血管疾病、肺高压及心源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及药物和介入治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CEPP),Human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AHA),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医学教育杂志等国内外杂志的评审专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卵圆孔未闭、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展开
  • 大量的心包积液治疗方法是什么

    大量的心包积液可以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改善患者的症状。 1、一般治疗 嘱患者卧床休息,严密监测血压、呼吸、心率等基础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给予高蛋白、低盐低脂饮食,禁止摄入辛辣油腻食物。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秋水仙碱片等药物,有助于促进积液吸收,改善患者的症状。 3、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心包穿刺及引流术治疗,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患者的症状。

    2025-04-01 13:40:40
  • b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点

    b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有P-R间期缩短至0.12秒以下、有呈负向出现在QRS波群起始部的δ波、QRS波群时限延长至0.11秒以上、有继发性ST-T改变等特点,儿童患者基本相似,老年患者需结合基础心脏情况,特殊生活方式患者不直接影响其特点,有相关病史患者需考虑手术等对其表现的影响。 P-R间期缩短:正常P-R间期为0.12-0.20秒,而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P-R间期缩短至0.12秒以下。这是因为存在房室旁路,使心房激动提前传导至心室,导致P-R间期缩短。 δ波出现:δ波是预激综合征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在b型预激综合征中,δ波呈负向,出现在QRS波群起始部。δ波的产生是由于旁路提前激动心室肌,造成心室除极的初始向量异常。 QRS波群增宽:QRS波群时限延长至0.11秒以上。这是因为除了正常的房室传导途径下传的激动外,还有旁路传导的激动,导致心室除极时间延长。 继发性ST-T改变:ST段呈继发性改变,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T波也常呈继发性改变,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这种ST-T改变是由于心室除极顺序异常引起的继发性复极改变。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心脏结构和电生理特点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b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基本相似。在老年患者中,心电图的解读需要结合其基础心脏情况,因为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其他心脏疾病,如冠心病等,可能会影响心电图的表现,但b型预激综合征本身的心电图特点还是以P-R间期缩短、δ波、QRS波群增宽及继发性ST-T改变为主。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一般不直接影响b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但需要结合这些生活方式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脏状况。对于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心脏手术史等,需要考虑手术对旁路等结构的影响,从而影响心电图表现。

    2025-07-24 12:33:23
  • 高血压如何分级

    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分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分级是评估高血压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治疗需采取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血压和控制其他疾病等综合措施。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可分为1级、2级和3级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的分级是基于血压的测量值,但血压只是评估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一个方面。医生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如心脏、肾脏、脑血管等)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等,来综合判断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高血压患者,无论血压分级如何,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减轻体重、保持心理平衡等。 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改变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降压药物。降压药物的种类有很多,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 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控制其他疾病: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需要积极控制这些疾病,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总之,高血压的分级是评估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高血压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您有高血压或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2025-07-24 12:31:28
  • 高血压三级严重吗

    高血压三级是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和治疗。其血压较高,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治疗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遵循治疗建议并定期复诊。特殊人群可能需要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定义和分级: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根据血压的数值和其他因素,高血压被分为不同级别,三级高血压表示血压较高,需要特别关注和治疗。 高血压三级的收缩压(最高血压值)通常在180mmHg或以上,舒张压(最低血压值)通常在110mmHg或以上。 2.症状和风险: 高血压三级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长期高血压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脏病发作、中风、心力衰竭、肾脏疾病等。 其他可能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鼻出血、视力模糊等,但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只出现在高血压三级。 3.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改变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减少盐的摄入、戒烟限酒等。 药物治疗通常是必要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定期复诊非常重要。 4.并发症风险: 高血压三级患者患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额外的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功能检查等,以评估心脏和肾脏的功能。 5.特殊人群: 老年人、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或特定人群可能需要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怀孕期间的高血压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它可能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产生影响。 总之,高血压三级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来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随访和检查。如果对高血压三级的治疗或管理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建议。

    2025-07-24 12:29:21
  • 硝苯地平

    硝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其作用机制是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面部潮红、心悸、踝部水肿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对硝苯地平过敏者禁用。 1.硝苯地平的作用机制 硝苯地平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荷。 2.硝苯地平的适应症 硝苯地平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 3.硝苯地平的用法用量 硝苯地平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成人每次口服5-10mg,每日3次;儿童的用量需根据体重计算,一般每次0.2-0.3mg/kg,每日3次。 4.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 硝苯地平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痛、面部潮红、心悸、踝部水肿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严重不良反应。 5.硝苯地平的注意事项 硝苯地平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服用硝苯地平期间,应避免食用葡萄柚,以免影响药效。 硝苯地平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因此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休息,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硝苯地平。 对硝苯地平过敏者禁用。 总之,硝苯地平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系统药物,具有良好的降压和抗心绞痛作用。在使用硝苯平时,应注意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应定期监测血压、心电图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5-07-24 12:25:48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