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粉灵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卵圆孔未闭、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范粉灵,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及肺高压多学科诊疗中心,主要从事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是周围血管疾病、肺血管疾病、肺高压及心源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及药物和介入治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CEPP),Human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AHA),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医学教育杂志等国内外杂志的评审专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卵圆孔未闭、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展开
  • 血脂高能喝纯牛奶吗

    血脂高可适量喝纯牛奶,纯牛奶含营养成分但血脂高者选低脂或脱脂奶为宜,不同人群饮用有建议,一般成年人控量300ml左右,儿童按需求遵指导,老年结合自身状况选低脂或脱脂奶并兼顾其他疾病影响。 1.纯牛奶的营养成分与血脂影响 纯牛奶富含蛋白质、钙等营养成分。其中,牛奶中的脂肪主要是乳脂肪,其脂肪酸组成相对健康,饱和脂肪酸含量并非极高。正常血脂人群每天适量饮用纯牛奶(约300ml)一般不会对血脂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对于血脂高的人群,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可能更为合适,因为低脂或脱脂牛奶降低了脂肪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从而更有利于血脂的控制。例如,有研究表明,长期适量饮用低脂牛奶的人群,其血液中胆固醇水平相对更易维持在较好的范围。 从蛋白质角度看,牛奶中的优质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代谢功能。对于血脂高的人来说,保证充足优质蛋白质摄入有助于维持身体的营养平衡,对整体健康状况的维持有积极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血脂高的人同时合并有肾脏疾病等特殊情况,则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牛奶的摄入量,因为过量蛋白质摄入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 2.不同人群的饮用建议 一般成年人血脂高者:可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每天饮用量控制在300ml左右较为适宜。在饮用时间上,可选择在早餐时搭配面包等一起饮用,这样既能补充营养,又不会对血脂造成过大波动。同时,要注意整体饮食的均衡,除了牛奶,还应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保持低油、低盐、低糖的饮食模式。 儿童血脂高者:儿童血脂高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选择低脂牛奶,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生长发育需求来调整饮用量。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但对于血脂高的儿童,要避免过度饮用全脂牛奶等脂肪含量高的奶制品。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除了牛奶的选择,还需关注其他食物中脂肪的摄入情况,确保儿童在满足生长发育营养需求的同时,控制血脂水平。 老年血脂高者:老年血脂高者饮用牛奶时同样建议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老年人的代谢功能相对减弱,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所以控制脂肪摄入很重要。可以将牛奶作为日常营养补充的一部分,每天适量饮用,同时要结合老年人的整体身体状况,如是否合并有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如果合并糖尿病,还需要考虑牛奶对血糖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饮用时间和饮用量,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2025-10-15 14:13:59
  • 测量心率脉率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测量心率脉率前让被测量者休息避免干扰,以桡动脉为例,测量者用并拢手指轻放搏动处计时,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成人正常60-100次/分钟,儿童不同年龄范围不同,老年人注意部位和轻柔,房颤等患者计时1分钟,按方法准确测量。 一、测量前准备 测量心率脉率前应让被测量者休息5-10分钟,避免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进食咖啡或浓茶等情况后立即测量,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心率脉率的准确性。对于儿童,要确保其情绪稳定,避免哭闹等情况干扰测量。 二、测量方法(以桡动脉为例) 1.手指选择 测量者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拢,指腹轻放在被测量者手腕掌侧远端桡动脉搏动处。要注意手指用力适中,以能清晰触及脉搏搏动为宜。 对于婴幼儿,可能选择肱动脉进行测量,同样用合适的手指触及肱动脉搏动。 2.计时 开始计时,一般计时30秒,然后将所测脉搏数乘以2,即为每分钟的心率脉率。如果心率脉率异常规整,也可以计时15秒,乘以4得到每分钟次数。例如计时30秒测得脉搏为40次,那么心率脉率就是80次/分钟。 对于儿童,由于其心率脉率本身相对较快且可能不太配合,计时要准确,可采用更稳妥的30秒计时方式后乘以2。 三、不同人群测量注意事项 1.成人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率脉率为60-100次/分钟,测量时按照上述方法准确操作即可。如果发现心率脉率异常,如过快(超过100次/分钟)或过慢(低于60次/分钟),需要再次测量核实。 2.儿童 不同年龄儿童心率脉率正常范围不同,新生儿心率脉率为120-140次/分钟,1岁以内为110-130次/分钟,2-3岁为100-120次/分钟,4-7岁为80-100次/分钟,8-14岁为70-90次/分钟。测量儿童心率脉率时要更加耐心,确保触及脉搏准确,因为儿童的脉搏可能相对较细,需要仔细操作。 3.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存在动脉硬化等情况,测量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部位,触及脉搏要轻柔准确。而且老年人的心率脉率也可能受到基础疾病影响,如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其心率脉率可能不稳定,测量时要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 4.特殊疾病患者 对于患有房颤等心律失常疾病的患者,由于心律不规整,不能以常规的30秒乘以2的方法测量,需要计时1分钟来准确测量心率脉率。同时,在测量这类患者心率脉率时,要注意自身防护,因为房颤患者可能存在血栓风险等,但测量操作本身主要是准确获取心率脉率数值。

    2025-10-15 14:12:34
  • 高血压能喝苹果醋饮料吗

    高血压患者可饮用苹果醋饮料,但它不能作为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饮用时一般高血压患者要选低糖或无糖且控量,特殊人群高血压患者如老年、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需依自身情况谨慎选择品种、控量,必要时咨询医生建议。 一、苹果醋饮料的成分与对血压的潜在影响 苹果醋饮料主要成分包括醋酸等。有一些研究表明,醋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血管功能等产生影响,但目前相关证据对于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直接、明确且稳定的影响还不十分确凿。从现有有限研究来看,单纯依靠苹果醋饮料来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作用并不突出。 二、高血压患者饮用苹果醋饮料的注意事项 1.对于一般高血压患者:如果高血压患者要饮用苹果醋饮料,需注意其可能含有的糖分等其他成分。部分苹果醋饮料为了口感会添加较多糖分,过量糖分摄入可能不利于血压控制,因为高糖饮食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等情况,而体重增加是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所以一般高血压患者饮用时应选择低糖或无糖的苹果醋饮料,并且控制饮用量,不宜大量饮用。 2.对于特殊人群高血压患者 老年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可能性较高,比如可能有糖尿病、肾脏疾病等。苹果醋饮料中的成分对老年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影响需要谨慎考量。由于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有所衰退,对物质的代谢等能力下降,饮用苹果醋饮料后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来代谢其中的成分,所以更要注意适量饮用,并且密切关注饮用后自身身体的反应,如有无胃肠道不适等情况。 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苹果醋饮料中的糖分对血糖的影响。因为苹果醋饮料即使是低糖或无糖,其中的其他成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血糖水平,而血压和血糖相互影响,血糖波动可能会间接影响血压的控制。所以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饮用苹果醋饮料时,要综合考虑对血糖和血压的双重影响,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和饮用。 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的肾脏对物质的排泄等功能异常,苹果醋饮料中的成分需要通过肾脏代谢,过量饮用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所以这类患者饮用苹果醋饮料时必须严格控制量,并且要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身肾脏功能情况来决定是否适合饮用以及饮用的量等。 总体而言,高血压患者可以饮用苹果醋饮料,但不能将其作为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而且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饮用的品种和控制饮用量,必要时咨询医生的专业建议。

    2025-10-15 14:11:47
  • 慢性心衰早期症状是什么

    慢性心衰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活动时出现、休息缓解,因运动时心脏负荷增加致肺淤血加重影响气体交换,不同年龄表现有别)、乏力(心输出量减少致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供氧不足、代谢障碍)、下肢水肿(早期双下肢踝部轻度水肿,下午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因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咳嗽咳痰(干咳或少量白色黏痰,肺淤血刺激呼吸道,平卧位回心血量增加致夜间咳嗽加重,吸烟史者可加重)、尿量减少(早期肾脏灌注不足致尿量减少,不同年龄表现不同)。 一、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慢性心衰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运动时心脏负荷增加,心功能不全导致肺淤血加重,影响气体交换。例如,患者在快走、爬楼梯等轻度活动后就会感到气促,需要停下来休息。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参与原本喜爱的奔跑、玩耍等活动;老年患者可能在日常的家务活动,如扫地、做饭时就出现呼吸困难。 二、乏力 患者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减退,心输出量减少,不能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供,导致肌肉等组织代谢障碍。无论男女,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原本能连续工作几个小时的人,现在工作一会儿就感觉疲惫不堪。 三、水肿 下肢水肿:早期可能表现为双下肢踝部的轻度水肿,尤其在下午活动后加重,休息一夜后可能会减轻。其原因是心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体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这种水肿情况。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水肿可能相对更明显一些。 四、咳嗽、咳痰 可能表现为干咳或少量白色黏痰。这是由于肺淤血刺激呼吸道引起的。在夜间睡眠时,平卧位使回心血量增加,肺淤血加重,可能会导致咳嗽加重,有的患者会在睡眠中被咳醒。对于有吸烟史的人群,可能会加重咳嗽、咳痰的症状,因为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影响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使得肺淤血时更易出现咳嗽、咳痰。 五、尿量减少 早期肾脏灌注不足,导致尿量减少。正常情况下,肾脏会根据身体的体液平衡调节尿量,当心衰时心输出量减少,肾脏血流减少,尿液生成就会相应减少。不同年龄的人,尿量减少的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在日常排尿次数较以往减少,而成人可能会发现每天的尿量比平时明显变少。

    2025-10-15 14:11:03
  • 心肌梗塞的症状

    心肌梗塞的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乏力、心悸、焦虑恐惧等,不典型症状及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怀疑心肌梗塞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包括溶栓、PCI、CABG等,治疗后患者需注意休息、饮食、戒烟、控制危险因素并定期复查。 1.胸痛或不适感:这是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部重压、紧缩或疼痛,可能向左臂、颈部、下颌或背部放射。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或更长时间,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后不能完全缓解。 2.呼吸困难:心肌梗塞可能导致肺部淤血和呼吸困难,患者可能感到气促、喘息或胸闷。 3.恶心、呕吐和上腹疼痛:这些症状可能与心肌梗塞引起的胃肠道不适有关。 4.出汗:心肌梗塞发作时,患者可能会出汗过多,尤其是在胸部和颈部。 5.乏力、虚弱和疲劳感:心肌梗塞后,身体可能会感到极度疲劳和虚弱。 6.心悸或心跳不齐:心肌梗塞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 7.焦虑和恐惧: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尤其是在症状发作时。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一定同时出现,而且在某些情况下,症状可能不典型或轻微。此外,老年人、女性和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症状不明显。因此,如果怀疑有心肌梗塞,应立即就医,进行心电图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诊。 对于心肌梗塞患者,早期治疗非常重要。治疗方法包括: 1.溶栓治疗:通过静脉注射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心肌血液供应。 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通过导管插入冠状动脉,进行球囊扩张或置入支架,开通阻塞的血管。 3.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心脏表面搭桥,绕过阻塞的血管,改善心肌血液供应。 除了治疗,心肌梗塞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休息:在心肌梗塞发作后的一段时间内,应保持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2.饮食: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3.戒烟:吸烟会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应戒烟。 4.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应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5.定期复查:心肌梗塞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之,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饮食和控制危险因素,定期复查,以维护心脏健康。

    2025-10-15 14:09: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