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粉灵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卵圆孔未闭、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范粉灵,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及肺高压多学科诊疗中心,主要从事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是周围血管疾病、肺血管疾病、肺高压及心源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及药物和介入治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CEPP),Human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AHA),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医学教育杂志等国内外杂志的评审专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卵圆孔未闭、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展开
  • 心梗抢救黄金时间是多久

    心肌梗死抢救黄金时间一般为发病后120分钟内,此时及时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可最大程度挽救濒死心肌,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年轻人、女性及有基础病史人群在心梗抢救黄金时间内救治均很关键,怀疑心梗应让患者就地休息、尽快打急救电话并转运救治以进行再灌注治疗改善预后。 1.时间的重要性及原理 发病早期的病理变化:心肌梗死发生时,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阻塞,导致相应心肌区域缺血缺氧。在发病最初的120分钟内,心肌细胞尚未大面积坏死,此时如果能够及时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挽救濒死的心肌,减少心肌坏死的范围,改善患者的预后。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窗,大量心肌细胞坏死,会导致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 不同人群的差异及影响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可能更差,而且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会使得心梗抢救的黄金时间相对更紧迫。一旦发生心梗,应尽快采取急救措施,因为老年人心肌细胞受损后恢复能力更弱,延误救治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年轻人:相对来说,年轻人心肌细胞的代偿能力可能稍强一些,但也不能忽视心梗的紧急性。年轻人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大量吸烟酗酒等,发生心梗时同样需要在黄金时间内进行抢救,否则也会造成心肌不可逆的损伤。 女性:女性心梗的表现有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这就需要更密切地关注女性心梗患者的症状。在抢救黄金时间内,女性患者也需要尽快得到救治,因为无论男女,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是相似的,及时恢复血流是关键。 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就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心梗时,由于其冠状动脉已经存在一定程度的病变,心梗发生后心肌缺血恶化更快,所以这类人群更要争分夺秒在黄金时间内接受救治,以降低心肌坏死的程度。 一旦怀疑发生心肌梗死,应立即让患者停止活动,就地休息,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可以让患者嚼服阿司匹林等(但具体用药需遵医嘱,这里仅说明处理措施),尽快将患者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医院,以争取在心梗抢救黄金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再灌注治疗,如溶栓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最大程度地挽救心肌,改善患者预后。

    2025-10-28 13:08:32
  • 嘴唇发黑是什么原因

    嘴唇发黑可能由循环系统中心力衰竭(有基础心脏病史、活动气促乏力等)、先天性心脏病(出生起结构异常、活动哭闹后明显)引起;呼吸系统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长期吸烟史、中年以上、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重症肺炎(严重感染、各年龄段、起病急、高热咳嗽胸痛等)所致;中毒因素的一氧化碳中毒(接触一氧化碳环境、樱桃红色发黑);局部因素的嘴唇外伤(有外伤史、肿胀疼痛等);其他因素的寒冷环境(长期寒冷致血液循环不畅、保暖可改善)、某些妇科疾病(严重月经不调等影响血液循环)造成。 一、循环系统相关原因 1.心力衰竭:心脏泵血功能减退时,全身血液循环不畅,嘴唇部位因缺氧可出现发黑现象,这类患者多有基础心脏疾病史,活动后常感气促、乏力等,年龄较大者或有长期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人群易发生。 2.先天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自出生起就存在心脏结构异常,影响正常的血液氧合,导致嘴唇长期呈现发黑状态,尤其在活动或哭闹后更为明显,儿童群体中需重点排查。 二、呼吸系统相关原因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存在气道阻塞,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机体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嘴唇会逐渐发黑,此类患者多有长期吸烟史,年龄一般在中年以上,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 2.重症肺炎:严重的肺部感染会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使氧气摄入不足,进而导致嘴唇发黑,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易罹患,起病较急,常伴有高热、咳嗽、胸痛等表现。 三、中毒因素 1.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导致机体缺氧,嘴唇可呈现特征性的樱桃红色发黑,多有接触一氧化碳的环境史,如冬季燃煤取暖通风不良等情况。 四、局部因素 1.嘴唇外伤:嘴唇受到撞击等外伤后,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淤血,可表现为嘴唇发黑,有明确的外伤史,受伤部位多有肿胀、疼痛等表现。 五、其他因素 1.寒冷环境影响: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人体外周血液循环收缩,嘴唇部位血液循环不畅,也可能出现暂时性嘴唇发黑,多见于冬季暴露在外的人群,注意保暖后多可改善。 2.某些妇科疾病影响:部分女性若存在严重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可能影响整体血液循环,间接导致嘴唇发黑,女性群体中需结合自身妇科健康状况综合考量。

    2025-10-28 13:08:12
  • 房间隔缺损修补的方法

    房间隔缺损有传统开胸手术修补法和经导管介入修补法(主要是封堵器封堵术),传统开胸手术通过切开胸部暴露心脏修补,适用大多患者但创伤大恢复长;经导管介入修补法通过血管穿刺送封堵器封闭缺损,适用于继发孔型等且创伤小恢复快但有严格适应证,选择需综合患者年龄、缺损等多因素及医院设备技术等。 一、传统开胸手术修补法 (一)手术原理 通过切开胸部,直接暴露心脏,找到房间隔缺损部位,然后用补片等材料进行修补,恢复心脏正常的血流动力学。 (二)适用情况 适用于大多数房间隔缺损患者,尤其是合并其他心脏畸形需要同时处理的患者。对于年龄较大、缺损较大等情况较为适用,但手术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于儿童患者,需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手术操作要精细,避免对心脏等重要结构造成额外损伤。 二、经导管介入修补法 (一)封堵器封堵术 1.手术原理 通过血管穿刺,将封堵器输送到房间隔缺损部位,利用封堵器封闭缺损,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的封堵器有国产和进口的多种类型。 2.适用情况 主要适用于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且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一般要求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上下腔静脉及肺静脉的距离≥5mm,至房室瓣≥7mm;年龄通常要求在3岁以上,但也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评估。对于成人患者,只要符合适应证也可考虑该方法。儿童患者进行经导管介入修补时,要密切关注其血管条件、心功能等情况,操作过程中要轻柔,防止损伤血管及心脏结构。 三、两种方法的比较及选择考虑因素 (一)创伤与恢复方面 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可能会在胸部留下较大疤痕;经导管介入修补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体表基本无明显疤痕。对于儿童患者,经导管介入修补法更有利于其外观及心理发育,但对操作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二)适应证方面 传统开胸手术适应证相对更宽泛,经导管介入修补法有相对严格的适应证范围。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缺损大小、位置、心脏功能以及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等因素。例如,对于年龄较小、缺损符合介入封堵要求的患儿,经导管介入修补法是较好的选择;而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需要传统开胸手术。同时,还要考虑医院的设备条件和医生的技术水平等,确保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修补方法,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2025-10-28 13:07:19
  • 室间隔缺损多少能自愈

    室间隔缺损能否自愈与缺损大小密切相关,小型缺损约50%-70%患儿5岁前可自愈,中型约20%左右患儿可能自愈,大型几乎无自愈可能,临床需据患儿具体情况监测评估并必要时采取治疗措施。 小型室间隔缺损:直径小于5mm的室间隔缺损,约有50%-70%的患儿在5岁前可自愈。这是因为小型缺损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心脏自身的修复机制有可能使缺损逐渐闭合。在年龄方面,新生儿时期发现的小型室间隔缺损,随着月龄增加,自愈几率会逐步体现;对于女婴和男婴来说,在相同大小的小型缺损下,自愈可能性无明显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上,正常的喂养、避免过度劳累等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小型室间隔缺损的自愈,但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影响自愈进程。有相关研究表明,小型室间隔缺损患儿在没有反复感染等并发症的情况下,自愈概率相对较高。 中型室间隔缺损:直径在5-10mm之间的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大约有20%左右的患儿可能自愈。中型缺损对心脏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维持血液循环,自身修复闭合的能力相对较弱。年龄方面,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愈机会逐渐降低;性别因素对中型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影响不显著;生活方式中,需要更加注意避免孩子过度活动,防止心脏负担加重,同时要严格预防呼吸道感染等,因为感染可能导致心脏功能进一步受损,不利于缺损自愈。临床观察发现,中型室间隔缺损患儿自愈比例明显低于小型缺损患儿。 大型室间隔缺损:直径大于10mm的室间隔缺损,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大型缺损会导致严重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心脏长期处于高负荷状态,自身很难通过生长发育来修复缺损。年龄越大,大型室间隔缺损自愈的可能性越低;性别对大型室间隔缺损自愈无明显影响;生活方式上,需要特别注意患儿的活动量,要限制过度活动,避免心脏负担过重,同时要积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因为大型室间隔缺损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发严重的心脏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对患儿健康危害极大。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大型室间隔缺损基本无法自行闭合。 总之,室间隔缺损能否自愈与缺损大小密切相关,小型缺损有一定自愈可能,中大型缺损自愈机会较少,临床需要根据患儿具体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10-28 13:06:55
  • 关于心脏支架的安装操作过程

    心脏支架手术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病史等判断是否适合并完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中要准备穿刺部位、导入导管、造影明确病变、送入并释放支架,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及护理穿刺部位,关注不同人群如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等相关情况。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需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包括心血管疾病史(如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等)、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同时评估患者一般身体状况,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行心脏支架手术。例如,若患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术中术后药物代谢及恢复,需谨慎评估。 2.术前检查:完善心电图检查以初步了解心脏电活动情况;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通过该检查清晰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的具体部位、程度及范围等,为确定支架放置位置提供精准依据。 二、术中操作 1.穿刺部位准备: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对穿刺部位进行严格消毒、铺巾等操作,建立无菌操作环境,降低术中感染风险。 2.导入导管:通过穿刺部位将导管逐步导入血管,借助X线透视等引导手段,将导管精准引导至冠状动脉开口处,为后续造影及放置支架做准备。 3.造影明确病变: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精准确定需要放置支架的具体病变血管部位及范围等。 4.送入支架并释放: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至病变血管部位,通过加压等操作使支架膨胀并牢固地固定在病变血管处,恢复血管的通畅性,改善心肌供血。 三、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对于老年患者,因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更需频繁且细致地监测心率、血压波动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变化;女性患者术后也需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尤其在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对身体恢复产生的影响;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术后要重点监测血糖,因高血糖可能影响穿刺部位愈合及心血管恢复等。 2.穿刺部位护理:对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妥善护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渗血等情况,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发生。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皮肤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更要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与护理;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易引发感染,需格外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与消毒等护理措施。

    2025-10-28 13:06:2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