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粉灵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卵圆孔未闭、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范粉灵,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学位,博士后出站;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结构性心脏病科及肺高压多学科诊疗中心,主要从事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尤其是周围血管疾病、肺血管疾病、肺高压及心源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及药物和介入治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and Physiology (CEPP),Human Hypertension, Journal of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AHA), 西安交通大学大学学报(英文版), 中国医学教育杂志等国内外杂志的评审专家,《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辑委员会通讯编委; 展开
个人擅长
高血压、冠心病、肺动脉高压、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缺血、卵圆孔未闭、房颤、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展开
  • 突然血压降低是什么原因

    突然血压降低的原因可能有血容量不足、心脏功能异常、血管扩张、神经调节紊乱等,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维持血压稳定,并尽快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高危人群需注意预防,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1.血容量不足 如大量失血、严重脱水、过度利尿等,导致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 2.心脏功能异常 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血压降低。 3.血管扩张 如过敏、感染、中毒等,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 4.神经调节紊乱 如麻醉、手术、外伤等,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血压下降。 对于突然血压降低的患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如平卧、吸氧、补充血容量、使用升压药物等,以维持血压稳定。同时,需要尽快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于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更需要注意预防血压突然降低的发生,如按时服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等。如果出现血压突然降低的情况,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5-28 11:54:22
  • 60多岁正常血压多少

    60多岁的正常血压范围与一般成年人相同,收缩压在90-139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9mmHg之间。该人群血压易受情绪、运动等因素影响,需定期测量,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对于60多岁的人群,定期测量血压非常重要。如果血压偏高或偏低,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控制血压,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 对于患有高血压的60多岁人群,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以免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对于低血压的60多岁人群,应注意加强营养,适当增加盐分的摄入,同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蹲,以免发生晕厥。 总之,60多岁的正常血压范围与一般成年人相同,但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定期测量血压,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2025-05-28 11:51:20
  •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

    根据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可分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和陈旧期。T波高耸、ST段抬高、异常Q波、T波倒置等是各期的典型特征。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心肌酶学等指标综合判断。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 1.超急性期 T波高耸,随后出现ST段抬高,与T波融合形成单相曲线。 2.急性期 出现异常Q波,ST段抬高逐渐下降,T波倒置加深。 3.亚急性期 ST段恢复至基线,T波逐渐变平或倒置。 4.陈旧期 T波恢复正常或倒置,残留异常Q波。 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只是诊断心肌梗死的一种方法,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肌酶学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对于疑似心肌梗死的患者,应尽快就医,以便及时治疗。 此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2025-05-28 11:47:56
  • 关于三级高血压

    三级高血压是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的严重高血压类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风险,需及时治疗和遵医嘱,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调整,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 三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原因: 1.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升高,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2.三级高血压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功能损害、视网膜病变等。 3.及时诊断和治疗三级高血压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压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定期监测血压、定期复诊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等,治疗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个体化调整。同时,高血压患者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以控制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2025-05-28 11:44:11
  • 为什么高血压的人更容易脑出血

    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增加脑出血风险,原因包括血管壁增厚、变硬、弹性降低,血液压力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以及血管狭窄和闭塞影响脑部血液循环等。 1.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和变硬,血管弹性降低,从而增加血管破裂的风险。 2.高血压会使血液中的压力增加,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和出血。 3.高血压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小板容易聚集,形成血栓,进一步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4.高血压会导致血管狭窄和闭塞,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容易导致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并发症。 总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压,预防脑出血的发生。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健康、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保护心血管健康。 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出现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5-28 11:39:4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