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健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老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四肢创伤骨折,断指再植,骨髓炎等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黎健伟,男,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骨科博士,主要从事创伤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四肢创伤、断指再植、四肢骨折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参与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参译骨科学专著6部。展开
个人擅长
老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四肢创伤骨折,断指再植,骨髓炎等治疗。展开
  • 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

    早期股骨头坏死有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跛行等症状,疼痛部位多样且性质为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外展内旋困难,跛行是因疼痛和活动受限致步态改变且程度各异。 疼痛部位:早期股骨头坏死常见的疼痛部位是髋关节周围,也可能放射至腹股沟、大腿内侧等区域。对于儿童患者,疼痛可能表现在膝关节周围,这是因为儿童股骨头坏死时,神经反射可能导致膝关节部位的牵涉痛。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疼痛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成人多以髋关节周围疼痛为主,而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疼痛部位可能更不典型。 疼痛性质与特点: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钝痛,在活动后疼痛往往会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例如,一些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经常剧烈运动的人群,早期股骨头坏死时,活动后髋关节部位的隐痛会较为明显,休息片刻后能有所减轻,但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即使休息时也可能感到疼痛难忍。 髋关节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变化:早期患者髋关节的活动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受限,主要表现为外展、内旋等动作困难。比如在穿裤子、弯腰拾物等需要髋关节外展或内旋的动作时,会感觉到困难。对于女性患者,由于日常活动中可能更多涉及到髋关节的这些动作,所以早期髋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对其日常生活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如影响穿高跟鞋等动作。儿童患者髋关节活动受限可能表现为步态异常,如行走时呈跛行等,这是因为髋关节活动受限导致步态代偿异常。 跛行 跛行表现: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可能出现跛行症状,这是由于髋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导致的步态改变。跛行的程度可能因人而异,轻度跛行可能只是在长时间行走后出现,而重度跛行则可能较为明显,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在儿童患者中,跛行可能是家长较早发现的异常表现之一,需要引起重视。例如,一些儿童早期股骨头坏死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走路一瘸一拐的,与正常孩子的步态不同。

    2025-09-22 15:48:07
  • 颈椎综合征的早期症状

    颈椎综合征有颈部、上肢及全身症状,颈部有疼痛(椎间盘等病变刺激神经末梢致钝痛等且活动时加剧)、僵硬(肌肉韧带受刺激紧张痉挛致活动不灵活);上肢有麻木(神经根受压致神经传导异常,放射性从颈到手)、无力(神经根受压致肌肉力量减弱);全身有头晕(颈椎病变影响椎动脉供血致脑部供血不足,女性更年期前后易加重)、视力模糊(颈椎病变波及交感神经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眼部神经调节,长期不良生活方式者易出现)。 僵硬:颈部感觉发紧、僵硬,活动不灵活。这是由于颈椎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受到刺激,出现紧张、痉挛状态,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年龄较大的人群,随着颈椎的退变,更容易出现颈部僵硬的情况,而长期缺乏运动的人也可能因颈部肌肉力量减弱,引发颈部僵硬。 上肢症状 麻木:上肢尤其是手指部位可能出现麻木感,麻木可呈放射性,从颈部向手部蔓延。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异常。比如,神经根型颈椎综合征早期常表现为上肢麻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由于颈部姿势不当,容易压迫神经根出现上肢麻木。 无力:上肢力量可能有所下降,表现为拿东西时感觉无力,严重时可能影响手部精细动作。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神经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正常的神经传导,导致肌肉力量减弱。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颈部姿势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上肢无力的情况。 全身症状 头晕:部分患者会出现头晕症状,尤其在颈部活动时头晕可能加重。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影响椎动脉供血,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内分泌变化,可能会加重颈椎病变对椎动脉的影响,更容易出现头晕症状。 视力模糊: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眼睛胀痛等症状。这是由于颈椎病变波及颈部交感神经,导致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影响眼部神经调节。有长期熬夜、用眼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加上颈椎问题,更容易出现视力方面的异常。

    2025-09-22 15:42:58
  • 骨折后吃什么恢复快

    骨折患者需注意饮食,应摄入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鸡蛋以促进骨折愈合;保证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虾皮、豆制品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鱼类、菠菜等来促进胶原蛋白合成和钙吸收;还要摄入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全麦面包、蔬菜等来预防便秘,不同情况的骨折患者有相应饮食注意事项。 含钙丰富的食物 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骨折患者需要保证钙的充足供应。牛奶是钙的良好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有104毫克的钙,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此外,虾皮也是含钙较高的食物,每100克虾皮中钙含量可达991毫克。老年人骨折后,由于钙流失相对较多,更要注重钙的补充,可多食用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其中豆腐的钙含量也较为可观,每100克北豆腐约含有138毫克钙。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C有助于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对骨折愈合有帮助,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C,如橙子、柠檬等,每100克橙子中维生素C含量约为33毫克。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鱼类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像三文鱼,每100克三文鱼中维生素D含量约为440国际单位。对于孕妇骨折患者,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状态,更要注意维生素的摄入,可多吃菠菜来补充维生素,菠菜中不仅含有维生素,还含有一定量的铁等营养成分,但需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过度烹饪导致营养流失。 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骨折患者由于活动减少,容易出现便秘,所以需要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来促进肠道蠕动。例如全麦面包,每100克全麦面包中膳食纤维含量约为9.1克。蔬菜也是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如西兰花,每100克西兰花中膳食纤维含量约为1.6克。对于卧床的骨折患者,更要重视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适当增加芹菜的食用,芹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便秘,但要注意对于一些牙齿咀嚼功能不好的老年骨折患者,可能需要将芹菜切碎烹饪后食用。

    2025-09-22 15:37:08
  • 脊柱横突骨折静养多久

    脊柱横突骨折静养时间受骨折程度、是否合并其他损伤、基础疾病及年龄影响,一般单纯轻骨折4-6周,合并情况或老人等可延长;静养期间要保持正确体位、限制腰部活动、监测恢复;静养后骨折初步愈合需循序渐进康复过渡,不同人群调整速度强度且关注恢复情况。 静养期间的注意事项 体位方面:在静养期间要保持正确的体位,一般建议仰卧位或者侧卧位,避免患侧卧位,防止骨折部位受到进一步的压迫,影响骨折愈合。对于老年人来说,侧卧位时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避免翻身过程中导致骨折部位受力不均。 活动限制:严格限制腰部的活动,避免弯腰、扭转腰部等动作。因为这些动作可能会牵拉骨折部位,导致骨折移位或者影响骨折愈合。年轻人在静养期间也要严格遵守活动限制,防止因不当活动影响恢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活泼好动,家长要特别注意看护,避免儿童进行可能导致腰部活动的行为。 康复监测:要密切监测骨折部位的情况,定期进行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了解骨折愈合的情况。如果在静养期间出现骨折部位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同时控制好血糖,因为高血糖会影响骨折的愈合,在监测骨折愈合的同时,也要关注血糖的控制情况。 静养后的康复过渡 当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养,骨折初步愈合后,需要进行康复过渡。首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轻度的腰部肌肉收缩锻炼等,逐渐增加腰部的活动范围和强度。这个过程要循序渐进,一般从简单的动作开始,比如缓慢的腰部屈伸练习等。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康复过渡的速度和强度要有所调整。年轻人可以相对较快地增加活动量,但也要注意适度;老年人则要更加缓慢地进行康复过渡,防止因活动量增加过快导致再次损伤。同时,在康复过渡期间,要继续关注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如有不适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2025-09-22 15:31:03
  • 腱鞘炎3个动作自愈方法

    手腕伸展运动可拉伸手部肌腱缓解腱鞘炎不适、促进血液循环,长期伏案者适用孕妇需轻柔,握拳伸展动作能锻炼肌肉增强肌腱柔韧性改善活动受限,老年人幅度适中糖尿病患者注意异常,旋转手腕动作可促进循环减轻炎症,儿童需成人监护类风湿急性发作期不建议自行进行。 一、手腕伸展运动 端坐,保持手臂自然下垂,手掌向下,缓慢将手腕向上弯曲,使手指尽量向身体方向伸展,保持10-15秒,然后再缓慢将手腕向下弯曲,让手掌向远离身体方向伸展,重复10-15次。该动作通过拉伸手部肌腱,可缓解腱鞘炎引起的肌腱紧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减轻炎症带来的不适。对于长期伏案工作人群,因长时间保持手部固定姿势易引发腱鞘炎,此动作能有效放松手部肌腱;孕妇在孕期身体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肌腱,做此动作时需轻柔,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关节损伤。 二、握拳伸展动作 轻轻握拳,让手指弯曲贴合手掌,然后缓慢将手指伸直,尽量使手指伸展到最大程度,保持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此动作可锻炼手部肌肉,增强手部肌腱的柔韧性,改善肌腱因炎症导致的活动受限情况。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手部肌腱弹性降低,做该动作时要注意幅度适中,防止因用力过猛造成肌腱拉伤;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需关注手部血液循环状况,若伸展时出现手部麻木等异常,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三、旋转手腕动作 缓慢以手腕为中心进行旋转,先顺时针方向旋转10-15圈,再逆时针方向旋转10-15圈。通过活动手腕关节周围的肌腱,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腱鞘炎部位的炎症反应。儿童若出现腱鞘炎情况(需排除先天性因素),进行该动作时要在成人监护下轻柔操作,避免因动作不规范加重病情;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建议自行进行此动作,应先就医控制病情后再考虑适当运动。

    2025-09-22 15:19:51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