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健伟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老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四肢创伤骨折,断指再植,骨髓炎等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黎健伟,男,副主任医师,南方医科大学骨科博士,主要从事创伤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四肢创伤、断指再植、四肢骨折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参与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参译骨科学专著6部。展开
个人擅长
老年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四肢创伤骨折,断指再植,骨髓炎等治疗。展开
  • 怎么锻炼胸肌最快

    锻炼胸肌可采用杠铃卧推、哑铃飞鸟、俯卧撑、蝴蝶机夹胸等方法,增加蛋白质摄入,保证充足睡眠,注意正确姿势和呼吸。 1.杠铃卧推:仰卧在卧推凳上,双手握住杠铃,向上推起,然后缓慢放下,重复动作。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增加杠铃的重量,但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哑铃飞鸟:坐在椅子上,双手握住哑铃,向两侧伸展,然后缓慢收回,重复动作。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胸肌的外侧和中部。 3.俯卧撑:双手撑地,身体保持一条直线,然后屈臂下压,再撑起,重复动作。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增加俯卧撑的难度,比如使用手指俯卧撑或单臂俯卧撑。 4.蝴蝶机夹胸:坐在蝴蝶机上,双手握住把手,用力向中间挤压,感受胸肌的收缩,重复动作。这个动作可以锻炼胸肌的内侧。 除了锻炼方法,饮食和休息也很重要: 1.饮食: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比如鸡胸肉、鱼、蛋白粉等,有助于肌肉的生长。 2.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肌肉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和生长。 需要注意的是,锻炼胸肌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就看到明显的效果。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避免受伤。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咨询医生的意见。

    2025-08-01 13:28:22
  • 如何练出腹肌

    练出腹肌需进行有氧运动、腹部核心训练,饮食上注意控制,保证充足休息,需长期坚持,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训练计划。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帮助燃烧腹部脂肪,提高心肺功能,为腹肌训练打下基础。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跳绳等。 2.腹部核心训练:包括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卷腹等。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腹部肌肉,增强腹部力量。建议每个动作进行3-4组,每组10-15次。 3.饮食控制:要想练出腹肌,饮食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加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同时,要保持适量的饮食,避免过度进食。 4.注意休息:休息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休息和恢复时间。同时,要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腹肌训练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同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不同,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如果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建议咨询专业教练或医生的意见。

    2025-08-01 13:25:30
  • 老是抽筋是什么病

    抽筋可能是低钙血症、肌肉疲劳、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疾病引起,若抽筋频繁或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同时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钙和补充维生素D等,以预防抽筋。 老是抽筋可能是以下几种疾病: 1.低钙血症:钙离子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降低时,肌肉兴奋性增加,容易出现痉挛。老年人、哺乳期女性、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人群,容易因低钙血症而抽筋。 2.肌肉疲劳:过度运动、过度劳累、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可导致肌肉疲劳,引起抽筋。 3.神经系统疾病:脑部疾病、脊髓病变等,可影响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导致抽筋。 4.其他:肾脏疾病、药物副作用、血管疾病等,也可能引起抽筋。 如果经常出现抽筋,或抽筋症状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钙、补充维生素D等,以预防抽筋的发生。

    2025-08-01 13:18:15
  • 脚趾头麻是什么病的前兆

    脚趾麻可能是站立时间长、颈椎病、末梢神经炎、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前兆。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站立时间长:长时间站立会使下肢受压,致血液循环不畅,进而引起脚趾头麻木,这通常是正常现象。 二、颈椎病:病情严重时压迫局部组织神经,会引发脚趾麻。可通过正规医院的牵引疗法进行治疗。 三、末梢神经炎:这是常见疾病,临床会出现手指及脚趾麻木。可在正规医院接受针灸方法改善。 四、高血压:多由不良生活习惯导致,血压升高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出现脚趾麻木。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如非洛地平片、硝苯地平片等。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能因慢性劳损或外伤引起,会压迫神经根,产生肢体麻木症状。可通过腰椎牵引或腰椎针灸等方法治疗。 在治疗期间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着凉。总之,当出现脚趾麻时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2025-08-01 13:15:03
  • 足下垂是什么神经损伤

    足下垂是指由于神经系统或肌肉疾病导致的踝关节和脚趾不能背伸,影响行走功能,常见的导致足下垂的神经损伤包括腓总神经损伤、腰骶丛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损伤等,此外脑部疾病、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等也可能导致足下垂,出现足下垂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和康复训练。 1.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是支配小腿外侧和足背部肌肉的主要神经,如果腓总神经受损,会导致小腿前外侧伸肌麻痹,出现足下垂和跨域步态。 2.腰骶丛神经损伤:腰骶丛神经是由第4腰神经至第1骶神经前支组成,支配下肢的运动和感觉。如果腰骶丛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下肢肌肉无力和足下垂。 3.坐骨神经损伤:坐骨神经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起始于腰骶部的脊髓,途经骨盆,并从坐骨大孔穿出,抵达臀部,然后沿大腿后面下行到足。如果坐骨神经受损,可能会导致下肢肌肉无力和足下垂。 除了神经损伤外,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足下垂,如脑部疾病、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等。 如果出现足下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神经电生理检查、CT、MRI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的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一些康复训练来改善足下垂症状,如踝关节屈伸训练、足趾伸展训练、步态训练等。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行走方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穿着合适的鞋子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原因导致的足下垂治疗方法和预后可能不同。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治疗方法和康复训练需要更加谨慎,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对于老年人或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025-07-28 16:09:0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