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口腔种植修复,复杂义齿修复、前牙美白美容修复、多学科联合设计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在读博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及陕西省口腔医学会会员,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会员。发表SCI文章数篇,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项目多项。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种植修复,复杂义齿修复、前牙美白美容修复、多学科联合设计等。展开
  • 新生儿马牙如何处理

    新生儿马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只需观察等待,保持口腔清洁,切勿用针挑或用布擦马牙以防感染。 观察等待:马牙通常会在数周内自行消退,家长只需注意观察即可,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喂奶后可喂少量温水冲洗口腔。 避免不当处理:切勿用针挑或用布擦马牙,因为新生儿口腔黏膜娇嫩,挑破或擦破后容易引起感染,导致口腔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对于新生儿马牙的处理,重点在于遵循其自然消退的特点,通过保持口腔清洁来预防可能的感染风险,同时避免不恰当的干预操作,以确保新生儿的口腔健康和安全。

    2025-07-31 14:44:16
  • 怀孕初期会牙疼吗

    怀孕初期部分女性会牙疼,原因有激素变化致牙龈易受刺激发炎、口腔卫生差致口腔疾病、饮食习惯改引发龋齿等,孕妇自身要注重口腔卫生、调整饮食,严重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药,孕前最好做口腔检查预防。 激素变化影响:怀孕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升高,这可能导致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使得牙龈组织更容易受到刺激引发炎症,从而出现牙疼症状。例如相关研究发现,孕期激素改变会改变口腔局部微环境,增加牙龈对菌斑等刺激物的敏感性。 口腔卫生状况:若孕妇在怀孕初期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口腔内细菌滋生,牙菌斑、牙结石等不断堆积,会引发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进而导致牙疼。比如孕妇由于身体不适等原因,可能减少了口腔清洁次数,使得口腔细菌滋生加剧。 饮食习惯改变:部分孕妇怀孕初期可能有饮食习惯改变,比如摄入更多甜食、酸性食物等,这些食物容易残留在口腔中,被口腔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齿,引发龋齿等问题,导致牙疼。 应对及注意事项 对于孕妇自身:要注重口腔卫生,坚持早晚正确刷牙,可选用孕妇专用的软毛牙刷,饭后也尽量使用清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同时,调整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酸食物摄入。若牙疼情况较严重,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医生会在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比如局部处理口腔炎症等,但不会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特殊人群提示:孕妇属于特殊人群,在孕期出现牙疼时需特别谨慎处理。要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在日常生活中要提前做好口腔保健,怀孕前最好能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潜在的口腔问题,以降低孕期牙疼的发生风险。

    2025-07-25 15:53:58
  • 拍牙片后多久可以怀孕

    拍牙片辐射剂量低,一般建议拍牙片后3-6个月再怀孕,高龄女性、有既往不良孕史人群及长期接触辐射相关工作人群需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延长间隔时间以保障胎儿健康。 一、拍牙片的辐射剂量及对生殖的影响 牙片的辐射剂量相对较低,属于医疗诊断中低剂量辐射范畴。一般单次口腔牙片检查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可能对生殖细胞产生明显不良影响的剂量阈值。但为了最大程度保障胎儿健康,仍建议适当间隔时间后再怀孕。 二、建议的间隔时间 通常建议拍牙片后3-6个月再怀孕。这是因为虽然单次牙片检查辐射影响小,但为了让可能因检查而受到极微量辐射影响的生殖细胞有足够时间代谢更新,降低潜在风险。对于月经周期规律的女性,可选择在一次月经周期后开始考虑备孕,因为月经周期大概28-30天,经过一个周期后,生殖细胞有了新的更新,能进一步减少可能存在的极微量辐射相关风险。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高龄女性:高龄女性生殖细胞本身老化速度相对较快,拍牙片后更应适当延长备孕间隔时间,建议在拍牙片后6个月及以上再考虑怀孕,以更好地保障卵子质量,降低胎儿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有既往不良孕史人群:如果既往有过胚胎发育异常等不良孕史,在拍牙片后备孕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延长到6个月甚至更久的间隔时间,以便更谨慎地保障本次怀孕的安全性,因为这类人群对胎儿健康的关注度更高,需要更严格把控可能影响胎儿的因素。 长期接触辐射相关工作人群:如果本身是长期接触辐射相关工作的人群,在拍牙片后备孕时,也应遵循3-6个月的大致间隔时间建议,同时可在备孕前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工作中辐射接触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估怀孕时间,确保胎儿不受不必要的辐射影响。

    2025-07-25 15:51:50
  • 拔牙后能剧烈运动吗

    拔牙后不建议立即剧烈运动,因会影响血凝块稳定性致出血感染等风险,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成年人拔牙后休息1-2天再渐恢复运动,儿童需家长看护休息2-3天且活动强度低,有基础病史人群遵医嘱,拔牙后可进行慢走等轻度活动。 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及注意事项 成年人:成年人体质相对较为强壮,但即使如此,拔牙后也不应在短时间内进行剧烈运动。例如进行跑步、打篮球等剧烈运动,会加速血液循环,不利于创口愈合。建议在拔牙后休息1-2天,待创口基本稳定后再逐渐恢复运动。 儿童:儿童拔牙后更要严格注意,因为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在不经意间进行剧烈活动。儿童拔牙后不仅要避免剧烈运动,还需家长加强看护,防止儿童因玩耍等行为导致创口受到影响。儿童拔牙后创口愈合相对较快,但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谨慎对待,一般建议休息2-3天再考虑适度活动,且活动强度要低。 有基础病史人群:如果拔牙者本身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病史,拔牙后剧烈运动带来的血压波动等风险更大。高血压患者拔牙后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心脏病患者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心脏不适。这类人群拔牙后应遵循医生的特别嘱咐,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在医生评估允许后再考虑逐步恢复运动,且运动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反应。 拔牙后适宜的活动方式 拔牙后可进行一些轻度的活动,如慢走等。慢走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但又不会使血压等出现较大波动,有助于身体的新陈代谢,同时也不会对拔牙创口造成明显影响,有利于创口的愈合。 总之,拔牙后短期内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以保障拔牙创口的良好愈合。

    2025-07-25 15:50:46
  • 16岁可以种牙吗

    16岁是否种牙需综合牙齿发育情况、个体差异及种牙后维护等多方面判断,要经专业口腔医生全面检查评估牙槽骨等多种因素后确定,牙齿发育情况是关键考量,个体有差异,种牙后维护也重要。 一、牙齿发育情况是关键考量因素 16岁时,青少年的牙槽骨等口腔相关结构仍处于发育阶段,但部分情况下如果符合种牙条件也可进行。一般来说,若患者口腔内缺失牙齿,且牙槽骨的骨量、骨密度等满足种牙要求,同时牙齿周围的牙龈等组织健康,无明显炎症等病变,16岁是有可能进行种牙手术的。例如,当因外伤等原因导致恒牙缺失,经过口腔检查评估,牙槽骨形态良好,具备种植体植入的条件时,可考虑种牙。 二、个体差异对种牙的影响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有的16岁青少年牙槽骨发育相对较好,而有的可能发育相对滞后。对于牙槽骨发育尚未完全稳定的16岁青少年,在种牙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口腔影像学检查,如牙槽骨CT等,精确评估牙槽骨的状况。如果牙槽骨量不足,可能需要先通过一些手段增加骨量,如骨增量手术等,待骨量达到合适状态后再考虑种牙。 三、种牙后的维护与注意事项 即使16岁成功种牙,后续的维护也至关重要。种牙后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因为良好的口腔卫生能防止种植体周围出现炎症等问题。同时,要避免食用过于坚硬的食物,防止对种植体造成损伤。由于16岁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还需要定期进行口腔复查,监测种植体的情况以及口腔整体的健康状况,根据生长发育的变化及时调整维护措施。 总之,16岁是否可以种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由专业的口腔医生通过全面的口腔检查、评估牙槽骨等多种因素后才能确定。

    2025-07-25 15:48:39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