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口腔种植修复,复杂义齿修复、前牙美白美容修复、多学科联合设计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在读博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及陕西省口腔医学会会员,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会员。发表SCI文章数篇,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项目多项。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种植修复,复杂义齿修复、前牙美白美容修复、多学科联合设计等。展开
  • 饭后能用牙线剔牙吗

    饭后可使用牙线剔牙,正确方法是取合适长度牙线用拉锯式放邻面并上下拉动,注意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牙龈、定期换牙线。儿童需家长指导协助用合适牙线,老年人用牙线要小心可选带润滑剂的,牙周疾病患者要轻柔用牙线或遵医嘱选工具并增加频率,要注意正确方法和不同人群特殊事项以保护口腔健康。 一、饭后用牙线剔牙的可行性 饭后是可以使用牙线剔牙的。进食后牙齿之间往往会残留食物残渣,如不及时清理,长时间可能会引发龋齿、牙周炎等口腔问题。牙线能够有效地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等。例如,有研究表明,正确使用牙线可以显著降低牙菌斑的堆积量,从而减少龋齿和牙周疾病的发生风险。 二、使用牙线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1.正确方法 取一段约25-30厘米长的牙线,将其两端缠绕在左右手的中指上,留出中间约2-3厘米的牙线用于清洁牙齿。 用拉锯式的动作将牙线小心地放入牙齿邻接面,使牙线紧贴牙面,然后上下拉动牙线,清洁牙齿的邻面。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操作时力度和技巧略有不同。儿童由于牙齿和牙龈较为娇嫩,操作时要更加轻柔;成年人则可以根据牙齿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力度,但也不宜过大以免损伤牙龈。 2.注意事项 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牙龈。如果牙龈已经存在炎症等问题,更要轻柔操作。对于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其口腔局部抵抗力可能较低,使用牙线时更要注意避免过度损伤牙龈,以防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牙线要定期更换,保持清洁,防止二次污染。 三、特殊人群使用牙线的建议 1.儿童 儿童在换牙期使用牙线时,家长要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协助。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掌握牙线的使用方法,家长可以在饭后帮助儿童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同时要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较细且柔软的牙线,避免对儿童稚嫩的牙龈和牙齿造成损伤。 2.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存在牙齿松动、牙龈退缩等情况,使用牙线时要更加小心。可以选择带有润滑剂的牙线,以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如果老年人牙齿缺失较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间隙清洁工具,但牙线对于邻面清洁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操作时要更加谨慎,防止损伤牙龈和牙齿。 3.患有牙周疾病的人群 患有牙周疾病的人群牙龈比较脆弱,使用牙线时更要轻柔。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特殊的牙线或者辅助工具来进行牙齿邻面的清洁,并且要增加使用牙线的频率,以帮助控制牙周炎症,促进病情的恢复。 总之,饭后使用牙线剔牙是一种有效的口腔清洁方法,但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以达到良好的口腔清洁效果并保护口腔健康。

    2025-10-09 12:20:06
  • 早上刷牙恶心吐酸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早上刷牙恶心吐酸水可能由口腔局部因素(牙结石刺激、龋齿)、胃部相关因素(胃食管反流病、胃炎)、咽喉部因素(慢性咽炎)引起,不同因素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发病情况及相关诱因各有特点。 一、口腔局部因素 牙结石刺激:如果口腔内有较多牙结石,会不断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反应,早上刷牙时,牙刷的刺激可能导致恶心、吐酸水。牙结石是由食物残渣、细菌等长期堆积钙化形成,长期存在会破坏口腔内环境平衡。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如果口腔卫生不良也可能出现少量牙结石,成年人则更常见因口腔清洁不到位导致牙结石累积;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有不良口腔卫生习惯(如很少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牙结石问题。 龋齿:当牙齿发生龋齿时,龋洞内容易滞留食物残渣,细菌滋生繁殖,炎症可能累及周围组织,早上刷牙时刺激到病变部位,可引起恶心,同时炎症可能导致胃酸分泌相关的神经反射,出现吐酸水情况。儿童龋齿可能与爱吃甜食、口腔清洁不及时有关,成年人龋齿可能与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牙齿本身存在的发育缺陷等因素相关。 二、胃部相关因素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是主要原因,导致胃酸反流至食管,早上刷牙时,可能因体位变化等因素诱发反流刺激咽喉部,引起恶心,同时反流的胃酸会刺激口腔出现吐酸水现象。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病,儿童可能因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等原因发病,成年人则与饮食不规律、肥胖、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显著性别差异;有不良生活方式(如暴饮暴食、进食后立即平卧、长期吸烟饮酒等)的人群更容易患胃食管反流病。 胃炎:急、慢性胃炎都可能导致早上刷牙恶心吐酸水。比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存在慢性炎症,胃酸分泌可能紊乱,刷牙时的刺激可能触发恶心反射,同时胃酸反流相关症状出现吐酸水。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胃炎可能与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合理饮食等有关,成年人胃炎病因更复杂,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史、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人群易患胃炎。 三、咽喉部因素 慢性咽炎:咽喉部黏膜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早上刷牙时,牙刷接触咽喉部,容易引起反射性恶心,同时炎症可能导致咽喉部腺体分泌功能变化,出现吐酸水类似的感觉。各个年龄均可发病,儿童慢性咽炎可能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等有关,成年人慢性咽炎与长期吸烟、饮酒、用嗓过度、接触有害气体等因素相关;无明显性别差异;有不良生活习惯(如过度用嗓、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的人群易患慢性咽炎。

    2025-10-09 12:19:27
  • 孕期牙疼怎么回事

    孕期牙疼常见原因有口腔卫生不佳致牙龈炎、激素变化使牙龈敏感发炎、饮食习惯改变引发龋齿、智齿冠周炎等,应对建议包括保持口腔清洁、调整饮食结构、及时就医检查,孕期女性牙疼时不能随意服止痛药、要保持良好心态并定期口腔检查以保障口腔健康。 激素变化影响: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大幅改变,雌激素、孕激素等水平升高,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牙龈组织变得敏感,更容易受到刺激而发炎肿痛。例如,孕激素水平升高可改变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导致牙龈组织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 饮食习惯改变:孕期可能会偏好甜食等,若进食后未及时清洁口腔,糖分在口腔内被细菌分解产酸,腐蚀牙齿,引发龋齿,进而导致牙疼。而且孕期为满足自身和胎儿营养需求,可能会增加进食次数,若口腔清洁不及时,也为细菌滋生创造了条件。 智齿冠周炎:部分孕妇本身存在智齿,孕期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下降,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易被细菌感染,引发智齿冠周炎,出现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症状。 孕期牙疼的应对建议 保持口腔清洁:孕期应坚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选择软毛牙刷。饭后也可使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比如,使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至少刷10个牙面。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如橙子、苹果、菠菜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健康。同时,保证饮食营养均衡,满足自身和胎儿的营养需求,又能降低口腔疾病发生风险。 及时就医检查:若孕期牙疼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如对于牙龈炎,可能会进行局部的牙龈冲洗上药等治疗;对于龋齿,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充填治疗等,但会严格遵循孕期医疗操作的安全规范,避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特殊人群(孕期女性)温馨提示 孕期女性身体处于特殊时期,牙疼时要格外注意。一方面,不能自行随意服用止痛药物,因为很多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另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因牙疼产生焦虑情绪,焦虑可能会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应激状态,对牙疼的缓解不利。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口腔问题,保障孕期口腔健康。

    2025-10-09 12:19:07
  • 牙表面有黑色的东西是什么

    牙表面出现黑色东西可能由色素沉着、龋齿、牙石、牙髓坏死等原因导致,不同成因有其特点及人群差异,发现后应及时就医,同时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可预防,儿童需家长监督养成良好习惯,老年人要关注口腔健康定期检查。 一、色素沉着 成因:长期食用深色食物或饮料,如咖啡、巧克力、可乐等,其中的色素会附着在牙表面;吸烟也会使烟草中的焦油等物质沉积在牙面,导致牙表面出现黑色东西。例如,有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饮用咖啡的人群,牙表面发生色素沉着的概率明显高于不饮用或少量饮用咖啡的人群。 人群差异:吸烟者无论男女,牙表面色素沉着的风险都较高;对于儿童,若长期摄入含糖饮料且口腔清洁不佳,也可能因食物色素附着出现色素沉着,但相对成人程度可能较轻。 二、龋齿 成因: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产酸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逐渐腐蚀牙体硬组织,初期牙表面会出现黑色龋斑。比如,儿童若睡前喝奶后未及时清洁口腔,口腔内细菌容易利用奶中的糖分产酸,引发龋齿导致牙表面变黑。 人群差异:儿童由于口腔自洁能力较弱,且喜欢吃甜食,患龋齿的风险相对较高;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牙釉质磨损、牙龈萎缩等,也易发生龋齿,且病情可能发展较快。 三、牙石 成因:牙石是由食物残渣、细菌、唾液中的矿物质等逐渐沉积形成的,一般呈黄褐或黑色。牙石会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炎症、出血等问题。例如,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牙石形成速度会加快。 人群差异:成年人若口腔清洁不到位,更容易形成牙石;一些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不认真刷牙、使用牙线的人,牙石沉积风险更高。 四、牙髓坏死 成因:牙齿受到外伤、长期慢性牙髓炎未得到有效治疗等,都可能导致牙髓坏死,坏死的牙髓组织分解产物会使牙表面出现黑色改变。比如,有过牙齿外伤史的人,若未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牙髓坏死。 人群差异:有牙齿外伤史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有牙髓坏死的风险;长期患有牙髓炎且未治疗的患者,也易出现牙髓坏死情况。 如果发现牙表面有黑色的东西,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详细检查,明确原因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例如,对于色素沉着可通过洗牙等方式清除;龋齿则需要进行补牙等治疗;牙石需要洗牙去除;牙髓坏死可能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等。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等,有助于预防牙表面出现黑色东西的情况发生。对于儿童,家长应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监督儿童正确刷牙,控制儿童甜食摄入等;对于老年人,要关注其口腔健康状况,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2025-10-09 12:18:41
  • 蛀牙不补怎么防止它恶化呢

    要防止蛀牙恶化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控制饮食,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摄入、增加富含钙磷食物;定期口腔检查,成年人每6-12个月一次、儿童每3-6个月一次;避免不良习惯,纠正咬唇咬笔等、减少长期饮用酸性饮品,严重时及时就医治疗,不同人群需据自身实际调整。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能清除牙刷难以到达的牙缝中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牙缝较大或有智齿等特殊情况的人群,牙缝刷是更好的选择。这有助于减少细菌在牙缝中的滋生,防止蛀牙进一步恶化。 控制饮食 减少含糖食物和饮料摄入:减少食用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和饮品。因为细菌在代谢糖类时会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长期高糖饮食会加速蛀牙的恶化。例如,碳酸饮料不仅含糖量高,还呈酸性,对牙齿的腐蚀性很强。建议多喝白开水,白开水能清洁口腔,减少细菌滋生。 增加富含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多吃牛奶、豆制品、鱼虾、坚果等富含钙、磷的食物,这些营养物质有助于坚固牙齿。钙是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充足的钙摄入可以维持牙齿的健康结构。磷也参与牙齿的矿物质代谢,对牙齿的抗龋能力有积极影响。 定期口腔检查 成年人: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由专业牙医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包括牙齿、牙龈等部位的检查,能及时发现早期蛀牙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发现有较小的蛀牙区域,牙医可以进行简单的处理,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儿童:由于儿童蛀牙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牙齿发育尚未完全,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牙齿的情况变化较快,早期发现蛀牙并干预能更好地保障牙齿健康。例如,儿童在换牙期,更需要密切关注牙齿的发育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蛀牙问题。 避免不良习惯 纠正咬唇、咬笔等习惯:长期咬唇、咬笔等不良习惯可能会影响牙齿的排列和咬合关系,同时也会增加牙齿受到不良压力和细菌滋生的风险,进而导致蛀牙恶化。家长要注意观察儿童是否有这些不良习惯,并及时引导纠正。 减少长期饮用酸性饮品:除了碳酸饮料外,长期饮用橙汁、柠檬汁等酸性饮品也会对牙齿造成腐蚀。如果无法避免饮用酸性饮品,建议使用吸管,减少饮品与牙齿的接触时间,喝完后及时漱口。 如果蛀牙已经较为严重,出现明显的疼痛、龋洞加深等情况,仅依靠上述方法可能无法阻止其恶化,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牙等。同时,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在采取上述措施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口腔健康,防止蛀牙进一步恶化。

    2025-10-09 12:17: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