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口腔种植修复,复杂义齿修复、前牙美白美容修复、多学科联合设计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在读博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及陕西省口腔医学会会员,口腔医学会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口腔医学会种植专业委员会会员。发表SCI文章数篇,主持国家及省级课题项目多项。展开
个人擅长
口腔种植修复,复杂义齿修复、前牙美白美容修复、多学科联合设计等。展开
  • 智齿是什么牙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16-25岁萌出,形态变异大,正常萌出可咀嚼食物,萌出异常的阻生智齿易致冠周炎、压迫邻牙,影响儿童颌骨发育,孕期易引发相关疾病。 智齿的生长特点 萌出时间:智齿一般在16-25岁之间萌出,不过也有部分人萌出时间较晚,甚至终生不萌出。其萌出时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与遗传、颌骨的发育等因素有关。比如,有些人群由于颌骨发育足够,智齿能够正常萌出;而有些人群颌骨发育空间不足,智齿可能无法正常萌出,出现阻生等情况。 形态特点:智齿的形态变异较大,其牙冠的大小、形状可能与其他磨牙不同。有的智齿牙冠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的智齿牙冠形态不规则,可能有多个牙尖等。而且智齿的牙根数目也不固定,有的智齿只有一个牙根,有的则有多个牙根。 智齿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正常萌出的智齿:如果智齿能够正常萌出,且与对颌牙有良好的咬合关系,那么它在口腔中可以起到咀嚼食物的作用,和其他磨牙一样行使正常的咀嚼功能。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很多智齿存在萌出异常的情况。 萌出异常的智齿 阻生智齿:最常见的是近中阻生,即智齿向近中方向倾斜生长,部分牙冠被牙龈覆盖,容易导致食物残渣堆积。由于清洁困难,容易引发智齿冠周炎,表现为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发热等全身症状。而且阻生智齿还可能压迫相邻的第二磨牙,导致第二磨牙远中龋坏等问题。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是正在发育的颌骨存在阻生智齿,可能会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对于女性孕期,如果智齿存在问题,在孕期由于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等因素,更容易引发智齿相关的口腔疾病,增加孕妇的痛苦。

    2025-10-14 12:35:55
  • 乳牙门牙蛀空应如何进行治疗

    乳牙门牙浅龋时用专业器械去除龋坏组织后用合适充填材料修复,中龋除去龋外需垫底再用充填材料恢复外形,深龋先安抚治疗,牙髓良好则充填,牙髓感染则行简单乳牙根管治疗后再充填,儿童治疗中需关注情绪,家长协助安抚,要向家长强调保持口腔卫生重要性,指导正确刷牙、减少甜食摄入、定期口腔检查且治疗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安全舒适。 一、浅龋阶段治疗 当乳牙门牙蛀空处于浅龋时,医生会首先使用专业器械去除龋坏的牙体组织,之后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如树脂材料)进行充填修复,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此阶段及时治疗可阻止龋坏进一步发展。 二、中龋阶段治疗 若为中龋,除去除龋坏组织外,因中龋接近牙髓,可能需要先使用垫底材料对牙髓进行保护,然后再用充填材料恢复牙齿外形。通过规范操作可有效隔绝外界刺激,维护牙髓健康。 三、深龋阶段治疗 1.安抚治疗:当乳牙门牙蛀空达深龋时,牙髓可能受到一定刺激,此时会先采用安抚治疗,放置安抚药物观察牙髓状况,若牙髓无明显症状再进行后续处理;2.充填或根管治疗:若安抚后牙髓情况良好,可进行充填修复;若牙髓出现感染迹象,则可能需要进行简单的乳牙根管治疗,去除感染牙髓后填充根管,再行充填修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患者,治疗过程中需特别关注其情绪状态,家长应在治疗前协助安抚儿童,使其尽量配合治疗。同时,要向家长强调治疗后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性,指导家长帮助儿童正确刷牙,减少甜食摄入,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预防乳牙再次发生龋坏。由于乳牙的特殊生理结构及儿童配合度等因素,治疗时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操作安全、舒适。

    2025-10-14 12:35:23
  • 口腔上颚的两个孔叫什么

    腭前孔位于上颌切牙后方腭中缝是鼻腭神经血管出口可作解剖标志不同年龄有生理变化,腭大孔在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龈缘至腭中线连线中外1/3交界处是腭前神经出口口腔操作需准确定位,腭小孔在腭大孔后方是腭中后神经出口口腔手术需识别不同人群有解剖结构特点。 一、腭前孔(切牙孔) 腭前孔位于上颌切牙后方的腭中缝上,是鼻腭神经和血管的出口部位。其位置相对固定,在口腔检查等操作中可作为重要的解剖标志,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该部位的解剖结构有一定生理变化,比如儿童时期其位置与成人略有差异,但总体处于上颌切牙对应的腭中缝区域,主要功能与鼻腭神经的传导等相关,在涉及上颌前部手术等操作时需特别注意此孔的位置以避免损伤相关神经血管。 二、腭后孔(包括腭大孔和腭小孔) 1.腭大孔:位于上颌第三磨牙腭侧牙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是腭前神经的出口部位。该孔在口腔临床中较为重要,例如在进行上颌后部局部麻醉时,常需准确定位腭大孔来保证麻醉效果,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如长期吸烟、饮酒者可能因口腔局部环境改变对该部位神经分布等有一定影响,但主要解剖位置相对稳定)此孔的解剖位置有其固有的生理结构特点,在病史相关方面,若有上颌后部病变等情况,可能会影响腭大孔周围的解剖关系。 2.腭小孔:位于腭大孔的后方,是腭中、后神经的出口部位。其解剖位置相对腭大孔更靠后,在口腔手术等操作中也需准确识别,不同年龄人群随着生长发育,腭小孔的位置等解剖结构会逐渐稳定,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可能因组织萎缩等因素导致腭小孔的解剖标志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但总体仍遵循其基本的解剖位置关系。

    2025-10-14 12:34:51
  • 智齿长在哪个位置

    智齿为口腔内牙槽骨最里面第三颗磨牙共4颗左右对称分布,上颌智齿在后方靠近上颌窦部分萌出方向异常,下颌智齿在最后方邻近下颌神经管易阻生,儿童青少年18岁左右开始萌出有个体差异,女性生理期激素波动致智齿周围敏感肿胀需注重口腔卫生,有牙周病史人群智齿萌出易发炎要留意异常保持口腔清洁。 一、智齿的位置分布 智齿是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门牙往里数为第8颗牙齿,正常情况下左右对称分布于上下颌骨的左右两侧,共4颗。 上颌智齿:位于上颌骨的后方区域,靠近上颌窦部位,其位置相对较深,部分人群上颌智齿可能因空间不足出现萌出方向异常等情况。 下颌智齿:处于下颌骨的最后方,邻近下颌神经管,下颌智齿的萌出空间往往也较为有限,容易出现阻生等现象,比如近中阻生(智齿向第二磨牙近中方向倾斜生长)、水平阻生(智齿呈水平方向生长)等。 二、不同人群智齿位置的相关特点 (一)儿童及青少年 儿童阶段一般不存在智齿萌出情况,通常在18岁左右开始进入智齿萌出阶段,但也有个体差异,部分人可能萌出时间更早或更晚,此阶段若发现智齿萌出异常需及时关注口腔状况。 (二)女性生理期 女性在生理期前后,体内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智齿周围牙龈组织稍有敏感、轻微肿胀等情况,此时更需注重口腔卫生清洁,避免因激素变化增加智齿相关炎症发生的风险。 (三)有牙周病史人群 有牙周病史的人群智齿萌出时,由于本身牙周组织存在一定基础问题,智齿周围更易出现炎症反应,如智齿冠周炎等,需特别留意口腔是否有疼痛、红肿等异常表现,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就医评估智齿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2025-10-14 12:34:02
  • 口腔溃疡传染吗

    口腔溃疡一般不具传染性,其发生与局部创伤、精神因素、系统性疾病、遗传因素及免疫功能紊乱、睡眠不佳等有关,若由具传染性病原体感染继发的口腔溃疡,原发病因具传染性,非口腔溃疡本身传染。 局部创伤:如刷牙时用力过猛划伤口腔黏膜、进食时咬伤等,这是常见的诱发因素,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因局部创伤引发口腔溃疡,比如儿童玩耍时可能不慎咬伤口腔,成年人进食过快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会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生风险,各年龄段和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都可能受精神因素影响,像学生考试期间压力大、上班族工作压力大时都易出现口腔溃疡。 系统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肝炎、维生素B族缺乏、缺铁、锌等,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口腔溃疡,不同病史的人群若患有相关系统性疾病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有胃溃疡病史的患者相对更易出现因疾病导致的口腔溃疡。 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在口腔溃疡的发生中也起一定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病史,个体患病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不同性别都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 其他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睡眠状况不佳等也与口腔溃疡的发生有关,比如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受病原体侵袭引发口腔溃疡,长期熬夜睡眠不足的人也较易出现口腔溃疡问题。 虽然口腔溃疡本身不传染,但如果是由某些具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继发引起的口腔溃疡,如疱疹性口炎导致的口腔溃疡,其原发病因疱疹病毒具有传染性,但这是原发病的传染性,而非口腔溃疡本身传染。

    2025-10-14 12:33:2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