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垂体瘤切除,脑积水、颅内囊性疾病的内镜手术治疗和颅脑各部位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彭玉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脑积水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垂体瘤协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培训基地主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专业组副组长,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神经外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主要开展颅脑肿瘤,颅脑外伤,先天性颅脑疾病等的诊治,尤其擅长神经内镜下垂体瘤,脑积水和颅内囊肿等各种内镜微创手术治疗。2003年和2011年分别在德国和美国专项学习神经内镜技术,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科技奖1项,医院医疗成果奖5项,主持各类基金科研课题11项,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展开
个人擅长
神经内镜下单鼻孔垂体瘤切除,脑积水、颅内囊性疾病的内镜手术治疗和颅脑各部位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展开
  • 脑动脉瘤支架加弹簧圈风险大吗

    脑动脉瘤进行支架和弹簧圈栓塞手术确实是存在风险的,首先有可能是手术过程中导致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 另外,也可能是因为载瘤动脉的狭窄,从而引起动脉供应的脑组织梗塞,穿刺位置也有出现血肿的可能,但是风险并不是很高,这已经是属于很成熟的手术技术。脑动脉瘤本身是危险很大的,动脉瘤随时有可能出现破裂。一旦破裂,就会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率很高,致残率也是很高的,所以检查发现后就要及早的进行治疗。而动脉瘤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这需要进行手术。手术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开颅手术夹闭,另外一个就是通过介入用弹簧圈栓塞。前者创伤大一些,但是复发几率低,后者的创伤小,不过复发几率比开颅手术要略微高一些。

    2025-04-01 11:41:43
  •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是怎么回事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发病原因不明,可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外伤、病原菌感染等原因可诱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一、基本病因 遗传因素是引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形成的基本病因。亲属中存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可能会遗传CCM1、CCM2、CCM3等变异的基因,从而导致其出现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情况。 二、诱发因素 1、外伤 患者头部出现外伤时,血液可从损伤的部位流出,造成其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转移至其他细胞中,使其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的情况,从而诱发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形成。 2、病原菌感染 患者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后,可能会造成其颅内血管发生炎症性病变,此时也可能会发生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情况。

    2025-04-01 11:41:40
  • 脑cT可以查出血管堵塞吗

    脑CT通常不可以直接查出血管堵塞,对于脑梗死与脑出血导致的血管堵塞早期诊断需配合其他医学影像检查。 脑CT通常是通过扫描颅脑,观察脑组织的形态是否出现异常。脑CT并没有血管成像,通常不能检查出血管堵塞。 在血管堵塞24小时以内,脑CT一般不能正常显影,在病发48~72小时期间病灶可以显影,血管堵塞可在脑CT上表现为边界不清晰的低密度影,对于患者出现的半身不遂、语言失常、身体麻木等脑血管疾病的表现,可在病发72小时后通过CT复查。 因此当身体出现血管阻塞后的一系列症状时,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在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配合CT、核磁共振等其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和误判。

    2025-04-01 11:41:39
  • 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怎么治疗

    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是指位于左侧颞叶的最前方位置的蛛网膜囊肿。这大多数是先天发育形成的,对于身体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 这平时只要注意定期的复查,继续观察就可以了。只要不出现持续的增大,就不用管它。但是如果是囊肿非常巨大,对于脑组织存在明显的压迫,导致出现颅内压增高或者引起癫痫等症状,就有必要治疗了。 但是蛛网膜囊肿通过药物治疗没有什么效果,药物无法使囊肿缩小或者消失,这只能进行手术处理,需要通过开颅手术做囊肿的分流或者是切除手术,这样才能够解除压迫缓解症状。 但是蛛网膜囊肿在做完手术以后,复发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如果不是确实症状严重,一般也不建议进行手术。

    2025-04-01 11:41:35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肢体偏瘫、口角歪斜、言语障碍、意识障碍等。 1、头晕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脑部组织供血量减少,脑部缺血缺氧时,患者常有头晕的症状。 2、肢体偏瘫 脑血管急性缺血导致运动中枢神经功能受损时,患者会出现出现一侧肢体运动无力、运动障碍、肌力减弱等症状。 3、口角歪斜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发病初期,患者也会有一侧口角歪斜、流涎的症状。 4、言语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语言中枢功能受损时,患者会有吐字不清、发音困难、交流困难等症状。 5、意识障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还会导致大面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软化,使患者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表现。

    2025-04-01 11:41:3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