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咽喉头颈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向 Ta 提问
-
掏耳朵之后耳朵一直痛怎么办
掏耳朵后耳朵痛的原因通常是掏耳朵时用力不当致外耳道皮肤破损引发炎症反应。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需由专科医生清理耳道内的分泌物、结痂、脱屑等。若感染不严重,保持患耳干燥且避免进水,可能自行恢复。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洛美沙星滴耳液、氧氟沙星、头孢氨苄等药物,能起到抗炎、止痛作用以实现治疗目的。 二、护理措施 1.平时要强化耳朵护理,如洗头发时用耳塞堵住耳洞,防止脏水流入耳内导致细菌感染而加重病情。 2.要调整饮食结构,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患者可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同时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病情恢复。 3.避免盲目用手或尖锐挖耳器掏耳朵,若感觉耳内有耵聍,应由专业医生取出。 总之,掏耳朵后耳朵痛要注意治疗与护理相结合,以促进病情好转和康复。
2025-04-25 10:48:14 -
掏耳朵嗡嗡响
掏耳朵时耳朵嗡嗡响可能是耳屎刺激或外耳道损伤引起,耳屎刺激若无症状可不特殊治疗,或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耳道,外耳道损伤需停止掏耳朵并消炎治疗。 一、当是耳屎刺激导致时 掏耳朵时若鼓膜附近的耳屎刺激外耳道黏膜,会使患者出现耳鸣、耳闷、耳内异响,即掏耳朵时耳朵嗡嗡响。如果没有其他异常,通常无需特别处理,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耳屎会自行排出。但要是症状反复出现,可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耳道,将耳屎冲出后不适症状就会得到缓解。 二、当是外耳道损伤引起时 掏耳朵用力可能造成外耳道黏膜损伤,这样也会引发掏耳朵时耳朵嗡嗡响,同时还可能伴有耳道流血等情况。针对这种状况,必须停止掏耳朵,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消炎治疗。 掏耳朵出现耳朵嗡嗡响要考虑上述两种原因,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2025-04-25 10:47:28 -
婴儿疱疹性咽颊炎治疗方法
宝宝疱疹性咽峡炎较为常见,这是一种病毒感染疾病,主要因宝宝免疫力低下时感染肠病毒即柯萨奇病毒一型,进而侵袭咽喉部黏膜所致。查体时可发现宝宝咽喉部黏膜显著充血红肿,且有散在淋巴滤泡增生,宝宝会出现咳嗽、咳痰、咽部疼痛、发烧等相关症状。 一、治疗方面:此时可给宝宝积极进行对症抗炎、抗病毒治疗。1.可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日进行两次雾化吸入;2.同时给宝宝口服小儿头孢克肟颗粒、小儿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柴胡颗粒或小儿蓝芩口服液等药物。 二、体温处理: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度以上,可口服小儿布洛芬缓释颗粒或小儿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进行退烧治疗。 通常经过约十天左右,宝宝的疱疹性咽峡炎就能够恢复。 总之,宝宝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后,可通过对症的抗炎、抗病毒治疗以及对体温的合理控制来促进恢复,一般十天左右可痊愈。
2025-04-25 10:45:49 -
鼻子长息肉要动手术吗
鼻子长息肉并非一定要手术,需依据患者临床症状来决定。若症状较轻,可采用药物治疗,若症状严重,则可选手术治疗。鼻子长息肉一般是因细菌或病毒破坏鼻黏膜上皮屏障,致鼻黏膜上皮逐步增生而成。患者典型症状有鼻塞、分泌物增多、嗅觉障碍。 一、若临床症状较轻,对生活影响不大,通常无需手术,可在医生指导下 1.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 2.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药物进行系统性治疗,这有利于改善病症。 二、若息肉症状严重,比如引发相关并发症,如鼻窦炎、支气管哮喘、听力减退、胸闷等,则要及时通过手术切除息肉。手术是开放鼻窦,尽可能保留鼻窦黏膜,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以达到治病目的。 总之,鼻子长息肉后的治疗方式要根据具体症状来选择,症状轻微可药物治疗,严重则需手术治疗,以缓解症状和避免并发症。
2025-04-25 10:44:53 -
左耳朵烧是什么预兆
左耳朵烧可能与外界环境、情绪因素、过敏反应、感染或其他疾病有关。如症状持续或伴其他不适,建议就医诊治。 1.外界环境 当外界温度较高或耳朵受到寒冷刺激时,可能会导致耳朵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引起耳朵发热。 2.情绪因素 情绪激动、紧张、兴奋等情绪变化可能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导致耳朵发热。 3.过敏反应 某些人可能对某些物质过敏,如花粉、尘螨等,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耳朵发红、发热、肿胀等症状。 4.感染 耳部感染,如外耳道炎、中耳炎等,可能导致耳朵发热、疼痛等症状。 5.其他 某些疾病,如感冒、发热、高血压等,也可能导致耳朵发热。 如果“左耳朵烧”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025-04-25 1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