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脑功能的监测和评估(包括脑电图、诱发电位、经颅超声多普勒、经颅二维彩色超声、有创颅内压监测等)、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严重颅内感染和癫痫持续状态等神经科危重疾病的诊治、微创手术治疗和亚低温脑保护治疗。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吴永明,男,副主任医师,科室副主任。目前主要从事神经科危重症监护方面的工作,在神经科危重患者的诊断、治疗方面有较高的临床水平,特别是在脑功能的监测和评估(包括脑电图、诱发电位、经颅超声多普勒、经颅二维彩色超声、有创颅内压监测等)、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严重颅内感染和癫痫持续状态等神经科危重疾病的诊治、微创手术治疗和亚低温脑保护治疗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展开
个人擅长
脑功能的监测和评估(包括脑电图、诱发电位、经颅超声多普勒、经颅二维彩色超声、有创颅内压监测等)、大面积脑梗塞、脑出血、严重颅内感染和癫痫持续状态等神经科危重疾病的诊治、微创手术治疗和亚低温脑保护治疗。展开
  • 接种流脑A+C的注意事项

    接种流脑A+C是指接种流脑A+C疫苗,接种之前应注意是否有其他疾病,同事还要注意饮食健康。 流脑A+C疫苗是一种预防A、C群细菌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接种前应排查是否患有感冒、活动性结核等疾病。如果对流脑A+C疫苗存在过敏现象,此时也不可接种。接种完成后,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接种流脑A+C疫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通常是正常的现象,在一段时间后可得到缓解。期间应密切观察,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接种流脑A+C疫苗应前往正规接种点,在专业医生操作下进行接种。

    2025-04-01 12:00:56
  • 继发性失眠的起因有哪些

    继发性失眠的原因有好几方面的因素。首先就是环境的因素,比如说要是突然发生的环境的改变,或者是周围的环境太嘈杂、太乱,导致患者入睡困难或者是容易被吵醒等。 第二个就是患者精神上的因素,也就是心理方面的因素,比如说生活压力太大或者是工作压力大或者是要进行考试等,导致患者心理压力太大出现了失眠。 第三个就是药物方面的因素,比如说某些药物的口服,或者是突然停服,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失眠。常用的有抗癫痫的药物以及帕金森方面的药物等。 第四个就是患者躯体上的疾病。比如说,心肺方面的疾病导致患者憋喘不适,也会出现失眠。另外还有各种的疼痛不适或者是不宁腿综合症等,都可以引起患者出现失眠。

    2025-04-01 12:00:56
  • 安定片能治失眠吗

    安定片可以治疗失眠,但安定片不能治疗所有的失眠,在临床工作中只有单纯性失眠才适合用安定片,这个类型的失眠,是指原发性失眠,指没有合并其他身心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性疾病或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胃肠炎,疼痛等疾病。 失眠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原发性失眠,上面已经提到,可以使用安定片治疗。对于继发性失眠,包括由于躯体疾病,精神障碍,药物滥用等引起的失眠。失眠的治疗,取决于其潜在的病因,其主诉的病情和病程的长短,从而制定个体化,药物及非药物治疗方案,如慢性失眠可以使用苯二氮卓类药,如安定片,及选择性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曲唑酮,具有良好的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

    2025-04-01 12:00:56
  • 失眠神经内科检查项目

    失眠挂神经内科主要头部影像学检查、多导睡眠图检查以及各种抽血化验。 失眠包括的情况比较多,比如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睡眠质量差、早醒等,这种情况挂神经内科主要是为了检查引起失眠的器质性原因。 失眠的患者到神经内科需要做头部影像学的检查,主要包括头部CT、头部核磁共振等,可以了解影响患者睡眠部位的一些疾病,比如丘脑病变、下丘脑病变等。多导睡眠图检查主要是用于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宁腿综合征等,这是导致失眠比较常见的原因。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做各种抽血化验检查,比如血常规、甲状腺系列、叶酸测定、生化系列、微量元素检测等,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是因为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失眠。

    2025-04-01 12:00:55
  • 饮食和失眠有关系吗

    失眠与饮食之间肯定是有关系。中医上讲,胃不和则卧不安,因为饮食不当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失眠。首先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失眠。所以失眠的患者,应该清淡饮食,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等。 另外那些兴奋性的食物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失眠,比如说咖啡,巧克力,浓茶,酒精之类,所以失眠的患者应该避免饮用或者是口服这些食物。 第三,患者在睡眠之前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或者是饮食过多,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失眠。所以患者在睡眠以前尽量不要进食。患者出现失眠之后要查找一下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出现了失眠。必要的时候可以在专科大夫的指导下口服药物进行治疗,但是饮食上也要注意。

    2025-04-01 12:00:5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