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大勇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足踝部骨折、足踝部畸形(平足症、高弓足、创伤后足踝部畸形等)、足踝部扭伤、多指畸形、臂丛神经损伤。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相大勇,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师协会足踝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关节分会足踝组成员,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足踝康复委员会委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学会(SICOT)中国分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创伤学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美国移植重建协会会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骨科杂志》特约审稿人,先后于美国及瑞士进修学习足踝及创伤外科相关知识,擅长治疗肢体关节严重骨折(肩部、肘部、腕部,髋部、膝部、足踝部),周围神经损伤(臂丛、上肢神经损伤、下肢神经损伤),足踝部损伤(跟骨、距骨、跗骨、踝关节骨折)、足踝部畸形(踇外翻、平足症、高弓足、严重创伤性畸形)、手部疾病。关注骨科术后康复。发表文章30余篇,SCI收录3篇,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6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1项,参与各项基金6项。展开
个人擅长
足踝部骨折、足踝部畸形(平足症、高弓足、创伤后足踝部畸形等)、足踝部扭伤、多指畸形、臂丛神经损伤。展开
  • 脊柱退行性变的症状

    脊柱退行性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症状有疼痛、僵硬、麻木、刺痛、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1.疼痛:这是脊柱退行性变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颈部、背部或腰部的疼痛。疼痛可能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2.僵硬:脊柱退行性变可能会导致脊柱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变得僵硬,使脊柱的活动范围减小。 3.麻木和刺痛:当脊柱退行性病变压迫神经根时,可能会导致手臂、腿部或脚部出现麻木、刺痛或无力等症状。 4.运动障碍:严重的脊柱退行性变可能会导致脊柱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影响身体的运动能力。 5.姿势异常:脊柱退行性变可能会导致脊柱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从而出现驼背、脊柱侧弯等姿势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脊柱退行性变的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只有轻微的症状,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疼痛和功能障碍。如果您出现了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2025-06-30 16:19:43
  • 慢性骨髓炎如何分型

    根据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通常分为增生型、骨吸收型和混合型,三者的特点和X线检查表现各有不同。 根据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病理特点,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增生型: 特点:以骨质增生为主,多发生于儿童。 症状:局部肿胀,轻微疼痛,皮肤微红,有轻微发热。 X线检查:可见骨密度增加,骨小梁增粗,骨髓腔变窄或消失。 2.骨吸收型: 特点:以骨吸收破坏为主,多发生于成人。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明显,皮肤暗红,有明显发热。 X线检查:可见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稀疏,骨髓腔扩大。 3.混合型: 特点:骨质增生与骨吸收破坏同时存在。 症状:局部肿胀,疼痛剧烈,皮肤发紫,高热。 X线检查:可见骨密度不均匀,骨小梁结构紊乱,骨髓腔模糊。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25-06-30 16:03:14
  • 坐月子后腿疼怎么办

    坐月子后腿疼可能与产后身体虚弱、感染、缺钙、劳累、姿势不当等有关。以下是一些建议: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尤其是腿部。 3.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合理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 5.及时补钙,可以通过口服钙剂或多晒太阳来补充。 6.按摩腿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7.如果疼痛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坐月子期间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心情愉悦。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2025-06-30 15:49:05
  • 胫骨骨折几级伤残

    胫骨骨折十级伤残的判定标准包括日常活动能力、工作和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受限等方面。 根据胫骨骨折的伤残等级,主要涉及到十级伤残的判定。具体来说,十级伤残的判定标准如下: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需要注意的是,伤残等级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骨折的严重程度、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以及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等。如果您对胫骨骨折的伤残等级存在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或司法鉴定机构,以获取准确的评估和建议。

    2025-06-30 15:42:16
  • 大拇指外翻怎么办

    大拇指外翻应及时就医,根据畸形程度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同时注意日常护理。 如果出现了大拇指外翻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根据畸形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对于轻度的大拇指外翻,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使用拇外翻垫、夜间支具等,以及进行物理治疗、运动康复等。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改善畸形,但并不能根治。 如果大拇指外翻较为严重,影响到了生活质量,或者保守治疗无效,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了。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软组织松解术、截骨矫形术等,具体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日常护理事项,如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等;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寒;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站立,适当休息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糖尿病患者、扁平足患者等,大拇指外翻的发生率较高,需要更加注意预防和治疗。如果出现了大拇指外翻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大拇指外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日常护理,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2025-06-26 14:17:12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