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足踝部骨折、足踝部畸形(平足症、高弓足、创伤后足踝部畸形等)、足踝部扭伤、多指畸形、臂丛神经损伤。
向 Ta 提问
-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主要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等,该病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一、症状 1、腰痛 大多数患者都可出现腰痛,且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主要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纤维环、韧带,导致椎管内的神经受到刺激有关。 2、坐骨神经痛 多数患者还可伴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表现为臀部沿大腿后方向小腿及足背放射样疼痛。 3、下肢麻木 因突出的腰椎间盘刺激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患者还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的症状。 4、间歇性跛行 腰椎管狭窄的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的症状,表现为长时间行走时下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加重,休息后可有所缓解,当再次行走后又可出现不适症状。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平时在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维持一种姿势,并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以缓解肌肉疲劳,减轻不适症状。 2、药物治疗 当病情急性发作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塞来昔布、氯唑沙宗或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不适症状。 3、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反复发作,且其经保守治疗无效以及伴有明显神经受累的患者,可选择手术的方式治疗,以恢复脊柱的正常形态,彻底解除不适症状,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半椎板切除术、椎间融合术以及脊柱内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等。
2025-04-01 12:18:27 -
脚后跟疼怎么治
脚后跟疼大多是由于鞋子不合适、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1、鞋子不合适 如果鞋子不合脚或者鞋子的材质不舒适,可能会导致走路的时候脚跟受到磨损,产生疼痛的症状。患者一般可以及时更换合适的鞋子,适当进行局部按摩或者泡脚等方式有效缓解脚后跟疼的症状。 2、跟腱炎 跟腱炎一般是指跟腱反复剧烈拉伸后产生的劳损性损伤,大多与长期剧烈运动、扁平足或者肥胖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跟腱肿胀、跟腱疼痛或者跟腱痉挛等症状,可表现为脚后跟疼。患者应注意合理休息,减少跟腱的损伤,疼痛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在主治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萘普生片或者洛索洛芬钠片等药物进行消炎止痛,有效缓解跟腱炎引起的脚后跟疼的症状;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患者也可以考虑腓肠肌延长术、病损处清理与修复手术等方式有效减少跟腱的张力,清除病灶组织,达到有效治疗跟腱炎引起的脚后跟疼的目的。 3、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大多是足底筋膜因反复微损伤形成的无菌性炎症,大多与年龄、高弓足或者就站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足跟足底疼痛,一般表现为脚后跟疼。患者一般可以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吡罗昔康片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或者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解热、镇痛以及抗炎等,有效缓解足底筋膜炎引起脚后跟疼的症状。
2025-04-01 12:18:27 -
膝盖下面骨头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应该怎么治疗
膝盖下面骨头痛,可能与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或髌骨软化症等疾病有关,根据病因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 1、骨关节炎 随着年龄增长,骨关节部位可逐渐发生退行性变,从而形成骨关节炎,这时就容易引起关节疼痛、压痛、肿胀等不适症状,所以患者会出现膝盖下面骨头痛的表现。 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注意休息,减少关节负重,可使用拐杖或手杖辅助活动。当疼痛比较明显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或塞来昔布等镇痛类药物缓解。若病情持续恶化,可考虑关节镜清理术、截骨术等手术治疗。 2、半月板损伤 剧烈运动导致膝关节扭转或长期负重下蹲后,可能会引起半月板的损伤,随着半月板的撕裂,患者可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 半月板损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使用冰袋冷敷,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肿胀。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选择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或萘普生等抗炎止痛药物缓解。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半月板缝合术、半月板成形术等手术治疗。 3、髌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也可引起膝关节疼痛的症状,且在久坐或下蹲后疼痛加重。 建议患者平时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下蹲等,以减轻关节负担。患者除了选择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以外,还可配合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以及玻璃酸钠等药物,来促进软骨的修复和生长。部分严重的患者,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胫骨结节内移抬高术等手术治疗。
2025-04-01 12:18:27 -
颈椎错位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
颈椎错位可能与外伤、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骨质增生等原因有关,需针对性治疗。 1、外伤 当人体从高处坠落或者颈部受到直接、间接暴力作用时,可使颈椎受损,出现关节错位的情况,并可伴有肿胀、疼痛等症状。 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严重程度,采取闭合手法复位或者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成功复位之后需进行局部固定,待病情缓解进入恢复期之后,可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受损关节功能恢复。 2、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颈椎椎间盘后侧纤维环退变,从而出现颈椎错位、颈肩部疼痛、上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 患者出现疼痛症状时可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缓解,包括布洛芬片、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反应性疼痛,比如倍他米松片、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症较严重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比如颈椎前入路手术、颈椎后入路手术、后-前联合入路手术等。 3、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骨质增生主要是颈椎长期慢性损伤所引起,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伏案工作或学习等因素,也可能会诱发颈椎骨质增生。患者可能会出现颈椎关节错位、颈部疼痛、僵硬等症状。 患者局部肌肉持续紧张时可使用肌肉松弛剂,包括氯唑沙宗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也可采取颈椎牵引治疗,恢复颈椎正常生理结构。对于脊髓或者神经根受压导致脊髓变形时,可进行手术治疗,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减压术等。
2025-04-01 12:18:27 -
手腕关节痛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手腕关节痛可能是由于腱鞘炎、关节炎、痛风等导致的。通常根据病因进行治疗。 1、腱鞘炎 由于腱鞘是近关节处的半圆形结构,当腱鞘出现急性和慢性炎症,且处于充血、水肿状态时,手腕活动时周围组织会与腱鞘发生摩擦,从而造成手腕关节痛,多伴有活动受限、压痛、发热等症状。 对于结核性腱鞘炎,通常采取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药物治疗。对于急性浆液性腱鞘炎,通常采取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 2、关节炎 如果手腕关节腔内受到炎性侵袭,造成软骨或骨性退化,从而可出现手腕关节痛的现象,同时会伴有关节肿胀、关节僵硬、骨摩擦音等症状。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通常采取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等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通常采取手术治疗进行关节修复、置换、融合。 3、痛风 由于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出现手腕关节痛的现象。 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通常采取依托考昔、秋水仙碱、吲哚美辛等药物治疗。对于发作间歇期的患者,可采取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药物进行治疗。
2025-04-01 12: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