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1、颈腰椎病活血去痛保养计划。 2、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保养计划。 3、风湿疾病祛风除湿保养计划。 4、心脑血管疾病养脑护心保养计划。 5、肿瘤患者扶正祛邪保养计划。 6、虚损性疾病气血双补保养计划。 7、女性卵巢早衰保养计划。 8、儿童过敏体质、虚弱体质保养计划。 9、开展热敷包、药熨包、药浴包、足浴包、保健茶饮、健康枕等相关适用于家庭的保健产品研制。 10、开展针对骨关节炎、颈腰椎病、骨折、骨刺等慢性病的传统膏药研制。 11、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的研制推广。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海泉,男,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知名中医,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康复》特邀编委,《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特邀健康专家。1968年7月出生。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功底、先进的人性化医学理念和创新性思维模式,独创“三维顺势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发明康复运动疗法有效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均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对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肩周炎、膝关节炎等病症治疗效果显著。现承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一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应用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获国家专利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10余部。展开
个人擅长
1、颈腰椎病活血去痛保养计划。 2、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保养计划。 3、风湿疾病祛风除湿保养计划。 4、心脑血管疾病养脑护心保养计划。 5、肿瘤患者扶正祛邪保养计划。 6、虚损性疾病气血双补保养计划。 7、女性卵巢早衰保养计划。 8、儿童过敏体质、虚弱体质保养计划。 9、开展热敷包、药熨包、药浴包、足浴包、保健茶饮、健康枕等相关适用于家庭的保健产品研制。 10、开展针对骨关节炎、颈腰椎病、骨折、骨刺等慢性病的传统膏药研制。 11、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的研制推广。展开
  • 呃逆按摩哪个穴位最好

    攒竹穴、内关穴、中脘穴缓解呃逆的相关情况,包括各穴位的定位、按摩方法及作用机制,同时提及不同人群按摩时的注意事项,如婴幼儿、特殊人群等按摩时的不同要求。 一、攒竹穴 1.定位: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际处。 2.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轻柔按压攒竹穴,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持续1-3分钟,可双侧同时按压。 3.作用机制:从中医经络理论来讲,攒竹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刺激该穴位可能通过调节膀胱经气血,进而对呃逆起到缓解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虽未完全明确其具体作用于呃逆的精准机制,但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攒竹穴的按摩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神经功能,缓解膈肌痉挛,从而改善呃逆症状。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按摩攒竹穴缓解呃逆的原理是相通的,都是基于经络气血的调节和神经功能的调整。但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皮肤娇嫩,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对于有面部皮肤破损、感染等情况的人群,应避免按摩攒竹穴所在部位。 二、内关穴 1.定位: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按摩方法:用另一手的拇指按压内关穴,可采用揉按的方式,频率约每分钟100-120次,每次按摩5-10分钟。 3.作用机制: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中医认为刺激内关穴能调节心包经气血,起到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按摩内关穴可通过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等方式,调节胃肠道及膈肌的功能,缓解膈肌痉挛,从而改善呃逆。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按摩内关穴缓解呃逆的原理相同,都是基于经络调节和对神经-肌肉功能的调整。对于儿童,由于其手腕部位相对较小,按摩时要注意拇指的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不适;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按摩内关穴时也需注意力度,因为内关穴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有引发子宫收缩的风险,如有特殊病史或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的孕妇,最好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按摩。 三、中脘穴 1.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2.按摩方法:平卧后,用手掌掌心或指腹按揉中脘穴,按揉时力度适中,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每次按摩10-15分钟。 3.作用机制:中脘穴属任脉,是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按摩中脘穴能调节脾胃功能,促进脾胃运化,使气机调畅。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通过调节胃肠道的蠕动、消化液分泌等,改善膈肌周围的气血供应和神经调节,从而缓解呃逆。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按摩中脘穴缓解呃逆的原理基于脾胃功能的调节和胃肠道整体功能的改善。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按摩中脘穴时可适当延长时间,增强对脾胃功能的调节作用;对于患有胃部基础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的人群,按摩中脘穴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刺激加重胃部不适,如有相关病史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2025-10-16 13:34:13
  • 脾虚小孩怎么调理好

    对于小孩脾虚可从多方面调理,饮食上选易消化富含营养食物且定时定量;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中医可通过推拿按摩或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中药调理;婴儿及有基础病史小孩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饮食调理 1.食物选择:对于脾虚的小孩,应给予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例如,多摄入健脾的食物,像山药,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能起到健脾的作用,研究表明山药中的某些成分可调节胃肠道功能,促进消化吸收。还可选择薏米,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的功效,适当食用有助于改善脾虚导致的消化问题。 2.饮食规律:保持定时定量进餐很重要,避免暴饮暴食。小孩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规律的饮食有助于脾胃正常运化。一般来说,3-6岁的小孩可每日进餐3-4次,每次食量适中,让脾胃形成良好的生物钟。 二、生活起居调理 1.充足睡眠:小孩睡眠充足对脾胃功能恢复有益。婴幼儿每天需要保证12-14小时的睡眠,学龄前儿童需要11-13小时的睡眠。良好的睡眠可让身体各器官包括脾胃得到充分休息,促进气血生成,而气血充足有助于脾胃正常运化。 2.适度运动:鼓励小孩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简单的体操等。3岁以上小孩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户外活动。运动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研究发现,适当运动可加快胃肠道蠕动,帮助消化,改善脾虚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耗伤正气。 三、中医调理方法 1.推拿按摩:家长可学习简单的小儿推拿手法来调理脾虚。比如摩腹,以小孩肚脐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轻轻摩腹,每次5-1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摩腹能促进胃肠道蠕动,调节脾胃功能。还有按揉足三里穴位,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按揉该穴位对于健脾有一定作用,3-10岁小孩可每天按揉两侧足三里各1-3分钟,力度适中。 2.中药调理(需谨慎):如果小孩脾虚情况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中药调理,但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适合儿童的健脾中药方剂,如小儿健脾散等,但必须由专业医生根据小孩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后开具,家长不可自行随意给小孩使用中药,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药物代谢等与成人不同。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在饮食调理时要格外注意食物的细腻程度,避免添加不易消化的食物。如6个月以内的婴儿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6个月后添加辅食要从单一、细腻的食物开始添加,如米糊等,逐渐过渡,防止因饮食不当加重脾虚情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小孩,如曾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小孩,在进行调理时要更加密切观察其反应,若出现不适症状需及时就医调整调理方案。同时,在生活起居方面要根据小孩的具体病史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比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孩运动时要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影响脾胃功能及整体健康。

    2025-10-16 13:33:52
  • 怕冷手脚冰凉怎么办

    改善怕冷手脚冰凉可从多方面入手,需保证充足睡眠并盖好被褥保暖脚部,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及时增添衣物做好重点部位保暖;饮食上多吃温热性含蛋白质铁元素的肉类及桂圆红枣等,减少生冷寒凉食物;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还可做手部脚部简单运动促进局部循环;穿戴合适保暖衣物,使用暖手宝暖脚宝等辅助工具要注意安全;儿童要据气温增减衣物保证充足营养,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需关注血液循环,女性生理期注意腹部脚部保暖及饮温热红糖水。 一、生活方式调整 1.保证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身体代谢及血液循环调节,成年人建议每天保证7~8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时注意盖好被褥,尤其脚部保暖,良好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能量,改善怕冷手脚冰凉状况。 2.避免长时间待在寒冷环境:寒冷环境会使血管收缩,加重手脚冰凉,日常应尽量减少在低温环境中的暴露时间,如需长时间在寒冷环境,应及时增添衣物,重点做好手部、脚部及头部的保暖。 二、饮食调理 1.摄入温热性食物:可适当多吃如羊肉、牛肉等富含蛋白质及铁元素的肉类,铁元素有助于红细胞携带氧气,改善血液循环;桂圆、红枣等温热性食物也可适量食用,有一定温补作用。例如每周可安排2~3次羊肉汤摄入,但需注意烹饪清淡,避免过于油腻。 2.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应减少食用冰淇淋、生鱼片等生冷食物,这类食物会加重体内寒气,不利于改善怕冷手脚冰凉情况。 三、运动锻炼 1.进行有氧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以快走为例,保持适中速度,逐步提升心率,促进全身血液流动,改善手脚冰凉状况。 2.进行手部脚部运动:闲暇时可做简单的手部握拳松开、旋转手腕,脚部踮脚、旋转脚踝等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凉。 四、保暖措施 1.穿戴合适保暖衣物:选择棉质、羊毛等保暖性好的衣物,手部可佩戴手套,脚部选择保暖性能佳的袜子和鞋子,避免穿着过紧的鞋袜影响血液循环。 2.使用保暖辅助工具:可使用暖手宝、暖脚宝等保暖器具,但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尤其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新陈代谢相对较快但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应根据气温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穿着过少导致怕冷手脚冰凉,同时要保证儿童充足营养摄入,促进身体发育及血液循环正常。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血液循环相对较慢,除注意保暖、适当运动外,还应定期关注自身血液循环状况,若手脚冰凉情况持续不缓解且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血管等方面疾病。 3.女性: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易出现怕冷手脚冰凉,生理期可适当饮用温热的红糖水,注意腹部及脚部保暖,避免受寒加重不适。

    2025-10-16 13:33:12
  • 女人每天喝红糖水好吗

    适量饮用红糖水有补充能量、调节月经相关不适等益处,但过量饮用会致血糖波动、引起肥胖,不同人群饮用红糖水需注意,健康成年女性每天宜控量10-15克蔗糖量,糖尿病、肥胖症、孕期女性等特殊人群有相应饮用禁忌。 一、适量饮用红糖水的益处 (一)补充能量 红糖水含有蔗糖,蔗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可被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能快速为人体补充能量。例如,对于从事体力劳动后身体能量消耗较大的女性,适量饮用红糖水能及时缓解疲劳感,这是基于碳水化合物作为人体主要供能物质的生理基础。 (二)调节月经相关不适 对于部分因受寒、体质偏寒等因素导致月经期间小腹冷痛等不适的女性,红糖水的温热性质可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期的轻微不适。不过,这一作用更多是基于温热刺激对血管和肌肉的影响,从科学角度是温热效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带来的相对舒适感体现。 二、过量饮用红糖水的弊端 (一)导致血糖波动 女性若每天过量饮用红糖水,其中过多的蔗糖会使血糖迅速升高,长期如此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因为人体摄入过多糖分后,胰腺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来调节血糖,长期负荷过重会影响胰岛素的正常功能。对于本身有胰岛素抵抗倾向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女性,这种风险会更高。 (二)引起肥胖 红糖水热量较高,每天过量饮用会使摄入的热量超过身体消耗,多余的热量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问题。肥胖又可能带来一系列健康隐患,如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对于平时运动量较少、新陈代谢相对较慢的女性,更容易因过量饮用红糖水而发胖。 三、不同人群饮用红糖水的注意事项 (一)健康成年女性 一般来说,健康成年女性每天饮用红糖水的量控制在10-15克左右的蔗糖量较为适宜。可以将红糖水冲调得淡一些,既能享受红糖水带来的部分益处,又能避免过量饮用带来的弊端。同时,要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活动量来调整,如果当天活动量较大、出汗多,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但也不宜过度。 (二)特殊人群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红糖水的摄入,因为红糖水会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这类人群需要遵循糖尿病饮食管理原则,选择其他无糖或低糖的饮品来替代红糖水。 2.肥胖症患者:肥胖症患者本身需要控制热量摄入,红糖水不适合每天大量饮用,应通过控制红糖水的摄取量,并结合合理的饮食规划和运动来控制体重,避免因过量饮用红糖水而加重肥胖程度。 3.孕期女性:孕期女性需要注意红糖水的饮用。过量饮用可能导致体重增长过快,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等风险。孕期女性应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血糖情况、体重增长情况等来谨慎饮用红糖水,一般建议适量饮用,且最好选择在两餐之间饮用,以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2025-10-16 13:31:29
  • 什么病需要吃安脑丸

    安脑丸适用于高热神昏及中风窍闭之证,从医学机制看有清热解毒等作用,特殊人群使用需考量,且临床应用常需与其他治疗方式配合以促进患者康复。 一、安脑丸适用的病症范畴 安脑丸主要适用于以下病症情况。首先是高热神昏相关病症,当患者因外感温热之邪等原因出现高热,进而导致神昏谵语等表现时,安脑丸有一定的应用。例如在一些感染性疾病引发的高热伴有神志异常状况中,从临床研究来看,其对于改善高热引起的脑部相关异常状态有一定作用。其次是中风窍闭之证,对于因中风导致出现窍闭神昏等情况的患者,安脑丸也可在相应病症阶段发挥作用。比如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发病过程中出现窍闭神昏表现时,安脑丸能在中医辨证属于相应证型的情况下被使用。 二、从医学机制角度的关联 从医学机制方面分析,安脑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镇惊熄风等作用。其能够通过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针对高热等引发的脑部病理状态进行干预。例如其中的药物成分可以对炎症反应等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减轻高热对脑部组织可能造成的损伤,同时有助于恢复脑部正常的神经功能,对于中风窍闭相关病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部的气血运行障碍等情况,从而契合其适用病症的病理机制。 三、特殊人群的相关情况考量 儿童人群:儿童属于特殊人群,由于儿童的身体器官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安脑丸的使用需要格外谨慎。一般来说,低龄儿童应避免随意使用安脑丸,因为其药物代谢、耐受性等与成人不同,盲目使用可能会对儿童尚未发育完善的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只有在经过严格的中医辨证,且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时,在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下才可以考虑使用,同时要密切关注用药后的反应。 老年人群:老年人的机体功能有所衰退,在考虑使用安脑丸时,需要综合评估其肝肾功能等情况。因为药物需要经过肝肾等器官进行代谢,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减弱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所以要谨慎用药,并且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相关指标,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可能的用药风险。 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妊娠期女性属于特殊敏感人群,安脑丸的成分可能会对胎儿产生潜在影响,所以妊娠期女性一般不建议使用安脑丸。哺乳期女性使用安脑丸时,药物成分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也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权衡利弊后谨慎决定是否使用。 四、与其他治疗方式的配合 安脑丸在临床应用中往往需要与其他治疗方式配合。比如对于高热神昏的患者,在使用安脑丸的同时,可能需要配合相应的退热措施,如物理降温等非药物干预手段来控制体温,同时针对引发高热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像抗感染治疗等。对于中风窍闭之证的患者,在使用安脑丸的基础上,可能需要配合康复理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等,这样多维度的治疗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康复。

    2025-10-16 13:30:57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