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1、颈腰椎病活血去痛保养计划。 2、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保养计划。 3、风湿疾病祛风除湿保养计划。 4、心脑血管疾病养脑护心保养计划。 5、肿瘤患者扶正祛邪保养计划。 6、虚损性疾病气血双补保养计划。 7、女性卵巢早衰保养计划。 8、儿童过敏体质、虚弱体质保养计划。 9、开展热敷包、药熨包、药浴包、足浴包、保健茶饮、健康枕等相关适用于家庭的保健产品研制。 10、开展针对骨关节炎、颈腰椎病、骨折、骨刺等慢性病的传统膏药研制。 11、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的研制推广。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海泉,男,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知名中医,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康复》特邀编委,《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特邀健康专家。1968年7月出生。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功底、先进的人性化医学理念和创新性思维模式,独创“三维顺势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发明康复运动疗法有效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均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对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肩周炎、膝关节炎等病症治疗效果显著。现承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一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应用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获国家专利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10余部。展开
个人擅长
1、颈腰椎病活血去痛保养计划。 2、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保养计划。 3、风湿疾病祛风除湿保养计划。 4、心脑血管疾病养脑护心保养计划。 5、肿瘤患者扶正祛邪保养计划。 6、虚损性疾病气血双补保养计划。 7、女性卵巢早衰保养计划。 8、儿童过敏体质、虚弱体质保养计划。 9、开展热敷包、药熨包、药浴包、足浴包、保健茶饮、健康枕等相关适用于家庭的保健产品研制。 10、开展针对骨关节炎、颈腰椎病、骨折、骨刺等慢性病的传统膏药研制。 11、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的研制推广。展开
  • 眼部刮痧能去眼袋吗

    眼部刮痧尚无确切去眼袋的循证医学证据,眼袋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眼部刮痧操作不当还可能有不良影响,年轻人靠其去眼袋不现实,中老年人眼部刮痧难解决衰老性眼袋问题,更科学的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眼部护理产品或医疗美容手段改善眼袋,眼部刮痧不是可靠去眼袋方法,应选科学安全经验证方式处理。 从眼部解剖及血液循环角度分析 眼部的组织结构较为精细,正常的血液循环、淋巴循环对维持眼部组织健康至关重要。眼部刮痧若操作不当,可能会对眼部的血管、神经等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不当的刮痧力度和手法可能会损伤眼部的小血管,导致局部出血、肿胀,不仅不能达到去眼袋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眼部不适。从血液循环方面来看,正常的血液循环是为眼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目前并没有科学研究证实眼部刮痧能够显著改善导致眼袋形成的血液循环异常问题来达到去除眼袋的效果。 不同人群眼部刮痧去眼袋的差异 年轻人:年轻人眼袋形成可能与长期熬夜、用眼过度等因素相关。但仅靠眼部刮痧很难从根本上去除眼袋,因为其眼部组织的病理改变相对较轻,更建议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如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方式来缓解眼部疲劳,一定程度上可能对眼袋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绝非依靠眼部刮痧来实现。 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眼袋多与眶隔脂肪脱垂、眼轮匝肌松弛等衰老性改变有关。眼部刮痧对于这种因衰老导致的眼袋问题,几乎没有针对性的治疗作用。中老年人眼部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下降,眼部刮痧无法解决眶隔脂肪脱垂等结构性的问题。 正确的眼部护理与眼袋改善方法 对于想要改善眼袋情况的人群,更科学的方式包括: 生活方式调整:保证充足且规律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建议7-8小时;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工作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远眺;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鱼类等。 眼部护理产品:可以选择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E、透明质酸等成分的眼霜,坚持涂抹,通过这些成分的滋养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眼部肌肤的状态有改善,辅助减轻眼袋相关的外观表现,但效果因人而异。 医疗美容手段:如果眼袋问题较为严重,可考虑正规的医疗美容方法,如激光祛眼袋、手术祛眼袋等。这些方法是经过临床验证的,能够针对眼袋形成的不同原因进行有效的治疗。例如,手术祛眼袋是通过去除多余的眶隔脂肪、收紧眼轮匝肌等方式来达到消除眼袋的目的,有较为确切的效果,但需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 总之,眼部刮痧不能被视为一种可靠的去眼袋方法,对于有眼袋改善需求的人群,应选择科学、安全且经过验证的方式来处理。

    2025-10-16 13:16:49
  • 来例假可以用艾草泡脚吗

    来例假时是否能用艾草泡脚需分情况。体质偏寒、有痛经等情况的女性可适当用艾草泡脚;体质偏热、经期出血量过多、脚部皮肤破损的女性不适合;正确方法是取适量艾草煮沸后水温合适时泡15-20分钟,注意未成年女性谨慎、泡脚后保暖、特殊人群关注身体情况且孕期女性不建议用。 一、来例假可以用艾草泡脚的情况 艾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经散寒等功效。来例假时如果女性体质偏寒,存在痛经等情况,适当用艾草泡脚可能会带来一定益处。从中医角度来看,艾草泡脚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温暖身体,缓解因宫寒等原因导致的痛经等不适症状。例如一些临床观察发现,对于部分因寒凝血瘀引起经期腹痛的女性,坚持用艾草泡脚可能会使腹部冷痛、经血不畅等症状有所改善,这是因为艾草的温经作用有助于气血运行。 二、来例假不适合用艾草泡脚的情况 1.体质偏热的女性:如果女性本身属于阴虚火旺体质,来例假时往往表现为月经量多、口干舌燥、五心烦热等症状,这时候用艾草泡脚可能会加重体内热象,导致月经量进一步增多、上火症状加剧等情况。因为艾草本身性温,对于热证体质的人来说,会起到助火的作用。 2.经期出血量过多的女性:正常月经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对于月经过多的女性,艾草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可能会导致盆腔充血加剧,进而使月经量进一步增多,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贫血等问题。 3.有脚部皮肤破损的女性:来例假时女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如果此时脚部有皮肤破损,用艾草泡脚可能会使水中的细菌等病原体容易通过破损处侵入人体,引起感染等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 三、来例假用艾草泡脚的正确方法及注意事项 1.正确方法:一般取适量艾草(通常10-15克左右),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然后将药水倒入脚盆中,待水温合适(一般38-45℃左右)后泡脚,泡脚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较为合适。 2.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对于未成年女性,来例假时是否用艾草泡脚需要谨慎考虑,因为她们的身体还在发育阶段,艾草泡脚对她们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一般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生活方式:泡脚后要注意脚部保暖,及时擦干水分,避免受风着凉,因为来例假时女性身体相对较虚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袭。 特殊人群: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的女性,在使用艾草泡脚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血压等情况,因为泡脚可能会引起血液循环加快,导致血压短暂波动,如果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泡脚并就医。同时,孕期女性不建议随意用艾草泡脚,因为艾草可能会对子宫产生一定刺激,虽然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一定会导致流产等严重后果,但为了安全起见不建议使用。

    2025-10-16 13:15:49
  • 血虚的症状

    血虚有诸多常见症状,在面色与肌肤表现上有面色萎黄或苍白、肌肤干燥;毛发表现为头发干枯、易脱落;精神状态上有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四肢及身体其他表现包括肢体麻木、心悸气短。 面色萎黄或苍白:中医理论中,血虚会导致面部失于气血滋养,常见面色呈现萎黄或苍白的状态。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血虚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面部血液循环相对不足,使得面色缺乏红润色泽。例如,长期慢性失血导致血虚的患者,往往面色苍白且无光泽。对于女性而言,月经失血过多等情况易引发血虚,进而出现面色萎黄表现。 肌肤干燥:血虚不能濡养肌肤,会使肌肤失去滋润,出现干燥、脱屑等情况。在儿童群体中,若存在营养性贫血导致的血虚,也可能出现肌肤干燥现象,这是因为血液中营养物质运输不足,无法很好地滋养皮肤组织。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气血生成不足,更容易出现肌肤干燥的血虚表现。 毛发表现 头发干枯、易脱落:头发的生长依赖气血的滋养,血虚时头发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就会出现干枯、易折断、脱落等情况。青少年如果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过度节食、熬夜等,可能影响气血生成,导致头发干枯易脱;中年人群因工作压力大、长期劳累等,也可能出现头发干枯脱落的血虚症状;老年人气血衰退,头发干枯脱落的情况更为常见。 精神状态表现 头晕目眩:血虚不能上荣头目,会引发头晕目眩。比如,贫血性血虚患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常常会感觉头晕,严重时可能站立不稳。女性在妊娠期若出现血虚,也可能出现头晕目眩症状,这是因为孕期身体负担加重,气血需求增加,若气血生成不足就会影响头目滋养。儿童如果有脾胃虚弱导致气血生成障碍,也可能出现头晕目眩的血虚表现。 精神萎靡:血虚使得人体整体气血不足,会让人感觉精神不振、萎靡,缺乏活力。长期慢性疾病导致血虚的患者,往往精神状态较差,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老年人本身气血渐衰,若存在血虚情况,精神萎靡表现会更明显,可能整天无精打采。 四肢及身体其他表现 肢体麻木:血虚不能濡养经络,会出现肢体麻木症状。例如,中老年人如果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同时存在血虚情况,更容易出现肢体麻木,因为血管病变加上气血不足,影响了经络的气血供应。儿童若有营养缺乏导致的血虚,一般较少出现肢体麻木,但如果有神经系统发育相关问题伴随血虚,也可能出现类似情况。 心悸气短:心脏需要气血的滋养,血虚时心脏供血不足,会出现心悸(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气短(呼吸短促)等症状。女性在产后若失血较多,容易出现血虚进而导致心悸气短。老年人心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若存在血虚,心悸气短症状可能更为突出,活动后症状往往会加重。

    2025-10-16 13:15:28
  • 薏米红豆汤祛湿喝多长时间

    薏米红豆汤祛湿时长受个体差异、饮食生活方式及特殊人群影响,不同人群时长不同,饮食生活方式协同影响祛湿进程,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不同人群由于体质、病情严重程度等个体差异,薏米红豆汤祛湿所需时间不同。一般来说,体质较好、湿气较轻的人,可能饮用2-4周左右能初见祛湿成效;而体质虚弱、湿气较重者,可能需要连续饮用1-3个月甚至更久,但具体时长不能一概而论,需依据自身祛湿改善情况动态调整。例如,年轻且平时生活习惯良好、湿气仅为轻度的人群,坚持每周饮用3-4次薏米红豆汤,每次适量,可能2-3周能感觉身体沉重感减轻、舌苔状态有所改善等初步祛湿表现;而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且湿气较重的中年人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饮食与生活方式的协同作用 饮食方面:若在饮用薏米红豆汤祛湿期间,能配合避免食用生冷、油腻、甜食等加重湿气的食物,那么祛湿进程会相对加快。比如,减少冰淇淋、油炸食品、蛋糕等的摄入,薏米红豆汤祛湿可能在1个月左右就能有更明显效果;反之,如果依然大量食用这类食物,会抵消薏米红豆汤的祛湿作用,导致需要更长时间才能看到祛湿成效。 生活方式方面:适度运动能加快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湿气。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瑜伽等,搭配薏米红豆汤饮用,湿气较轻者可能4-6周就能感受到湿气明显减轻;而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单纯依靠薏米红豆汤祛湿,时间可能会延长。像办公室白领,每天久坐且运动少,饮用薏米红豆汤祛湿可能需要2-3个月才能有较显著变化。 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儿童: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薏米红豆汤虽有一定祛湿作用,但不宜长期大量饮用。一般建议湿气较轻的儿童饮用1-2周观察效果,若需继续饮用应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因为儿童身体对祛湿调理的耐受度与成人不同,过多饮用可能影响脾胃消化功能。例如,3-6岁儿童,若有轻度湿气表现,饮用薏米红豆汤1周左右,观察大便情况、精神状态等,若情况无改善或有不适,需及时调整。 孕妇:孕妇属于特殊人群,薏米有一定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可能增加流产风险,所以孕妇不建议自行饮用薏米红豆汤祛湿。若孕妇有湿气相关问题,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安全的祛湿方式,不能盲目依靠薏米红豆汤来祛湿。 老年人:老年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退,饮用薏米红豆汤时要注意适量。一般建议每周饮用2-3次,每次量不宜过多,观察身体反应。如果饮用后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应立即停止饮用并咨询医生。比如,60岁以上的老年人,饮用薏米红豆汤后要关注自身消化情况,若出现不适,需根据具体表现调整饮用计划。

    2025-10-16 13:13:43
  • 失眠是气血不足吗

    失眠是常见睡眠障碍,其原因多方面,中医认为气血不足可致失眠,表现为面色萎黄等,与其他因素致失眠不同,干预措施有非药物干预,各年龄段有不同注意事项,失眠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需综合分析原因采相应措施。 现代医学角度的失眠原因 生理因素: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失眠原因有差异。儿童如果白天过度兴奋、疲劳,或者睡眠环境突然改变等可能引发失眠;成年人可能因身体患有疼痛性疾病(如关节炎引起关节疼痛影响睡眠)、内分泌紊乱(如女性更年期由于雌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失眠)等;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衰退,如褪黑素分泌减少等,也容易出现失眠。 心理因素: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受心理因素影响。年轻人可能因工作压力大、学习紧张等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从而导致失眠;老年人可能因退休后生活方式改变、与子女分离等心理落差出现失眠。 环境因素:不同生活方式下的人群受环境影响不同。长期处于嘈杂、光线过强、温度不适等环境中的人容易失眠,比如夜间工作者长期颠倒昼夜的生活方式,打乱了正常的生物钟,易引发失眠。 气血不足导致失眠的中医表现及其他相关情况 气血不足导致失眠的中医表现 在中医辨证中,气血不足型失眠患者除了失眠外,还常伴有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等症状。脉象多为细弱。例如,通过望诊可见患者面色无华,问诊可得知其神疲等表现,切诊可摸到细弱脉象来综合判断为气血不足型失眠。 与其他因素导致失眠的区别 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失眠不同,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在调理时着重于补气血。而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需进行心理疏导等;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失眠则需改善睡眠环境。但在实际临床中,失眠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综合判断。 针对失眠的干预措施 非药物干预 对于各年龄段人群: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很重要,无论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应尽量每天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采用放松疗法,如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对于儿童,家长可在睡前给孩子讲温馨的故事等帮助其放松;成年人可通过冥想等方式放松;老年人可在睡前进行简单的深呼吸放松。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非药物干预是首要选择,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在改善睡眠环境时要特别注意安全,比如保证卧室地面无杂物防止跌倒等。女性更年期人群在调整生活方式时,可适当增加社交活动,缓解心理压力。 总之,失眠不一定完全是气血不足引起,但气血不足是可能导致失眠的一个因素,在面对失眠问题时,需要从多方面综合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025-10-16 13:13:26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