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1、颈腰椎病活血去痛保养计划。 2、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保养计划。 3、风湿疾病祛风除湿保养计划。 4、心脑血管疾病养脑护心保养计划。 5、肿瘤患者扶正祛邪保养计划。 6、虚损性疾病气血双补保养计划。 7、女性卵巢早衰保养计划。 8、儿童过敏体质、虚弱体质保养计划。 9、开展热敷包、药熨包、药浴包、足浴包、保健茶饮、健康枕等相关适用于家庭的保健产品研制。 10、开展针对骨关节炎、颈腰椎病、骨折、骨刺等慢性病的传统膏药研制。 11、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的研制推广。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海泉,男,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知名中医,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康复》特邀编委,《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特邀健康专家。1968年7月出生。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功底、先进的人性化医学理念和创新性思维模式,独创“三维顺势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发明康复运动疗法有效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均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对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肩周炎、膝关节炎等病症治疗效果显著。现承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一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应用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获国家专利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10余部。展开
个人擅长
1、颈腰椎病活血去痛保养计划。 2、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保养计划。 3、风湿疾病祛风除湿保养计划。 4、心脑血管疾病养脑护心保养计划。 5、肿瘤患者扶正祛邪保养计划。 6、虚损性疾病气血双补保养计划。 7、女性卵巢早衰保养计划。 8、儿童过敏体质、虚弱体质保养计划。 9、开展热敷包、药熨包、药浴包、足浴包、保健茶饮、健康枕等相关适用于家庭的保健产品研制。 10、开展针对骨关节炎、颈腰椎病、骨折、骨刺等慢性病的传统膏药研制。 11、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的研制推广。展开
  • 怎么样才可以排出体内湿毒

    通过运动排湿、饮食调理、穴位按摩、环境调节来改善体内湿气重的状况,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代谢排湿,饮食选除湿食物、避生冷油腻,穴位按摩选足三里、阴陵泉等,环境要保持干燥通风。 一、运动排湿 适当的运动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排出湿毒。例如有氧运动,像慢跑,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能让身体出汗,通过汗液排出部分湿气;瑜伽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各种体式的练习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改善体内湿气重的状况,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强度。对于儿童,可选择趣味性的运动,如跳绳等,每天坚持15-20分钟,既能增强体质又有助于排湿,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身体损伤。 二、饮食调理 1.选择除湿食物:一些食物具有除湿的功效,比如红豆,它能健脾利湿,可熬成红豆粥食用;薏米也是常用的除湿食材,可与红豆一起煮成薏仁红豆粥;冬瓜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能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湿气,可用来煲汤等。不同人群在饮食上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例如糖尿病患者食用薏米时要注意控制量,因为薏米含有一定碳水化合物。 2.避免生冷油腻:生冷食物如冰淇淋、生鱼片等以及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等容易加重体内湿气,应尽量避免。对于女性,在经期等特殊时期更要注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免湿气加重,影响身体健康。 三、穴位按摩 1.按摩足三里穴:足三里是常用的保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湿气的运化。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每次按压10-15秒,重复10-15次,每天可进行2-3次。不同年龄人群按摩力度可有所不同,儿童按摩时力度要轻柔。 2.按摩阴陵泉穴: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按摩阴陵泉穴有助于健脾利湿,每次按摩1-3分钟,每天可多次按摩。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患有膝关节疾病的人,按摩时要注意避免加重膝关节不适。 四、环境调节 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很重要,经常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的环境滋生湿气。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老年人居住的环境更要注意防潮,可使用除湿器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湿度。在天气潮湿的时候,尽量减少外出,或者外出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身体接触过多湿气。

    2025-10-16 12:29:36
  • 甲状腺4a级边界尚清晰轮廓不规则,服用中药能改善吗

    甲状腺4a级有一定恶性风险首要通过细针穿刺活检明确性质,目前循证医学缺中药直接逆转其结节性质大规模证据,中药可作调节免疫等辅助但不能替代关键诊疗,还需考量有基础病史者用药谨慎、儿童青少年更严格规范医疗明确病理、女性结合激素等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中药辅助应用,临床先规范检查明确病理再定治疗方案中药专业评估后谨慎应用并充分考虑个体差异。 一、甲状腺4a级的医学属性与关键诊疗方向 甲状腺超声分级中4a级提示甲状腺结节有一定恶性风险(恶性概率约5%~10%),边界尚清晰但轮廓不规则是其超声表现特征之一。此时首要诊疗方向是通过细针穿刺活检(FNA)明确结节性质,这是判断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而非单纯依赖中药干预。 二、中药对甲状腺4a级的作用分析 目前循证医学领域缺乏中药可直接逆转或显著改善甲状腺4a级结节性质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证据。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改善部分症状等方面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无法替代明确结节病理性质的关键诊疗步骤。例如,某些中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内分泌环境,但对于明确有潜在恶性可能的4a级结节,需以穿刺等手段确定病理后再综合制定治疗方案。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考量 1.有基础病史人群:若患者合并肝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使用中药需格外谨慎,因部分中药成分可能加重肝肾功能负担,应在专业医师评估肝肾功能状态及中药与现有基础病用药的相互作用后,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配合中药辅助。 2.儿童及青少年:甲状腺4a级在儿童青少年中相对少见,若发生需更严格对待,优先通过规范医疗手段明确病理,避免因不恰当使用中药延误对潜在恶性结节的及时干预,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非药物干预明确诊断为先。 3.女性人群:女性在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变化上可能受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但对于甲状腺4a级的处理核心仍在于明确病理,中药使用需结合个体激素状态及身体整体情况,由专业医生综合判断是否辅助应用及具体方案。 四、总结 甲状腺4a级边界尚清晰轮廓不规则时,中药不能替代细针穿刺活检等明确结节性质的关键诊疗手段。临床中应首先通过规范医疗检查明确病理,再根据结节良恶性情况制定相应治疗方案,中药可作为辅助手段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谨慎应用,同时需充分考量不同人群的个体差异及健康状况。

    2025-10-16 12:28:54
  • 姜酒泡脚有什么功效

    姜酒泡脚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辅助改善睡眠、对足部健康有影响等益处,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足部有破损溃疡、糖尿病患者、孕妇等需注意或不宜进行。其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全身及末梢循环,缓解疲劳能消除代谢产物,辅助改善睡眠通过刺激穴位和温热效应,对足部健康可抑菌防感染等,不同人群使用需注意相应事项。 缓解疲劳 泡脚本身能通过温热作用放松脚部肌肉,而姜酒中的成分进一步发挥作用。姜的辛辣刺激能促使身体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同时温热效应使身体代谢加快,有助于消除肌肉中的乳酸等代谢产物,从而缓解身体疲劳。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后感觉疲劳的人,姜酒泡脚都能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但需注意,若疲劳是由严重疾病引起,姜酒泡脚仅能作为辅助缓解方式,不能替代正规医疗治疗。 辅助改善睡眠 脚部有众多穴位与身体各部位相连,姜酒泡脚时对脚部穴位的刺激可通过神经传导影响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其温热效应能使身体放松,进而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对于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失眠的老年人,姜酒泡脚可能帮助他们放松身心,进入睡眠状态;年轻人若因压力大导致睡眠不佳,也可尝试通过姜酒泡脚来辅助改善睡眠。但睡眠问题严重的人群,仍需查找根本原因并考虑结合专业医疗手段。 对足部健康的影响 姜酒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泡脚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足部细菌滋生,对预防足部真菌感染等有一定帮助。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脚部皮肤娇嫩,若使用姜酒泡脚需注意浓度和温度,避免刺激皮肤;成年人正常使用时,若足部有伤口等情况则不适合姜酒泡脚,以免刺激伤口引起不适;老年人足部皮肤相对较薄,更要注意姜酒的浓度和泡脚时间,防止皮肤受损。同时,不同生活方式中,经常穿不透气鞋子的人,脚部易出汗,姜酒泡脚在一定程度上可帮助保持足部干爽,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 需要注意的是,姜酒泡脚并非适用于所有人。例如,足部有皮肤破损、溃疡的人不宜进行姜酒泡脚,以免刺激伤口导致感染加重;糖尿病患者脚部感觉可能异常,使用姜酒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温度,避免烫伤,因为他们对温度的感知不敏感,容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烫伤而不自知;孕妇也不建议随意进行姜酒泡脚,具体可咨询医生后再做决定。

    2025-10-16 12:24:30
  • 桔子是凉性还是热性

    桔子属平性水果,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等营养成分,不同人群食用有不同情况,平和体质人群可自由适量吃,偏寒体质人群适宜吃,偏热体质人群不宜过量吃,儿童、成年人、老年人食用也各有需注意之处。 一、桔子的属性界定 桔子既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凉性也不属于热性,它是一种平性的水果。从中医理论来看,平性食物是指性质平和,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之间的一类食物,桔子的性质相对平和,对大多数人的身体影响较为适中。 二、桔子的营养成分及相关健康影响 桔子富含维生素C、类黄酮等营养成分。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助于抵御病原体的侵袭。类黄酮物质则对心血管系统有益,能够帮助降低血管的脆性,改善血管的弹性等。例如,有研究表明,经常食用富含类黄酮的水果,如桔子,可能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存在一定关联,但这是基于长期适量摄入的综合作用。对于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群: 儿童:儿童可以适量食用桔子来获取维生素C等营养,但要注意避免过量,因为桔子中含有一定的酸性物质,过量食用可能会对儿童的牙齿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导致牙齿酸蚀等问题。而且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较弱,过量食用桔子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成年人:一般成年人适量食用桔子较为安全,能为身体补充营养。但对于有糖尿病的成年人,需要注意桔子中含有的糖分,虽然桔子的升糖指数相对不是特别高,但也要控制摄入量,遵循糖尿病饮食的相关要求,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老年人:老年人食用桔子时要考虑自身的消化功能等情况。桔子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肠道蠕动,对预防老年人便秘有一定帮助,但如果老年人本身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等,过量食用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 三、不同体质人群食用桔子的建议 平和体质人群:这类人群可以较为自由地适量食用桔子,一般每天吃2-3个中等大小的桔子即可,能较好地享受桔子带来的营养益处。 偏寒体质人群:偏寒体质的人食用桔子相对较为适宜,桔子的平性不会对其体质造成过度寒凉的影响,每天食用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即可。 偏热体质人群:虽然桔子不是热性食物,但偏热体质的人也不宜过量食用桔子,过量食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体内的燥热感。如果食用后出现口干、咽痛等类似上火的症状,应适当减少摄入量。

    2025-10-16 12:24:10
  • 睡觉老是出虚汗怎么回事怎么办

    睡觉出虚汗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因环境因素可调节室温寝具改善;病理性包括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有相应症状需检查治疗,内分泌疾病中甲亢有代谢亢进表现需检激素,糖尿病血糖不稳有自主神经病变症状需调方案,神经系统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精神因素相关需调节;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防维生素D缺乏保证日照辅食,孕妇孕期多为生理现象异常需排查贫血低血压,老年人需警惕基础疾病定期体检监测指标。 一、生理性原因及应对 环境因素可致睡觉出虚汗,若室温过高(如>28℃)、被褥过厚,会因机体散热需求增加出现出汗。此时可调节室内温度至22~24℃,选择轻薄透气的棉质寝具,以改善因环境不适引发的出汗情况。 二、病理性原因及提示 (一)感染性疾病 如结核杆菌感染,除睡觉出虚汗外,常伴有低热(体温多在37.3~38℃)、乏力、咳嗽等症状,需通过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或CT等检查明确,若确诊需遵医嘱进行抗结核治疗。 (二)内分泌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致代谢亢进,除睡觉出虚汗外,还可出现心慌、手抖、消瘦等表现,需检测甲状腺功能(如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等)以明确诊断,必要时接受相应治疗。 2.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自主神经病变,导致出汗异常,常伴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需监测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 (三)神经系统疾病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引发睡觉出虚汗,多与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因素相关,需评估神经功能并可通过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等改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辅助药物调节神经功能。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需关注是否存在维生素D缺乏,因维生素D缺乏可致钙代谢紊乱,出现多汗等表现,日常应保证充足日照(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以上),并合理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如深海鱼类、蛋黄等,若怀疑缺乏需就医检测维生素D水平。 孕妇:孕期因激素变化可出现出汗增多,多属生理现象,产后多可逐渐恢复。但若出汗伴随头晕、心悸等异常,需警惕贫血、低血压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 老年人:若睡觉出虚汗,需警惕基础疾病影响,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建议定期体检,监测血压、血糖、心肺功能等指标,出现异常及时就医诊疗。

    2025-10-16 12:23:50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