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泉

山东省立医院

擅长:1、颈腰椎病活血去痛保养计划。 2、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保养计划。 3、风湿疾病祛风除湿保养计划。 4、心脑血管疾病养脑护心保养计划。 5、肿瘤患者扶正祛邪保养计划。 6、虚损性疾病气血双补保养计划。 7、女性卵巢早衰保养计划。 8、儿童过敏体质、虚弱体质保养计划。 9、开展热敷包、药熨包、药浴包、足浴包、保健茶饮、健康枕等相关适用于家庭的保健产品研制。 10、开展针对骨关节炎、颈腰椎病、骨折、骨刺等慢性病的传统膏药研制。 11、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的研制推广。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海泉,男,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知名中医,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临床康复》特邀编委,《人民日报-健康时报》特邀健康专家。1968年7月出生。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功底、先进的人性化医学理念和创新性思维模式,独创“三维顺势牵引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发明康复运动疗法有效控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均有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对颈椎病、寰枢关节半脱位、肩周炎、膝关节炎等病症治疗效果显著。现承担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一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应用成果奖三等奖一项,获国家专利10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10余部。展开
个人擅长
1、颈腰椎病活血去痛保养计划。 2、中老年人膝骨关节炎保养计划。 3、风湿疾病祛风除湿保养计划。 4、心脑血管疾病养脑护心保养计划。 5、肿瘤患者扶正祛邪保养计划。 6、虚损性疾病气血双补保养计划。 7、女性卵巢早衰保养计划。 8、儿童过敏体质、虚弱体质保养计划。 9、开展热敷包、药熨包、药浴包、足浴包、保健茶饮、健康枕等相关适用于家庭的保健产品研制。 10、开展针对骨关节炎、颈腰椎病、骨折、骨刺等慢性病的传统膏药研制。 11、开展三伏贴、三九贴的研制推广。展开
  • 鱼腥草素钠片能治疗龟头炎吗

    鱼腥草素钠是从鱼腥草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抗菌作用但针对龟头炎致病因素无充分临床证实能针对性治疗,龟头炎多因病原体感染等引发需依病因用对应药物治疗且鱼腥草素钠未确立为龟头炎标准治疗药物缺循证证据,儿童群体随意用有用药风险需专业医生评估,特殊生理状态人群治疗需综合考量药物影响由医生谨慎评估制定方案。 一、鱼腥草素钠片的药理机制简述 鱼腥草素钠是从中药鱼腥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体现为一定的抗菌作用,可对部分细菌产生抑制效果,但目前其抗菌谱及针对龟头炎的特异性作用并未有充分临床研究证实其能直接针对龟头炎的致病因素发挥针对性治疗作用。 二、龟头炎的常见病因及常规治疗原则 龟头炎多因病原体(如细菌、真菌等)感染、局部外伤、刺激(如卫生状况不佳、摩擦等)等因素引发。治疗需依据具体病因实施,若为细菌感染导致,常需选用相应抗生素进行局部或系统治疗;若为真菌感染所致,则需使用抗真菌药物。然而,鱼腥草素钠片未被确立为龟头炎的标准治疗药物,缺乏针对其用于龟头炎治疗的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其能有效针对龟头炎的病因进行干预。 三、特殊人群需注意的情况 儿童群体:儿童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随意使用鱼腥草素钠片治疗龟头炎可能存在未知的用药风险,应避免自行使用,需由专业医生根据儿童具体病情,如龟头炎的病因、儿童的年龄、身体状况等,选择更为安全、合适的治疗方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更契合儿童生理特点的措施。 特殊生理状态人群(如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此类人群在面临龟头炎治疗时,需综合考量药物对自身及胎儿、婴儿的影响。由于鱼腥草素钠片用于龟头炎治疗的安全性及对特殊人群的影响缺乏足够临床研究数据,故需由医生谨慎评估病情后,制定既考虑龟头炎治疗需求,又最大程度保障特殊人群及相关子代安全的诊疗方案,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采用相应治疗手段,而非随意选用鱼腥草素钠片进行治疗。

    2025-10-16 11:35:42
  • 感觉脚心发烫怎么回事

    脚心发烫可因生理性因素中长时间行走或剧烈运动致脚部血液循环增强产热增多、穿着过厚不透气鞋袜阻碍散热所致,还可因病理性因素中中医阴虚火旺伴手足心热等症状、皮肤感染有炎症表现、甲亢代谢亢进产热增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精神紧张压力大影响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等引起。 一、生理性因素 1.运动相关:长时间行走、剧烈运动后,脚部肌肉活动频繁,代谢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增强,产热增多,可出现脚心发烫,通常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例如,进行长跑等运动后,脚部血液循环加速,短时间内可能有脚心发热的情况。 2.穿着因素:穿着过厚、不透气的鞋袜,会阻碍脚部热量散发,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感觉脚心发烫。比如冬季穿着厚重且不透气的棉袜或鞋子时,易出现此类情况,更换轻薄、透气的鞋袜后多可改善。 二、病理性因素 1.阴虚火旺:从中医角度,阴液亏虚,虚火内生,可表现为脚心发烫,常伴有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入睡后出汗,醒来汗止)、口干咽燥等症状。常见于长期熬夜、过度劳累、年老体衰导致阴液不足的人群,如长期熬夜加班者,因作息不规律耗伤阴液,易出现阴虚火旺表现。 2.感染性疾病: 皮肤感染:足部皮肤真菌感染(如脚气),炎症刺激局部组织,可出现脚心发烫,常伴瘙痒、皮疹等;细菌感染引起局部炎症时,也可能出现脚心发烫,多伴有红、肿、痛等表现,例如足部外伤后合并细菌感染,局部会有发热、红肿等症状。 3.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机体代谢亢进,产热增加,可出现脚心发烫,常伴多汗、心慌、消瘦等症状,如患有甲亢的患者,由于代谢率升高,身体产热增多,脚部也可能有发热感。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因素可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体温调节和血液循环,从而出现脚心感觉发烫的情况,常见于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环境的人群,如长期面临工作deadlines的上班族。

    2025-10-16 11:34:29
  • 泡脚出汗是湿气吗

    泡脚出汗不一定单纯由湿气导致,可能与湿气相关,也可能因水温、个体体质、环境等非湿气因素引起,不能仅据泡脚出汗判定有无湿气,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不同人群泡脚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可能与湿气相关的情况 从中医角度看,体内有湿时,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可能会出现出汗现象。当人体湿气较重,泡脚时温热刺激使气血运行加快,人体通过出汗来调节,试图排出体内的湿气。例如,一些体内湿气壅盛的人,在泡脚后可能会有较明显的出汗情况,但这不是绝对的判断标准。 二、非湿气因素导致泡脚出汗 1.水温因素:如果泡脚水温过高,会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引起出汗。不同年龄人群对水温的耐受不同,儿童皮肤较薄嫩,水温过高易导致烫伤且更易因水温高而出汗,应将水温控制在38~43℃较为适宜;成年人若水温过高也易过度出汗。 2.个体体质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些人本身新陈代谢较快,即使没有湿气,在泡脚时也可能因为温热刺激而出汗。比如一些经常运动、身体代谢旺盛的人,泡脚时出汗可能较为常见。 3.环境因素:泡脚时所处环境温度较高,也会辅助泡脚导致出汗。比如在炎热的夏季泡脚,环境本身温度高,再加上泡脚的温热刺激,更容易出汗。 三、综合判断及相关建议 不能仅依据泡脚出汗来判定是否有湿气,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若要判断是否有湿气,还需看是否伴有身体沉重、乏力、舌苔厚腻等表现。如果怀疑有湿气相关问题,可咨询中医进行更全面的辨证。对于泡脚出汗的情况,不同人群需注意:儿童泡脚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15~20分钟,水温合适,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脱水等情况;成年人泡脚可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时间和水温,但也不宜过长过烫;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因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容易被烫伤,若泡脚后出汗过多需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2025-10-16 11:33:27
  • 怎么快速下火

    下火可通过选择苦瓜绿豆黄瓜等清热食材并控制辛辣油腻摄入来饮食调节,通过保证充足睡眠、调节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及保持室内通风良好湿度适宜来调整生活习惯,孕妇下火需谨慎选平和食材,老年人要饮食清淡易消化,儿童优先非药物下火多吃应季蔬果保水分。 一、饮食调节下火 1.选择清热食材:可多摄入苦瓜,其含有的苦瓜甙等成分能发挥清热解毒功效,可清炒或凉拌食用;绿豆也是良好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煮成绿豆汤饮用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作用;还有黄瓜,水分充足且性凉,能清热利水,可生食或凉拌。 2.控制辛辣油腻摄入:避免过多食用辣椒、油炸食品等,这类食物易加重体内燥热,导致上火症状加重。 二、生活习惯调整下火 1.保证充足睡眠:充足睡眠对身体代谢和免疫调节至关重要。成年人建议保持7~8小时的规律睡眠,儿童需根据年龄保证相应睡眠时间,婴幼儿12~14小时、学龄前儿童11~13小时、学龄儿童10小时左右,良好睡眠有助于身体自我修复和降火。 2.调节情绪:长期不良情绪如焦虑、紧张等会影响体内激素平衡,易引发上火。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利于身体恢复正常状态。 3.保持环境适宜:维持室内通风良好,湿度保持在40%~60%,干燥环境易导致上火,适宜的环境湿度有助于身体机能正常运转。 三、特殊人群下火注意事项 1.孕妇:下火需谨慎,避免食用过于寒凉的食物,可选择性质平和的食材,如山药、南瓜等,这类食材既能补充营养又不易导致寒凉过度影响胎儿。 2.老年人:下火时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因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过于油腻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加重肠胃负担,不利于身体恢复。 3.儿童:优先采用非药物方式下火,让儿童多吃应季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水分摄入,避免低龄儿童自行服用成人下火药物,防止因药物不适合儿童体质而引发不良影响。

    2025-10-16 11:33:09
  • 花椒泡水喝治打呼噜吗

    目前无科学依据证明花椒泡水喝能治打呼噜,打呼噜与年龄、生活方式、疾病等因素相关,有打呼噜困扰应就医检查、调整生活方式、调整体位等科学应对。 一、打呼噜的常见原因及相关因素影响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咽部肌肉等组织功能可能逐渐衰退,气道更容易出现狭窄等情况,老年人相对更易出现打呼噜现象。比如一些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咽喉部肌肉松弛等原因,打呼噜的发生率会有所升高。 2.生活方式因素:长期饮酒、吸烟的人,酒精和烟雾会刺激上呼吸道,导致黏膜充血肿胀,增加气道狭窄的风险,从而容易引发打呼噜。过度肥胖的人,颈部脂肪堆积过多,会压迫气道,也容易出现打呼噜情况,这类人群中很多体重指数(BMI)超过30的个体打呼噜问题较为常见。 3.疾病因素:患有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疾病时,会直接引起上气道狭窄,导致打呼噜。例如鼻息肉患者,鼻腔内增生的息肉会占据鼻腔空间,影响通气,进而引发打呼噜。 二、针对打呼噜的正确应对方式 1.就医检查:如果经常打呼噜且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进行睡眠监测等,以明确打呼噜的具体原因,比如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常见于儿童)还是其他病理性因素导致。对于儿童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打呼噜,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手术等干预措施。 2.调整生活方式:对于因生活方式引起打呼噜的人群,应尽量做到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减轻体重,以缓解气道受压情况。例如体重超标的人可以制定科学的减肥计划,逐步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 3.体位调整:尝试改变睡眠体位,如侧卧位睡眠,有时可以减轻上气道梗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打呼噜症状。对于一些习惯仰卧位睡眠的人,可以在背部放置一个小枕头等辅助工具来帮助保持侧卧位睡眠。 总之,花椒泡水喝不能治疗打呼噜,若有打呼噜相关困扰,应采取科学、正规的方式来应对。

    2025-10-16 11:32:15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