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忠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擅长:脑脊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动脉瘤、脑脊髓动静脉畸形、脑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脑血管狭窄、脑外伤、脑积水、脑膜瘤、脑胶质瘤、垂体瘤、重症脑外科病人的治疗和抢救、脑血管病人的术后康复指导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国忠,男,神经外科学博士,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主持和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基金5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近三年来每年作为第一术者完成神经介入手术150余例,指导和参与神经介入手术约180余例,指导脑血管和脊髓血管造影术500余例. 主要从事出血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及手术治疗,擅长急重症脑血管病的综合救治、围手术期病人的优化管理,在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CCF、颅内动静脉血栓性疾病及复杂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展开
个人擅长
脑脊髓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塞、脑动脉瘤、脑脊髓动静脉畸形、脑海绵状血管瘤、烟雾病、脑血管狭窄、脑外伤、脑积水、脑膜瘤、脑胶质瘤、垂体瘤、重症脑外科病人的治疗和抢救、脑血管病人的术后康复指导等。展开
  • 脑血管瘤有什么症状

    脑血管瘤常见症状包括出血相关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和脑内出血(相应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压迫相关的局部神经受压(不同部位受压有不同表现)和脑积水(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婴幼儿有头颅增大等);其他症状有癫痫发作和未破裂时的间歇性头痛,儿童、老年人、女性患者有其特殊情况需注意。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脑血管瘤常见的严重表现。患者可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常描述为“炸裂样”头痛,疼痛可蔓延至颈部、背部等部位。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这是因为出血刺激脑膜及胃肠道引起。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轻者嗜睡,重者可陷入昏迷。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半数脑血管瘤患者首次发病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内出血:脑血管瘤破裂出血若发生在脑实质内,患者可能出现相应部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比如,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可能导致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若出血影响语言中枢,可能出现言语不利、失语等症状。 压迫相关症状 局部神经受压:脑血管瘤若压迫周围神经组织,不同部位受压会有不同表现。若压迫动眼神经,可出现单侧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等;压迫视神经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例如,当脑血管瘤位于颅底靠近神经的部位时,容易对周围神经产生压迫。 脑积水相关表现:脑血管瘤出血后可能引起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积水。患者会出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婴幼儿脑积水还可能表现为头颅增大、前囟膨出等。 其他症状 癫痫发作:部分脑血管瘤患者可能出现癫痫症状,可为局灶性发作,也可为全面性发作。癫痫发作的原因是脑血管瘤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或神经细胞异常放电等。 头痛:除了出血引起的剧烈头痛外,部分脑血管瘤未破裂时也可能有头痛症状,多为间歇性、隐痛或胀痛,可能与血管瘤对周围组织的牵拉等因素有关。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脑血管瘤出现症状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例如婴幼儿脑积水表现可能更为突出,且症状可能不典型,更需要仔细观察。而对于老年人,脑血管瘤出现症状时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判断和处理时需要综合考虑。女性患者在孕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脑血管瘤相关症状可能会有变化,需要加强监测。

    2025-09-29 11:06:33
  • 脑肌瘤是脂肪瘤么

    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好发于特定部位组织结构正常边界清质地软生长慢多无症状可通过影像学辅助诊断“脑肌瘤”非规范术语脑部常见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等组织来源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临床处理迥异鉴别要点在组织来源影像学特征临床处理特殊人群中儿童脑部肿物需谨慎排查成年人体检发现脑部可疑肿物应及时就诊区分病变性质依专业诊断管理。 一、概念辨析 1.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有脂肪的部位,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其次为四肢近端(如上臂、大腿、臀部)。其组织结构为正常脂肪细胞集积而成,边界清晰,质地柔软,生长缓慢,通常无明显症状,多通过体检或因局部肿块发现。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可辅助诊断,脂肪瘤在MRI上有特定信号特征。 2.“脑肌瘤”:并非规范医学术语,可能是对脑部肿物的不恰当表述。脑部常见的肿瘤性病变有胶质瘤、脑膜瘤等,与脂肪瘤的组织来源、病理特征完全不同。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脑膜瘤起源于脑膜细胞,其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处理均与脂肪瘤迥异。 二、鉴别要点 1.组织来源:脂肪瘤源于脂肪组织,而脑部的“非脂肪瘤性”肿物源于神经组织或脑膜组织等。 2.影像学特征:脂肪瘤在MRI上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脂肪信号特征),而脑部其他肿瘤如胶质瘤多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等不同信号特点,通过MRI等精准影像学检查可明确区分。 3.临床处理:脂肪瘤若无症状通常定期观察,有症状或影响功能时可手术切除;而脑部非脂肪瘤性病变需根据具体病种(如胶质瘤需评估分级、脑膜瘤需判断良恶性等)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与脂肪瘤的处理原则不同。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人群:儿童脑部发现肿物时,需格外谨慎排查,因为儿童脑部肿瘤的性质可能与成人不同,且脂肪瘤在儿童脑部相对少见,更应通过专业影像学检查(如增强MRI)明确病变性质,避免因混淆概念延误诊断。 2.成年人群:成年人体检发现脑部可疑肿物时,应及时就诊神经外科等相关科室,通过规范检查区分是脂肪瘤还是其他脑部病变,不同病变对健康的影响及处理方式差异较大,需依据专业诊断进行针对性管理。

    2025-09-29 11:04:30
  • 脑动脉血管瘤手术成功率是多少

    脑动脉血管瘤手术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血管瘤自身的大小、位置,患者自身的年龄、基础疾病,以及医疗技术因素如医院设备和医生经验等,总体成功率在70%-90%左右,具体到每个患者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殊评估和制定方案。 影响手术成功率的因素 血管瘤自身因素: 大小:较小的脑动脉血管瘤手术成功率相对可能更高。例如直径小于2厘米的脑动脉血管瘤,手术风险相对较低,成功率相对较好。而较大的血管瘤,手术操作难度增加,成功率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位置:位于不同部位的脑动脉血管瘤手术难度不同。比如位于大脑中动脉等重要功能区附近的血管瘤,手术中要精准操作以避免损伤周围重要脑组织,相对来说手术难度较大,成功率可能会有一定波动,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其成功率也在不断提高。 患者自身因素: 年龄:年轻患者身体状况相对较好,对手术的耐受性可能较高,手术成功率相对更有保障。而老年患者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手术成功率。例如老年患者合并严重高血压,血压控制不佳时进行手术,术中术后出现脑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会影响手术成功率。 基础疾病:有高血压的患者,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手术中容易出现血压波动,增加脑出血等风险,从而影响手术成功率。有糖尿病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可能受到影响,也会对手术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医疗技术因素: 医院设备和医生经验: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的医院,其脑动脉血管瘤手术成功率相对较高。经验丰富的医生对脑动脉血管瘤的解剖结构、手术操作技巧等掌握更熟练,能够更好地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一般来说,目前脑动脉血管瘤手术的总体成功率在70%-90%左右。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范围,具体到每个患者还会有很大差异。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时,医生会在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尽量优化患者身体状况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等方面都需要特别谨慎对待,会根据儿童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来评估手术成功率等相关情况。

    2025-09-29 11:02:46
  • 后脑勺有个凸起的软包正常吗

    后脑勺有个凸起的软包可能正常也可能异常,正常情况有枕后淋巴结(儿童期可能生理性增生)、皮下脂肪瘤(生长缓慢、边界清等);异常情况包括头皮血肿(多因外伤)、皮脂腺囊肿(潴留性囊肿,可感染)、颅骨病变(如骨瘤、肿瘤等),发现异常或有疑虑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处理。 正常情况: 枕后淋巴结:儿童时期淋巴结相对较明显,枕后淋巴结若有轻度肿大,可表现为局部的软包,这是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过程中,淋巴结可能会有生理性反应性增生,一般无其他不适症状,超声等检查可明确其性质。对于儿童,要注意观察软包大小、有无红肿疼痛等表现,若长期无明显变化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皮下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由成熟脂肪细胞组成,可发生于身体有脂肪的部位,后脑勺也可能出现。一般生长缓慢,质地柔软,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对于成年人,若皮下脂肪瘤较小且无不适,可不做特殊处理,但需定期观察其变化;若影响外观或有不适,可考虑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处理。 异常情况: 头皮血肿:多因头部外伤引起,如磕碰等。急性期局部可有肿胀、疼痛、软包等表现,根据外伤史及局部表现较易判断。对于婴幼儿,头部外伤后更需关注,因为婴幼儿颅骨相对较软,外伤后更易出现头皮血肿,要注意观察有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呕吐、嗜睡等,必要时需就医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颅内损伤。 皮脂腺囊肿:是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表现为圆形肿物,中等硬度,有弹性,高出皮面,与皮肤有粘连,不易推动。好发于头面、背臀等部位。若发生感染,可出现红肿、疼痛等表现。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对于成年人,若皮脂腺囊肿反复感染或影响生活,可考虑手术切除。 颅骨病变:如颅骨骨瘤、颅骨肿瘤等,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导致后脑勺出现凸起的软包。通过头颅CT等影像学检查可帮助明确诊断。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若发现颅骨病变相关表现,需进一步评估病变性质,必要时进行活检等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总之,后脑勺出现凸起的软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若发现异常或有疑虑,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025-09-29 11:01:28
  • 摔到头部怎么判断经重

    判断头部受伤轻重需要综合考虑意识状态、瞳孔、运动感觉功能、神经系统检查、头部影像学检查、症状变化和受伤情况等因素。 1.观察意识状态:如果伤者能够清醒、对答如流,通常表示脑部损伤较轻;如果伤者出现昏迷、嗜睡、意识不清等情况,可能提示脑部损伤较为严重。 2.检查瞳孔:正常情况下,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毫米。如果摔到头部后出现瞳孔大小不等、形状异常或对光反射消失,可能是脑部损伤的表现。 3.检查运动和感觉功能:让伤者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抬手、抬脚、握拳等,观察其运动是否协调、对称。同时,检查伤者的感觉功能,如触觉、痛觉等,判断是否有感觉异常。 4.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对伤者的神经系统进行详细检查,包括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等,以评估脑部损伤的程度。 5.进行头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或MRI等,可以帮助医生更清楚地了解脑部的情况,判断是否有骨折、出血、挫伤等损伤。 6.观察症状变化:在受伤后的一段时间内,密切观察伤者的症状是否有加重的趋势,如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 7.了解受伤情况:了解伤者摔倒的高度、着地部位、受伤时的情况等,有助于评估伤势的轻重。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能初步判断脑部损伤的轻重,最终的诊断需要依靠专业医生的检查和评估。如果伤者摔到头部后出现意识不清、呕吐、抽搐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等待急救人员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让伤者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对于儿童,由于其头部相对较大,重量占身体的比例较高,摔倒后更容易受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特别注意儿童的安全,避免其摔倒受伤。如果儿童摔到头部,应立即观察其症状,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家长应注意安抚儿童的情绪,避免其过度紧张和恐惧。 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摔倒后更容易出现脑部损伤等并发症。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小心,避免摔倒。如果不慎摔倒,应立即呼救或寻求他人帮助,并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总之,摔到头部后判断伤势轻重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2025-09-29 10:59: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