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升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王东升,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普外科病区副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普外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MDT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外科青年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外科分会胃肠外科学组委员,兼任青岛市肛肠专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4年受山东省政府公派出国留学项目资助,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Ronald Reagan医学中心暨David Geffen医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接受该校普通外科专科培训计划6个月。先后在J Gastrointest Surg,European Surgical Research,J Exp Clin Cancer Res,Translational Cancer Research,Oncology Letters,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参编、参议专著3部,参与主持国家级、省厅级课题5项;先后获 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以及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奖等;2011年获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展开
个人擅长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展开
  • 一招判断是否是慢性阑尾炎,是真的吗

    判断是否为慢性阑尾炎需综合多方面情况,其症状表现有慢性右下腹间断性隐痛或胀痛、诱因多样,伴随消化道及较轻全身症状;体格检查可见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不典型;辅助检查中血常规发作期可有白细胞等轻度变化,超声可发现阑尾增粗等,钡剂灌肠造影可见阑尾相关异常,需综合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来确诊。 一、症状表现初步判断 1.疼痛特点 慢性阑尾炎的疼痛多为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主要位于右下腹。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但一般右下腹会有持续或间断的不适;女性在不同生理周期可能疼痛有变化,但右下腹基本是主要部位。对于有既往阑尾炎病史的人群,再次出现右下腹类似性质疼痛要高度怀疑慢性阑尾炎。 疼痛诱因:可能与饮食不规律、剧烈运动等有关,比如进食过多辛辣刺激食物后,或者突然剧烈运动后,右下腹疼痛可能加重或诱发。 2.伴随症状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有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表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因为食欲不佳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女性患者在生理期时,可能消化道症状会更明显,需要与生理期本身的消化道不适相鉴别。 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偶尔可能有低热,但体温通常不会超过38℃,如果出现体温明显升高,就要考虑是否有急性发作或合并其他感染情况。 二、体格检查辅助判断 1.压痛部位 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有固定的压痛是慢性阑尾炎的重要体征之一。不同年龄人群麦氏点的定位略有差异,但大体在这个区域。儿童检查时要注意其配合度,可能需要耐心引导才能准确找到压痛部位。对于肥胖人群,麦氏点压痛可能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反跳痛:慢性阑尾炎时反跳痛一般不明显,但如果出现反跳痛,要警惕是否有急性炎症加重的可能。老年人由于反应迟钝,反跳痛可能表现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其腹部的反应。 三、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 1.血常规 慢性阑尾炎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发作期可能会有白细胞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增高。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太典型,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老年人如果合并感染,白细胞升高可能也不明显,需要关注其他指标变化。 2.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可发现阑尾增粗、壁增厚等表现,有时能看到阑尾腔内的粪石等。对于儿童,超声检查相对安全,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对于肥胖患者,超声检查可能受肠气干扰,影响观察效果。 3.钡剂灌肠造影 可见阑尾不充盈或充盈不全,阑尾腔不规则,72小时后透视复查阑尾腔内仍有钡剂残留,对诊断慢性阑尾炎有一定价值。但该检查有一定辐射,儿童要谨慎使用,女性在妊娠期一般不建议做钡剂灌肠造影。 一招判断是否是慢性阑尾炎有一定参考意义,但不能仅依靠单一方法确诊,需要综合症状表现、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多方面情况来综合判断。如果怀疑有慢性阑尾炎,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诊断。

    2025-09-24 14:59:04
  • 检查淋巴系统挂哪个科

    当淋巴系统出现问题时,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就诊普通内科、血液科、肿瘤科或感染科。普通内科对淋巴系统问题初步问诊检查;血液科针对与血液系统密切相关的淋巴系统疾病;肿瘤科处理高度怀疑的淋巴系统肿瘤性病变;感染科处理考虑与感染因素相关的淋巴系统疾病,不同科室会结合患者不同特点进行相应评估、检查和治疗安排 一、内科 1.普通内科:当淋巴系统出现问题,如怀疑有淋巴结肿大、淋巴系统感染等情况时,可首先就诊普通内科。普通内科医生会进行初步的问诊、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病史等情况,然后可能会安排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淋巴系统的状况。例如,若患者发现颈部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普通内科医生会先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针对淋巴系统进行专项检查。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如儿童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普通内科医生会考虑儿童淋巴系统发育特点,更谨慎地进行评估和检查安排;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会综合其基础疾病情况来权衡检查的必要性和方式。 二、血液科 1.血液科:如果怀疑淋巴系统的疾病与血液系统密切相关,比如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时,应就诊血液科。血液科医生在淋巴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更专业的知识和经验。例如,当患者除了有淋巴系统异常表现外,还伴有贫血、出血等血液系统相关症状时,血液科医生会通过更专业的血液学检查,如骨髓穿刺、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来明确淋巴系统疾病是否属于血液系统范畴的疾病。对于儿童血液系统相关的淋巴系统疾病,血液科医生会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选择适合儿童的检查方法和治疗评估方式;对于女性患者,若考虑与内分泌等因素相关的淋巴系统血液疾病,血液科医生也会综合性别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三、肿瘤科 1.肿瘤科:当高度怀疑淋巴系统的肿瘤性病变时,如淋巴瘤等,需要就诊肿瘤科。肿瘤科医生在肿瘤的诊断、分期以及综合治疗等方面有专业的知识。例如,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淋巴系统有占位性病变,怀疑为肿瘤时,肿瘤科医生会进一步明确病变的性质、分期等情况,以便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的肿瘤患者,肿瘤科医生会根据年龄特点调整治疗相关的评估和方案选择;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的患者,肿瘤科医生会考虑其生活方式对淋巴系统肿瘤发生的影响来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 四、感染科 1.感染科:如果淋巴系统的问题考虑与感染因素相关,比如淋巴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如结核杆菌引起的淋巴结结核等情况时,应就诊感染科。感染科医生擅长处理各种感染性疾病相关的问题。例如,患者出现淋巴结肿大伴有低热、盗汗等疑似感染结核的表现时,感染科医生会通过相关的感染指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方法来明确是否为淋巴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儿童感染科相关的淋巴系统感染问题,感染科医生会考虑儿童的免疫特点,采用适合儿童的抗感染检查和处理方式;对于老年感染患者,会考虑其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调整感染相关检查和治疗的策略。

    2025-09-24 14:57:27
  • 自体脂肪瘤是什么

    自体脂肪瘤是源于皮下脂肪组织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病因涉及遗传因素及脂肪代谢异常,临床表现为皮下可触及质地柔软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的单个或多个局限性肿块,好发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等部位,诊断靠体格检查及必要时超声检查,治疗有无症状小脂肪瘤观察随访及较大影响情况的手术切除,特殊人群中儿童手术需谨慎术后加强护理,老年患者术前评基础疾病术后防并发症,女性乳房部位脂肪瘤需关注乳腺影响及术后观察和心理疏导。 一、定义 自体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细胞构成的良性肿瘤,起源于皮下脂肪组织,是人体常见的软组织肿瘤之一。 二、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遗传性综合征可能增加患自体脂肪瘤的风险,如某些罕见的基因变异可能与脂肪瘤的发生相关,但具体遗传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2.脂肪代谢异常:体内脂肪代谢紊乱时,脂肪细胞异常聚集可能导致脂肪瘤形成,不过具体代谢异常的触发因素及详细机制仍在探索中。 三、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通常为皮下可触及的单个或多个局限性肿块,质地柔软,边界清楚,活动度良好,一般无明显疼痛等自觉症状。 2.好发部位:常见于肩、背、颈、乳房和腹部等部位,不同部位的脂肪瘤在临床表现上无本质差异,但需根据具体部位评估对周围组织的影响情况。 四、诊断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初步判断皮下肿块的特征,如质地、边界、活动度等,初步怀疑为脂肪瘤。 2.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借助超声检查,超声可显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均匀,有助于明确脂肪瘤的位置、大小等情况,为诊断提供更准确依据。 五、治疗 1.观察随访:若脂肪瘤较小且无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观察其大小、形态等变化即可,密切关注是否出现异常增大、疼痛等情况。 2.手术切除:当脂肪瘤较大,影响外观或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考虑手术切除。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充分考虑手术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需全面评估基础疾病状况,确保能耐受手术;女性患者若脂肪瘤长在乳房等特殊部位,除关注美观外,还需留意对乳腺功能等的影响,术后要重视切口护理。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身体处于发育阶段,手术需谨慎。术前应详细评估脂肪瘤对儿童生长发育可能产生的影响,术后要密切观察切口愈合及身体恢复情况,因儿童自身修复能力与成人有差异,需加强护理,注意保持切口清洁,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 2.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血糖、血压等控制情况,确保身体能耐受手术。术后要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恢复相对缓慢。 3.女性患者:若脂肪瘤长在乳房等部位,除考虑手术对外观的影响外,还需关注对乳腺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术后要注意观察乳房有无异常变化,如乳头溢液、乳房形态改变等,同时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其适应身体变化。

    2025-09-24 14:56:13
  • 阑尾炎手术后插尿管疼吗

    阑尾炎手术后插尿管时会有一定程度不适或轻微疼痛,成人尿道有狭窄部位操作时需医护熟练轻柔操作,儿童尿道细短更娇嫩疼痛更明显,医护可通过充分润滑、轻柔操作减轻疼痛,患者自身要放松心态配合,术后尿管留置期间成人需防感染,儿童要防尿管异常及关注心理,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一、插尿管时的疼痛感受 阑尾炎手术后插尿管时会有一定程度的不适或轻微疼痛,但通常在可耐受范围内。插尿管是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在操作过程中,尿道黏膜会受到刺激,从而引发不适感。一般来说,这种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多数患者能够忍受。 (一)成人情况 对于成年患者,插尿管时的疼痛主要与尿道的解剖结构及操作刺激有关。尿道有三个狭窄部位,在通过这些部位时可能会有明显的不适感,但专业医护人员会熟练、轻柔地操作以尽量减轻患者痛苦。通常这种疼痛持续时间较短,操作完成后不适感会逐渐缓解。 (二)儿童情况 儿童的尿道更细、更短且娇嫩,阑尾炎手术后为儿童插尿管时疼痛相对更明显。儿童可能会因为害怕、紧张等情绪加重不适感,医护人员在操作时会更加谨慎、轻柔,可能会采取一些安抚措施来帮助儿童配合操作,同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以减轻疼痛。 二、减轻插尿管疼痛的措施 (一)医护操作方面 1.充分润滑:医护人员会使用足够的润滑剂来涂抹导尿管,以减少导尿管通过尿道时对黏膜的摩擦,从而减轻疼痛。 2.轻柔操作:动作要轻柔、缓慢,尽量按照尿道的生理弯曲进行操作,避免粗暴用力,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尿道黏膜的刺激,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受。 (二)患者自身配合方面 1.放松心态: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保持放松的心态有助于减轻插尿管时的疼痛。成人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体和精神;儿童则需要家长在一旁给予安抚,缓解其紧张情绪,从而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因紧张导致的肌肉痉挛加重疼痛。 三、术后尿管留置期间的相关情况 (一)疼痛相关 尿管留置期间,部分患者可能会感觉尿道有轻微的不适或坠胀感,这与尿管对尿道黏膜的持续刺激有关。一般这种不适感相对较轻,若患者感觉疼痛明显加剧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尿道出血等,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处理。 (二)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成人:术后留置尿管期间要注意保持尿管周围清洁,避免感染,若出现尿道疼痛加重、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要警惕泌尿系统感染的可能,需及时就医处理。 2.儿童:儿童留置尿管期间要密切观察尿管是否通畅,避免尿管扭曲、堵塞等情况。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其过度牵拉尿管导致疼痛加剧,家长要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做好儿童的护理工作,如保持会阴部清洁等。 总之,阑尾炎手术后插尿管时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但通过医护人员熟练、轻柔的操作及患者自身的配合等可以减轻疼痛,术后尿管留置期间也需关注相关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

    2025-09-24 14:47:53
  • 被小龙虾夹破要打破伤风吗

    被小龙虾夹破后是否要打破伤风需分情况判断,要评估伤口深浅、污染程度及自身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伤口浅且清洁可先处理观察,伤口深或污染重及未接种、接种史不清或接种超5年等情况需按相应规则接种破伤风疫苗,必要时就医由医生给专业建议。 一、伤口情况与破伤风杆菌感染风险评估 1.伤口深浅 如果被小龙虾夹破的伤口较浅,只是表皮轻微破损,这种情况下破伤风杆菌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因为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较浅的伤口不利于其生长繁殖。例如,日常生活中一些轻度擦伤,由于伤口暴露在空气中,破伤风杆菌难以在有氧环境中大量繁殖。 但如果伤口较深,形成了一个狭窄、缺氧的环境,就比较适合破伤风杆菌生长。比如被小龙虾夹破后伤口深达皮下组织,甚至肌肉层,这种情况就需要高度警惕破伤风感染的可能。 2.污染程度 如果伤口被小龙虾的粪便、污垢等污染较严重,那么感染破伤风杆菌的风险会增加。因为污染的物质可能携带破伤风杆菌或其他有利于其生长繁殖的成分。例如,小龙虾生活在复杂的环境中,其体表可能附着较多细菌等污染物,夹伤人后污染物容易进入伤口。 若伤口相对清洁,如只是被小龙虾干净的外壳夹破且及时进行简单清洁处理,感染破伤风杆菌的风险则相对降低。 二、破伤风疫苗接种建议 1.未接种或接种史不清者 如果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史不详,且被小龙虾夹破的伤口较深、污染严重,应及时接种破伤风疫苗。一般来说,破伤风疫苗需要在受伤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效果较好,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接种,因为仍有预防作用。例如,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对疾病的防御能力相对较弱,若被小龙虾夹破出现较深伤口,更应及时评估并考虑接种破伤风疫苗。对于成年人,如果伤口符合高危感染破伤风杆菌的情况,也应规范接种破伤风疫苗。 如果伤口较浅且清洁,可以先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等处理观察。可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伤口。但如果后续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仍需及时就医并考虑接种破伤风疫苗可能。 2.已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者 如果既往已经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并且距离最后一次接种时间在5年内再次受伤,若伤口不是特别深、污染不严重,可以不接种破伤风疫苗;但如果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还是建议加强接种一针破伤风疫苗。对于距离最后一次接种时间超过5年的情况,如果被小龙虾夹破出现较深伤口或污染严重的伤口,则需要重新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或加强接种一针。例如老年人如果既往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且时间超过5年,被小龙虾夹破出现较深伤口,就需要按照上述原则评估后决定接种方案;年轻女性如果符合相关接种时间要求情况,也需如此处理。 总之,被小龙虾夹破后是否要打破伤风需要综合伤口的深浅、污染程度以及自身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来判断,必要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给予专业的评估和建议。

    2025-09-24 14:46:24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