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白内障的微创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的联合治疗,各种复杂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内膜炎的微创治疗、翼状胬肉的微创治疗等。

向 Ta 提问
个人简介
张璐,女,主任医师,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日语临床医疗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眼科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曾在日本顺天堂大学研修一年。 美国视觉与眼科学研究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黑龙江省白内障学组委员,黑龙江省老年眼病学组委员,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组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眼遗传学组委员。《中华眼科杂志》通讯编委,《Human mutation》、《Molecular Vision》等SCI杂志审稿人。 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出版专业论著3部。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国家、省部、厅局、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医疗新技术成果奖5项。展开
个人擅长
白内障的微创治疗、白内障和青光眼的联合治疗,各种复杂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内膜炎的微创治疗、翼状胬肉的微创治疗等。展开
  • 全飞秒手术的成功率

    全飞秒手术总体成功率较高但受多因素影响,患者眼部条件里近视1200度内、散光600度内、角膜厚≥480μm有利,医生操作水平影响,儿童18岁后考虑,老年有病变需谨慎,特殊生理期女性避特殊期,术后严格护理助维持成功率。 一、全飞秒手术总体成功率概况 全飞秒激光手术(SMILE)的总体成功率较高,临床研究显示其术后视力达到预期效果(通常矫正视力≥0.8)的比例可达95%以上,但这一数据会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存在波动。 二、影响全飞秒手术成功率的因素 (一)患者眼部条件 1.近视度数:一般而言,近视度数在1200度以内的患者行全飞秒手术的成功率相对更高,当近视度数超过1200度时,手术效果及安全性会有所降低; 2.散光度数:散光度数在600度以内的患者更适合全飞秒手术,若散光度数过高,可能影响手术的精准性及最终视力恢复效果; 3.角膜厚度:角膜厚度需满足一定要求,过薄的角膜会限制手术的安全性及矫正范围,从而影响成功率,通常要求角膜中央厚度≥480μm左右。 (二)医生操作水平 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眼科医生在手术操作过程中能更精准地控制激光参数及手术步骤,可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提升手术成功率。 三、不同人群全飞秒手术成功率相关情况 (一)儿童群体 儿童眼部仍处于发育阶段,全飞秒手术一般不建议过早开展,因为眼部结构尚未完全稳定,过早手术可能会影响眼部正常发育,且成功率及安全性难以保障,通常建议待眼部发育成熟后(一般18周岁以上)再考虑。 (二)老年群体 老年人若存在眼部退行性病变(如白内障、干眼症等),会增加全飞秒手术的风险,影响手术成功率。同时,随着年龄增长,眼部组织的修复能力下降,也可能对术后视力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谨慎评估眼部整体状况后再决定是否行全飞秒手术。 (三)特殊生理时期女性 孕期、哺乳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眼部状态可能不稳定,行全飞秒手术可能会影响手术效果及眼部健康,一般建议避开特殊生理时期,选择合适时机再考虑手术。 四、术后护理对成功率的影响 术后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眼部护理至关重要,如避免揉眼、防止眼部进水感染、按时使用医生开具的眼药水等。良好的术后护理能降低感染、干眼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助于维持手术效果的稳定性,进而保障手术成功率的长期维持。

    2025-09-29 11:20:04
  • 近视1000度会瞎眼吗

    近视1000度属高度近视,有引发严重眼部并发症致盲风险,可通过定期眼部检查(不同年龄段及特殊生活方式者有不同检查频率)、注意用眼卫生(不同年龄段及特殊生活方式者有相应用眼卫生要求)、避免剧烈运动(有高度近视病史者尤其要避免剧烈运动)来降低致盲风险。 视网膜脱离:高度近视患者的眼轴变长,视网膜变得薄而脆弱,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进而导致视网膜脱离。据统计,高度近视是视网膜脱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在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相当一部分是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若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黄斑病变:高度近视可引起黄斑出血、黄斑变性等病变。黄斑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锐的区域,黄斑病变会严重影响中心视力,导致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导致失明。 青光眼:高度近视患者发生青光眼的几率比正常人高。青光眼会导致视神经受损,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视神经持续受损,最终会导致视野缺失甚至失明。 如何降低高度近视致盲风险 定期眼部检查 不同年龄段高度近视人群: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部全面检查,包括眼压、眼底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并及时干预;成年高度近视患者也需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眼部检查,关注眼部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生活方式相关:长期用眼过度、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的高度近视人群,更要增加眼部检查的频率,因为不良用眼习惯会加重眼部负担,加速眼部病变的发展。 注意用眼卫生 年龄因素:对于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要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每天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这有助于延缓近视度数的进一步加深,降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成年高度近视患者,也应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工作或学习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远眺。 特殊生活方式:经常从事用眼强度大工作的高度近视人群,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长期在光线不佳环境下工作等,更要严格注意用眼卫生,采取必要的护眼措施,如佩戴合适的防蓝光眼镜等。 避免剧烈运动 病史因素:有高度近视病史的人群,应避免如蹦极、跳水、拳击等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眼内压力变化,增加视网膜脱离等眼部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其是那些已经出现眼底病变迹象的高度近视患者,更要格外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2025-09-29 11:17:57
  •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前兆

    视网膜母细胞瘤有多种前兆表现,包括白瞳症(瞳孔区现白色反光)、斜视(眼外肌协调障碍致眼球位置异常)、视力下降(影响光线传导与视觉信号传递)、眼痛或眼部不适(肿瘤生长刺激眼部),婴幼儿需家长密切观察其眼部表现,有家族史儿童属高危人群要加强眼部筛查。 一、白瞳症 视网膜母细胞瘤常见的前兆表现之一是白瞳症,也被称为猫眼现象。患儿的瞳孔区会出现白色反光,而正常儿童的瞳孔区是黑色且有红光反射的。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占据了原本正常的视网膜位置,影响了光线的正常反射,在眼底检查时可发现异常的白色反光情况。这种情况在婴幼儿中较为容易被家长发现,当发现孩子瞳孔区有异常白色反光时,需高度警惕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可能。 二、斜视 部分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可能会出现斜视症状。由于肿瘤影响了眼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眼外肌的协调运动出现障碍,从而引起眼球位置异常,表现为斜视。例如,一只眼睛可能无法正常对准目标,出现偏斜的情况。对于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斜视,尤其是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的斜视,要考虑到眼部肿瘤性疾病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眼部检查以明确病因。 三、视力下降 患儿可能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视力问题,但会表现出对周围物体的反应异常,如不能正常追视等。视网膜母细胞瘤会破坏视网膜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光线的传导和视觉信号的传递,进而导致视力逐渐减退。如果发现儿童在视觉发育阶段出现视力相关的异常表现,如不能像同龄正常儿童那样正常视物,也需要考虑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可能性。 四、眼痛或眼部不适 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眼痛或眼部不适的感觉。肿瘤的生长可能会对眼部组织造成刺激,引起眼部的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可能表现为揉眼、哭闹等异常行为。当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眼部不适,且持续不缓解时,也需要引起重视,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来排查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部疾病。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眼部表现,因为婴幼儿无法自主诉说眼部不适。在日常生活中,要定期检查孩子的瞳孔情况等。对于有家族视网膜母细胞瘤病史的儿童,属于高危人群,更要加强眼部监测,从婴儿期开始就应定期进行眼部筛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前兆表现,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2025-09-29 11:16:34
  • 白眼球上出现血块的原因是什么

    白眼球出现血块可由外伤致球结膜下小血管破裂、高血压致血管承受过高压力破裂、糖尿病控制不佳影响血管功能凝血机制、血液病影响凝血功能、用眼过度致血管紧张破裂、感染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破裂引发,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压遵医嘱,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保稳定注意眼部卫生,儿童需家长看护避免外伤及时就医,老年人因血管弹性下降要关注健康定期进行眼部及全身检查。 一、外伤因素 眼部受到外力作用,如用力揉眼、眼部受到碰撞等,可致使球结膜下的小血管破裂,从而引发白眼球上出现血块。例如,儿童在玩耍时不慎碰撞眼部,或成年人因意外导致眼部受伤,都可能出现此类情况。 二、高血压因素 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眼部的小血管容易承受不住压力而破裂出血。高血压会使血管壁承受过高的压力,当压力超过血管的耐受限度时,球结膜下的血管就会破裂,表现为白眼球上出现血块。尤其在血压突然升高的情况下,这种情况更易发生。 三、全身性疾病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和凝血机制,增加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进而可能导致白眼球上出现血块。 2.血液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血液病,会影响血液的凝血功能,使得身体易于出血,球结膜下出血便是常见表现之一。 四、用眼过度因素 长时间熬夜、过度用眼(如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会使眼部血管处于紧张状态,血管弹性可能受到影响,增加血管破裂的几率,从而引发白眼球上出现血块。例如,长期熬夜加班的人群,眼部疲劳后易出现此类情况。 五、感染因素 眼部发生感染性炎症时,炎症刺激会导致球结膜下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血管破裂,进而出现白眼球上有血块的现象。比如细菌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等眼部感染性疾病,可能伴随球结膜下出血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遵循医嘱规律服药,避免血压大幅波动,以降低球结膜下出血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血糖稳定,定期监测血糖,同时注意眼部卫生,预防眼部感染等情况。 儿童:家长应注意看护,避免儿童用力揉眼或眼部受到外伤,若出现白眼球血块情况,需及时就医排查原因。 老年人: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更易因血压波动、全身性疾病等出现球结膜下出血,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进行眼部及全身检查。

    2025-09-29 11:14:47
  • 视神经炎是怎么引起的

    视神经炎的病因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脱髓鞘疾病、中毒、遗传因素等,也可能由视神经损伤、眶内肿瘤、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等引起,具体病因有时难以确定。 1.自身免疫性疾病: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视神经,导致炎症。例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等。 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也可能引起视神经炎。常见的感染源包括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细菌感染(如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等)。 3.脱髓鞘疾病:脱髓鞘病变可影响视神经,导致炎症和功能障碍。 4.中毒:某些药物、化学物质或毒素可能损害视神经,引发炎症。 5.遗传因素:某些视神经炎病例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 6.其他原因:其他可能导致视神经炎的原因包括视神经损伤、眶内肿瘤、自身免疫性垂体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视神经炎的具体病因,有时可能难以确定。诊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等。 对于视神经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病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抗细菌、免疫抑制剂等。 2.对症治疗:缓解炎症和疼痛,提高视力。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 3.支持治疗:给予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 4.预防并发症:视神经炎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佩戴眼罩、定期眼科检查等。 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球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和评估。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保护视力至关重要。此外,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视力,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视神经炎。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并注意眼部卫生和休息。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用眼等,有助于促进康复。 对于儿童患者,视神经炎的治疗需要特别关注。儿童的视神经炎病因可能与成人不同,治疗方案也可能有所差异。儿科医生或眼科专家会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总之,视神经炎的病因复杂多样,治疗方法因病因和病情而异。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是保护视力的关键。如果您对视神经炎或其他眼部问题有任何疑问,请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

    2025-09-29 11:13:03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